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山西第一镇风水塔屹立400年 明清官员人数超70县被誉“九州针都”


有句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的山西省拥有数量众多的文物古迹。位于山西泽州县境西北部的大阳古镇,古称阳阿,曾经是“秦皇置县,汉主封侯,西晋设郡”之治所,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大阳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青石板铺就的古街两旁官第、商宅、寺庙、楼阁布局严谨、星罗棋布,完美地融为一体,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并于2011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丰富的矿藏使大阳成为我国冶铁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是兵器的重要产地,古籍中记载可斩断牛马的阳阿剑就出产于此。明代手工制针业在大阳崛起后,不但垄断了中国制针市场,还远销伊朗、伊拉克等中亚各国,古镇也被誉为“九州针都”。


坐落在古镇东南角一块磐石之上的天柱塔,高108尺,为九层八面青砖砌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建造工期长达27年。民间相传,天柱塔是大阳古镇与30余里外的渠头村两地百姓风水斗法的遗迹,400余年来古塔至今完好,无半点风化。

自天柱塔建成后,大阳村百业兴旺,文昌武兴,而塔尖所指向的渠头村却五谷欠收,人丁不旺。因为渠头村有砚台阁、洗墨池等古迹,村民认为大阳天柱塔就像一支大笔,蘸尽了渠头村的墨池,于是渠头村民在村东头修造了一座太阳迎壁,寓意要烧掉天柱塔的笔尖。

大阳村民得知消息后,也连忙召集能工巧匠在塔尖上打造了一口铁锅,并在铁锅上扣了大缸以保护笔尖。自此,大阳村仍文昌武兴,渠头村也日渐兴旺,如今两村还互通姻亲,皆大欢喜,这神奇的传说也给天柱塔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大阳、渠头两村的斗法使大阳镇在明清两代出仕为官者多达150多人,人数超过了周边70余县,而渠头村也号称“金砖铺地、富甲泽潞”,留下了“有官不到大阳夸,有衣不到渠头亮”的民间歌谣。

俗话说“世上不少百岁人,山中难觅千年树。”大阳古镇吴神庙里一株800多年树龄的古油松,树身犹如一条矫健的行龙,被村民称为“千年龙树”。令人称奇的是,此树曾经枯萎,如今又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