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要臉”的春秋(33)——成語度德量力誕生(下)

周桓王不是用自己的土地和鄭莊公交換,而是要把蘇國的十二塊土地給鄭國。

怪不得給這麼多,青春痘長別人臉上不煩惱,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不心疼。

蘇國,是蘇忿生的封地,在現在溫縣一帶。

蘇忿生,人稱蘇公,因為是個特別好的人,所以春秋初期這個講究禮樂的年代和周公、召公齊名(周公和召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也就是《封神榜》裡面叫姜子牙相父的姬發),被封了溫縣一帶十二塊地方。

但好人不一定有好報,由於蘇國和周天子離的太近,周天子從大魚變成小魚不能吃小魚只能吃蝦米後,一直想吞併蘇國,只是礙於臉面,沒機會。

這次,周桓王為了避免神經衰弱(神經神經衰弱原因見上文),神經質般的想出了從老虎那裡騙獵物,再驅虎吞羊之計。

當然,老虎不是家犬,讓咬誰就會去咬誰。

為了保持形象,鄭莊公沒有吞併蘇國,不過對天子仇恨的火苗再次點燃。

(說再次的原因,是有舊恨,舊恨鏈接: )

顯然,周桓王不懂得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鄭莊公凡事替他出頭最根本目的是為了鄭國的利益,當鄭國的利益受到損害時,即使你是天子,該翻臉也要翻。

雖然男人是沙做的,但鄭莊公很明顯有水的屬性,你對我好,我就滋潤你,你對我不好,我就淹死你。

心情不好的鄭莊公看到的天不再藍,喝到的水不再甜,在他眼裡白人也是黑人,黑人更黑,見草拔草,見人懟人。

這個被懟的人是息侯。

息國在現在河南信陽息縣,是個小國。

放在心情好的時候,無論公侯伯子男還是地大地小有錢沒錢,鄭莊公都會表示出應有的尊重,但現在心情不好,與息侯見面不免說些不怎麼好聽的話。

能屈能伸是大丈夫,“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也是大丈夫,看你怎麼選擇。

息侯是個剛猛的人,由於國家比較小,國內政治鬥爭少,這根油條炸的不夠油,做事情還是以尊嚴為主,實力為輔,一點點語言上的不敬就要去玩命。所以,他選擇後者。

可以說這是兩句話引起的慘劇,因為鄭莊公幾句不中聽的話,息侯集結自己僅有的一點兵力,帶著尊嚴,衝向了強大的鄭國,結果不用說都知道:大敗。

息侯的做法,被評價為不度德、不量力,於是度德量力這個成語就出現了。

可我認為這種評價只正確50%,息侯沒有量力,卻真的度德,只是戰爭的結果不是看誰站在正義的方向,而是看誰的實力更強。

很久以來,我們傳統的歷史課本一直在強調戰爭中正義的一方會取得勝利。

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是事實。

所謂戰爭的正義性是呈現陰陽兩極,沒有誰會認為自己是不正義的。

比如宋朝被蒙古滅亡,滿清入關成為華夏大地的主宰,他們都不是正義一方,只是因為更能打。

戰爭擁有戰爭的手段,只是手段更高明的一方會取得勝利。

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夠長久存在,一次次的在亡國後再次站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並不是靠武力,而是氣節的傳承。

文天祥殉國了,可百年後有個叫做于謙的人自幼對他崇拜有嘉,當再次出現帝國將傾的局面時,于謙毅然決然繼承文天祥丹心照汗青的氣節,並取得了成功。

文天祥死了,卻還活著。

世界文明古國消亡殆盡,只有中華民族依然屹立,不要說“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這是對中華文明的惡意中傷。

中華民族的這種屹立其實正是這種氣節的傳承,而這種氣節是數千年文明的積澱。

如果說氣節是座金字塔,春秋就是它的地基,正是由於地基打的牢,我們的民族才在幾千年的變遷中保持興旺。

息侯,很渺小,卻為氣節的地基盡了自己一份力。雖然力量很弱,但面對尊嚴問題敢於向比自己強的人亮劍,值得尊敬。

前文鏈接:

《“要臉”的春秋》重耳會盡量做到每日更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重耳的頭條號,希望喜歡歷史朋友多多支持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