03.04 探访战时果敢同盟军:夜宿猫耳洞,月工资600元,中文红榜很醒目


在缅甸北部山区有一支武装割据部队,他们全部是华人,更是我们的汉族同胞,他们就是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自1989年3月11日建军至今,他们肩负着捍卫果敢民族尊严的历史使命,一直在追求民族平等、民族和平、民族独立,虽然一波三折,但他们不屈不挠,一直在坚持斗争着。这是三年前的一组影像,真实展现了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战时的状态。图为军营里的教官在教新兵唱军歌。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的前身为缅甸共产党在缅甸北部山区武装割据部队的一支武装力量,1989年原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彭家声在果敢发动了兵变,宣布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党”和“民主同盟军”,并出任党主席和同盟军总司令。图为一名手持重机枪的果敢同盟军士兵正在山路上非常警惕地执勤。

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率部脱离缅共成立果敢同盟军,与缅甸政府实现和解并实行自治。图为一名在营部守卫的同盟军士兵,一旁红榜写道“民族危难时刻,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2015年2月9日,缅甸果敢同盟军与在当地的政府驻军开战,并试图攻入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因此,双方发生交战。图为战坑里面蹲守的同盟军士兵。

一名同盟军士兵正在巡逻。值得一提的是,别看到处是很美油菜花,但是却暗藏杀机,因为战士在巡逻途中,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突然飞来的炮弹炸死或炸伤。

果敢同盟军部队大多数是20岁左右没有实战经验的年轻人,他们当中很多人还没学会如何拉枪栓,如何三点成一线瞄准射击,如何在危急关头处置爆炸物,就匆匆上了战场。图为一名炮弹爆炸后,弹坑圆约3米范围的野草都已绝迹。

据悉,果敢同盟军部队大约有2000多人,以当地华人青壮年为主,也有一些五六十岁二次参军的老兵。图为一名在前线隐蔽的同盟军士兵。

一名同盟军士兵正在战场前线挖战壕藏身。由于同盟军装备、实力、兵力等都处于劣势,在交战第一线,他们采取的打法更多是游击战,借助山体、石头、山洞等充当掩体,以此躲避迫击炮和轰炸机的轰炸,白天既可以藏身作战,晚上又可以休息保命。

由于打仗没有固定的时间点,因此在前线作战的士兵们往往十几个小时才可以吃上一顿饭。很多时候,为了保存体力机动行军作战,又由于自身给养运送条件的劣势,很多同盟军士兵常常是一顿饭要分多次吃,这样可以保证有体力机动作战。

值得一提的是,果敢地区使用的币种是人民币,他们军队发放的工资也是人民币,一个士兵每个月的工资为600元人民币,图为同盟军相关负责人正在给每个士兵发放100元的生活费。

据悉,对在军队服役的果敢地区青壮年而言,如果他们不参军前往中国打黑工的话,每人每月大概可以赚取3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战时起后,他们主动参军保卫自己的家园。图为作战前线的深夜里,一名同盟军士兵在守夜执勤。

夜深后,一名同盟军士兵听到山下的村里有异常的动静后,他来到村里与一位留守看房子的老人了解情况。据悉,由于同盟军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广泛大力支持,因此很多同族人成为了他们掌握作战对方动向的一个个移动观察哨位。

夕阳西下前,同盟军士兵在一个山头上观察对面缅甸政府军的动静,对峙点的山下就是缅甸政府军的战壕,控制着到果敢老街的交通要道。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同盟军部队装备、兵力和实力都出于劣势,但他们作战却非常的勇猛,常常令敌人闻风丧胆。

由于信号差,一名在战场前线的同盟军士兵爬到制高点的石头上搜寻信号,给难民营里的亲人报平安。

几名同盟军士兵来到国门附近的村子里后,在此避难的果敢难民纷纷询问前线的作战情况,其中,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军队服役亲属的安危情况。

国门一处难民营窗门上贴着欢迎同盟军打回来的红榜,在次聚集的果敢难民一旦发现危险,就会迅速进入中国躲避危险。编后语:希望他们早日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做人要知足,也许你没有足够多的钱,也许你不够帅或美,也许你不够事业有成,但正因为你生活在中国,其实你非常的幸福而安全!懂得知足,其实是一种睿智的生活态度!敬请转发图集,关注上方“北疆记录者”,让我们一起传播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