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长株潭一体化还能否进一步发展?

遮面歌者


本人在长沙生活了十几年的一点感受。

长株潭一体化,其实是毛泽东时代就提出来了。

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做成有很多的原因。

记得最近的事应该是十年前就提出了一体化,可后来长沙一直发展星沙,河西呀。造就了一批梅溪湖啊,湘江新区、星沙新城的。

所以这十年来长沙的发展变化非常大。梅西湖基本上相当于重新造了一座城,虽然梅溪湖的交通不怎么样人口入住也不多,但是不可否认它的发展。

星沙自从划入长沙市内,早些年也是大肆渲染,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来入驻星沙。因为星沙的房价,地价便宜。所以至今星沙的房子都不愁卖。

湘江新区也是市政府大力发展的区域。

如今的洋湖和大王山片区也逐步发展起来,还有高铁南城,房价一直嗖嗖的往上撑。这些都是市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增加人口所做出的贡献。

为什么长株潭一体化这么多年都没什么进展呢,我觉得是因为南城前些年不利于发展。主要是老工厂太多,受大托机场的影响,南城不能建立高层建筑。建不了完美的城市代表的天际线,自从把暮云划入长沙市后。南城的建设才实质性提上来。跨入了长沙市才能按长沙市区的标准来建。

长株潭一体化的开始一定是先从南城的开始。所以今年开始是大力发展南部新城的时候。建设现代化的南部新城。也是长株潭一体化实现的开端。以前只是随便说说,而现在是实质性的政府文件出来了。所以这个希望是非常大的。南部新城建得怎么样?也就决定了长株潭一体化的程度。

其实说起长株潭一体化,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没有那么容易实现。可能近几十年以内,只是优先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增强三市之间的联合和三市之间的融城程度。增强三个城市在全国的竞争力。

总之不管怎么样。有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好的。长沙一定要各区域都均衡发展。所以怎么也要轮到南部新城的发展的。只要发展就是好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大大的提高。


情农


长株潭一体化基本不可能实现,那不过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愿景。最大限度也就是长株潭城市群范畴。

因此,不论投资还是规划,要围绕着长株潭城市群的角度,而非一体化、同城化。



一、长沙快速轨道远景

当看到这张长沙市快速轨道交通远景2050规划图时一定会很兴奋,以为真的30年后会实现同城化。其实,从快速轨道四个字就可以理解一些内在的含义。用快速轨道如120公里/小时~200公里/小时,那一般都是城市之间,或城市与副中心之间的交通连接。

二、人口规划

按照目前中心区人口500万估计,人口增长率1.5%快速增长,那么,到2050年增加60%,也就是800万人口左右。再加上周边扩张土地的原有人口,满打满算最多也不到1000万。能够冲进超级城市的队列里已经是万幸了。

三、建设用地面积

按照国土部1万人/平方公里的人口控制标准,也就是1000平方公里,城市腹地半径达到20公里。

但长沙到株洲、湘潭的距离差不多有40多公里。长沙根本没有可能把这两个城市收容为腹地。

反而,株洲、湘潭两地同城化发展是一种可能,相距只有十几公里,抱团取暖、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总之,城镇化进程到2050年基本完成,长沙人口能接近千万已是最大成功,想把株潭收编基本不可得,一体化也就变成纸上谈兵。


鞅论财经


长株潭一体化,其实是毛泽东时代就提出来了。

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做成有很多的原因。

记得最近的事应该是十年前就提出了一体化,可后来长沙一直发展星沙,河西呀。造就了一批梅溪湖啊,湘江新区、星沙新城的。

所以这十年来长沙的发展变化非常大。梅西湖基本上相当于重新造了一座城,虽然梅溪湖的交通不怎么样人口入住也不多,但是不可否认它的发展。

星沙自从划入长沙市内,早些年也是大肆渲染,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来入驻星沙。因为星沙的房价,地价便宜。所以至今星沙的房子都不愁卖。

湘江新区也是市政府大力发展的区域。

如今的洋湖和大王山片区也逐步发展起来,还有高铁南城,房价一直嗖嗖的往上撑。这些都是市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增加人口所做出的贡献。

为什么长株潭一体化这么多年都没什么进展呢,我觉得是因为南城前些年不利于发展。主要是老工厂太多,受大托机场的影响,南城不能建立高层建筑。建不了完美的城市代表的天际线,自从把暮云划入长沙市后。南城的建设才实质性提上来。跨入了长沙市才能按长沙市区的标准来建。

长株潭一体化的开始一定是先从南城的开始。所以今年开始是大力发展南部新城的时候。建设现代化的南部新城。也是长株潭一体化实现的开端。以前只是随便说说,而现在是实质性的政府文件出来了。所以这个希望是非常大的。南部新城建得怎么样?也就决定了长株潭一体化的程度。

其实说起长株潭一体化,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没有那么容易实现。可能近几十年以内,只是优先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增强三市之间的联合和三市之间的融城程度。增强三个城市在全国的竞争力。

总之不管怎么样。有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好的。长沙一定要各区域都均衡发展。所以怎么也要轮到南部新城的发展的。


我爱你株洲


再这样链接不更好吗 大家也不用那么辛苦去换乘



帥哥村的村长


长株潭一体化其实一直在发展,但是绝不是一蹴而就。目前最大的声音是,绿心阻止了长株潭一体化进程,这其实是错误的观点。

目前长沙湘潭在湘江以西已经完成了同城话。湘潭九华长沙大王山毫无疑问将是长沙湘潭今后十年发展的重点,地铁三号线年底也将开工进湘潭。

其他问题就在于长株,长株中间确实有巨大的绿心阻拦,但是目前长沙重点向东,高铁片区发展如火如荼,株洲大力发展云龙,重点布局了很多未来产业。其中长株潭三干两轨其中一轨也是沿着长沙南站到株洲云龙铺设,可想将来长株将通过这种方式融合。

株潭在株洲河西湘潭易俗河已经融合,株洲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目前是株洲大力发展的地方。

可以预见的未来,在目前长株潭的框架下,加上新增的长沙大王山到湘潭九华,长沙东到株洲云龙,株洲动力谷,围绕着整个绿心,形成了长株潭大都市框架。届时再看,绿心不但不是阻拦,而是瑰宝。全世界难得的大城市中心绿地。

目前民间对长株潭一体化都很失望,但其实省政府一直在持续推动,一体化的工作,也确实需要定力,长期发力


爆炸头射手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像北京、上海这样超大型的单体大城市,全国各地也在争相打造特大城市,如大武汉、大郑州等等。当然,一体化城市群的概念更是火热,出现类似于长株潭一体化、西咸一体化、广佛一体化等大型的城市群发展模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长株潭一体化,以及它的几个核心城市。

长株潭一体化可以说是我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在国内是第一个。上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有长株潭一体化的动议,但是正式提出将长沙、株洲、湘潭连起来打造湖南经济中心是在1982年,真正提出“长株潭一体化”是在1995年,直到1999年才开始着手实施。如果从1995年正式提出一体化概念开始,相比近些年才刚开始的西咸一体化、广佛一体化等来说,长株潭一体化是走在时代前列的。

长株潭一体化的三个核心城市长沙、株洲、湘潭都是老牌的工业城市,工业基础好,而且地处中部交通枢纽位置,承上启下,串东连西,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但是面对周围一圈强势崛起的大城市如北边的武汉、南边的广州、西边的重庆、东边的上海,湖南要崛起,却缺乏核心大城市进行强有力的带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今长株潭一体化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已经实现金融同城、交通同城、环保同治、电网同网等。长株潭三市城区之间相距不过三五十公里,各方面的联系非常密切,有效整合后发展成综合性的城市体,经济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长株潭三市的城区无疑是长株潭一体化核心区的核心,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成品字形分布的长株潭三市核心城区都有哪些。

一、长沙

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具有悠久的历史,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长沙有“屈贾之乡”、“潇湘洙泗”之称。目前,长沙市区分为6个区:芙蓉区,开福区、天心区、望城区、雨花区、岳麓区。

芙蓉区,是长沙的中心城区,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城区第一。湖南古称芙蓉国,毛主席曾有“芙蓉国里尽朝晖”的名句,芙蓉区因此而得名。芙蓉区有马王堆西汉古墓、走马楼三国吴简等景点。

开福区,因千年古刹开福寺而得名,是“楚汉名城”和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的发源地。有开福寺、潮宗古街、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沙坪湘绣博物馆、世界之窗、海底世界等旅游景点。

天心区,地处长沙的南大门,因天心古阁而得名,是长沙的主要发源地,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天心阁、白沙古井、湖南第一师范、贾谊故居等历史文化遗产。

望城区,素有“望城大公园”、“陶瓷之乡”、“麻石之乡”,望城主产稻谷,盛产鲜鱼,有“鱼米之乡”的美称。2011年望城县撤县设区。境内有雷锋纪念馆、靖港古镇、千龙湖等景点。

雨花区,是长沙的东南门户,区名源自长沙古佛道圣地- 雨花亭。雨花区的蔬菜、花卉、水产、水果等发展不错,素有省会“菜蓝子”的美誉。近些年来,雨花区的商业、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支柱产业,有“全省市场看长沙,长沙市场看雨花”之说。境内有石燕湖、同升湖、清泉寺等景点。

岳麓区,因“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而得名。是长沙的文化大区、科教强区,文化底蕴深厚,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16所高校。湘江北去,桔子洲头,桔子洲位于岳麓区。还有千年古刹麓山寺、四大名亭之一爱晚亭、西汉王陵、三国北津城等众多景点。

二、株洲

株洲,古称“建宁”,位于湖南长沙市东南40公里。株洲是新中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京广铁路和沪昆铁路在株洲交汇成“十字型”铁路枢纽。株洲辖5区3县,代管1市,总面积11262平方公里。市区分为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渌口区。

天元区,位于株洲市河西地区,面积约328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株洲市政治、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境内著名景点有 湘江风光带、神农城、空灵寺、龙门寺、资福寺等景点 。空灵寺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素以“ 潇湘八景”之一著称,与南岳庙、 岳阳楼并称“潇湘三圣地”。

荷塘区,面积约152平方公里,地势东北高,南西低,中部高,西侧低。荷塘区是株洲市的东大门,京广、湘黔、浙赣三大铁路在此交汇。

石峰区,位于株洲市北部,区域面积约166平方公里,是株洲市的工业“心脏”,株洲市大多数工业企业集中与此。石峰区也是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是株洲工业、科技、交通中心。

芦淞区,位于株洲市东部,面积约217平方公里。芦淞区为株洲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中心,以服装、食品、交通、航空机械等为支柱产业。著名景点有:湘江、大京风景区。

渌口区,位于株洲市南部,总面积约1053平方公里。原为株洲县,2018年6月撤县设渌口区。境内有汉代马援屯兵处、朱熹讲学处朱亭、新石器早期龙山、大溪文化遗址、伏波岭等名胜古迹。

三、湘潭

湘潭,因盛产湘莲而别称“莲城”,又称“潭城”。湘潭从南朝开始建县,有1500多年历史,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誉。下辖岳塘区、雨湖区、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

岳塘区,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河东地区,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的“金三角”中心地带,西南同雨湖区、湘潭县隔湘江相望。总面积206平方公里,境内有昭山、昭山禅寺、仰天湖、东风水库、红旗水库等景点。昭山是古潇湘八景之一。

雨湖区,因境内有千年名胜“雨湖”而得名。是湘潭的商贸、科教、文化中心,总面积451.39平方公里。雨湖区是湘潭城市的发祥地,晋时初成江南小镇,宋代湘潭县治迁于此。雨湖区锰矿资源丰富,鹤岭镇锰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素有“中国锰都”之称。有万楼、文庙、关圣殿、鲁班殿、唐兴寺、秋瑾故居等景点。

长株潭一体化是个不错的发展方向,但是一体化是个系统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在一体化实施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相信只要勇于解决问题,稳步推进,大家一定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湖南在中部崛起。


地图帝


城市的发展,部分靠自身,关键还是政策

长株潭发展是必须的

中国六大城市群,组成了我国地区发展的最强阵容!

1.长三角,覆盖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

2.粤港澳大湾区是原先珠三角城市群的升级版,由香港、澳门以及广州、深圳、佛山、东莞 等共九个城市组成

3.京津冀城市群其实是首都经济圈的升级版,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的石家庄、 保定、唐山等11个地市,再加上河南的安阳市

4.成渝城市群以重庆、成都为中心,还包含了四川的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南 充、宜宾、资阳等15个市

5.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并由湖北、湖南、江西三个省份的众多城市组成

6.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以山东16个地市为基础发展的一个同省城市群

未来中国四大“支柱和柱石核心城市群”是“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到2030年,成渝城市群实现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其中长江中游城市。

但个人认为,如果有一个区域能取代成渝城市群成为我国第四大城市群的话,那我认为这个城市群非长江中流城市群莫属。除了武汉外,长江中流城市群还有长沙这座万亿强市

长株潭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发展必然服从国家战略

长株潭发展是必须的,一体化还会有很长段路走


城市印记


大家说了这么多,都没说到点子上,株洲湘潭GDP发展了,算入长沙的GDP么?

在城市发展政绩宣传上,GDP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珠谭GDP不算入长沙,叫长沙如何有动力照顾珠谭的发展?


周如金65491174


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口,人口是基础。长沙人口尽流入但是不多一两百万而已,株洲不到20万,湘潭几乎没有,再看四川成都重庆都是一千万以上的人口。没有支撑谈城市群有如谈空中楼阁。面对当下中国如此之低的人口增长率,只有加大抢人力度才能实现,所以长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使劲浑身解数压低房价吸引人才。只有解决人口的问题长株潭才能谈发展谈融城。就业也好收入也好,房价也好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我猜测下一步就是鼓励生二胎了,补贴不过鉴于整个湖南省财政每年都是亏损的我觉得实施起来除非国家财政支持否则没什么机会。


爱冒险的眼镜蛇


长株潭一体化要转变思想、解放思想,物理的融合只是表面,精神上的同城化才是关键。

不谈一体化,要谈同城化

长株潭城际铁路就是败笔

自长株潭城际铁路开通以来,客流量很少。原因就是不方便,价格贵,很多人选择其他交通工具,没有实现快速化公交的目的

建议:

学习佛山广州

佛山跟广州之间是靠地铁相连,是目前国内最成功的同城化都市。

最关键还是人的认知统一

只有长株潭三个城市的人思想认知高度统一,才能做到同城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