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张云雷微博发出道歉信,反思自己的过错,对此你怎么看?

娱闻星记


张云雷正式道歉——这是可预知的过程、也是事件发起者早已猜到的结果。即使没有曲协的谴责发文、即使没有苗阜的发声致歉,在一些媒体兴风作浪之下、德云社想平息事态、也只有让张云雷道歉这个选项了。

“辛辛苦苦”挑出半年前张云雷的“舞台事故”、并以极其娴熟手法加以炒作、然后把几大官媒也带入节奏、掀起舆论漩涡,挑事的自媒体要的就是“张云雷道歉”这一步、这也是整件事的“收官之笔”。

当然,和“五月风波”相比、这次炒作张云雷有了意外加料:“程派艺术研究会”和曲协也卷了进来,还带了“苗阜道歉”这一个小插曲,整个“故事”情节也随即丰富多彩了不少。

有网友爆料称,这个所谓“程派研究会”是买了热搜的,目的和大V自媒体一样:赚取流量!虽然“程派”随即第二次发文、矢口否认“蹭流量”一说,但还是免不了被诸多网友吐槽。

但是,整件事发酵至今、即使“程派”再怎么辩称,京剧——尤其是程派京剧和张火丁——确实因此而广为人知,名气远远超出了梨园和京剧票友圈。难道“程派”真的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么?

和“程派”相比、曲协的发文真的是“神补刀”,举“行业自律”之旗、行打压异己之实。地球人都知道曲协和德云社向来不和,在张云雷深陷非议之时、曲协的一言一行都必然被贴上异样色彩。

本想落井下石、却闹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局,舆论焦点瞬间转向了曲协,也顺带把曲协下属“相声艺委”的委员之一、青曲社班主苗阜也牵扯了进来,历史老账也被进一步翻了个遍。没办法,苗阜不得不先于张云雷出来道歉。

有意思的是,苗阜道歉、却“道”成了“娱乐圈道歉最积极的年度人物”——有网友把苗阜从出道开始历年的道歉微博都给贴出来了。计算了一下,苗阜道歉频率大概为每1.5年道歉一次,看来,这个“道歉年度人物”非他莫属了。

曲协的神来之笔最终还是“误伤”了队友,此时此刻、把“犯浑”说成“犯混”的苗博士(自称“汉语言博士”)、应该为自己加入曲协而感到喜忧参半了吧。

而作为整件事主角的张云雷、显然比五月份那时淡定了许多,越来越有郭德纲那股遇事从容不迫的风范。踩在苗阜道歉的时间点之后,张云雷发文正式道歉,而这篇不长不断的道歉文、三个小时之内点赞量达到了30万之多、评论5万条、转发量4万。

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张云雷又一次以一种非自愿但很奇异的方式火了一把。看完张云雷的“道歉文”、总有一种似乎落下什么话没说的感觉,比如说:应该顺便感谢一些曲协......。


岑詮


尽管知道这是有心人诚心指摘,但舆论到了这个地步,只能道歉了。

这天天谴责的劲头,倒是比业务能力出众的多。今天一个主流媒体,明天一个程派艺术。昨天还跟二奶奶们耳鬓厮磨,今天就要保持距离了。

相比苗阜的道歉,张云雷的道歉明显要正式和真诚。二奶奶们也不必太委屈,毕竟前面苗阜也道歉了,曲协碍于面子也不会太追究。公众媒体要的也只是一个道歉,毕竟张云雷的影响力摆在那里,是谁也忽视不了的。都在江湖上混,没必要往死里整。再说张云雷这算是第二次道歉了,态度诚恳,从不推诿扯皮。

张云雷不管业务能力还是人品魅力,都算是年青一代中的翘楚。相比以后的大好前程,这点委屈还是可以忍受的。





娱乐七分熟


在时隔多日之后,张云雷终于道歉了。毕竟,昨天苗阜的一直道歉声明让人们都将目光瞧准了张云雷和德云社。如果近几日张云雷和德云社再不做出一些动作,估计就没有这么平静了。

于是才有了张云雷的道歉声明,虽然有些迟,但是张云雷树在心中解释了一切。

来先看一下张云雷的道歉信

在这封道歉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一个是真诚的歉意,这个没什么说的,既然触及的是京剧艺术,该怎么道歉怎么道歉。再者就是事情发生之后,张云雷并不是没有任何动作而是积极地在和当事人的家属取得了联系。

不过要说一点的是,张云雷的粉丝在这件事情上很不理智,也很不冷静。甚至在事情之处,四处的给张云雷树敌,这个必须引以为鉴。

不过,在道歉信中张云雷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地震那一次是2018年的12月31日,而这一次是2018年的5月19日。也就是说张云雷并不是“屡教不改”。而是有人恶意的错乱时间,给人以张云雷屡教不改的一个错觉。

说的再直白一点,这就是在找擦。虽然张云雷的段子中有不少不好的内容,可是这样的错乱时间,无非是扰乱视听,借以引起矛盾而已。所以,恶意扰乱时间的那批人才是真正的人性泯灭。

再来看一下苗阜当时的道歉信,那是何等的随意和轻描淡写。

不过,道歉了总归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张云雷也并不是屡教不改,有错可以认,但是没有的错横加指责,那就是非蠢即坏。


娱扒府


张云雷道歉得非常有诚意,小辫,希望以后你依然坚持你采访中所说的上品

更希望2020年的张云雷不要在2017年2016年再犯错了 ​



aijike


终于看到了道歉信,虽然迟了一些,但是总算是有个态度吧!

相声艺术和京剧其实都是同病相怜,不改革,不脱胎换骨确实是前途堪忧;面对各种各样来自网络的娱乐方式的冲击,古老的艺术表演形式如果还是守着过去的老一套,程式化只能是日渐式微,甚至死路一条。


相声必须改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如此;但是怎么改?只是为了票房而博人一笑,不要底线,无需敬畏吗?开口饭不容易!调侃也要拿捏分寸!

相声艺术后继无人,说来说去就几个老段子,,新的作品很难有分量,只有“另辟蹊径”——反正有“胆量”就有流量!

至今认为侯宝林那一辈相声名家仍然是难以逾越的高山——无论从内容或者相声基本功上来说,那一代人已经发挥到了极致,比如《戏曲与方言》,应该成为晚辈相声演员的模本!

其实京剧艺术何尝不是如此呢?老剧目、老演员(角儿)程式化,除了“样板戏”昙花一现接了地气以为,京剧的观众流失得更悲催。

除了京剧、豫剧、黄梅戏还有越剧等为数不多的剧种还在苦苦支撑以外,其它地方剧种几乎绝经;地方戏消失的速度如同各地方言一样快。

写着写着,怎么突然有一种“相煎何太急”的感觉……


闲看秋风9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