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支持中医的人科学素养怎么样?

好事成双啊


我太外公是上海人,二战期间中医和西医都会,西医主要是外科,给前线国军士兵做过手术两三百例,同时他会中医,诊脉,写方子,针灸都会。

太外公的爸爸,也就是我外曾祖父,是那个时代上海的大资产阶级,当年很重视教育。资产包括一个玻璃厂,一个面粉厂,还有四条弄子。当然这些资产在解放战争以后,作为民族资产阶级全部上交给国家了。八十年代末年国家对上交这些资产也做出了经济补偿。这里为了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我写的这篇文章,所以特别说明一下。

由于在二战的时候在医疗方面有做出贡献,所以我太外公退休的时候拿的是离休工资。享受的是干部的医疗待遇。

西医的外科手术那些知识肯定没有办法,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毕竟要家族传播,外科知识难度太大了一点,但是中医的那些知识我们家里就保留了很多。

比较印象深刻的是我外婆,我现在30多岁30年前,我看她的样子跟现在的样子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感觉她的脸就没有老过。她现在还每天楼上楼下到处乱跑,有时候还会帮忙过来照顾太外孙。

和其她老年人一样,她有时候也会七痛八痛,但是她每次有各种疼痛的时候,她都是拿出她的针灸针自己给自己针灸。这是她从她爸爸那边学来的。她给自己针灸的时候,胆子特别的大,有时候喉咙这种比较危险的部位她也敢针。

不过她要给我妈针灸,我妈基本不同意,因为我妈对那玩意比较还怕。

从小到大我们家里的汤就和别人家的有点不太一样,因为她们经常往里面放一些奇奇怪怪的草药。但是那些奇奇怪怪的草药却不知道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让我外婆还有我妈看起来都是比别人更年轻。所以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外婆和我妈送我去上大学,我大学的室友误以为我外婆是我妈,而我妈是我姐姐。

小时候我在家里面看到我妈炖汤的时候,就是经常炖那种奇奇怪怪的汤,鸡汤里面它会放一些草药,然后那个汤就变得黑黑的,但是我也尝过那个汤的味道,没有感觉像中药那样苦,味道还挺好喝的。小时候反正我也喝了很多,但是现在长大以后,我自己不知道怎么做那种汤,她们自己倒是经常喝。

记得我小时候感冒发烧,一开始经常去看西医,青霉素经常打,但是有一次青霉素打多了还是什么原因,感觉耳朵疼。(很确定不是庆大霉素,因为我是耳朵疼,不是耳朵聋,可能和那个年代青霉素的纯度有关。)看了五官科五官科的医生说,就是抗生素用多了的原因。所以,家里就改成给我用中药了。

医生药铺里面开的中药也有吃过,但是那个时候毕竟我是小孩子,那种中药太苦了。所以更多的时候如果感冒发烧,家里面就用的是自己家流传下来的验方。比如说喉咙痛的时候吃的冰糖炖葱根,火气大的时候吃的炖车前草或者煮枇杷叶,都是在家里附近的草地或者是枇杷树上摘的。这些很简单,但是又很有效的草药方法,那个时候对我的身体体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用西药的时候,基本上一个星期要进医院一次,改成用中药,以后体质慢慢变强,慢慢的变成一个月病一次,到后来变成一年病4次,记得到了18岁的时候基本上生病的频率就是维持在一年病4次的状态,总体来说算是摆脱了药罐子的状态。

关于中药小时候印象深刻的不是这些感冒发烧的事情上。印象深刻的是有几次比较顽固的疾病,看西医西医跟我说治不好的那种。

第一个就是小儿流鼻血,这个我妈那个家里也没有解决的方案。去看西医,西医说长大才会好。但是这种感觉太不好了,我才4岁要等多少年?当时严重到我只要一低头鼻血就流出来了。

我爸当时骑着自行车下班的时候在马路边上遇到一个卖草药的赤脚医生,就问小孩子一直流鼻血怎么办,然后他就两毛钱卖给我爸一个方子。上面写着鸡冠花炖猪鼻子。

我妈一开始还不让他给我吃,但是我爸决定试一下。鸡冠花它是从工厂里面的花圃里面偷的(他当时怎么不怕有农药,因为厂里经常打药?),猪鼻子是他骑着自行车带我去菜市场买的。当时菜市场的人还专门问我们为什么只买猪鼻子,不把整个猪脸买回去。

结果那个药我吃完第2天就没有流过鼻血,原来一天一次的流鼻血的频率,一下子就消失了。从那次吃完药到下一次流鼻血,居然隔了一个多月之久。后面又巩固吃了一次,总共也就吃了两次那个药,我后面就再也没有流过鼻血了。这让我感到比较神奇。后来又上网查这个方子,没有查到。但是,有人在网上面问鸡冠花能不能治流鼻血,可是现在的中医,居然在网上说没有相关的功效,扯了一堆其他的功效。只能说民间有良方,但是失传了很多。

第2次印象深刻的是12岁那年鼻窦炎和打摆子同时发作。当时去西医那里看了好多次,而且三甲医院也看了,根本没有治好。

鼻窦炎的症状是眼眶疼,并且眼睛怕光。打摆子的症状是一会冷一会热,同时吃进去的东西全部吐出来,没有粪便。当时我刚刚过完12岁农历的生日,我感觉我自己快要死掉了。

在医院看不好,我妈当时是去买了一种药叫神曲。她凭印象记得神曲可以治打败字,所以就给我炖了那个神曲的汤。你们搜“中药神曲”,你是可以找到这个中药的,其实是属于五大中药之一只,不过是最便宜的那一个。另外几个就很出名的,比如片仔癀之类的。

我记得吃完一次神曲以后,感觉打摆子的症状就消退很多,总共吃了三次下去,第2天就有了12天以来的第1次粪便。总共吃了三天的神曲,整个人就好了。

我是一直等到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了解了疟疾的症状以后,才怀疑当时自己是不是得了疟疾。然后我就去查了一下神曲的成分,发现里面有青蒿。真怀疑是不是我的太外公当时在天有灵给我老妈脑子里灵光一闪。

当时治好了打摆子的症状以后,眼眶疼怕光的症状还是很严重,所以就去了县城里面的一个医院,那个医院里面的五官科医生给我看了以后说是鼻窦炎中期。他给我开了一个医院自己配的药水,我记得是血红色往鼻子里滴下去,滴下去以后就得吞下去。而且用了那个药以后拉尿是血红色的。

他说7天后的,早上再来找他复查,中间不能有感冒。7天后的早上我打了个喷嚏,我感觉有点害怕,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感冒,但是还是按照约定的时间去找她复查,结果那天是她女儿在坐诊,老医生不在。

他女儿看到我的病例直接问我,你今天早上是不是打了一个喷嚏?我当时还是小孩子,我吓了一大跳,我说她怎么知道?于是,我就撒了个谎,我说我没有。她笑了一下,然后直接跟我说,你已经好了。我感觉很神奇,现在20年过去了,我的鼻窦炎没有复发过。给我治鼻窦炎的那个药,我不确定是中药还是西药,但是属于医院自配药。

后来就是医疗改革,医疗改革里面我觉得比较遗憾的事情,就是有一些非常有效的自配药被取消了,不允许再卖了,还有就是很多中医的验方,因为行医资格证的问题,也跟着这些医生消失了。

现在20年过去了,我的鼻窦炎没有复发过,可是我儿子也得了鼻炎,现在没药可以治。因为那个医生已经死了,他的女儿也不知道在哪里。看我儿子鼻子就没有通过气,我就特生气。

后来的生活里面,关于中药主要都是家里面流传下来的食疗的方法,很少去吃药店里的药了。现在基本上两三年才会感冒一次,而且感冒也不吃药,基本上就是多睡觉多休息喝喝水就能够扛过去,抵抗力已经变得好好了。

比较有意思的就是以前有段时间得了香港脚,也是相信西医说的,香港脚是没得治的病。可是一到夏天满脚的水泡就开始破各种痒,难受的要死。有一年我实在是忍受不住了,我就上淘宝搜了一下,发现有一种三无药品,但是好评却特别多。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买了,结果用了一个星期我十几年的香港脚居然就彻底好了。因为是三无产品,所以我就不说是什么东西了,也不要来问我,要守法。

治完香港脚以后一年就得了比较严重的湿疹,这个湿疹导致跟了我三五年的时间。我怀疑治好香港脚以后,体内的湿气没有办法通过脚排出来了,可能就以其他的方式在身上发作。然后又是买的淘宝上面的另一种三无中药膏,现在基本根治。湿疹就偶尔会复发一下,但是能控制的下来。比一开始去找医院里面开那种没有用的药,或者吃那种没有用的药片,要好多了。对于湿疹,西医完全就是用激素,太恶心了。

说到科学素质嘛,我们家历来有非常严重的重视教育的传统。从小都是饭可以不吃,但是学不能不上的那种,即使是感冒发烧生病高烧到39度也必须要去上课。所以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个人觉得自己的科学素养还是非常好的,毕竟大学读的985,数理化生成绩,放在我的读书的市里面,那也是全市前10名的水平。

父母那代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也就是普通的国企工人,收入很低。记得当年上我上大学之前还想要申请特困助学补助。但是由于低保的水平是650一个月,我家是800块钱一个月差150块钱,所以没有申请到。

现在一天的收入都是我爸妈当年一个月的几倍不止。

不知道我这样的水平在中医黑门的眼里算不算高?

中医黑最喜欢说的就是什么双盲测试之类的,但是我觉得这些所谓的测试只不过是抬高了一下药物的门槛,让那些本来有疗效,并且便宜的疗法和药物没有办法上市,最后这些市场上面的药物利润就全部垄断在设定标准的这些企业手里了。

我觉得疗效才是最科学的,如果一个药物符合了药物测试的标准,但是却没有实际的疗效,把一个可以根治的疾病变成慢性病,那么这样的标准要来有什么用?

一帮持着合法证件的人在医院里面混吃等死,说着香港脚不能治,另外一方面淘宝上面持着有特效药方的人,却冒着坐牢的风险在卖法律层面上的假药。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外语那点事


支持中医的伟人有毛泽东,科学家有钱学森,受益于中医治疗的是无数劳苦大众。


凯歌125011538


我支持中医。维纳的科学认知模型 等控制论论文全部读完,数理统计深度学过可以用在软件开发中,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5%。题主的科学素养怎么样?

中医不科学吗?中医经过几千年发展,至始至终是靠实践推动。比如 中医对砒霜有毒,青蒿计汁能治疟疾,这些是虚假的吗?!不,真是的。

科学,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发展,就是靠观察出规律 ,然后作出假设(建立理想模型,这模型中有好多公理要 推出定理),再验证,最后推广应用。 再看中医,根据实践,把人分成几大系统(按当时认识的五脏六腑分),每个系统又简单归纳大体阴阳两个属性,然后又对药几个实践 ,得出哪些药能提高五脏的阴或阳的影响,对于病症也是按那几大系统进行分类,然后以能提高系统的属性分析,又再靠实践,找到能治他们的药。最后通过医案记录。中医,还认识到人是动态平衡的,不平衡就容易生病,从而引入五行,把人体通态平衡通过五个维度相生相克进行 分类(是通过实践分的)

现代中医也在发展,比如这次新冠,中西医是否有疗效直接引入现代数理统计手段,中西医治疗一组,纯西医治疗一组,然后对比统计 疗效。现代中医,还直接引入分子学之类的直接对中药的有限成分提取分析。

中医不科学?别拿着对科学一知半解否定


isV1


中医,故事性、传奇性、趣味性较强。所以支持中医的人往往较有说书相声快板等演艺天赋,普遍唯心而不唯物,普遍数理化基础较差、普遍逻辑性较差。

西医者,普遍胆小,处处谨慎,处处小心。经常把不好治挂在嘴边。“有时治愈,经常缓解,总是安慰”。本事越高胆子越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现代人从产检到怀孕到出生再到预防接种,哪个环节不是西医技术?中医在哪儿呢?中医连你老婆孩子都未必能保住,你还叨叨什么?


Biomed


科学是什么?看清表面问题就是科学?西医打着科学的旗号,打压中医,生怕自己的财路丢了。有多少病西医看不好,中医调理好的。我亲身经历心脏病,大医院治不好,肥厚型心肌病不能治。是什么原因它不知道。是中医治好了我的心脏病!如果我们国家有好多中医师,还有这么多病人在大医院挤吗?


手机用户60535505094


我支持中医,我认为这个不需要太高的科学素养,只有尝试过中医的技术就会坚信它的疗效。我老公在三+岁时做过阑尾炎手术,因为是阑尾穿孔手术后遗症,一直肚子痛,看西医几家医院都认为是肠粘连,各种消炎针,红外线消炎都不顶用,外科医生说再不行得重新手术,折腾了三个月,一个偶然机会(也是去打针),碰到了那个老中医站在门诊外,平时她只上半天班,退休了返聘,因为调了班没人知道她下午上班,就让她看一下,结果她看后,问了一下症状,马上断定是前列腺做手术扯动了引起的,几副药下去症状明显好转,吃了一个月中药,现在几十年了再没痛过,中医是国家的传承,一定要让它发扬光大。


彩票3511


我支持中医,但我相信我的科学素养比你好。因为科学素养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具有实证精神,我和我的家人,包括大人和小孩的多次中医就医的经历,让我体验到了中医的效果,尤其是小孩原来看西医每次都是输液打抗生素,后来看中医就是吃中药汤药就好了。


wisealbert


我今天就一张图片回答你的问题,我实在是不想再跟你们这些黑子掰扯了!欢迎盆友批评指正!



海边的椰树2


我支持中医,我没有科学素养,我只知道我在18岁之前,有病都是看中医。后来挿队到农村,一次患重感冒,去县院住院打点滴才明白,哦,病还可以这么治。住院七天不见好转,我埋怨医生:你们吹牛,能治这病那病,我一个感冒你们都治不好!医生护士都被我说笑了,不一会进屋一个医生拿一盘子,上边盖块白布,走到我跟前打开白布一看,盘里很多细小发亮的针,医生取了针在我头顶到处扎,半个小时,我头不疼了,身体轻松很多,第二天就出院了。从那以后,我便知道了治病还能用针灸。

所以我支持中医,相信中医,依靠中医,当然中西医结合更好。


观1世1界


本人本科学习的是药学(西药)硕士以后从事包括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 先后在协和医学院 多伦多大学生理系学习过。 在我接触的教授大咖中,有两位研究中医药方向的院士,有几位杰青也是在做中药方向,接触到的一个香港大学和一位香港科技大学的纯西医的教授(Cambridge 的博士)现在转向做了中药研究。甚至他们中有些是化学出生, 事实上,对这个行业了解越多,越对中医里的智慧保持敬畏。 反过头看,反而是无知者的声量比较大,而他们既不懂西医也不懂中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