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在改革中绝地重生 寰球工程吉林化建公司处僵治困纪实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在改革中绝地重生 寰球工程吉林化建公司处僵治困纪实

公司实现扭亏为盈,资产负债率降至88%,冗员分流完成目标任务,寰球工程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化建)全面完成处僵治困三大硬指标!12月18日,吉林化建向全体员工发出动员令,宣布公司工作重心将由处僵治困转向“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闻讯,吉林化建上下一片欢腾。

1950年成立的吉林化建,素有“中国化工建设第一军”美誉。可3年前,一顶“僵尸企业”的帽子直接把吉林化建推到了生死关口。

盼扭亏 众志成城壮士断腕

2016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一纸红头文件宣布吉林化建为“僵尸企业”,给化建人巨大触动。吉林化建业务遍及国内近30个省市区及国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还曾是赫赫有名的上市企业。而眼前,企业亏损1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45%,项目几乎全部亏损,员工数月领不到工资。有的业主干脆把吉林化建拉入黑名单。

在外人看来,吉林化建已奄奄一息,吉林化建内部却处处涌动着对生的渴望。“化建不能倒,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们都支持你们!”老领导、老工程师、老师傅们纷纷找公司班子表态。“没发工资不要紧,只要告诉我们怎么干企业能好起来,我们都使劲!”一线员工说。

吉林化建的生死存亡也牵动着各级党组织的心。寰球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新革到吉林化建调研,看到的是辉煌的“劳模墙”,还有干部员工不甘心的神情。他们纷纷向她请战:“请组织相信,我们能扭亏!”王新革心中感叹:“这哪里像僵尸企业?干部员工有着对昔日辉煌的自豪感,有干事创业的热切期盼,更有扭亏‘摘帽’的决心。”因此,在集团公司处僵治困大会上,王新革郑重签下责任状。集团公司、中油工程、寰球公司与吉林化建一起开启处僵治困新征程。

2016年2月,吉林化建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了,带着上级党组织的信任和嘱托,承载着干部员工的期望,在严峻的形势下,一场去腐生肌的改革大刀阔斧地展开了。“为了企业自救,断腕不够就断臂。”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付文宝下了决心。

通过摸家底、听民意、市场调研,吉林化建用近两个月时间编制的《“僵尸”企业专项治理方案》终获通过。上级也表示,重振企业必须靠自身努力,吉林化建努力多少,上级就帮多少。

首先是压缩管理链条,分流冗员,管理层级由四级压缩至二级,作业公司由14个缩编为4个,机关部室由14个调整为11个。两级机关人员定编定岗,全员竞聘。拒不参加竞聘的18名中层干部被果断免职。359名中层干部,经考核任命和公开竞聘,减岗比例达42.6%。两级机关人员定编定岗,人员降幅达到53%;同时,通过退养歇业、有偿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保留劳动关系、依法解除违反劳动纪律人员合同等,员工总数降到4000人,分流安置人员3100余人。

改革成效立竿见影。两级机关管理费每年降低3000万元。改革中,大批富余管理人员流向生产项目,弥补了一线人员不足的问题。

与此同时,来自上级的支持和帮助不仅让吉林化建有了破釜沉舟的改革勇气,更解决了横亘在前的资金问题。国资委和集团公司拨付分流安置资金,集团公司通过政策实施注资,中油工程和寰球公司豁免部分短期付息资金,寰球公司还专门制定处僵治困21条硬性措施,及时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让企业获得新活力。

市场化 “出血点”变增效点

项目本是效益源泉,吉林化建的项目却大面积亏损。向同行“取经”后,吉林化建人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大锅饭”模式所致。

吉林化建以市场化为主题,创新项目管控模式,实行项目市场化、作业队市场化。实施项目市场化后,由公司对项目进行内部招投标,中标者与公司签订承包合同。盈利部分,由公司和承包者分成。而且,项目经理、副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自愿交纳风险抵押金,并对合同进行法律公证,硬兑现。

以前,项目亏损了,由公司来背,个别项目经理还会把亲属招进来吃大锅饭。现在,现场的一草一木都与每个人的利益相关,人人成了效益、效率的监督员,杜绝了成本浪费和闲人现象。同时,放开了用人权、薪酬分配权,项目经理可在公司内点兵点将,也可到市场上聘请项目所需人才。

在辽河石化40万吨/年环烷基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项目中,吉林化建实施项目市场化后,与以往同规模项目相比,管理人员减少7人,施工人员减少50多人。项目经理赵立波掰着手指算:“一个项目下来,光人工成本就能节省400多万元。”而且,绝大多数管理人员交了抵押金,都把项目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干。因为是计件制工资,施工人员也主动要求加班。辽河石化负责人满意地说:“这个项目的执行标准是辽河石化建厂30年来最高的。”

为了让市场化机制更深入,从2016年10月开始,项目下属作业队也全面实施市场化。作业队长与项目经理签订绩效合同,交抵押金,享有用人权和计件分配权,自负盈亏。

深秋,吉化中部项目热火朝天。作业队长黄锐捷觉得自己主动控成本的意识比以前强多了。他说:“我把材料员、保管员、成本员三岗合一,用人成本低了,个人收入却高了,大家都高兴。”作业队市场化后的20个月里,吉林化建与过去实际成本相比,平均节约率达13.2%;与当期目标成本相比,平均节约率超过7%。

市场化改革让项目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项目市场化协议履行完毕的项目利润率均在4%以上;作业队市场化运行工效提升6.5%,成本节约4.55%。吉林化建3年累计完成399个项目建设,竣工合格率100%,产生30项亮点工程。

守初心 铸铁骨增动力

“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的精神,这次处僵治困肯定完不成。”回顾这三年走过的路,吉林化建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少彬颇为感慨。

集团公司多位党组成员牵挂着吉林化建的扭亏工作。2018年眼看要过中秋节了,可分流人员的支持资金却尚未落实,集团公司特事特办,仅用一下午时间,所有流程就全部办结。中油工程和寰球公司党委班子成员亲自跑市场,拿企业信誉为吉林化建背书。

内外交困时,吉林化建党委挺身而出,当好主心骨。当改革触动部分人的切身利益时,会引发剧烈反应,有举报的、告状的,有半夜打威胁电话的,也有拍桌子叫板的,让改革者承受了巨大压力。“共产党的干部就要敢于担当。”公司党委发出强音。20场竞聘坚持所有程序公开透明、合理合法、不徇私情。公生明、廉生威,虽有阻力但最终完成了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

吉林化建加强党建,为大项目全部配备了专职党支部书记,“支部建在连上”,鼓士气、抓作风、严纪律;实行纪检监察审计派驻制,检查车辆租赁和劳务费的提取、招待费等易出现问题的项目,用两年时间覆盖所有项目。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化工建设第一军”深厚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在最长6个月发不出工资的情况下,员工队伍总体稳定。

凤凰涅槃后的吉林化建,焕发出生机和活力:2017年完成合同额25亿元,2018年完成30多亿元,今年预计完成40亿元。企业信誉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独山子石化大检修项目中荣获安全优胜、质量优胜、检修进度计划执行优胜三面红旗。大连西太领导到吉林化建送锦旗,表扬铁军风采;国内两家石化企业把吉林化建从黑名单中移出,并在接下来的市场开发中一路绿灯。今年年初以来,吉林化建仅系统内就承担了8家炼化地区公司共计40余套装置的检修任务,施工亮点不断。

放眼全球,百年老店式的企业无不经历过重大挫折,可他们都能从磨难中汲取营养,步伐更加矫健,基业得以常青。吉林化建已走过70载风雨,经历多次命运跌宕,仍心怀期许,在坎坷中坚毅前行。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