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在越南战争中,美国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什么被越南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打败?

皓月千山


美国从越南撤军,是出于政治原因,并非打不过越南!当时的国际背景比较复杂,主要是美苏争霸的需要!加上中苏交恶,美国有意与中国建交对抗苏联,所以出于政治考量,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从越南撤军。越南胜在了政治上,而非军事上。

越南在19世纪中叶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时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日本撤出越南,9月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皇帝被推翻,随后宣布退位。胡志明领导的越共在越南的北方宣布独立,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而同年9月,法国卷土重来,占领越南的西贡市,扶植保大皇帝,建立“越南国”。北越与法国打了9年,1954年北越与法国之间的奠边府战役打响,最终法国战败。法国撤出越南以后,美国接过了法国的旗杆,取代了法国在越南的地位。吴廷琰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废黜保大皇帝,自己当了总统,建立越南共和国简称南越。随后,越南战争爆发。

从1955年到1975年,双方打打停停一打就是20的时间。越南战争爆发之后,中国根据1954年的《日内瓦协议》,以北纬17度线为界,给美国划定了升级战争的范围。并决定如果美军只是介入南越地面战斗,派飞机轰炸北越,中国也只派出防空部队赴越,而一旦美军越过北纬17度线,中国将派出地面部队赴越南参战。中国强硬的政治立场,使美国始终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主要是有了朝鲜战争的前车之鉴,所以美国也很听话,始终没敢越雷池半步。一直在与北方的游击队作战,假如没有中国的援助,越南估计坚持不了三个月!

美国在越南打了20年,始终无法消灭北方的游击队。国内的反战浪潮越来越高涨,且美国也换了几届领导人了。且当时的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苏摩擦不断。美国总统尼克松上任以后,为了改善对华关系,他决定撤出越南。所以,美国从越南撤退,并非美国打不过越南,而出于政治原因考虑,最终决定美国从越南撤军。美国在冷战后期,最大的敌人是苏联,非越南。加上中苏矛盾愈演愈烈,美国就向中国靠拢,于是中美建交,美国在亚洲的战争也宣告结束了。


谋士说


越南战争最高峰的时候,美军投入了超过54万名美国军人在越南作战,大约10万到20万名美国士兵在这个国家之外的地方参与其中。而参与这场战争的还有美国的一些盟友——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菲律宾和其它一些国家的部队。

其实北越武装在美国及其盟友面前完全不值一提。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事人员的素质,美军都完胜北越武装。而且,美军还拥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可以随时为陆军战斗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军居然深陷战争的泥潭,虽然赢得了几乎每一场战斗的胜利,却最终输掉了战争。

美军损失5.8万人后灰头土脸地离开了越南。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军方至今仍然无法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美国人如何输掉了这场战争,虽然他们从未输过一场战斗。

政治上,集权国家在战争动员里体现了优势,北越全民动员,可以把全部人力和资源投入战争,美国到最后撤离也找不出办法分清北越哪些是兵,哪些是民。美国作为民主国家,对战争资源的组织能力和投入程度都受限制。

地理上,越南热带丛林和山地地形,有利于北越隐藏伏击和物资偷运,不利于美方机械部队快速推进,如果是无遮蔽平原地形,可能北越伤亡就要大更多;战术上,北越通过战斗工事有效抵消了美国的火力优势,减少了自身伤亡,迫使美国最终坚持不住,只能退兵了。

然而在如今尚在人世的美国大兵眼里,越南战争抛开胜负,已经是一场丑陋的战争。

当年对越作战的美军某师直升机驾驶员梅森参加了美国政府发动的越南战争后说:“没有人,或者任何事实能够说服我,我们在越南干的事情是正确的。我感到羞愧……”

由于怀疑村民掩护越共逃亡,美军于1968年3月16日在越南美莱村进行屠杀。隔天,美国陆军部的官方报纸《星条旗报》头条新闻登出:美军包围赤色分子,杀死128人。

梅森驾驶直升机目击屠杀经过,发现美莱村血流成河,于是降落查看。直升机于一条壕沟旁降落,梅森发现整条壕沟都是尸体和伤者,请一名陆军中士帮忙把伤者从壕沟抬出,那名军官却表示会帮伤者解脱。梅森驾走直升机时,见到有美军向壕沟开枪。

抛开胜负,这的确是一场丑陋的战争!


王铭苇


00 寒江阁一道人 2分钟前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国家。美国之所以会在这个地方碰的头破血流,既有盟友坚定的支持,也有它抵抗力量自身的作用。 这个国家原为中原王朝所辖的一个郡。唐朝覆灭后,它借乱局趁机独立,并打败了来干预的南汉军队,之后,无论是北宋大将郭逵的十万大军,还是骁勇善战的蒙古人,都未能征服这里。明宣宗时期,皇帝终于下令将残军由此地撤回,并默认了他的独立地位。



试想,连挨的它的这样一个庞大帝国都不能将其彻底征服,米国人远涉重洋过来又有什么好果子吃呢? 可是米国人做了,无数的军人穿梭在热带雨林当中,并试图搜寻越南人的抵抗力量,结果,在当地游击队神出鬼没的打击和炎热潮湿气候的双重压力下,米果始终未占到便宜。



双方鏖战的整个时间段,外界向其政府输送了大量的军需给养,还派数十万人力帮助其修复被炸毁的交通系统。这也对这个国家的抵抗能够持久助力颇大。 终于,1975年,米国人彻底抛弃了他们支持的南方政权,他们的大军开入了西贡,而米国自之前的战争失败后又输一阵,当地的政治格局又在大洗牌,谁会笑在最后呢?



参考文献:《密战》

《韦国清将军传》


寒江阁一道人


这里打败就是一个误区,越南战争中美国当时死伤了58307人,而北越死伤约1176000人,很明显,美国的伤亡人数是远远低于越南的。这并不算输,美国国之所以撤军,是因为国内人民反战情绪的日益高涨,由于政治压力撤军的。



越南战争是美国继二战之后投入兵力最多,时间最长,伤亡最大的战争。拥有如此精良武器装备的美军可以说付出如此伤亡代价,这是包括政府国内人民都不能接受的。同时,美国又是一个比较注重人权的国家,一直到现在,美国对于士兵生命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此烧钱又严重伤亡导致国内反战情绪是不断高涨。


1967年4月,在纽约发生了30万人参加的反战游行。反战运动开始波及美国社会各阶层,以至全国陷入分裂和悲观中。

所以撤军停战是安抚国内最好的办法,同时也让前线饱受战火折磨的士兵得到了最好的归宿――回家。

之所以拥有先进装备还付出如此伤亡,一句话就可以总结,许许多多先进武器在面对多山多丘陵地带,复杂的作战环境下根本没用武之地。许多地方连摩托车都进不去。坦克再厉害,开不了白搭。飞机再厉害,茂密的森林下找不到目标白搭。


壹点科谱


首先讲,越南战争没有谁胜谁败。美国在北越战争上不敢打是因为政治因素,在越南的北方是中国,美国曾经在朝鲜战争中尝过新中国的厉害,这次越南战争美国为了避免刺激中国,存在着很大的妥协。

北越能在这场战争中获得大量的物资、武器、弹药主要是有中国的支持,否则越南早就没有打下去的资本。作为社会主义的北越和资本主义的南越,两种社会政治形态矛盾尖锐,水火不容,这在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都是存在的一种现象。

从中国内战到朝鲜战争,最后到越南战争,美国这时候由于国内反战情绪的影响,美国最后撤出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美国除了浪费大量的钱财,美国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而战后的越南,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简直猖狂的不得了,这里我看到了科威特战争前的伊拉克。越南在统一国内后,先后同附近的邻国发兵,在被中国教训一顿后,才安稳老实。

越南在多年的穷兵黩武中,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落后于世界,现在越南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2000多美元,在经济上越南就是个矮子,全年国内收入还没有马云一个人的钱多。而现在,在武器装备方面,越南早已沦为四流国家,曾经不可一世的局面早已烟消云散。

历史是戏谑人的,曾经的强国,一旦错过一个机会,就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喘不过气来,在世界历史潮流中一刻也不能落后,否则只能会随波逐流,成为这个世界的配角。


用文章记录历史的缩影


对于这个问题,老鹰航空谈谈看法吧:

首先明确一点:从古至今,一个二流三流的国家能够在与一流大国进行对抗时,不落下风,还能保持领土完整,这背后一定有一个同样一流的大国给予支持。

对于越南,这个背后大国就是中国,当然背后还有半个苏联。为什么是半个,因为苏联的援助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不如中国那样的无私。

整个越南战争期间,中国提供了从大米到战斗机的全套物质支持,全部都是免费、无偿的,此外,中国政府当时还宣布北方17°线以北为安全区,不允许美国飞机飞越,否则中方战斗机就上去打下来。这就确保北方越南后方空中安全。

除了物质,我们还提供军事训练、顾问团帮助越南人训练和培养军队,并且还派遣了医疗队、高射炮团参战,为其提供卫生和防空支援。

这些提供的物质支援多到八十年代都用不完,当时的自卫反击战中就发现越南人使用的武器和大米都是当年中国支援过去的,可见数量之大。

要知道,当年的中国也很穷,这些物质很多都是咱们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最后都给了这个“白眼狼”。

没有中国,越南早就不存在了。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如需获取更多航空科技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老鹰航空坚持原创回答问题,不做如何复制粘贴。


老鹰航空


首先,题主关于美国曾被越南打败的描述是不恰当的。我们知道当时的越南战争是以1975年的美国撤军而结束的,从这一结果来看,美国没有实现自已的战争初衷而撤军,但也没有被越南打败,用“没有取胜”来描述似乎更为准确。


从美军的强大与越南的弱小角度来说,这一结果确实有些不合常理。小编认为其中的原因有:

1.美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苏竞争中,苏联已经取得部分优势。而美国的主要对手应为苏联,不应该在越南耗费太多精力;

2.美国内部的反战力量强大。面对美国政府多年的在越用兵,许多美军战士的家属以及年轻开始走上街头,反对越战,要求撤军;



3.越南的团结一致。面对前有法国后有美国的入侵,弱小的越南并没有放弃抵抗,而是团结一致,利用国内复杂的地形条件与美周旋,对美军造成较大伤亡;


4.外部的援助。由于当时正处于两极对抗的冷战时期,越南的抗美得到了社会主义大国的支持,这些援助是越南得以持久抵抗的基础。


姜运仓


美国陷入了越南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了,后来才发现这游击战确实耗不起,不得不承认失败,灰溜溜的滚回美国去了!


越南战争美国自己说:我们没有输掉任何一场战役,打仗的时候都赢了,但是战争却输了。如果美国不撤出越南,继续干下去,可能存在将整个美国拖垮的可能性!你们觉得呢?


而越南那是学会了游击战的精髓,越南这个地方全是丛林,又非常适合打游击战,不管是偷袭还是撤退都非常方便,美国人也是无可奈何,而且越南几乎全民皆兵,不是兵的也是天然的侦查员,美国的一举一动全部被盯在眼里,很多时候特种部队都是一下直升机结果发现被包围了,感觉好无奈、好气啊!


还有就是越南有后盾啊!打仗不种粮食了,有人提供给他,而且我们灾荒饿死了很多人,但是却保证他们有吃的,结果人家赶走了美国后第一件事是抢我们的岛,这就轮到我们气啊!一口老血气得喷出来了,有木有?

知道现在的越南人什么想法吗?越南战争时,那些支援的人影响了他们发展,如果美国统一了越南,那么他们也许就和日本一样发达了,特别是越南的很多年轻人,恨那些支援他们的人,影响他们成为世界强国的进程,所以不要去乱援助,吃力不讨好,例子可不止这一个!


狼烟火燎


越南战争(越战)(1955—1975)是美国等国家支持的南越与苏联、中国等国支持的北越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期间,美国经历了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和尼克松四任总统。

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尼克松执政后期,虽然美国在军事上并未完全失败,但避免遭受更严重的损失,美国结束了越战。

可以说,美国并不是越战的胜利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被越南打败了。美国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

1、战争中的严重损失。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的战争,到1967年,在越南参战的美军超过50万。美国在越战中遭受严重损失,美军伤亡惨重,战争使美国的实力受到削弱。

2、国内反战的压力。

美国国内反战浪潮日益高涨,国内的种族及民权问题日益严重,反战遍及各地,使美国内外交困。

3、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下降。

苏联在冷战中逐渐占据的优势。美国为与苏抗衡,需要逐步越南撤出军队,直至彻底结束越战。

4、越南军民的顽强抵抗。

5、中国对越南的支援。

越南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谴责美国的侵略罪行,表明美国对北越南的侵犯,就是对中国的侵犯。中国绝不会坐视不救。各地多次开展了反美援越活动。

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中国先后派出了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等部队,总计32万余人,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筑路、构筑国防工程、扫雷及后勤保障等任务。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是对外援助中时间最长、数量最大的。在中国的强有力的援助下,越南军民终于打败了美国。


郑国柱


其实不管是现代战争还是古代战争,只要是打仗,就离不开兵法常理。可见,我们老祖宗在连绵的战争中也总结到了很多战争的规律。其中有一条就能诠释美国战败越南的原因。那就是: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敌者劳。美国输在了天时地利人和上,即便武器先进,军事强大,但是依然无法弥补越南战争中的劣势。大家都知道,越南是一个东南亚国家,长年炎热多雨,丛林密布,河汊众多。这样一种环境,对于外来人,可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对于打仗,那更是一个噩梦般的战场——闭着眼睛都能打伏击,美军的飞机和坦克还派不上什么用途。事实上,美军从进入越南起,就已经注定要在这个战场上吃尽苦头了。这里的气候环境过于湿热,各种疾病让士兵苦不堪言。疟疾、水土不服、湿疹、蚊虫叮咬等等,都是生理上攻克不了的难题。其次,这里的雨季长达七八个月,一场雨随随便便都能下半个多月,美军在这样的天气下很难行军。而越军却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气候和丛林,穿梭自由。如果让一个拿着石头的疯子去砸一个拿着利剑的瘸子,恐怕瘸子只有挨打的份了。其次,地形优势也被越军利用得很好,你找我找不到,我想打你却是随便打,打完还能让你还不了手。你的强火力,你的空中支援,在这个原始丛林中,跟瘫痪没区别,还拿什么跟他们打仗?天时地利都占尽了,接下来还有人和。美军来到越南,语言不通的难题先不说,越南民兵的战斗力被低估得很厉害,有的越南民兵都伪装成农民,或者都不用伪装,就是农民,但是藏有武器。前脚还在水田里满腿泥浆种水稻,后脚就能掏出手榴弹扔过去。据说有两个美军士兵在越南迷路,来到一个村庄里求助,没想到是个民兵组织的聚集地,反而是被俘虏以后用石头砸死了。所以,美军在越南,即便武器先进,但如同一只耳目失聪,腿脚瘫痪的巨兽,深陷泥潭动弹不得,自然没有什么战斗力。因此,在这么大的劣势下,战败也在所难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