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八旬父亲病重一心寻死,儿子助其自焚被捕,这是孝还是不孝?

最近,福建一男子协助八旬父亲自杀的消息,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涉事的陈贵平今年48岁,和81岁的父亲陈水兴相依为命,他们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南华寺住庙修行了十余载。因长期吃素,陈水兴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和冠心病,还出现了排便排尿困难、无法自主行动的情况,他多次向陈贵平提出想自杀,还曾大喊"不如喝农药死了算了",扬言要撞死在寺庙。

八旬父亲病重一心寻死,儿子助其自焚被捕,这是孝还是不孝?

陈贵平迫于无奈,向陈水兴提议自焚结束生命,并帮陈水兴准备好被子、汽油、打火机等物,陈贵平离开后,陈水兴在寺内自行点着了火。事后,陈贵平表示"太惭愧"、"我这一生最难度的就是我的父亲",并为父亲超度了三天三夜。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说的就是老人病重的时间越久,子女再孝顺都无法时刻在身边照顾,一是还要上班赚钱,二是照顾老人需要事无巨细,久了容易心力交瘁。但是陈贵平对父亲却一直非常孝顺,父亲脾气暴躁,曾因做饭晚,就将滚烫的饭倒在陈贵平头上,即便如此,陈贵平还是一如既往,将牛奶都留给父亲喝,自己却连掉在地上的一粒米都不愿意浪费,捡起来吃掉。

八旬父亲病重一心寻死,儿子助其自焚被捕,这是孝还是不孝?

虽然并非主观故意,陈贵平却在客观上帮助父亲走向了死亡,不仅没有劝阻父亲自杀,还提议了死亡方法,并提供了所需工具。这样做,代价也是惨重的。作为儿女,都希望陪伴自己的父母走完最后一程,陈贵平却因为愧疚,让父亲在自己走后再点火,之后也迟迟不敢去面对父亲的尸骨,直到附近村民发现报警,才将此事曝光。

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谁会选择死;如果有能力照顾,又有哪家的儿女愿意亲手将父亲送上黄泉路?而在父母的眼里,有时不只是因为不堪忍受病痛,更是不愿看着子女被自己的病折磨得不成人样。

八旬父亲病重一心寻死,儿子助其自焚被捕,这是孝还是不孝?

东野圭吾的《祈祷落幕时》中,有这么一句话:"听我的话,幸福地活下去。守望你的成长和成功是我这一生的全部意义,而你越成长越成功,就越是对我命运的诅咒。",正是出于此意,为了女儿博美能够继续幸福的人生,父亲宗雄不惜杀人、隐姓埋名,最后心甘情愿死于女儿之手。也许有子女会不爱父母,但是父母作出的所有决定,无一不是为了孩子。

八旬父亲病重一心寻死,儿子助其自焚被捕,这是孝还是不孝?

去年6月,台湾著名主持人傅达仁因饱受胰腺癌的折磨,专程飞往瑞士,执行了安乐死。在曝光的现场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始至终他都紧握着儿子的手,这握着的手不是因为惧怕死亡想要安慰,而是饱含了对儿子和家人的无限眷恋及牵挂。像他这样因为饱受病痛折磨、不想连累家人,而选择自杀或想要自杀的老人,还有很多。有时候,不是因为看不起病,而是"年纪也到了"、"早晚要死,何必纠结这一两天"。放弃生命很简单,问题是,如何有尊严并且无痛苦地离去?

八旬父亲病重一心寻死,儿子助其自焚被捕,这是孝还是不孝?

而对于陈贵平来说,协助八旬父亲自杀,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众多中国普通甚至贫困家庭老人的普遍问题:有病无钱医,养老又无处可去。陈贵平吃斋念佛,倒是还可以自处,但他的全部收入就只有化缘和别人的捐助,要带着父亲生活,可谓是难上加难。如果有条件,谁不会选择让老人安安稳稳地养老,带着父亲过苦日子,日子过不好,还让父亲过出了一身病,这是孝,还是不孝呢?

人老了,身上难免有点病啊灾的,有的病能治好,有的病却无药可医,在饱受病痛折磨之时,很多老人都会冒出结束生命的想法。在这个时候,亲人和社会的关怀和陪伴非常重要,如果能让老人感受到生的希望,死的愿望就不再会那么强烈。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关注到老人的这一需求,中国的养老机构,不论是官方的还是民办的,也很少能做到这一点,更不要奢求会有什么临终关怀了。在中国老年人口日益增加的当下,这一问题,也将会日渐严峻。

八旬父亲病重一心寻死,儿子助其自焚被捕,这是孝还是不孝?

家中老人病重想寻死,子女不帮,老人骂你不孝,可帮了,子女心中更觉不孝。帮还是不帮,这是一个游走在情感和法律之间的两难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那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