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西遊記》那麼多動物成妖,為什麼吳承恩打死也不敢寫這個動物?

《西遊記》那麼多動物成妖,為什麼吳承恩打死也不敢寫這個動物?

《西遊記》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師徒四人還有白龍馬一路爬山涉水翻山越嶺降妖除魔,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途中最多的障礙就是各種妖精,裡面有蜘蛛精、黑熊精、狐狸精、老鼠精、等等一系列從動物修煉而來的妖精,但是卻沒有貓妖,按照故事情節來說貓本應該出現的,那為什麼這麼好的一個素材作者吳承恩沒有將其寫進去呢?

《西遊記》那麼多動物成妖,為什麼吳承恩打死也不敢寫這個動物?

中國西周時期的《詩經-大雅-韓奕》裡面寫了這麼一句話“有熊有羆,有貓有虎。”,這裡描述的凌磨兩可不知道是說的家貓還是熊貓或者其他動物,所以不能斷定這個時候中國就已經有貓了,但是在西漢的時候《禮記-郊特牲》裡面準確的說了貓的存在,“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可能是漢代古絲綢之路的開闢波斯人帶著他們的貨物來到中國,在唐朝的時候很多資料上都能看到貓的身影,而且像狗一樣被馴化了。

《西遊記》那麼多動物成妖,為什麼吳承恩打死也不敢寫這個動物?

有少量的殉葬品裡面都可以看到貓,另外貓還有貍或貙的稱呼,大唐盛世時貓漸漸成為了寵物,富貴人家會話大價錢買回家好好飼養。宋朝時期依舊如此,尤其是文人墨客喜歡溫馴體貼的小貓,還給它們取了個雅名“狸奴、銜蟬”。

明朝時候還是如此,而《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就是明代小說家,公元1506年—約1583年,他沒有將貓寫進小說很大程度上和一位皇帝有關,那就是著名的鏟屎官嘉靖皇帝,公元1507年—1566年。《明史》裡面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可以看出嘉靖帝對貓的喜愛程度,說是他從小養了一隻貓,當了皇帝之後這隻貓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封為“虯龍”,還給它取名為“霜眉”。它捲曲滑膩的毛呈淡青色,雙眉潔白如玉。

《西遊記》那麼多動物成妖,為什麼吳承恩打死也不敢寫這個動物?

貓的壽命一般都是十幾年,“霜眉”死了之後嘉靖帝傷心欲絕人都憔悴了幾分,於是命人為它量身定做了一副金棺,然後讓文官為貓寫祭文,於是就有了“化獅為龍”的故事,袁煒因為這篇祭文被封了大官。

有人說也可能嘉靖是因為對這一隻貓有感情而且,並不是喜歡所有的貓,其實不然,嘉靖皇帝在宮中設立了一個養貓基地,取名為“貓兒房”。“貓兒房,近侍三四人,專飼御前有名分之貓。凡聖心所鍾愛者,亦加升管事職銜。”這是《酌中志 內府衙門職掌》中提到的,養貓養的好的人就有機會升遷。而且比那些在朝廷上提著腦袋幹活的官員輕鬆的多。不管是上朝還是去辦事,或者去後宮、花園散心都必須帶著貓在身邊,可見他對貓的痴迷到了自己都難以控制的程度。

《西遊記》那麼多動物成妖,為什麼吳承恩打死也不敢寫這個動物?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吳承恩怎麼敢寫貓,不管是他寫貓的好或者壞都容易引火上身,搞不好還會丟了性命,所以打死也不敢寫。如果將貓咪寫成了妖魔鬼怪那無疑會都小人鑽空子,又或者是其他總有人能找到漏洞大做文章,那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寫,畢竟除了貓還有很多動物可以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