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地方財政過年關:“緊日子”還能怎麼辦?減支出,繼續找錢

地方財政過年關:“緊日子”還能怎麼辦?減支出,繼續找錢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杜濤11月中旬,來自金融機構的宋雅(化名)已經連續三週奔赴西南一座旅遊城市,從10月底開始,這座城市一家地方融資平臺的借款雖然一直在付息,但是宋雅已經感覺到情況不容樂觀;一位東部地方財政局負責收入的人士則一直盯著稅務局和城投,他希望能夠突然出現一個驚喜:比如借到錢或者稅務有了大筆的進賬。

而在淮海地區的一位財政人士張笛(化名)告訴記者,他們不僅將2019年的預算砍掉不少,2020年的預算也已經砍了又砍。

2019年的中國經歷了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同時對於行政性開支的管理也在趨於嚴格,收支兩端都在出現快速的變化,年關將至,處在這些變化中的財政人士正在經歷什麼?

“找錢和還錢。這是今年大部分地方財政部門和融資平臺目前都在乾的事情,”上述東部地區地方財政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中國財政學會副秘書長馮俏彬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今年可能是近十年財政收入增速的低點,收入放緩的速度比較大,原因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之後,若是沒有其他特殊手段,財政收縮的幅度比經濟下行速度更快;第二減稅降費的力度很大,也是收入下降的原因,雖然減了行政性經費,但是支出又沒減少,而且支出和收入減少相比太少,收支缺口放大了。

財政部已經察覺了這一現象,在10月17日的2019年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佈會中,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郝磊表示,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減稅降費政策效果顯現等影響,今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放緩,收支平衡壓力較大。

這是中國經濟所處的一個“特殊階段”,在今年7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提法再次被提起。

應對的策略在不斷釋出,財政部和多地財政局頻繁地提出了“開源節流”的觀點,在一些研究人士看來,地方政府需要從開源上尋找更多的思路。馮俏彬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不能把眼光僅僅放在稅收,要放在整個政府收入上。首先從稅收角度來看收入,餘力小,從廣義財政來看,主要是從國資上想辦法,將國有資源、國有資產盤活。

協調會

從10月底開始,宋雅連續三次來到西南的某旅遊城市要錢。此前,宋雅被告知,今年10月底一筆給融資平臺的借款,無法償還,平臺方給出的原因是年底資金緊張,再融資出現困難——再融資就是借新還舊。於是10月底一天,宋雅趕赴該市。

當天,宋雅來到融資平臺時,外面排著十多個人的隊伍,他們都是金融機構的都是來要債的,該地融資平臺與全國多家金融機構,都有聯繫。一起排隊等候的時候,每個人的眼睛都在瞅著別人,生怕別人要到錢了,自己的錢拿不到,又希望對方把事情“爆了”(公開),然後“死道友不死貧道”。

但其實,誰都不敢做第一個拉爆的人,因為第一個拉爆的,最難要回欠款。

同行們互相打聽,融資平臺情況怎麼樣了,有哪些資金來源?董事長和高管們是否都能聯繫得上?宋雅表示,其實董事長和高管們的沒有失聯,電話是接通狀態,態度也非常好,但是就是說一直在開會。“開會解決不了問題呀,”宋雅說。

就這樣,宋雅連續去了三週,每次平臺董事長都很客氣地接待,就是沒有錢還。於是,宋雅將欠款單位視為工作單位,在那的每一週,宋雅也像上班一樣,每天去平臺公司董事長那裡報個到,問問有錢沒,也跟其他金融機構的人嘮嘮嗑。一盤花生米,幾盤涼菜,一盆米飯,相比之前融資平臺招待這些給錢的金融機構,這樣的招待簡陋了許多。

宋雅也會去各級政府反映情況,尋求政府支持。但是,政府的回答對於宋雅來說,並沒有太多幫助,這是一個幾乎全國通用的回覆:“在努力協調,每天都在開會協調資金。”

11月中旬,在宋雅要離開的時候,當地政府和平臺董事長去市裡爭取支持,但仍未有結果。

剛到該市,在趕赴地方融資平臺的路上,宋雅曾和一位網約車司機攀談了起來。司機問宋雅是從事什麼行業的?“我不好意思說是做金融的,來要錢的,我就說我是做工程的”,宋雅回憶道。

沒想到司機告訴宋雅,他也是做工程的,只不過工程幹完了,錢要不回來,只能開專車了。讓宋雅驚訝的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他碰到數位網約車都是做工程的,轉行的原因也一樣,錢拿不回來,欠款有多有少,基本都在幾百萬之內。

減預算

地方政府正在積極解決這些困難,面臨減費降稅等原因帶來的壓力,他們在不斷節約行政性開支,儘管這個過程中也會帶來一些麻煩。

在今年的預算季,東部財政局工作的張笛(化名)被對口預算單位的工作人員圍著遊說,他們希望張笛不要削減其部門2020年的預算。

張笛負責數個部門的2020年預算,他告訴經濟觀察報,2019年的預算執行進行了調整,而2020年的預算也進行了大幅度的削減。“從他們預算報過來,我們處裡先一刀切了15%,然後上局裡,又切掉了10%。就這樣報到了領導那裡,”張迪說。但是,領導不滿意,又拿回來了,要求在無減可減的情況下,一刀切再減10%。張笛告訴經濟觀察報,就是無論單個行政部門的預算如何調整,領導的要求是總量要下來。

預算已經很難再繼續壓縮了,張笛以他負責的一個部門為例,這個部門是機構改革之後新成立的部門,預算剛報上來,就直接砍掉了六成,之後報到局領導,又砍掉了一半。現在又要一刀切,再砍掉10%。如果說該部門一年預算初次上報是1萬元,那麼最終批准的就是1800元。

這不是個別現象。一位北方地區地方政府財政部門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目前的做法是先削減三公支出,再削減一般預算,如果還不行的話,繼續削減項目支出。

該財政部門人士所在地區財政狀況一直非常優秀,但是受這幾年稅制改革,減稅降費以及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以及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管控,收入來源也逐漸緊張。據經濟觀察報瞭解,他所在的地區,2019年一直在減支出,壓縮了三輪,第一次輪壓縮10%,壓縮的是基本經費,三公之類,第二輪壓縮5%,第三輪則直接指向了具體項目,很多項目不做了或者減半支出,壓縮幅度也在5%左右。保民生項目預算尚且充足,但可花不可花的支出就不花了。

上述地方財政部門人士告訴記者,財政收入增速放慢是壓縮經費的原因之一。現在如果要按照原有預算支出,要麼是有市領導的批示、會議紀要,要麼一律砍預算。“現在做2020預算的時候,基本上比2019年,減10-20%。也就是同樣的項目,2019年預算是1000萬,2020年就是800萬到900萬”,該財政人士表示。

怎麼辦?

“怎麼辦?減支出,繼續找錢。”北方某省財政人士告訴記者。

該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他從上半年開始就發愁,收入如何籌集,他能做的就是盯著兩個方面:稅務局和融資平臺。但是現在融資平臺的操作較為常規,即資產抵押,政信業務。還需要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融資。在開源節流的思路下,其所在地區的2019年預算從增幅6%調整為增幅1.5%,2020年增幅更低。

處置資產是解決眼前困境的方式之一。財政部的數據顯示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加快處置資產,10月17日,財政部的2019年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佈會中,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就表示,1-9月,非稅收入23708億元,同比增長29.2%。增幅高,主要是通過特定金融機構和國企上繳利潤,以及多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產等方式增加非稅收入。

“我們還沒困難到處置資產的地步,因為我們保工資之類基本沒問題,主要擔心的就是發展以及還債,從現有財政資金擠出錢來還債,幾乎不可能,只能靠借新還舊,但是現在借新還舊也不容易”,上述東部財政人士表示。

應對眼前的地方財政挑戰,增量空間需要打開,馮俏彬建議不要將眼光僅僅放在節流,需要通盤考慮政府收入,不僅僅是稅收,對於國有資產的盤活能力和利用效率需要進一步提升。

馮俏彬進一步解釋,現在稅收指望不上,減稅的因素會一直存在,指望稅收快速回彈,可能性不大。另外減支出空間有限,支出太剛性;而且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需要進行逆週期調節,肯定會有缺口。解決之道首先是發債,其次還要想辦法盤活政府的資產既包括國有企業,也包括行政事業資產,還有財政存量資金的盤活。一定要有過緊日子的心理準備,不能想著把支出壓下來,稅收拉上來,這是不對的。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1LSRB3SQ】獲取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