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臥這古城萌新芽——重訪烏江之六沖河紀行第三十三輯

臥這古城萌新芽——重訪烏江之六沖河紀行第三十三輯

臥這古城石碑

臥這古城萌新芽——重訪烏江之六沖河紀行第三十三輯

樂治鎮宣慰府遺址

臥這古城萌新芽——重訪烏江之六沖河紀行第三十三輯

群眾採摘辣椒

臥這古城萌新芽——重訪烏江之六沖河紀行第三十三輯

白蘿蔔基地

臥這古城萌新芽——重訪烏江之六沖河紀行第三十三輯

樂治鎮168壩區

  “2019年8月2日,省政府批准納雍縣從居仁街道析出設立宣慰街道。”

  宣慰府不是在大方縣嗎?怎麼納雍也有?

  直到10月31日,記者到納雍縣樂治鎮採訪時,聽當地政府工作人員提到一首贊“臥這水西宣慰府”的詩,心中的疑問才慢慢有了答案——

  雲山萬里水環溶,

  古洞高峽大箐封。

  濟火開疆立大業,

  奢香通驛建奇功。

  貴榮香爐軍功顯,

  安坤水西碧血紅。

  臥這古城留韻遠,

  英雄一代樹高峰。

  詩中提到的“臥這”為彝語,漢語意為“很大的壩子”,主要指現在的樂治鎮。宣慰府遺址,位於樂治鎮史家街社區蠶箐樑子中段蘆花坡北山下,目前為即將搬遷的樂治一小所在地。

  據工作人員介紹,臥這宣慰府相當於“行宮”,原為貴州彝族土官水西安氏宣慰使的世代居住之所。臥這本系人名,全名則額臥這,是水西安氏遠祖第八十四世、宋太祖時期貴州刺史則額普貴的二弟。在唐末宋初,則額臥這入主湯望州(今納雍)成為彝族支系定居並開發湯望州的第一人。其後,則額臥這所轄地亦以人名及家支而為地名。湯望州包括臥這。安氏第七十四世貴榮襲貴州宣慰使一職後,於明成化十五年間因參與西堡獅子平叛有功,被嘉獎正三品朝服,“錦寧表裡”並被允“常居水西”後,便於“雲山萬里水環溶,古洞高峽大箐封”的臥這修建了這處府第。照此算來,至今也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從安貴榮修建臥這水西宣慰府的明成化十五年(1478年)開始到清康熙三年(1664年)近200年間,臥這水西宣慰府經過了安國享安疆臣父子兩次“縱火燒臥這公署”“燒燬官廨”並兩度重修,最後於安坤任貴州宣慰使時吳三桂兵剿水西被徹底燒燬。清道光初年,安氏後裔安家元、安淦辛等在宣慰府廢墟上修建了宣慰廟,又於1954年被拆毀。

  歷經歲月沉浮,臥這古城繁華不復。但“很大的壩子”卻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跡可循。

  樂治鎮有兩個大壩子,一個是位於碓叉壩社區的174壩區,另一個是位於史家街社區的168壩區,兩個壩子加起來有近3600畝。

  深秋時節,站在寬闊的174壩區裡,綠油油的蘿蔔葉佔滿了視野。視覺上的震撼,也意味著這裡走上了高標準產業化的農業發展道路。

  “這是我們前段時間搶抓秋冬種的成果,蘿蔔種出來後,由縣農投公司統一收購,銷路不愁。”樂治鎮黨委委員張紀宇樂呵呵地說。

  為了種好這批蘿蔔,樂治鎮可謂煞費苦心。蘿蔔栽種期間,因鎮內勞動力不夠,政府還專門租了兩輛公交車,每天上午7點到納雍縣鴿子花風情小鎮移民安置點接600名易地扶貧搬遷戶到基地務工。“他們的工資是每小時10塊,還管中午一頓盒飯。那段時間,每到吃飯的時候,烏泱泱的務工人群成了一道風景。”張紀宇話語裡滿是自豪。

  在今冬明春的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中,蘿蔔種植只是壩區上的先行產業,緊接著,還將種植花菜和蓮花白,以期通過搶抓一季,讓村民的腰包更鼓。

  “因為社區裡出去打工的勞動力多,以前大家手裡的土地丟荒的多,今年通過搶抓秋冬種,給大家創造了家門口務工的機會,收入比往年增加了不少。”碓叉壩社區主任史洪伍告訴記者。

  相較於嘗試白蘿蔔、花菜和大白菜的種植,大家心裡更期待明年4月的到來,蘿蔔、白菜豐收後種植辣椒。原來,因為今年的辣椒市場好,碓叉壩社區種植的1000多畝辣椒供不應求,商販們開車到基地裡直接採摘,辣椒遠銷雲南、廣東、四川等地。嚐到了甜頭,大夥兒的幹勁更足。

  而在毗鄰宣慰府的168壩區上,秋冬時節則是另外一番景象:由恆大集團援建的一棟棟大棚整齊排列,在太陽光照射下,顯得蔚為壯觀。今年,大棚裡的蔬菜、水果輪番豐收,讓村民笑開了顏。

  在168壩區裡,最吸引人的當屬大棚旁邊的花卉基地。基地佔地面積不大,只有70餘畝,但其間的海棠、三角梅、桂花在深秋時節爭奇鬥豔,讓人心曠神怡。記者瞭解到,該基地歸有納雍“桂花王”之稱的郭誼珏所有。

  現為享隆生態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郭誼珏告訴記者:“基地裡投資了110萬餘元,每個月聘請工人出200個工,主要種植綠化苗木、花卉。下一步,基地將瞄準花卉種植和有機蔬菜種植,走農商旅一體的路線。”

  如今,在樂治鎮的18個村(社區)中,有9個村(社區)的村(居)民被涵蓋到壩區經濟中。每個村(社區)都成立了合作社,並由鎮裡成立了總聯社,帶領村(居)民共同發展。2018年,全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260元,穩步達到脫貧標準。

  畢節是一個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樂治鎮就居住著彝、苗、仡佬等民族同胞。在這裡,一個山坳、一條河流、一座古城都記錄著民族融合的故事。在歷史的長河中,臥這古城歷經變遷,徒留殘垣斷壁證明往日的輝煌。現在,沿襲百年的大壩子在“壩區經濟”的號召下,重現發展之光。這光,讓古城再萌新芽,幫助這裡的人們繁衍生息,奔向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