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鞍山岫岩有个神奇的长寿沟——山嘴村朱家西沟

提起岫岩县,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国宝岫岩玉,而在三家子镇,同样有“国宝级”景观,被当地人口口相传,这就是山嘴村朱家西沟村民组的长寿沟。

鞍山岫岩有个神奇的长寿沟——山嘴村朱家西沟

据老人们讲,长寿沟山川地势颇有讲究,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这里原本平缓的山坡上突兀地立起了一块巨石,高约8米,最宽处有6米,周围都是茂密的山林,当地人以之为奇,认为是天外飞来的仙石,故称飞仙石。

传说唐太宗时期,唐王李世民派大将薛礼征东,十万大军行至山嘴村安营扎寨。夜里,士兵突发疟疾,随军医师虽百般救治,却无力回天。眼见200多名士兵殒命,8万多名士兵生命垂危,薛礼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这时,村里的一位老者告诉薛礼,用泉眼水浸泡小寺院飞仙石上生长的石茶给士兵喝,能解此疫,薛礼照办。第二天,患病士兵神奇痊愈,并在接下来与高丽的作战中大获全胜。薛礼感怀此恩,请唐王下旨,刻意重返此地,在飞仙石下祭祀叩拜。说来奇怪,三拜九叩之后,本来一块完整的飞仙石居然掉落两块石头,一块掉落在西面,恰好卡在石基与土台的沟壑处,有如一座桥梁。而石块掉落之处,露出一个石洞,内有乐器、酒具和茶盏等。薛礼大骇,马上匍匐在地,口称“惊扰仙人”,飞仙洞由此得名。另一块直径约1.3米的石头掉落在东面,稳稳地坐落在飞仙石前,恰如一个石桌,又如一面石鼓。以木棒击之,隐约有乐声萦绕耳畔。薛礼啧啧称奇,因感念山脚下泉眼水的救命之恩,特将泉眼水命名为“圣泉”。

很多来过这里的游客都说,长寿沟是“两沟夹一岗”的吉地,气象不凡,像个轿子,将来注定会出大官。千百年来,神奇的“圣泉”水不仅养育出了朱军(北京空军后勤部将军)这样的显赫人物,更滋养出了一代代的长寿老人。这个村五十多岁算小伙,七十多岁的老人比比皆是,八九十岁的老人屡屡可见,此沟因而被称为“长寿沟”,为外人称羡。“圣泉”水不仅清冽甘甜,且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水质检测达到优级,因此,常有外村人到此地,运水回家饮用,运水车成为此地独有的一道风景。

从山嘴村村口沿柏油路一路前行,两侧的青山犹如两条长龙,蜿蜒俯卧,静观红尘。由朱家西沟沿平缓的山路走两里路,登上一个小山坡,飞仙石立于周围静谧的林海中,孤峰挺秀,傲然矗立,让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前左右两侧,极为对称地生长着两棵大柞树,需两人合抱,才能绕树一周;而正对飞仙洞洞口10米之外的是一棵有1000多年树龄的、直径约1.5米的老柞树,树有两枝分生左右,青葱繁茂,生机盎然。石的西侧,还分别长有一棵椴树和一棵槐树,都有百年之久;在仙石的正前方,还神奇地长有一棵兴财树。站在石前远眺,群山尽收眼底,峰峦叠翠,美不胜收。

有人说,小寺院飞仙洞经年仙雾缥缈,常有红狐和白狐出没,这又为飞仙洞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因此,总有人不远千里万里,从四面八方前来求告。洞前的大树上,系满了祈福的红飘带,洞前的香炉中更是香烟缭绕。传说将红丝带系在柞树上,会让你卓有成就,金榜题名;系在椴树上,会让你断却烦忧,健康长寿;系在槐树上,会让你怀揣壮志,封侯挂相;系在兴财树上,会让你财源滚滚,兴旺发达……

奇峰、怪石、老林、芳草、圣泉和仙洞让林海中的长寿沟风情万种,造就了飞仙洞的千古盛名。春看百花争奇斗艳,夏听松涛如诉如歌,秋观枫叶红遍山谷,冬赏白雪银装素裹。加之山野菜种类繁多,野樱桃红艳甘甜,紫桑葚美味滋补,猕猴桃营养丰富,以及山核桃、毛榛子、板栗、山楂、山里红、灵芝、山参、松蘑、白菇等等,让小寺院飞仙洞于平淡中脱颖而出,于质朴中彰显芳华。此地不仅民风淳朴,且保存有很多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让人倍感闲暇、舒适、宁静和清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