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我儿子放学后要做好多事却8点就能上床,时间计划的秘密

我儿子放学后要做好多事却8点就能上床,时间计划的秘密

我写过一些文章讲我儿子在练体育、学乐器,以及学习成绩也还不错。收到了一些朋友们的留言,说感觉自家孩子每天放学后要做的事情很多,时间怎么也安排不过来,问我家在时间安排上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确实,孩子放学了比家长忙。我儿子现在2年级了,放学后大致有如下几件事(排名不分先后)——

  1. 写作业;
  2. 运动(有时候去兴趣班,有时候去公园);
  3. 练乐器(他目前同时在学两种乐器);
  4. 阅读;
  5. 自己玩一会儿;
  6. 吃晚饭;
  7. 睡觉。


事情是真多,每一件都挺花时间,但他每天晚上是八点一刻上床。乍看上去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本文讲一讲我家在周一到周五放学后的时间规划上的心得。供大家参考!

1 究竟是什么占据了孩子的时间?


我曾经收到过一位妈妈的留言,她说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家,练一会儿琴、练一会儿书法、听一会儿英语、讲一会儿绘本,就已经挺晚了,还想给孩子留点时间自由活动一下,感觉好难!

另一位妈妈给我留言说,她孩子上一年级,晚上写一会儿作业、做一会儿奥数、练一会儿古筝、阅读一下中英文书籍、有时上网课学逻辑思维、有时送外面的培训班补奥数,时间总是不够用,以致于孩子每天要睡够8小时都难。

这样的例子我相信在大家身边都会有很多。父母在课余时间给孩子安排了一些活动,可能是去上培训班兴趣班,也可能是在家由父母主导。

如果仔细分析这些课余活动的共同点,我想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学习占据了孩子放学后的时间(此处“学习”是指宏观上的学习,非特指文化课学习)。

既然是学习占据了太多时间,那应对方法自然就是怎么安排各种学习任务,以让孩子的课余时间不要太紧张。

2 不要过早给孩子安排太多学习


我儿子在泰拳班有一位同学,比他小三岁,现在也就是4岁多的年纪。家里目前给孩子报了11个兴趣班。注意,是同时在上的哦!

我不得不说,能报这么多班是真有钱。孩子妈妈是全职妈妈,每天到幼儿园去接孩子放学,然后开着车带孩子奔赴一个个兴趣班。每天如此。

有一天我和他妈妈聊了两句,我说这晚上要去上两个兴趣班,算上通勤的时间,到家得几点了啊?她说,九点左右,回家稍微吃点夜宵,就洗洗睡了。

要是报这么多班,孩子放学后时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是很极端的案例。但我周围,给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报五六个班的并不少见。也有父母自己在家每天教孩子的,比如教阅读、英语、数学之类的。

宏观上,我并不反对给小朋友安排一些学习任务,但我个人建议——不要过早进入这样的状态。

我儿子是2岁1个月进入幼儿园的,2岁和3岁这两年,放学后什么学习任务都没有。就是外面玩一玩,回家玩一玩,然后吃吃喝喝洗洗睡觉。

尽管那时候,我在培养他的阅读习惯,但我并不把这事当做每天必须做的,他愿意看就看一会儿,不愿意看就玩别的。

特别地,现在两三岁的低龄小朋友,可能很多已经开始学英语了,晚上会有一些英语方面的学习任务。在这个年龄段,这可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学习负担了。但我儿子没有在课余安排任何英语学习的事情,什么也没有。

我儿子的英语学习历程,我以前详细写过(点击蓝色的文章链接可看:我5岁儿子学了3年英语,几种学习方法中效果最好是这个)。有朋友给我留言问我,英语学习越早开始越好,为什么不早早开始英语学习呢?

我们家期望孩子的英语水平能达到高目标,但在孩子那个年纪时,我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给孩子提供达到高目标的条件。所以,我们干脆中等目标也不追求了。后来在孩子五岁多时,我们能提供相应条件了,再让孩子慢慢追上来就好。

我并不是说我们家这样的选择是适合所有家庭的,但这样的选择,客观上让孩子在那个年龄段,确实放学后没有任何学习负担。

3 报班有讲究


我儿子4岁开始,一直到5岁半,我们给他报了很多班,最多的时候,同时上的也得有七八个吧(报这么多班的目的可点击这篇文章:给孩子报兴趣班遇到的大多纠结,可以用互联网思维解决)。但是,对他放学后的时间影响非常小。我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其实宏观上就一条——报的班要选占用平时课余时间少的。

微观操作层面,首先是上课时间,要尽量安排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或者周末的白天。

这样晚上就不用去上班了,孩子每天都能在放学后自由活动,也不会影响睡眠时间。

我们能在幼儿园报的都在幼儿园报。这个年龄,广泛地接触接触很重要,我觉得多数情况下也没必要追求名师什么的。幼儿园报的班,都在幼儿园白天上,不会占用放学后的时间(当然了,有的班就是为了晚点去接,哈哈)。

在外面报的班,尽量安排在周末。我们那时候给孩子在外面报的班有三个,两个安排在周末,一个安排在周五晚上,上课时间是 17:20~18:00 ,不会影响孩子晚上睡觉的时间。

其次,报班第一原则是离家近。

除非有什么特殊的考虑,否则离家近是最重要的。

要不上课40分钟,往返路上两小时,这时间可就太浪费了。

对小孩子来说,奔波太累也容易影响学习效果。

如果孩子学了一段时间,确实是水平很高,很有前途,再去寻找名师不迟。

第三,需要每天练习的班少报。

有的班需要每天练习,比如乐器、英语、围棋、数学等。

但还有很多班,并不需要每天练习,比如,学画画,平日也不用练习,上课画完就好。学声乐,平日也不用练习,上课现练就好。学篮球,平日也不用练习,上课现练就好……

当然了,像我上面举的这几个不用练习的例子,如果要追求高水平,还是需要每天练习的。但我觉得在这个年龄,不必让孩子刻意追求高水平,所以我们平时就不练了。

第四,每天要练习的,控制好时间,别太多了。

我儿子从4岁开始学架子鼓,在4~6岁的这三年中,这是他放学后花费时间最多的事情。每天练习。

但是,一定要控制练习时间。4岁刚开始时,每天不过练习十五分钟。这实在是算不上多大负担。后来逐步进展到5岁时,大约是30~60分钟。直到现在7岁多了,还是每次练习都尽量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我可以让他练更长时间。如果我让他多练,他水平一定会比现在高的。但我不要了。他现在这样,我就觉得挺好,我并不希望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花这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

在4~6岁这三年,练鼓几乎是他唯一一件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情。

其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我想来想去,可能只有5岁后开始学英语了,有不到半年时间每天会教一会儿自然拼读或者陪他看看英语书,每天花费的时间在20分钟以内。

换句话说,我儿子在4~6岁这三年,晚上最忙的时候,需要花1小时20分钟的样子。这虽然也不短,但并不会影响孩子玩耍和睡觉的时间。

我儿子有一段对围棋特别痴迷,正好我家附近有马晓春的道场。我带他去参观了一下,他非常向往,我媳妇也很支持学围棋。但是,我去考察了一番,跟那儿的家长也聊了聊,发现学围棋真的挺花时间的,每天都有任务,真要学起来,怕是比学乐器还花时间。所以,我坚决不同意,我不希望把他放学后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后来我儿子也就没学围棋,改成偶尔在家我陪他下一下了。围棋也就从学习任务变成了娱乐项目。

4 把学习任务和娱乐结合一下


对小孩子来说,有一些学习任务吧,其实可以跟娱乐结合起来,这样孩子既不觉得辛苦,学习效率还高。

比如学数学。学龄前都会学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吧。要学好数学是需要一定程度刷题的,但让这么小的孩子来刷题,孩子可能会比较抗拒,学习效果也不好。其实很多桌游、棋牌等在玩的过程中就要算加减法。爸爸妈妈跟孩子玩几局,孩子高兴极了,不用你督促,自己就能算得又快又好。

比如阅读吧。我个人推崇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乐趣是第一位的,而不要把看书搞得很严肃很正经的样子。如果培养得好,孩子会从心底认为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娱乐方式之一,自己就会看,也就不用父母督促了。

我家里玩具有很多,童书也有很多,都放在客厅的。我经常都会叫我儿子去客厅自己玩会儿。现在这种时候,他80%会选择看书,20%会选择玩玩具。

既然在娱乐的时间,他自己选择了阅读,那我就不再给他额外安排阅读时间了。

这听上去有点像是父母套路了孩子一把,让孩子把玩耍的时间牺牲了。但其实不然,孩子确实拥有安排自己某段时间的自由,他自己心里会有一杆秤。父母不过是告诉了他,很多事物从这一面看是辛苦,从那一面看是快乐罢了。

5 最后还是得取舍


对于孩子的课余时间如何从容安排?在我们家,坦率地说,孩子上幼儿园期间都不是个问题。但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还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上学后有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必须每天写,而且家庭作业不少。现在二年级了,每天写作业至少要花1小时。

上学后,中英文阅读也很重要,每天要进行,老师会要求写阅读笔记之类的。

从4岁开始学的架子鼓,还在继续,每天要练习。

后来又同时学了键盘,也每天要练习。

从5岁半开始,我们将他每天都要运动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推进。

注意,以上这些事情,都要每天做,稍微算一下就知道他就算一分钟都不浪费,也绝不可能晚上早早睡觉。

怎么办呢?

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是得有所取舍。什么都不想放弃,那真是神仙也没办法。

那如何取舍呢?

这就涉及到每个家庭要给孩子放学后的各种事情排优先级。

比如以我家来说,我对我儿子放学后的各种事情的优先级是这么排的:

  1. 运动
  2. 保证睡眠
  3. 写作业
  4. 练鼓
  5. 自由玩耍
  6. 阅读
  7. 练琴


我并不是说我这样排非常科学,适合所有的家庭啊!我只是说,在我心目中,基于我儿子的各方面实际情况和我们家庭的培养目标,在目前这个阶段,我这样排了。大家完全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排序。

有了这个优先级,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安排就好做了。

首先,我们把其他无关的课外班都停了,比如声乐、英语、篮球……有些本来挺适合小学生的课外班,但因为和我们家的优先级不符,自然就不考虑了,比如奥数、机器人、写作……我儿子目前只有四个课外班,明年会进一步减少到三个。

其次,有冲突时,低优先级的活动就要给高优先级的让路了。

比如练鼓,以前是天天练。上小学后,改成了一周练四次。偶尔忙不过来,就练三次,或者一次练习从一小时改成半小时。

比如练琴,每天就练十五分钟,有时候忙不过来,就不练了。

比如写作业,我通常不要求孩子把字写得特别端正,因为写端正太费时间。老师让家长每天检查孩子作业,并签字。除非是周末,平时我几乎从来不检查,直接就签了。

比如阅读,有时间就看一看,如果某天要去上柔术课,那就不看了。

比如柔术,今年因为要参加比赛,有好几个月都在备赛。那好,备赛期间,别的事情都得降低标准。比赛前一个月,架子鼓课我直接就请假不去了。

……

你说这些事不严格要求对孩子在这些事上的提升是不是不利?

那肯定是不利。

但这样做,我们确保了高优先级的事会得到足够的时间。

未来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和各种情况的变化,这个优先级再随时调整就好。

6 总结


说真的,现在的孩子是真幸福!社会上有足够的教育资源供应,孩子想学什么基本都能找到不错的老师。

但也会带来幸福的烦恼,就是孩子比较累。

最近我看了一部北京电视台的纪录片《起跑线》,深有感触,孩子们学什么的都有,但无一例外,都是挺辛苦的。


我儿子放学后要做好多事却8点就能上床,时间计划的秘密


我儿子放学后要做好多事却8点就能上床,时间计划的秘密


我儿子放学后要做好多事却8点就能上床,时间计划的秘密



我个人并不反对给孩子安排一些学习活动,本文的重点也不是要讨论安排这些学习活动是不是科学合理?

但我个人有一点小建议——父母不要太贪心,什么都觉得重要,什么都想搞。

一方面,孩子的精力有限,搞太多了,孩子其实吸收率就低了。

另一方面,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最后一定会把精力集中到非常少的两三件事情上。所以,该断舍离的时候,虽然会觉得可惜,但也得忍痛割爱。

最后落到本文的重点,放学后时间计划的秘密是什么呢?

我个人意见——如果父母真的认为孩子自由玩耍、睡眠时间的重要性超过别的事情,那一定能想出办法的。

=====================

不爱鸡汤,只有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