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今年十一假期,2019年中國網球公開賽在北京舉辦,但這次比賽最吸引人眼球的並不是冠軍選手,而是一名攝影師。

SOHO中國的董事長潘石屹現身球場,作為賽事“特約攝影師”,為眾多頂級球員拍攝肖像照。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老潘現在最大愛好就是拍人物肖像,去年還把自己拍的幾十位“大佬”肖像做了個展覽。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有網友評論:“你一個開發商,怎麼總髮這些人像照片?”也有人調侃他“是個被地產事業耽誤了的攝影師”。

不過這已經不是老潘第一次

“不務正業”了。

最近他還拉上任志強去做木匠活兒,在木工房一呆三四小時,不吃飯、不喝水、忘了上廁所;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去參加芒果臺的綜藝《嚮往的生活》,何炅看了他的木匠手藝忍不住當場下單;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他還主辦了“潘石屹減肥訓練營”,學費8888元,已經辦到了第15期;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作為一枚“網紅”CEO,這還沒算上他早年沉迷微博當“公知”、滿北京城測PM2.5、大張旗鼓賣“潘蘋果”的光輝事蹟……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不只是老潘,在中國有一批企業家,他們好像除了開公司,其他什麼事情都願意摻和兩腳。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但讓人感到唏噓的是,同樣“不務正業”的他們,命運卻大不相同。

有人玩兒到瀕臨破產,有人玩兒到妻離子散,也有人把玩鬧變成了生意,成了僅次於BAT的互聯網科技大佬。

你會發現在中國,“殺死”一名CEO原來這麼容易。

而說起對CEO個人最“致命”的誘惑,就是成為一名“網紅”。

有不少CEO就“死”在了這上頭,比如“一帥一醜”的這二位。

1

不會瑜伽的CEO,不是個好網紅

2009年,26歲的陳歐從斯坦福剛畢業3天就匆匆回國,拿著徐小平投的18萬美金,創辦了聚美優品,做起了化妝品“限時特賣”,每天折扣低價賣一款“爆款”化妝品,短短一年銷售額突破

1.5億,迅速圈來了大量女性購買者。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投資人徐小平建議陳歐多做自我營銷,陳歐也樂意到處曬曬他這張“帥臉”,先後參加了CCTV《創新無限》、天津衛視《非你莫屬》、湖南衛視《快樂女聲》《天天向上》等熱門綜藝。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很多人以為CEO上電視侃大山很容易,但是陳歐的合夥人說,每次上節目前一天晚上,陳歐總是睡不好。

“他會想,明天可能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我怎麼說,明天換一個什麼髮型、衣服才夠精神。”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陳歐上電視是計算投資回報率的。”

上完節目回來,他會認真地覆盤討論:“你看我這句話說得不太到位,我下次應該這麼說,不斷地去反思。”

為什麼被罵也要上?“我很清楚一個收視率二點幾的節目不能放過,因為是免費的。”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2012年,他自己指導的“陳歐體”廣告火遍大江南北:“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靠著綜藝和廣告積累的巨大人氣,加上動不動就做轉發+關注抽大獎的“撒幣”活動,陳歐在微博上迅速積累了4300多萬粉絲,是雷軍的2倍。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陳歐立起的個人IP不是沒給聚美帶來回報,陳歐在自己微博上發一條促銷廣告,動不動就可以轉換成

上千萬的銷售額。

2013年,聚美年銷售額高達60億,迅速躍升為化妝品垂直電商第一名。

2014年,31歲的陳歐成為紐交所222年曆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聚美上市不足百天,市值就翻了一番,一時風頭無兩。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而令人感到詫異的是,不到5年的時間裡,聚美優品的股價從370億人民幣的高點跌倒了不足17億人民幣。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股價最高時39.45美金,而今天只有2美金了,縮水95%。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2013年聚美優品在B2C網絡零售市場中佔22.1%的份額,而今天只剩下一個零頭——0.1%。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在今天中國主流電商平臺裡,已經找不到聚美的身影。

而曾經瘋狂痴迷社交媒體的陳歐,整個2019年才發了區區19條微博,一個月不到2條。

為什麼陳歐和他的公司雙雙跌入谷底?他的投資人一定很後悔當初的那個決定。

做一個網紅CEO,看上去挺美;但做到最後,人就只想當網紅了。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那個光環的誘惑,不是誰都能抵擋得了的。維護他自己高大全的形象,成了陳歐的“頭等大事”。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2015年,一位自稱是聚美優品前員工的網友爆料,聚美優品的大牌化妝品大多出自廣東某山寨產地,假貨比例高達90%;

2018年,中消協再次點名聚美部分“海淘”產品涉嫌仿冒。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陳歐卻說:“你只看到售假傳聞,卻沒看到聚美是最乾淨的電商”。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但打臉的是,隨後國際化妝品嬌蘭、蘭蔻等一線品牌先後發佈聲明,稱從未與聚美優品合作過。

在那以後很長時間,只要他一發微博,底下評論一定是“退貨!”、“假的,不買!”

在聚美平臺上,誰說“假貨”問題,聚美要麼說“是你過敏”,要麼就直接給用戶封號。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無奈之下,陳歐清除了聚美上的第三方賣家,只做自營化妝品,毛利率一下就跌了下來,2015年三季度首次出現虧損,而知假售假的把戲也從未停止。

在外面,他依舊喜歡跟明星們稱兄道弟,叫賈乃亮“臭小子”,叫李冰冰“冰姐”;但在內部,因為看不慣陳歐的一意孤行,已經有數位聚美高管離職,剩陳歐一人唱“獨角戲”。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他在“不務正業”的路上越走越遠,而相比起他蒸蒸日上的“網紅”事業,聚美優品的業績卻是節節敗退,他的賣力吆喝也沒以前那麼好使了。

為了讓公司找到新的增長點,他開始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窮折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2015年,聚美上線“美天早餐”的外賣業務,但是美團餓了麼開戰以後,基本就沒他什麼事了。

2016年,他投資1億人民幣拍攝電視劇《溫暖的弦》,一腳跨入影視,最後這個豆瓣4.8分的“年度裝×爛劇”號稱全網70億播放量,平均每個中國人看了5集——你信麼?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2017年,陳歐開始切入現金貸,搞了個“顏值貸”,利息高的嚇人,網友爆料借款2500元,一天利息高達88.34元;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同年陳歐又在微博高調宣佈,3億元投資共享充電寶“街電”,但很快迎來王思聰兜頭的一盆冷水。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當年街電為聚美貢獻了僅1%的收入,根本救不了聚美,還因為侵犯對手“來電”的專利,賠了200萬。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他不甘心,又從抖音和趣頭條中汲取“靈感”,做了一款短視頻App“刷寶”,號稱能“看視頻賺元寶”,結果大量用戶舉報,看視頻賺的

元寶無法提現,眼看就要涼涼。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看什麼火,就緊追著入場,產品做個稀爛,到頭來賠了夫人又折兵,自家陣地也不保了。

聚美優品的訂單量從2017年的6350萬單,下滑至2018年的3800萬單,跌幅超過40%。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而陳總都在忙些什麼呢?去年底,他又和一幫小鮮肉共同參加了綜藝《奇妙的食光》,化身“暖男CEO”,跟小朋友們一起刷盤子、賣烤串。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聚美優品還沒有死,但陳歐已經不在牌桌上了,只是他好像還不願意承認這一點,就好像他的“師父”一樣。

很多人不知道,當年陳歐之所以開始做“網紅CEO”,是受到一個人的“啟發”,而他可以說是中國網紅CEO“不務正業”的開山鼻祖。

1998年,這個人跑到硅谷去問一個年輕人,要不要回國做互聯網,年輕人跟著回來了,名叫

李彥宏。

1999年,這個人到深圳做演講,臺下一個28歲的小夥子特別受感染和鼓舞,名叫馬化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而這個深刻影響了他們二人,也影響了陳歐的人,就是人稱“中國互聯網教父”的張朝陽。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先後從清華和麻省理工畢業後,“天之驕子”張朝陽在1998年創辦了搜狐網,短短兩年後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第一批靠互聯網起家的億萬富翁。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很快,被鮮花和掌聲包圍的張朝陽開始飄飄然,他不滿足於辦公室的狹小空間,他也不覺得做好CEO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他開始買遊艇,旅遊度假,甚至當甩手掌櫃,把搜狐扔給高管去打理,只做一個“影子CEO”。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他在北京零下10度的街頭赤裸上身跑步,總共跑過幾千公里的馬拉松,一邊跑還一邊拿著自拍桿直播。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他一度每天早上都要直播“秀英文”、讀英文報紙,還帶著一大幫美女明星登上西藏的啟孜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在公司年會上,他親自向員工傳授他自創的“搜狐保健操”,在電影《煎餅俠》裡還大秀了一把瑜伽。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媒體宣傳、製造事件,包括登雪山一系列(事件),這個是早年我很enjoy(享受的)。”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我還在享受名人效應,自己花在產品上的時間卻不夠,導致產品開發節奏、質量控制、體系架構有一定缺失,也因為這個缺失丟失了很多人才。”

2010年,當他意識到搜狐經掉隊厲害,準備奮起趕追的時候,他患上了抑鬱症,開始閉關治療。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而沒了主心骨的搜狐,接二連三地在搜索、電商、社交、視頻等丟盔棄甲,幾乎在每一個互聯網領域都被對手搶佔了灘頭堡。

2013年1月,他治療結束,發表了一篇微博,宣佈“重新進入地球”,但短短几年,互聯網星球早已天翻地覆。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再次出關的他自稱改變了許多:“以前我特別關心外界的看法,我要賺更多的錢,香車美女、飛機豪宅,我要讓別人都來誇讚我。”

“現在我更在意自己的評價,要過有意義的生活。人生讓我做一個公司的CEO,我就盡職盡責做到自己滿意。”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但出關多年以後,搜狐的財報拿出來一看,依然沒有一項業務是“拿得出手的”,搜狐的股價也從最高位的109美金(2011年),跌到了如今10.5美金,縮水超過90%。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搜狐總市值已不足30億人民幣。

要不是王小川像拼命三郎一樣,給他支撐著搜狐旗下的搜狗公司,只怕搜狐的財報還要更難看一些。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這就是今天搜狐在中國互聯網公司裡的尷尬處境:

看起來死不了,卻怎麼也活不好。

可張朝陽還自信滿滿地說,今天的搜狐就像一艘“水下的航空母艦”,就等著再一次浮出水面了。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可是連他自己也不知道,這艘“淹水航母”的動力裝置究竟是啥,搜狐連一款拳頭產品都沒有。

從張朝陽到陳歐,“網紅CEO”不務正業給他們注入的最致命的“慢性毒藥”就是:

他可以只做他自己喜歡(enjoy)做的事,而越來越不願意去做公司真正需要(need)他去做的事。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網紅的邏輯是“人設”

,是不斷突破觀眾預期、奪人眼球的“一次性”誇張行動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勁爆金句;

而CEO的邏輯是“實幹”,是埋下頭去,解決公司成長道路上一個個看起來無趣、無聊、“不足為外人道也”、卻亟待解決的管理問題。

附著在CEO本人身上的巨大關注,當然可以給公司帶來名聲和流量,甚至可以直接轉化為股價和銷量,但對於解決公司內部問題,卻沒有實質上的幫助。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一件事容易做,還可以被所有人看到;另一件難做,做了也沒幾個人知道。

這是一個充滿了誘惑和陷阱的選擇,張朝陽和陳歐都“失足”掉了進去,直到今天還深受其害。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而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還有一些“不務正業”的CEO,他們做人

十分低調,很少拋頭露面,卻也能把自己的公司折騰個半死。

2

你不讓我大把花錢,我都沒心思工作了

2019年一開年,導演馮小剛所在的華誼兄弟就連發公告,要質押一些股權和房產,向銀行借錢25個億。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華誼兄弟這兩年業績不好,資金週轉緊張,借點錢也是可以理解的。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但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們抵押的東西實在有點“腦洞大開”。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除了股權房產,華誼還抵押了“未來”7部電影的應收賬款,還有“未來”10家旗下影院的票房收入。

也就是說“等俺們電影上了,票房歸銀行”。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曾經拍出過《手機》《大腕》《天下無賊》《老炮兒》那麼多高票房電影的公司,怎麼混到了這步田地?

當我們回顧華誼25年的發展史,發現它的節奏基本上就是“起落落落落落落……”

1994年,王中軍從美國留學歸來,跟弟弟王中磊創辦了華誼,起初做廣告業務,積累資本,後來佈局影視,投資馮小剛的《沒完沒了》賺了5000萬,於是邀請馮小剛簽約華誼,成了國內第一家簽約導演的影視公司。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鼎盛之時的華誼,簽有李冰冰、范冰冰、胡軍、佟大為、陳道明、楊紫瓊、劉嘉玲等四十多名藝人,幾乎涵蓋了國內70%的一二線明星,但隨著藝人經紀高管王京花的離職,2004-2014年間,有近70位藝人(多是王京花的鐵桿關係)從華誼出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王京花與范冰冰

2009年,華誼掛牌深交所創業板,成為民營影視公司第一股。開盤當天,股價飆到90元,此後再也沒有超越過。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持有華誼股票的馮小剛,那天身家超過2億,他在現場激動地表態:

“我會在這個公司幹到底,我會跟著王中軍幹到底!”

但是王中軍開始發現,

指著馮小剛“恰飯”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2012年,馮小剛的《一九四二》因題材過於壓抑嚴肅,票房僅3.6個億,華誼前後總計虧損估計達到3億以上,排當年“最賠華語片”第二。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面對馮小剛這塊“金字招牌”的失靈,王中軍想的不是培養中青年導演、編劇人才,而是“搞點兒別的”。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從2013年起,王中軍高調宣佈華誼要“去電影化”——擺脫對電影的依賴,投資遊戲,還搞起了娛樂地產項目,一口氣投了超過500個億,在多地打造“華誼電影世界”,號稱要做成

類似“迪士尼樂園”的主題樂園。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王中軍美滋滋地盤算著,這些樂園平均每年將有5000-6000萬遊客,一人平均消費300塊,就能帶來180億的年收入,華誼抽個10%,就是18億的淨利潤。

但現實非常骨感,“蘇州華誼電影世界”一天的入園人數不到

1000人,一週收入387萬,一年也就2個億,但建這個園子花了35個億,收回成本都遙遙無期。

說到底,華誼手裡那一點電影IP的積累,用來“開個迪士尼”是遠遠不夠的。

2014年,華誼兄弟推進“去電影單一化”的戰略方針,可以說“去”得很“成功”,把票房收入也給一併“去掉”了,那年華誼電影票房僅佔國產電影總票房的7%。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增長陷入停滯,加上“范冰冰事件”的影響,華誼股價全年縮水46%,市值一度僅剩100億。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當外界質疑撲面而來的時候,華誼發佈公告,說董事長和CEO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從2014年開始沒有減持過公司股份,不存在高層“拋售套現”的現象。

但實際上,早在2013年,兄弟倆總共減持、

套現了7億人民幣。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王中磊理直氣壯地說:“我也要生活,我在公司領的薪水也就是幾十萬,我也是個挺能花錢的人,我不賣股票也沒法生存,沒有那麼大的精力繼續為股東干活。”

他所說的“沒法生存”和“挺能花錢”,大概是這個意思:

2014,王中軍以3.77億人民幣拍下梵高油畫《雛菊與罌粟花》;

2015年,他以1.85億人民幣拍下畢加索油畫《盤髮髻女子坐像》;

2017年,他以2.07億拍下了書法家曾鞏《局事貼》。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在他的2層歐式小別墅裡,走進任何一個角落,幾乎都能看到當紅油畫家的名畫。

曾有人調侃說,王總隨便賣一幅畫,就能抵公司半年利潤了。

他還自己揮毫潑墨,上陣賣畫,一幅要價40萬。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他花3000萬元打造高級馬會,養了60多匹純種馬,

每匹價格幾十萬美元。

對於外界的“套現”質疑,王中軍的回應非常硬氣:

“一個創業人如果不去減持自己的股票,那麼創業幹什麼呢?難道是最後等死的時候把所有的財產捐掉?或者所有的財產都給自己的兒子生活嗎?我覺得還是要自己享受自己的生活。”

馬雲曾評價王中軍:“你是我見過的最懶的CEO”。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從創業以來,王中軍能保持10個小時的睡眠,幾乎每天都睡到上午11點,一年只來辦公室六七次,總是泡在茶館酒肆跟人海聊。

他這樣搞,在馮小剛票房還“挺給力”的時候,華誼可以維持表面風光的市場地位;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但是在馮小剛也沒法保證票房的時候,華誼導演隊伍青黃不接、一線明星大量出走的

問題就全暴露出來了。

2018年華誼淨利潤虧損高達11.8億,同比2017年利潤暴跌1001%,是上市十年來最差業績。

2019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1.29億,整個上半年只上映了一部電影,票房只有175萬。而投資7億、被寄予厚望的《八佰》年中又遭緊急撤檔,再次上映遙遙無期。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為了“拯救”華誼,王中軍開始賣畫,拿出“個人”的2.7億,無息借款給華誼兄弟,期限1年。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但華誼的問題顯然不是一朝一夕“砸錢”就能解決的,盲目擴張導致四處舉債,青年導演人才嚴重匱乏,押寶馮小剛、管虎更像是一場無奈的豪賭。

如果當年沒有“不務正業”,而是選擇專注於電影本身,或許華誼的“自救”也不會像今天這樣無力。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有人問王中軍:從內心來講,你更願意做個企業家還是畫家?

王中軍說:“如果靠畫畫兒能夠一年賺兩個億,是個世界級畫家,那我肯定願意做個畫家。”

“我覺得玩兒應該算是一個人的美德。如果人天天工作,我覺得也沒什麼意思”。

賣畫救公司,沉迷當網紅,中國的CEO有多能折騰?

在中國,不只王中軍一個企業家抱有這樣的想法,而是有一批。

辦企業掙錢,只是他們“謀生”的手段。他們的目的,就是享受生活,就是“好好玩兒”,甚至可以為了“玩兒”坐吃山空,把親手打造的商業王國一口口侵蝕掉,變成“私人提款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