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介之推算不算是愚忠于晋文公

有些地区把清明节叫做“寒食”,这天除了吃冷食之外,还有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天刚刚亮就去折柳条,把柳条插在房梁上。

介之推算不算是愚忠于晋文公

很多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但寒食的风俗一直传承到现在。后来看到《东周列国志》才知道寒食是为了纪念一个人,这个人抱着一颗被烧焦的大柳树而终,他就是“介之推”。人们在房梁上插聊条,是象征着烧焦的柳树又活了,本意就是在纪念介之推。

春秋晋献公时期,晋国王室发生内讧,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出走,其他诸侯国无人肯收留重耳,重耳食不果腹,只能到处寻找野菜填饱肚子,重耳渐渐面有菜色,这时候重耳的随从介之推割掉大腿上的一块肉喂饱了重耳,这就是史上的割股奉君!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登基之后就成晋文公。介之推在这个时候已经归隐田园了,当晋文公执意要找到介之推封赏。介之推不肯接受,并跑到山上藏起来,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逼迫介之推出来,哪成想介之推居然抱着柳树活活烧焦野不肯出来!

介之推算不算是愚忠于晋文公

毫无疑问介之推是忠诚的,他甘愿“割股奉君”,却不要一点赏赐。但一个人不爱自己,甚至连自己的老母都没来得及照顾,却为另一人付出生命,这种忠诚值得推崇吗?

人活一世首先是要忠诚于自己,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牺牲自己满足他人。但在这里要区分来看,晋文公重耳是一国之君,之前也是晋国公子,介之推肯定认为晋文公“有德之人”,后来的事实也的确证明晋文公很了不起。

在春秋时代,百姓的幸福与君主的德行息息相关,表面上看介之推是忠诚于晋文公,实质上来说他是忠诚于晋国百姓。

所以说介之推并不是泛泛之辈所言的“愚忠”,是大爱无疆,是大忠大勇。

介之推算不算是愚忠于晋文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