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2019中國傳感器規模增長快速 流量、壓力、溫度傳感器佔主要份額


2019中國傳感器規模增長快速 流量、壓力、溫度傳感器佔主要份額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並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

觀研天下發布《2019年中國傳感器行業分析報告-市場深度分析與未來規劃分析》顯示,傳感器技術作為信息技術的基礎之一,是各發達國家競相發展的高新技術,是進入21世紀以來優先發展的十大頂尖技術之一。據統計,2015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為995億元,同比增長15%。截止到2017年末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增長為約1300億元,同比增長15.5%。根據相關機構預測:預測2019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1660億元左右。2021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並預測在2023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增長至2580億元左右,2019-2023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1.65%。

2015-2018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2019中國傳感器規模增長快速 流量、壓力、溫度傳感器佔主要份額

2019-2023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2019中國傳感器規模增長快速 流量、壓力、溫度傳感器佔主要份額


根據傳感器種類情況,佔據我國傳感器市場份額前三位的是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分別佔21%、19%、14%。從應用領域來看,工業、汽車電子、通信電子、消費電子四部分是傳感器最大的市場。國內工業和汽車電子產品領域的傳感器佔比約42%左右。


我國傳感器產品結構

2019中國傳感器規模增長快速 流量、壓力、溫度傳感器佔主要份額


我國傳感器在高精度、特殊應用等方面與國際水平相差甚遠,中高檔傳感器產品絕大部分從國外進口,大部分芯片依賴國外,國內缺乏對新原理、新器件和新材料傳感器的研發和產業化能力。在設計技術、封裝技術、裝備技術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也較大。國內尚無一套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傳感器設計軟件,國產傳感器可靠性比國外同類產品低1-2個數量級,傳感器封裝尚未形成系列、標準和統一接口,部分傳感器工藝裝備研發與生產被國外壟斷。我國傳感器技術的核心及關鍵技術都有待突破,技術研發及創新能力亟待提升。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公開資料整理,觀研天下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LYX)

2019中國傳感器規模增長快速 流量、壓力、溫度傳感器佔主要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