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介之推算不算是愚忠於晉文公

有些地區把清明節叫做“寒食”,這天除了吃冷食之外,還有有一個特別的風俗,天剛剛亮就去折柳條,把柳條插在房樑上。

介之推算不算是愚忠於晉文公

很多人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但寒食的風俗一直傳承到現在。後來看到《東周列國志》才知道寒食是為了紀念一個人,這個人抱著一顆被燒焦的大柳樹而終,他就是“介之推”。人們在房樑上插聊條,是象徵著燒焦的柳樹又活了,本意就是在紀念介之推。

春秋晉獻公時期,晉國王室發生內訌,重耳(後來的晉文公)出走,其他諸侯國無人肯收留重耳,重耳食不果腹,只能到處尋找野菜填飽肚子,重耳漸漸面有菜色,這時候重耳的隨從介之推割掉大腿上的一塊肉餵飽了重耳,這就是史上的割股奉君!

後來重耳回到晉國,登基之後就成晉文公。介之推在這個時候已經歸隱田園了,當晉文公執意要找到介之推封賞。介之推不肯接受,並跑到山上藏起來,晉文公下令放火燒山逼迫介之推出來,哪成想介之推居然抱著柳樹活活燒焦野不肯出來!

介之推算不算是愚忠於晉文公

毫無疑問介之推是忠誠的,他甘願“割股奉君”,卻不要一點賞賜。但一個人不愛自己,甚至連自己的老母都沒來得及照顧,卻為另一人付出生命,這種忠誠值得推崇嗎?

人活一世首先是要忠誠於自己,任何時候都不應該犧牲自己滿足他人。但在這裡要區分來看,晉文公重耳是一國之君,之前也是晉國公子,介之推肯定認為晉文公“有德之人”,後來的事實也的確證明晉文公很了不起。

在春秋時代,百姓的幸福與君主的德行息息相關,表面上看介之推是忠誠於晉文公,實質上來說他是忠誠於晉國百姓。

所以說介之推並不是泛泛之輩所言的“愚忠”,是大愛無疆,是大忠大勇。

介之推算不算是愚忠於晉文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