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柏林危機時,美國為什麼不敢對蘇聯動武?看看蘇聯的實力有多強

進入1945年,納粹德國敗局已定,攻下柏林只是時間問題,美、蘇、英三大國便迫不及待地召開了戰後利益分配會議。此次會議由蘇聯主導,地點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局勢顯而易見,蘇聯作為戰勝國之一,完全具備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資本,在戰後將成為美國最強勁的對手。

柏林危機時,美國為什麼不敢對蘇聯動武?看看蘇聯的實力有多強

不出所料,德國在戰後被瓜分,蘇聯佔領了德國東部,成為對抗歐洲陣營的最前線。為了奪取整個德國,蘇聯對西柏林進行了全面封鎖,全面切斷了西佔領區與柏林之間的水陸交通,西柏林面臨斷糧危機。美國卻不敢對蘇聯訴諸武力,而是出動大批空中力量,一年間為西柏林空運來211萬噸貨物,迫使蘇聯結束了封鎖。

柏林危機時,美國為什麼不敢對蘇聯動武?看看蘇聯的實力有多強

至此,冷戰的苗頭已經出現,軍備競賽尚未開始,美國取得了核武器這一大先手,而蘇聯的原子彈尚在研製中。假如美國以原子彈作為威懾力量,不顧一切與蘇聯開戰,相信蘇聯一定會在絕對力量面前退卻。然而從頭到尾,美國都不敢對蘇聯動武,坐視蘇聯於1949年研製出原子彈。

柏林危機時,美國為什麼不敢對蘇聯動武?看看蘇聯的實力有多強

美國之所以不敢開戰,是因為蘇聯的實力實在太強了。經過二戰的洗禮,蘇聯的實力不降反增,戰爭機器全面開動,戰爭動員能力達到了極致,隨時可以動員超過1000萬的大軍,最巔峰時擁有1200萬作戰部隊、各類火炮14萬門、坦克和裝甲車1.5餘輛、作戰飛機2.2萬餘架,後方軍工廠還在源源不斷地生產,實力遠遠超過巔峰時期的德軍。美軍雖然也強大,但是對上這樣身經百戰的鋼鐵部隊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柏林危機時,美國為什麼不敢對蘇聯動武?看看蘇聯的實力有多強

美軍對蘇聯的唯一優勢是空中力量,但美國與歐洲之間隔著大西洋,物資轉運極為不易,只要美國有所行動,蘇軍的鋼鐵洪流就能趕在美軍之前推平整個歐洲大陸。冷戰期間,如果不是忌憚北約強大的空中力量,蘇軍只需三個集團軍,就能把北約軍隊趕下大西洋。在此期間,北約統帥部從不奢望能守住東歐平原,一切作戰部署都是為最壞結果準備的,好在蘇聯也比較剋制,雙方終於沒有爆發大戰。冷戰結束後,紅軍從東德撤走,帶走大約4000輛坦克、3600門火炮和50萬軍隊,壓在西歐頭上的威脅才得以解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