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教師“鐵飯碗”被打破後,如何聘?老師認為內聘不可怕外聘最擔憂

關於縣管校聘如何操作是無數教師想知道的問題,在措施、規定未出臺之前大家都是猜測而已。縣管校聘不管如何管如何聘,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教學質量。質量從哪裡來?除了學生自身因素以外,那就是與各科任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和敬業精神有關。如何激發教師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改革是必然的,只有改革才能消除一些教師的職業倦怠病,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教師“鐵飯碗”被打破後,如何聘?老師認為內聘不可怕外聘最擔憂

今年1月2日,中共中央發佈了關於“三農”領域的重要文件,稱為“2020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提高農村教學質量”,全面推廣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提到“縣管校聘”很多一線教師都來勁了,雖然還沒清楚縣管校聘如何操作,但有的教師已高興,有的教師已擔心了。這兩種極端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肯定要重點扶持一批優秀的教師,提高他們的工資待遇,同時也會懲罰一批不負責任、業務水平差的教師。

教師“鐵飯碗”被打破後,如何聘?老師認為內聘不可怕外聘最擔憂

而也有一部分老師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他們認為不管怎麼聘,總得需要老師上課,在目前教師還短缺的情況下,不可能大批教師都落聘,不可去要一個不懂教學理論的人來上課吧!確實有的學校、特別是鄉村學校教師編制還不足,哪還有失業的。有的教師認為“內聘”不可怕“外聘”最擔憂。這是什麼意思呢?內聘就是系統內的教師應聘,比如“縣管校聘”,將全縣的教師都下崗,統計好全縣教育系統中有多少就業崗位後,重新應聘上崗。由於教師數量短缺,這種縣域範圍內的應聘基本沒有落聘的。

教師“鐵飯碗”被打破後,如何聘?老師認為內聘不可怕外聘最擔憂

很多教師擔心的是外聘或者說內外結合的競聘,這種競聘方式競爭會更激烈更殘酷些,崗位數量不變而參加競聘的人數增多。由於社會上的一些人參與進來,會出現多人爭奪一個崗位的現象,社會上有許多能人一旦有機會競聘,可能一部分教師將會被擠出而落聘。“優勝劣汰”,不認真的、在教育教學中敷衍了事的教師就可能告別教學陣地,另謀生計,這就是一部分教師擔憂外聘的原因。

教師“鐵飯碗”被打破後,如何聘?老師認為內聘不可怕外聘最擔憂

2月28日教育部消息,將擴大中小學教師等重點領域的招聘,同時將落實應屆公費師範生全部入編入崗。這樣一來教師隊伍的數量會得到一定的擴充,有利於緩解教師缺編的問題,同時也為縣管校聘提供更多的競聘優質資源,避免出現一對一競聘的尷尬局面。教師數量多,能者上庸者下,才能打破教師“鐵飯碗”,縣管校聘才有質的突破,真正實現“提高農村教育質量”這一目的。縣管校聘如何“聘”是一線教師最關心的問題,有的老師說“內聘”不可怕“外聘”最擔憂,這也說出了他們的心裡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