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一個12歲的孩子將自己的親生父母告上了法庭,這個場景有些魔幻,但看過影片《迦百農》之後,你會無比希望這個場景能發生在現實世界中。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迦百農》雖然沒有笑到最後,但考慮到對手是實力驚人的《羅馬》,可算是雖敗猶榮,何況本片還在去年的戛納電影節上斬獲評審團獎。

《迦百農》是娜丁·拉巴基導演生涯中獨立指導的第三部電影長片。作為阿拉伯人、女性,娜丁·拉巴基的作品自帶一種勇於反抗現實的批判性。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片名“迦百農”是聖經中的地名,耶穌開始傳道時遷居此地,有不少神蹟和重要的事情在這個地方發生。

但是,影片中的故事卻殘酷真實,看不到人的救贖,也看不到神的憐憫。

贊恩只有12歲,卻終日奔波在勞作養家的路上,身為家中的長子的他需要不斷賺錢。

影片的風格趨於寫實,在鏡頭之下,我們跟著贊恩穿過黎巴嫩的大街小巷,為一雜貨商送貨、販賣商品,混跡於江湖的贊恩已經失去了童真。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影片中,他的幾次情緒爆發並不是源於體力上的疲勞。

即便生活艱辛,他仍努力地活著。

在他妹妹被賣掉之後,贊恩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無力,他開始正視自己的家庭。

他曾竭力避免這場悲劇的發生。為了掩蓋妹妹已經“成人”的事實,他偷偷幫妹妹清洗染血的內衣,去商店偷衛生棉,但最終還是沒有阻止父母將自己的妹妹“賣給”雜貨商。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代價是幾隻雞。

在他的父母眼裡,自己的女兒就值這些錢。

這只是悲劇的開始,11歲的妹妹在遭受蹂躪之後懷孕,未發育成熟的身體顯然經受不住懷孕的壓力,大出血之後,妹妹沒能保住性命。

贊恩徹底失控,抄起一把刀衝向雜貨商……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他依舊改變不了很多事情,比如改變不了父母對他的態度。

有人會說贊恩的父母生活艱難,要求他們給予子女良好撫養教育是“何不食肉糜”的道德綁架。

其實並不如此,贊恩遭受的是精神與物質層面的雙重摺磨,即便一家人生活困苦,這也不是贊恩父母動輒打罵孩子的理由。

實際上,我們無法為他的父母開罪。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影片中有這麼一幕,贊恩幹活失手,他的母親隨手便是一記耳光摔在他的臉上,贊恩並不驚訝的反應表明他已習慣如此。

想要保護妹妹的贊恩,經常遭受父母的毆打,連自己都無法保護的他努力過,也必然迎來失敗。

在一些父母看來,子女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可以隨意處置,也可以隨意支配他們的生活。

在贊恩父母的眼中就是如此,男孩可以傳宗接代,女孩到了年齡就要“資產處置”。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生而不養,養而不教,那為什麼要生?

《迦百農》從另一角度證實了“計劃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當性,如果不加控制,將陷入“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惡性循環之中。

在我國,“少生優生”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

我們面臨的是另外的問題。一部分父母的思想觀念停留在封建時代,他們依舊認為子女是自己私人物品,必須嚴格按照自己意願生活,至於孩子怎麼想的,不在意,不尊重。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一些人認為管教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家事,不容外人置喙,“我的孩子我還說了不算了?多管閒事。”這是他們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甚至一些落後地區的人認為孩子是自己生出來的,打死也是自己的事。

他們生活在現在,思想卻停留在古代,渾然不知有法律的存在。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一則刑事案件曾引發社會熱議。煙臺招遠市賈家莊子村的留學美國女博士趙慶香在回國探親時,和自己的雙碩士學位的丈夫魏斌一起被砍死在家,兇手是趙慶香的親生父親趙玉令。

在悲劇發生之前,趙玉令再次向女兒要錢:“你弟弟都28歲了,因為有癲癇,一直娶不上媳婦,這次看好了一個,對方要求必須在縣城裡買房。現在就全靠你幫他了。”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剛剛參加工作的趙慶香十分為難,希望緩一緩。確信女兒不會出錢之後,(其實趙慶香這次回來給又給了他1600美元)趙父徹底瘋狂:“女兒白養了!唯一的兒子因為她不肯幫助,娶不上老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我活不好,你們也別想好好地活!”

他操起斧頭直奔女兒女婿房間,先一斧子砸開了女婿的腦門,又朝還在沉睡中的女兒頭部猛砸。

為兒子娶妻本是他的責任,試圖將自己的責任轉嫁給女兒,得不到滿足之後就痛下殺手,趙玉令的行事邏輯讓人難以接受。

更為可悲的是,在法庭上趙玉令表示並不後悔。或許在他看來,自己的女兒必須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否則就沒有存在的必要。要麼按照自己的意願活著,要麼毀掉他。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父母,比如最近大熱的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大強,喜歡“作”的他將三個孩子的生活擾的一塌糊塗,讓觀眾又氣又恨。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在《迦百農》中,贊恩最終將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法庭之上,法官問他起訴父母的原因。

“因為生了我。”

這一點理由就已經足夠。為人父母是一項榮譽,更是一種義務,需要付出關心、耐心、愛心。很多人並沒有準備好,就匆匆忙忙就做了父母,不懂得教育、不願意教育。

要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尊重自己的孩子,贏得孩子的信任才能真正建立對話基礎,走進孩子的內心,良性互動。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迦百農》是一場悲劇,看到影片最後,會發現這是一個無限循環,在沒有強有力外界因素介入的情況下,長大以後,贊恩將成為他所厭惡的。

幸運的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可以選擇教育子女的方式。

奉勸某些人,如果你不願意承擔教育子女的義務,那麼請放過自己的子女,一開始就不要生下他。


《迦百農》:要感謝願意養育自己的父母(第13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