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金兀术已经打过了长江,为何还是灭不了南宋?

于无声处34


首先就是无数大宋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了,正是他们以坚强的意志挫败了金军的嚣张气焰。而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便是蒙古也是集结了中国北部和蒙古本土的力量,再加上回回工匠和大量职业官僚的辅助下,才消灭了南宋,南宋也是被侵略的国家中最能抗的。



在金兀术搜山检海追赵构的进程中,金军部队一边深入,而宋朝的爱国将领们也纷纷在其他阵线进行抵抗分散金人实力,而在黄天荡遭受到韩世忠的阻击后,金兀术更是意识到宋朝并不是此刻的金王朝能够消灭的了的。而且战争也逐渐被有才能的将领演变成多条阵线上的拉锯战,这种长期战争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金国所不愿意承担的。



此时,活命最重要,所以高宗对手下将领的兵权放任也较为宽松,逐渐发展出一种被称为屯驻大军的模式。后来赵构要收并屯驻大军,解除名将兵权,稳固统治,偏安一隅,军队战斗力再次下降也不足为奇了。

在黄天荡之战后,先后有吴玠在和尚原,仙人关的阻击大捷,岳飞收复襄阳六郡,韩世忠在扬州击退金兵的胜利,一条钢铁防线也在形成。以杨沂中将中军宿卫,江东刘光世右军,淮东韩世忠后军,湖北岳飞左军,湖南王燮前军后归张俊,刘光世所部降齐后,以川陕吴玠军任行营右护军,如此一来,金人自然压力渐大。



其次就是金廷内部派系争权的情况,像金朝这样的政治暴发户在内的诸多政权都有一个共点——第一任首领活得越长,带领族群取得的成就就越大,而从第二任开始,内部权力纷争的矛盾就开始显现出来了。

金太宗的威望远远比不上太祖,毕竟你一个留守后方搞政治的,如何能和太祖皇帝当年带领女真民族南征北战的英武雄才相比,女真人又是崇拜军事英雄的民族。所以金太宗临死前本来想任命嫡长子完颜宗磐的,但最后迫于粘罕等权贵的压力,传位给了太祖长孙完颜亶。

在1125年成立都元帅府后,西路军的粘罕一系主要由非太祖世系的军事将领构成,包括完颜希尹,完颜娄室等人,而东路军的比如完颜宗宗望一系,主要由太祖的兄弟子嗣构成,比如完颜宗辅,金兀术。这种权力矛盾无疑时刻也使得女真不同派系将领间的凝聚力失散了,曾经在金太祖麾下万众一心的女真勇士开始为了权力和利益而分化了。

第三就是女真人口相对太少了,一个占人口少数的统治阶层想统治北中国庞大的汉人人口就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了,不然女真人干嘛非得搞张宗昌,刘豫这样的傀儡政权呢。所以女真人只能先停战,多生孩子……


普鲁士之魂


战争的规则很简单,就是力量的碰撞,强者胜弱者败。进入江南的金军灭不掉南宋的原因也很简单:打不过宋军而已。

金兀术大军打过长江时,军事力量上实质上已经弱于宋军了。

先看宋朝形势。

首先。南宋朝堂上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背水一战,奋起抵抗。

北宋灭亡后,中原大地生灵涂炭。军人、农民、读书人、等社会各阶层,为生存而大量弃家逃亡。很多人死在了路上,幸运的人则活着到了南方。他们对金国人的残无人道和贪婪,是亲眼所见。

因而,金国人打过江南时。很多人心中认定,对金国人只有强硬的做战才有一线生机;软弱的求和只能助长金国人的嚣张气焰,换不来丝毫的和平。

尤其是,如果金国打下了江南,宋人将无路可退。汴梁城和中原没了,可以逃往江南;江南没了,还有地方可逃吗?

所以,连一向反对战争的文官集团也达成了共识,对进攻江南的金军只能一战。他们此时不再压制武将,反而积极支持武将。岳飞、韩世忠等人就是此时被重用的。

其次。军事上,宋军的战斗力提升了不少。

金国侵宋之初,宋军战力低下。然而,经过了中原丧失、痛苦逃亡江南这个漫长的过程。

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很多人在此过程中,弱者或者死去,或者离开了军队。宋军的素质无形之中被提高了。

并且,宋军不象以往那样对战争陌生,已经熟悉战争的残酷了。宋军不但不再害怕战争,反而对金军充满了仇恨,一心要报仇,一心想着收复故乡的失地。

最后。宋军的军事战机制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宋军,由于重文轻武的制度,武将实际上没有指挥权。所以,宋军指挥上常常出现错误。

现在,文官集团为了保命,不得不放权给武将。此时,经过长期和金国的战争,优秀的武将脱颖而出。因而,文官能够把军权放到优秀的武将手里。

如此以来,南宋就上下一心一意的抗金,并且军队很有战斗力,也很有活力。宋军通过长期的挨打观察,对金军的作战方式已经有所了解,相应的采取了克制性的打法。

此外,宋朝还有优良的水军,这是金军不具备的。

再看金军。

金军连战连捷,挟胜势而来,士气高昂。但是金军却数犯兵家大忌:

一,南船北马。金军多是骑兵,善长在北方平原上作战。到了江南多山多水的地方,金军的骑兵优势发挥不出来。

二,金军此时还没有训练出水军,仓促之间拉起来的水军不是宋朝水军的对手。

三,金军常年生活于寒冷干燥的北方,对江南高温湿润的气候不适应。

四,后方不稳。金军战领的中原地区,并没有完全消化。各处义军蜂蛹而出,遍地开花。金军进攻江南的力度,自然会大打折扣的。

所以,此时的金军并没有那么强大,反而有些强弩之末。

战场上,韩世忠把金军困在黄天荡,若不是汉奸相助,金军必然会全军覆没。

被朝廷寄予厚望放岳飞,更是开挂了一般。岳飞带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岳家军,一路打到了汴梁。金军派出了自己的王牌部队铁浮屠,都在野战中被岳飞从正面硬生生的击破。

岳飞训练了数支精锐的部队,其中的背嵬军战力最强。是类似于唐朝玄甲军一类的精锐部队,由其长子岳云帅领。每次与金军精锐对决,岳云必持破甲锤,帅背嵬军催坚拔锐,当先杀入,多次大破铁浮屠拐子马。

比如,颖昌之战,背嵬军800人正面摧毁金军3万骑兵,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阵斩兀术的女婿,金军主将兀术和粘罕狼狈而逃。


金军弥漫着绝望的情绪,甚至产生了放弃中原退回辽东的想法。此时,又出了读书人汉奸,对金人献计说:

宋朝一向以文制武,如今岳飞与韩世忠等人能够独自指挥一支军队,完全是宋朝迫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宋朝江南的危险已经解除,宋朝的军事政策不久必有变故。

金军觉得有道理,就坚持在中原与岳飞对峙。

也许是岳飞军的强大,引起朝廷的忌惮;又或许是文官集团不愿武将集团得势。不久宋朝就派人与金议和罢兵,不但让岳家军退出中原,还找借口杀了岳飞。

由此可见,南宋的军事实力强于金国。若朝廷继续坚持对金军作战,不要说保住江南,就是收复中原失地都有可能。(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德全不畏


1125年辽国在金国和北宋的联合夹击下迅速灭亡,灭辽之战使金国人看到了北宋的虚弱,宋朝的繁荣和富庶深深吸引了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开始组织对宋作战,1127年北宋东京汴梁被攻破,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大臣被俘,北宋灭亡,是为“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后,在外组织勤王的康王赵构在南京归德府称帝,组织军队继续抵抗,金国为了一举击破宋军,兵分三路南下攻打南宋,1129年10月、11月金兀术长驱直入,攻陷寿春,后又攻陷庐州、和州,在马家渡渡过长江,兵锋直指监控、临安,正在温柔乡里的宋高宗仓惶出逃,乘船漂泊于温州、台州海域,由于受此惊吓,宋高宗丧失了生育能力。

金兀术在临安呆了一段时间,短时间不能消灭南宋军队,南方水网密布,不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金人不习水战,看到宋军开始集结,害怕被宋军包围,开始北撤,结果在黄天荡被韩世忠军队包围,大败而归。后来,绍兴九年,也就是1139年,金兀术升任都元帅后再次发起对南宋的进攻,兵分两路,东起两淮西至陕西,想一举击溃南宋,结果这次南宋抵抗非常强烈,岳家军和刘琦的八字军先后在郾城和颖昌击败金军,金兀术引以为傲的铁浮屠和拐子马等重装骑兵,被岳飞消灭殆尽,随后岳飞北伐,前锋军队也到达了黄河以北,引起金人震动。

西路军在陕西败于吴麟之手,至此,金国开始认识的南宋也不是一个谁想捏就捏的软柿子,双方势均力敌,谁都没有能力消灭对方。双方签署《绍兴合议》,罢兵休战。


大飞哥爱历史


首先当然先交代一下背景

在1127年,金军南下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徽宗、钦宗二帝,以及大量宗室朝臣押解至燕京,随后赵构在南京继皇帝位,史称南宋。

在这里还是看看是北宋时怎么灭亡?

北宋在军事上奉行中央兵力强地方兵力弱的政策,造成了打仗时得从中央调兵。在对外上奉行求和妥协的政策,导致金国每一次蚕食,北宋君臣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求和。金国政治军事均属于上升期,同时军事上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采用正面多路突击,重点进攻,迂回纵深包抄,深入腹地劫掠。

对于金兀术没有继续南下灭宋,同南宋划江而治的原因,个人在给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1.水土不服

金人长时间生活在极寒地区,适应了极寒天气,到黄河流域时已经很难适应中原温和干燥环境,更不要说温热潮湿的江南地区。

2.地理位置

北方多为旱地便于骑马奔袭,南方水网众多,这时马就成了累赘。何况还要水战,那时金人并没有准备水战训练,一道道水网形成天然的屏障,宋将死守长江天险,致使金人不敢轻易南下。

3.战术战略

女真南袭拿下开封,虏二帝,已是侥幸之举。他们自己都没想到能那么快得手,从北方一直往南打,粮草补给是很大的问题,沦陷区不可能做到边打边征,再不快点撤就会被抗金势力抄后路了。

4.人口数量

女真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部落社会,可见生产力不高,人口数量自然就少。在1115年,完颜阿骨打与辽国决战时只有2万人马。即使到1127年,人马增长十倍,洗劫黄河流域之后,没有那多人口来统治中原地区,只好扶植傀儡政权—伪齐。

5.南宋建立

南宋政权的迅速利用中原地大物博和人口众多来聚拢各方抗金势力,沦陷区人民都奋起抗争,韩世忠的黄天荡一役,给金兵沉重打击,极大消灭女真的有生力量,后续的灭宋已无可能。

6.金政权变化

金国原来的统领都相继去世,发生政治动荡,金国上层内部权力斗争致使在南下政策有所推缓,最后分裂为内部的不和。

7.南宋议和

金国已经统治中原地区了,开始向农耕文明转变,没有必要在北方地区受苦受寒了。南宋施行议和条件很丰厚,即纳贡称臣,又割地撤兵。同时金人常年征战也需要休养生息。在宋金共处的一百多年里发生过很多次摩擦,各有胜负。


小白知史馆


最主要的一点是金对于南宋,没有军事优势,更别提绝对的军事优势,真的论起综合实力强弱,反而可以说南宋要强一点,战争中,要想消灭另外一个政权,只要对方拼死抵抗,如果没有军队战力的绝对优势,是不可能短期达成的,除非是偷袭,出其不意直捣中枢,否则正面战争,就是一场消耗战,是一场将领之间斗智斗勇的竞争,南宋的综合国力强于金国,消耗起来,南宋胜算更大,南宋的将领谋略更胜于金的将领,偷袭的话,南宋一直在部署防御,金国的骑兵机动性发挥不出优势,所以也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南宋初年,坚持北伐,金被南宋灭国的可能性反而更大,骑兵一旦城镇化,就不再可怕了,这也是南宋初年岳武穆能轻松战胜金国的一个原因。后期的明朝能轻易打败蒙古,把他们赶出中原,但是到了蒙古草原后,蒙古骑兵退化成原始骑兵,朱元璋明朝就难以再占到便宜了,也是这个道理。正面攻防和偷袭,这方面可以借鉴历史,三国时,魏国对蜀国都已经有很大的综合优势,但是形成不了绝对的军事战力碾压优势,所以难以攻破正面防守的蜀国,最后靠偷渡阴平偷袭成都来达到战略目的,金国这时候不再具备偷袭的条件。这里说明一点,军队的军队战力优势,不单单只军队数量,还包括军队的战斗力,机动部署性能


莫言无天道


兀术打过长江的一战主要是搜山检海捉赵构一役,这时赵构登位不久,从行宫一路逃亡海上,飘零了好长一段时间,当时金国以骑兵为优,对宋朝水军没辙,直到兀术退回被岳飞、韩世忠堵截黄天荡,败退北方。当然,单凭一役还不能说清楚兀术为什么不能灭亡南宋,整体国力而言,宋朝南方三大战区正在形成,这就是西蜀、荆湖和两淮,尤其西蜀吴玠吴麟兄弟吴家军是力挫金军的主力,加上领导者张浚后来也是四川出身的主战派,虽然与赵构关系密切,能力并不算多好,但至少态度是主战的。

中路荆湖毫无疑问是岳飞,收复襄阳,北上进入河南郾城,甚至传说的朱仙镇大破金军,这一战争议较大,但没有人会怀疑岳飞的实力。而两淮地区主要就是韩世忠,所以南宋保全半壁江山是绰绰有余,人力、物力都初步具备。那么回看金军灭宋第一阶段是粘罕和斡离不的左右两军,以靖康大胜为分界点。二太子斡离不死于回军途中,当时粘罕成了堪比皇帝的大统帅。接替斡离不的是老三讹里朵,老四兀术是领军主力。

金军以左为尊,左军粘罕主将是以功臣为主,例如兀室、娄宿(捉辽帝耶律延禧的)、撒利喝等,右军主将则是以宗室为主,挞懒、兀术、拔里速等。原本第二阶段是攻川陕开始,就是遇到吴家军在川陕边界接连胜利、除了富平血战,宋军失误受到损失。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都利用地形获得阻击胜利,基本打破金军想占据巴蜀上游对南方形成包围之势的美梦,南宋能够立国百余年,显然是吴家军牢牢占据西蜀奠定的根基。然后兀术等才改变策略希望从两淮直接捉到赵构灭亡南宋,但中原勤王之师已经纷纷起来,这是一次侥幸的战事,金军的神话已经被吴家军和岳家军连连打破,加上黄天荡一役,兀术侥幸逃回北方,金军自靖康围攻开封开始,前后近十年的主攻阶段已经到尾声。

随着皇帝换成熙宗,粘罕的权势被宗干和宗磐联手去掉,跟着老三讹里朵病故,老四兀术就位于中原行台之地以掌握兵权形成比较独立的势力(这也就是元朝行省制的由来,行中书省的简称),基本是当年粘罕的翻版,但左右军都在他手里,最后兀术回朝主政,就享受这种左右宋金朝局的姿态,乐于见到宋金双方平衡了,也就是宋朝称绍兴议和而金朝称皇统议和的由来,当然也是以岳飞的死为代价。


何运超


第一,生力军不足。金国补充了大量的汉人,契丹人,这都是他们曾经的手下败将,如果有一点战斗力,都不会投降女真。

第二,将领水平不行。完颜宗弼在陕西的战绩可见一斑,被吴阶打的跟孙子似的。

第三,水土不服。自古北人南下,长江就是一道坎。曹操如是,柴荣如是,更别说完颜宗弼了。

第四,阿森纳

第五,人心浮动。女真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为了学海深仇而奋起抗辽的女真了,哪个将领家中都有美女财宝,数不胜数,要留命回去享受吧。


历史解毒君


金军刚灭北宋时,气势如虹,按理说,南宋初期根本无力抵御,金军甚至一度过江追着南宋皇室漫山遍野跑。但在江南,无法根除南宋的水军优势,就没有让其稳固扎根的资本,没有让人放心的补给线。金军攻势不可谓不犀利,但是面临坚壁清野,和后路随时可能被包抄的局面也实在谈不算舒服。黄天荡事件,金军幸运的得到内应得以全身而退并反败为胜,但不败不代表金军不忌惮,相反,金军不会相信第二次他们还能那么幸运,所以慎之又慎明显放缓了攻击的态势,转为以经营快进快出的“彼消我长”的人口,财务,资源的掠夺式侵扰。并转为进一步强军,扫清北方残余抵抗实力的战略目标。

在充分准备若干年后,金军趁草黄马肥,伪齐满编,重甲具装终于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后终于发动逐城逐州的大规模战役,只是没想到的是,南宋争取到的这些时间里成长非凡,今非昔比,史称“南宋中兴”,痛定思痛的南宋人竟已有和金军一较高下的资本。


大哇唔



第一,金国的实力不足以消灭南宋。

这又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金国连续灭辽和北宋后,疆域扩展太快,管理能力跟不上,粮草、军械物资难以支撑持续大战的消耗;


二是,金国人口太少,难以支撑持续大战。金国从成立起,就处于不断的战争中,金国构成主体的女真人本就是少数民族,总人口也不到百万人,经过多年大战士兵消耗很大,军队整体战斗力开始下降。


三是,金人内部的派系斗争。1123年完颜阿骨打死后,金太宗对金国的控制力就逐步下降,在经过灭辽和灭宋的辉煌后,金国上层的政治派系开始逐渐分化,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双方的政治斗争,让金国的战略也摇摆不定。尤其是金太宗死后,继任的金熙宗受汉文化影响,对金国进行汉制改革,主和派取胜,遂有绍兴议和。


第二,南宋将领抵抗意志强烈,且有实力支撑抗金战争。

首先南宋初期抵抗派占据主流。无论是李纲和宗泽的抗金,还是后来岳飞的北伐、韩世忠、张浚、吴玠等军事将领的接续有效的抵抗战争,都让金国感受到了南宋军民的抵抗决心,这些优秀将领的存在,也领导军队多次取胜,鼓舞了抵抗运动。而且江淮百姓对抵抗金军也非常踊跃,让金国感到难以占领。


其次,南宋有实力抵抗。尽管失去了大半领域,但南宋依旧占据了中国南方的精华地带,人口、粮食等物资都足以支撑南宋的抗金战争。


其三,宋高宗赵构的支持。在登基以后,赵构不断受到金国军队的追杀,多次陷入险境,这就导致在南宋初期,赵构的抵抗意志尤为强烈,对作作战将领充分放权,也有力支持了初期的抗金斗争。


第三,客观原因也不利于金国持续的战争。

一是金国和辽和北宋的战争对中原和北方破坏严重,人口大量消失、农业生产停滞,金国占领了大片国土,实际上并无完全消化吸收,只有破话,没有建设,金国的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支撑持续的战争也越来越吃力。


二是北方中原地区的和辽国的抵抗运动依旧存在,有效牵制了金国的南下。在金国灭辽和北宋后,两国的抵抗运动并未完全消失,加上金国初期,制度不完善,只破坏,不建设,占领区内民众的抵抗情绪也很强烈,这都有效牵制和消耗了金国的实力。


三是南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对金国的作战和生活都是极大的不利。女真人生活在白山黑水,喜欢和适应寒冷气候,在南方湿热的气候下,难以适应,容易染病,难以发挥全部作战实力。此外,南方多水,金国以骑兵为主,在南方的水乡难以发挥骑兵作战 优势。


综上所述,金国在度过长江后,依旧难以消灭南宋还是自身实力不足造成的。从历史上可以看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尽管军事力量强大,可以打败中原政权,但要想完全占领或者统一全国必须具备几个条件:1、有足够的人口支撑;2、对占领区的消化吸收;3、足够的时间积累和准备;4、接受汉文化,即汉化后才能消弱抵抗,得到汉族士族的支持,比如金世宗完颜亮迁都、忽必烈迁都、满清皇太极改名等等都在战略上做好了汉化准备。

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异族在中原建立了不少政权,但都偏居一隅,或者昙花一现,主要原因就是本民族人口太少,支撑不了全国性的战略决战,或者不接受汉文化,只破坏,不建设,遭到民族和士族的抵制,在短暂的辉煌后,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雷哥趣味读史


强弩之末,终不能穿鲁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