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朱光耀谈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国亟待破解“两端”乏力的问题

朱光耀谈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国亟待破解“两端”乏力的问题

“我们也要客观的认识到,在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方面,我们在两个方面存在亟需加以改进的地点:一个是基础科研的投入,第二个是把实验室中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实践。这实际上是处于两端的两个问题。”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说道。

12月21日,在 由腾讯新闻·原子智库主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请回答2020:腾讯风云演讲暨2019经济年会”上,朱光耀发表了题为《全球经济大变革中的新机遇》的演讲。

回顾2019年的全球经济形势,朱光耀说,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3.9%一路下调到3%,创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更值得警觉到是,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19年全球贸易增长只有1.2%,比已经相当低迷的全球经济增速还要低,这是一种非常反常的情况。

究其原因,朱光耀说,在这一年中,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对多边贸易体系成了重大的冲击,而且这些冲击还在持续。12月10日,WTO最关键的上诉机制由于美国一国的阻挠被迫处于停摆状态。“毫无疑问,这将对2020年的全球经济,特别是全球贸易状况产生持续的影响。”

在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何评价2019年中国经济的表现?朱光耀说,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2%,据IMF预测,全年中国经济增长6.1%。“即使按照IMF预测的6.1%来看,中国经济表现是所有全球主要经济中增长最快的。”

他指出,去年,中国经济规模为13.6万亿美元,如果今年实现6.1~6.2%的经济增长,那么新增经济增量在9000万美元左右,远远超过一般中等规模的国家经济总量,中国在世界总体经济规模中的份额在不断增加,影响在不断扩大。他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持续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变。

对于2020年的全球经济形势,朱光耀说,IMF的预测是全球经济增速为3.4%,其中最关键的是中美两国的表现。他还提到,12月16日,IMF新任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缓和,预计中国2020年经济增速将达到6%。

在朱光耀看来,明年,中国应该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化外部压力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动力,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我们当前确实面临着一些更大的挑战,包括结构性、周期性因素交织,也包括三期叠加的因素在持续产生影响。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朱光耀说,面对这些挑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方针,全面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资、稳外贸、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工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至于如何做好中国自己的工作,朱光耀认为,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一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创新驱动,从而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朱光耀指出,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总规模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让中国具备了按联合国定义的齐备的工业体系。这为我们发展先进制造业、利用数字经济提升制造业生产力水平提供了难得机遇,使我们在提高全要素劳动力方面具有一个非常有力的优势。

但另一方面,朱光耀说,也要客观认识到我们在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基础科研投入不足,二是科研成果转化不足,这实际上是处于两端的两个问题。我们亟需通过努力来破解这两方面的瓶颈,以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在生产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