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史书记载:关羽家族被灭族,为何现在还有很多关羽后代?

刘晓亮


这个问题目前还有争议。关羽家族被灭,出自于王隐的《蜀记》,《三国志》中虽然没有,但在裴松之的引注中有出现过,不过裴松之却并未对此予以解释。至于现在出现的关羽后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关平之子关樾在吴军进攻荆州时被母亲抱走,因而得以存活。另一种说法则是关羽除了关平和关兴之外,还有第三个儿子关索,这些后人是关索的后代。

关羽家族是否被灭,目前仍无定论

至于庞会为庞德报仇这件事,倒是不难理解。我们平时受《三国演义》影响较大,在《三国演义》当中,关羽在庞德死后“怜而葬之”,似乎庞会所谓的报仇无从谈起,毕竟两国交战各为其主,被杀也无话可说,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所谓的“怜而葬之”是假的。

△庞德

《三国志》中,曹丕即魏王位之后,追谥庞德为“壮侯”,谥文中有“先轸丧元,王蠋绝脰”这句话。春秋时期的名将先轸首级被狄人所获,后送归晋国,由此可见,庞德墓中的尸首极有可能是无头的。而在王隐的《蜀记》中,则有着“钟会平蜀……迎德尸还葬邺,冢中身首如生”。根据这两点来看,庞德被杀之后,首级极有可能被砍下来送入西川报捷了,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庞会报仇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庞会报仇,《蜀记》中明确记载,“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也就是说庞德之子庞会,随同钟会、邓艾灭蜀之后,为报父仇,灭了关羽一家。

△庞会

但需要注意的是,王隐是晋朝的史学家,他有着贬蜀尊魏的立场。而作为距离三国更近的陈寿,他在《三国志》之中并未提及此事,虽然在裴松之的引注中出现过,但它却只是对此进行了引用,并无过多解释,看起来裴松之对此事也没有定论,只是做了引用而已。因此,关羽被灭族这件事属于孤证,此事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关羽是否还有后人留下来

如果说庞会真的杀了关羽一家,那么关羽是否还会有后人留下来呢?从目前“关羽后人”和各种记载提供的线索来看,主要有关羽之孙关樾和关羽第三子关索两条线索。我们分别来看看:

△关羽

1、关樾之说。根据《荆州府志》和《江陵县志》的记载,关平在和关羽镇守荆州时,曾娶赵云之女为妻,生有一子取名关樾。在吴国进攻荆州时,关平的妻子抱着年仅八岁的关樾逃出荆州,从此改名易姓,流落民间,直到西晋灭吴之时,这才回到荆州城,恢复了关姓,从此时代居于荆州,以守陵冢为家。清朝雍正年检,关樾嫡系奉祀当阳关陵,乾隆年间奉祀荆州关庙,特准世袭五经博士,并免除一切杂派差徭。如果关平真有后人留在荆州,在蜀中一族被庞会灭杀之后,的确是有可能存活下来的。这种说法唯一的问题在于时间,东吴进攻荆州发生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而晋灭东吴则发生在天纪四年(280年),这中间相隔长达61年时间,也就是说关樾返回荆州时至少已经69岁了,这在平均寿命相对较短的古代,能否活着恐怕都是个问题了。此外,夷陵之战后蜀吴双方关系已经缓解,关樾根本没有必要再继续改名易姓,等到六十多年后才改回关姓。

△关平

2、关索之说。《三国志》中并没有关羽关索的记载,他是出自于《花关索传》、《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民间传说人物,且在《三国演义》之中出现的也是极为突兀,乃是在诸葛亮南征时突然出现的,并称其是关羽第三子,荆州失陷后在地方上养伤。根据《花关索传》中的记载,早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为了断绝自己的后路,关羽和张飞分头杀了对方家小,而张飞在灭关羽全家时,关羽之妻胡氏趁乱逃走,回到娘家后生下一个遗腹子。该子七岁时被索员外收养,九岁时又被班石洞花岳老先生收为弟子,在得知身世之后,逐以三家之姓为名,曰“花关索”。之后于202年和母亲一起去西川认父。这种说法漏洞较大,202年的关羽显然是在荆州,而且事实上关羽并未去过西川。同时,《三国志》中并无桃园结拜之说,更不要说互杀对方家小了。


综上所述,关羽一族是否被庞会所杀,关羽是否还有后人留在民间,仍然是个迷,还需要更多证据。


香茗史馆


细数关羽的子孙,就知道为什么关羽后代被灭门了,还有后人。

据史书记载,关羽有三子一女,分别是长子关平、次子关兴、长女关氏(女),老小(无名)

关平:演义里杜撰成了关羽义子,历史中实际为关羽与其妻胡氏所生,后与关羽一同战败麦城被俘身亡,但有一子关樾;关羽与关平被俘时,关樾八岁,关樾之母携关樾在乱军中逃亡隐居于荆州,改姓为“门”(繁体字关与门字形相近),后晋朝一统,大赦天下,关樾复原姓为关。

关兴:关羽次子,关平之弟,关羽死后,继承其父爵位,但早逝。有两子关统、关彝。关统也早亡,关彝继承爵位,后在蜀中关彝一门被庞会灭门。

关氏:民间俗称为关银屏、关凤或关三小姐,后嫁给蜀国名臣李恢之子李遗。

无名:民间称关索,无任何史书记载其具体名讳,只有在记载关羽之女的史料中有说道“关羽有三子一女,关氏排行第三。”通过这点蛛丝马迹,才得知关羽有一幼子。一般古今史家认为该子不好为官而喜行于民间,也正如此最终躲过了庞会的杀害。

读到这里就应该知道为什么关羽后代被灭门还有后人了吧。

关平之子关樾一脉侥幸幸存,关兴一脉算是绝后了,关氏(女)嫁出严格上讲属于李家人了,无名幼子行于民间未在蜀中,也侥幸幸存,后期可能是其幼子身份特殊,加之性格上不问世事,导致其后代都不清楚其祖上是谁。

因此实际上关羽的后人应该均是关平一脉流传下来的,关平战死,子女逃亡保住了命脉,而关兴子女在蜀中,国破家亡惨遭灭门,真可谓是祸福相依。


曹老师xixi


分开来说。

关羽被灭族,很多人都说是存疑,我认为应该是不用怀疑了,确实灭族了。这一说来源于蜀说记载,庞德之子庞会跟随灭蜀大军入川,为父报仇灭了关羽一脉。也就说,关羽的两个儿子以及后代,都没有逃过一劫,要不也谈不上灭族了。蜀国灭,那么多人死掉,单单提到关羽灭族,应该是比较真实和震撼的大事,当时的史官不会故意作假,关羽的事情还是不好作假的。另外关羽一脉传承的太短,才到孙子辈,没有庞大到可以潜在一支藏匿不被人知的程度,很难不被全部杀掉。当然,关羽女儿不会被杀,在古代灭族是不杀女辈的,但是女儿的后代也不能算作正统的关羽后代的。

现代无数个关羽后代出现,有的族谱可以追溯到明朝,但是就是可以追溯到唐朝,也只能说是假冒的。最多是关氏的旁支,绝对不是关羽的后代。关羽长久以来就是英雄的化身正义的代表,大家愿意附会这样个祖先很自豪,所以冒充层出不穷,只为逐名求利罢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就着大蒜和咖啡


首先,关羽家族被灭族并不一定可靠;其次,那些号称自己是关二爷后人的,也未必就可靠。

在陈寿的《三国志》里,并没有提关家被灭门的事儿,但是在裴松之注解《三国志》的时候,倒是提了一句:

蜀记曰: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裴注三国志-关羽传》

这件事,就生活在蜀汉灭亡时期的陈寿没有写,而裴松之在注解的时候把这件事作为注解加进去了,因此虽然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却未必是实锤。

至于什么关羽的后人,我没有考证过,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我可以从两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生育的指数爆炸问题。我们仅仅构筑一个简单的模型——假设关家以30年为一代,每个关家男子只生俩孩子,那么现在的关羽后人数至少也是2的60次方,也就是一百亿亿。这个数量级是不敢想象的。

当然这个模型是纯粹理想的模型,现实生活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举这个例子只是说明一点,只要关家能繁殖到今天不绝户,他们的人口就一定少不了。

二则是托名的问题,这个我就不多展开了。毕竟如果你拿不出每一代的族谱出来,我是没法承认你是谁谁谁的后人的。毕竟中国人有个习惯,喜欢认自己同姓的古人当祖宗。



青言论史


庞会灭关羽一族是在关羽死后的44年,已经到了关羽的第三代第四代了,关羽儿子中有名的就有关平、关兴、关索三人,其他庶出的子女应该还有(据外传所记载,关羽较为好色,其所占有的女人应该还有几个)。关羽失荆州后,其在荆州的妻儿一部分前往成都,其余还有失散民间的子女。而迁往成都的那一支,最后遇到庞会这个极端复仇心态的人被灭族,并受到后世的谴责。


风清扬一1


欺世盗名罢了


皮落痕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记载也不一定准!也不排除打着关羽的光环招摇撞骗!博取眼熟的不在少数!


舞动爱情知识库


都是炎黄子孙一样


汽车外传


历史书记载的不一定真实,至于有多人冒充关羽后人,我觉得就是一起欺世盗名的人想借关羽名声骗点利益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