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少将师长壮烈殉国,与桂林共存亡,日军罕见立牌厚葬

1944年11月9日晚7时,桂林城中的第131师师部内,突然传出了一声枪响。听到枪声的战士们纷纷跑进屋内,发现当天上午还在领兵杀敌、亲临战线的师长,此时已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

尽管大家尽了最大的努力,却未能挽回这名少将的生命。在他生前的办公桌上,人们发现了少将留下的一首绝命诗:“千万头颅共一心,岂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断头不做降将军。”

众人无不痛哭流涕,泣不成声。几名战士为师长包好了伤口,随即用师旗将遗体盖好,完毕后放于棺椁之中,安葬在附近的战壕内。

阚维雍,一位真正做到“与桂林城共存亡”的中国军人,以这种方式结束了战斗的一生。

少将师长壮烈殉国,与桂林共存亡,日军罕见立牌厚葬

面目清秀的阚维雍将军

1900年8月29日,阚维雍生于柳州的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家庭中。少时,他便因勤奋好学、敬老慈幼的性格,深得父亲的喜爱。阚维雍以文天祥、岳飞等英雄为偶像,坚持自勉、自律,自好,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因而也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

14岁时,阚维雍与父亲迁居南宁,在南宁模范学堂就读。1917年,他因优异成绩入学于广州医科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阚维雍深感“学医无望,唯有从戎,改习武事,方能救国。”他当即抛下广医的学业,重新参考,最终进入广西陆军讲武堂工兵科深造。翌年,阚维雍便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毕业后,阚维雍于1924年曾在广西绥靖督办及第1军任职,在通过李宗仁的考核后,他被委任成为军部机要参谋。1926年,南宁成立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南宁军校),阚维雍成为该校一名教官。他鼓励大家“精忠报国”“杀身成仁”“卫国卫民”,在学员中颇有威信。

少将师长壮烈殉国,与桂林共存亡,日军罕见立牌厚葬

年少时的阚维雍一家


少将师长壮烈殉国,与桂林共存亡,日军罕见立牌厚葬

教女儿骑童车的阚维雍

1932年11时,阚维雍前往南京的陆军工兵学校学习。在此期间,得知日寇在我国东北的暴行后,义愤填膺的他当即作诗一首,以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慨:“矢志清辽东、闻鸡起舞;雄心驱日寇,卧薪尝胆。”

阚维雍先后担任过交通兵营长、团长等一系列军职。1939年,这位励志驱日寇、复中华的柳州男儿,考入位于遵义的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第一期深造。在工兵专业上,阚维雍造诣颇深,且博学多识。戴着眼镜的他,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儒将”:不但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皆不在话下,其文笔、书法更是军中首屈一指!

少将师长壮烈殉国,与桂林共存亡,日军罕见立牌厚葬

阚维雍将军的全家合照


少将师长壮烈殉国,与桂林共存亡,日军罕见立牌厚葬

阚将军写给妻子的家信

少将师长壮烈殉国,与桂林共存亡,日军罕见立牌厚葬

【1938年,时任第五路军司令部交通处少将处长兼通讯兵团团长的阚维雍。此照摄于桂林】

1940年4月,阚将军自陆军大学毕业,前往陆军第19师担任副师长。不久,他又调任第31军参谋长职务,参加了昆仑关战役。因在战役中有功,1942年,阚维雍被委任为第31军131师师长,坐镇桂西南,捍卫疆土。

在官兵口中,也可知晓些许阚将军的为人。曾担任作战参谋的陈必竞回忆:“阚公身材修长、面貌秀气,戴着眼镜显得十分斯文。他记忆力惊人、涉猎广泛,不但写的一手好字,其国学基础也十分深厚。除此之外,英、日双语皆运用灵活,一手胡琴拉的惟妙惟肖,深得部下爱戴。他对工、通、辎等科都有深入研究,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

身为副官,上尉李耀文则这样回忆:“他非常活跃、幽默。从不摆架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和官兵打成一片。每日清晨,他都身着士兵军装,领着我们在师部赤脚锻炼。这样一位师长,怎能不得人心呢?”

少将师长壮烈殉国,与桂林共存亡,日军罕见立牌厚葬

昆仑关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场硬仗,中方投入兵力近30万,取得毙敌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歼灭日寇第21旅团5000余人的战绩。阚维雍便是参战30万将士中的一员。

1944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实施“跳岛战术”,一路高歌猛进。而昔日嚣张跋扈的日寇,此时已如秋后蚂蚱一般,节节溃败。为挽回颓势,他们不惜调集了10万大军,沿湘桂线南犯广西,试图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当年8月,桂柳会战爆发。阚维雍率部进驻广西桂林。

强敌压境之下,阚维雍并未退缩。他让部下加紧修筑防御工事,疏散民众,做好一切防御准备,决心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桂林这座山水之城。然而,原本应当支援131师的另外两个师(175、188师)却被上级以“机动作战”的名义调做他用,此时的131师,已然是桂林城中的一支孤军。

11月8日,日寇以毒气弹的卑劣手段攻打七星岩,致使防守此地的391团800多名官兵全部阵亡。131师下属的392、393两团在日寇的连番猛击下,也是伤亡殆尽。

如此战局之下,身为桂林城防司令的韦云淞却退缩了。在9日下午4时于铁佛寺内召开的军事会议中,他首先责难于防守桂林的131师,斥责其“防守不利,致使日军窜入城中大肆破坏”。后陈述“敌我双方实力实在悬殊,因当于午夜时分弃城突围”的想法。参会军官中,除阚维雍仍竭力主张死守桂林至最后一人外,其他人皆噤若寒蝉。面对如此情形,阚将军选择愤然离席。最终,以自尽的方式,做到了“与桂林共存亡”的承诺。

少将师长壮烈殉国,与桂林共存亡,日军罕见立牌厚葬

脚踏摩托的阚维雍将军。此照摄于1935年

一天后,桂林便在日军的攻击下宣告沦陷。作为战胜者,一向骄纵狂妄的日军,却罕见地接受了131师幸存官兵的请求,让下属重新收敛了阚将军的遗体,并予以厚葬。完毕后,还立下了“支那陆军阚维雍将军之墓”的木牌。

1945年10月,抗战胜利两个月后,阚维雍被追授陆军中将军衔,并在次年3月29日为其举行隆重葬礼。其墓位于桂林七星岩的博望坪,另有纪念塔陈设在东镇路宅基地。这位爱兵如子,忠肝义胆的儒将,终于在地下和曾经浴血奋战的部下团聚了。

少将师长壮烈殉国,与桂林共存亡,日军罕见立牌厚葬

少将师长壮烈殉国,与桂林共存亡,日军罕见立牌厚葬

时至今日,这里已被人统称为“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阚维雍将军与他的部下们在此长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