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他怕什么?

715457390177张建军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汉桓帝时,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创建的魏国相比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地盘最大,人口最多,军事力量最雄厚,是三国时期最大的霸主,那么作为一代枭雄的曹操,为何到死都不当皇帝,他到底在怕什么呢?我认为他一怕重蹈袁术的覆辙。因为当时曹操虽然平定北方,兵强马壮,毕竟还未统一中国,南方还有两大割据势力吴国和蜀国,他们正养精蓄锐虎视眈眈,巴不得他走出这一步,目光短浅志大才疏的袁术因称帝而遭致覆灭的殷鉴不远。袁术,袁绍异母弟,公元197年2月袁术在寿春称帝, 很快就成为天下诸侯的众矢之的,兵败后变成了丧家之犬在逃亡的路上吐血而死。二怕挟天子以令诸候这面大旗再也打不出去。曹操深知这面旗帜对他打天下有多重要,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无不有赖这面旗帜迎风飘扬。再说他志存高远,为了恢复汉室天下,大汉的江域面积一点都不能少,绝不会为了当一个虚名的皇帝而割据北方偏安一隅。三怕那些冲着他是汉臣而投奔他的栋梁之才会离他而去。荀彧,曹操的第一谋臣,为他统一北方出谋划策立下过汗马功劳,可惜这个人是个死脑筋,他一辈子只认大汉,当年投奔曹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曹操手里有汉献帝,在曹操到底该不该进爵魏王这件事上,荀彧这个忠心大汉的臣子坚决反对,导致最后服毒自尽。虽然曹操最后成了魏王,但荀彧的死给他带来不小的震撼,连自已这个老朋友都死忠大汉,谁知道朝廷里还有多少这样的人?曹操不敢想象,于是干脆打消了称帝的念头。所以 ,当孙权与刘备闹翻,假意臣服曹操并劝曹操称帝时,曹操冷笑一声:哼,你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哇,我才不会上你的当。







一剪美邓哥


曹操终身不敢称帝,因为他一称帝,“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招牌就倒了。

什么是招牌?

张角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曹操曰:奉天子以令不臣。

刘备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孙权曰: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不要以为随便说句话就能当政治招牌。

张角十年努力,教众几十万,政治招牌才算孵化成功。

曹操依靠父辈在积累的人脉,才能又出众,打出一片天地,将汉家皇帝收拢过来,才算立住了脚。

陈登孔融都是刘备脑残粉,但最终还是跟着曹老板,因为有汉帝的地方才是中央。

曹操很明白这一点,因此孙权劝他称帝,他说“是儿欲使吾炉火上耶!”

曹操刚有个称王的念头,老臣荀彧就和他翻脸了。

等到曹丕不再打汉室招牌,而是靠“九品中正制”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家代汉称帝的支持,才敢建国称帝。

孙权比较矛盾。

他手里没皇帝,打不了“汉帝”的招牌。

孙策当年想偷袭许昌把皇帝抢过来,但最终失败了。

孙权也不姓刘,干脆直接制定出“鼎足江东”的招牌。

这个招牌就很灵活了。

曹操强大的时候,他跟刘备一起抗曹。

刘备强大的时候,他又串通曹操一起抗刘。

人家定制的招牌就是“以观天下之衅”,纵横捭阖,保存自己才是王道。

这个招牌虽然灵活,但含金量毕竟不足,所以孙权在魏蜀吴里面最后称帝。

袁绍为啥失败?

因为招牌不明确。

袁绍最早想当反贼,立刘虞做皇帝对抗中央,结果没弄成。属下劝他当忠臣把汉朝皇帝弄到身边,他没这个觉悟。

后来等想通的时候,曹操已把皇帝拿住了。

四世三公,门生天下的招牌,只能当霸主,当不了帝王!

君不见明末一个流落民间的朱三太子,搞得清政府好几代不得安生。

只要朱三不死,“反清复明”这个政治招牌,就会永远有吸引力。

刘备则更是不简单。

有人说“汉室宗亲”不是他政治招牌吗?

如果这要算招牌,汉末的宗亲千千万万,为何只有刘备成功,其他都成了炮灰?

因为只有刘备将“宗亲”赋予了政治的含义,并成功将这面招牌扛了起来。

曹操说自己是汉相,刘备说他是汉贼。

曹操搞“令不臣”,刘备搞“清君侧”。

所以刘备不管败的有多惨,他都能重张旗鼓,因为他的政治招牌没倒。

从刘备到诸葛亮再到姜维一直要北伐,因为如果不打回中原,偏安巴蜀,这面政治招牌就不管用了。

“汉室”只有还于旧都,才是真正的汉室。


风昂青扬


以曹操当时的势力,一己之力平定北方,面对衰微的汉室完全有实力当皇帝。

但曹操为什么始终没有走出当皇帝的这一步呢?这事还得看看曹操自己怎么说的。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在《十二月己亥令》曾非常动情的做了一番自我阐述:

开头他讲述了自己的发家史,年轻时他被推举为孝廉,当了洛阳北部尉,因朝政被太监十常侍把持,曹操和这些人常有矛盾争执,所以辞官回家躲避。

以为豪强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

但曹操终于还是踏上征途,立志封侯,希望自己死后墓碑上能写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足以。

随后曹操并不谦逊的总结了自己这些年的征战历史,破黄巾,伐董卓,灭袁术,战袁绍,平刘表,他说: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无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假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这话霸气十足,正是曹操这样的枭雄霸主会说出来的,然而却没有夸大,如果没有曹操东征西战平定北方,当时的天下早已七分八裂,根本不可能形成三分之势。而三国早期的刘备东奔西跑,无非是寻找一个自己的根据地,而孙策、孙权更是偏安一隅只求自保。

曹操然后又列举了春秋战国之时的事例,齐桓公、晋文公如此之强,依然侍奉周天子,秦二世胡亥杀蒙恬,蒙恬手下有三十万部队足以反叛自立,但蒙恬还是选择自杀而死,每次读到这些故事,曹操都非常感动。

这段话曹操当然有夸张的嫌疑,但也说明了他很重视这些传统的道德礼仪和天下人的看法,他如此坚定的说出这些史实,说明他以后也不可能再自己打脸谋求篡位了。

当然,曹操还回答了很多人的质疑,并且回答的非常精彩:

然欲孤便而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业。

很多人想让曹操交出兵权,回到武平侯国,过点与世无争的日子,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为啥?非常害怕离开部队就会遭遇灾祸,既为了自己的子孙着想,也害怕国家因此倾危,不能为了这个虚名而身处实实在在的灾祸,所以绝对不能这么做。

作为一个主公,曹操说的话可以说是非常实在了,即使有些许美饰,但也是绝对的事实。以曹操的一生经历,树敌无数,如果他真想归隐田园,等待他的必然是死于非命,子孙无存,这是任何一个正常人也不会做出的选择。

“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至理名言也。

曹操有没有帝王之心?应该是有的。但是他毕竟曾靠着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口号征伐天下,如果他自己也成为了“不臣”,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必为千秋后世耻笑。曹操的心中还是非常在乎自己在历史上的看法的,所以他多次自我辩白,反而被人嘲笑欲盖弥彰。

但事实上朝代更迭是非常正常不过的事情,此时的汉朝早已名存实亡,曹魏替代并不能算是大逆不道之事,但爱惜羽毛的曹操致死都不愿走出这一步,而只是留下一句,“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曹操怕什么?怕骂名。但他没想到的是,即使自己没走出这一步,还是在野史、传说、戏曲和《三国演义》的影响了留下了千古骂名,不知他泉下有知,是否会后悔呢?

早知如此,我还不如就当个实实在在的皇帝得了!


历史有趣儿


趣谈答案:曹操怕的是一旦自己当上皇帝之后,自己手中的汉献帝刘协也就没啥用了。

曹操为什么不能当皇帝?

每一个人都喜欢当皇帝呀,尤其是在古代的封建帝王,只要你当了皇帝,你就能够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谁不愿意?

可偏偏有这么一个人非常特殊,他不但不愿意当皇帝,甚至还制止臣子们让自己当皇帝,他就是著名的曹操。

于是我们不由得怀疑起来了,曹操究竟在想什么?好端端的放着皇帝的位子不当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看一看曹操手中有谁,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物叫做汉献帝刘协。

我们不妨退一步来想想,如果曹操当上了皇帝,那么汉献帝刘协是什么?是太上皇吗?

好,即便汉献帝刘协不是太上皇,直接被曹操给整死了,那么这个时候天底下是曹操当皇帝,而不是汉献帝刘协当皇帝,曹操的正统性不能够保证的前提之下,又如何制止其他人当皇帝呢?

如果这句话讲起来很费劲的话,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既然曹操都能当皇帝,那么刘备为什么不能当皇帝?孙权为什么不能当皇帝,袁术袁表为什么不能当皇帝?

如果这些人都能够当皇帝,并且都当了皇帝,那么这个时候的曹操地位和在曹操手中的汉献帝刘协又有何用?自己当初费尽一切的努力,把汉献帝刘协给捞到手里,就是捞一块废铁吗?

曹丕当皇帝之后的变化

首先我们无法做出结论,也无法去证明曹丕当皇帝究竟是对还是错,但是我们能够得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点,那就是曹丕当皇帝之后,天下就乱了套了。

曹丕已经当上了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地位和价值就已经没有了,紧随其后孙权也就当了皇帝,刘备也就当了皇帝。

于是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曹操敢称帝,天底下就会有很多个皇帝,而曹操不敢称帝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忌惮曹操手中的汉献帝刘协,也都不敢去称皇帝。

而在曹操最开始的时候还没有统一大北方,他急需要汉献帝刘协这样的一个名号来帮助自己拉拢一些残余势力,所以这个时候的曹操一直在努力的克制自己的欲望,让汉献帝刘协当皇帝。

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曹操直接当皇帝的话,汉献帝刘协死不死先放在一边,最起码天底下会蹦出好多个小皇帝,而且他们对于帝王权力的向往将会无穷尽的迸发。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趣谈唐宋元明清


曹操生前差一步就称帝了,只是没来得及,就病逝了,最后一步是曹丕走出来的。

我们先理一理曹操为自己制定的称帝流程。

建安十七年,汉献帝下诏,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 如汉丞相萧何故事。意思是在命令在曹操拜见的时候,司仪只准叫他的官职,不准叫名字;曹操入朝见到皇帝时,可以佩剑穿鞋上殿,遵照汉初丞相萧何的先例。

建安十七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把冀州属下的十个郡作为他的封地,准许他建魏国,加九锡,定国都于邺城,同时曹操仍继续担任丞相,兼任冀州牧。魏朝廷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魏朝廷已架空大汉朝廷。曹家王子皆为列侯。这时曹操名义上还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

建安二十一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其他职位如丞相、冀州牧不变,至此,曹操与皇帝只有一阶之差。

建安二十二年,汉献帝下诏曹操使用天子仪仗,设天子旌旗,出入时所经路途侍卫警戒,清道止行都使用天子礼仪。

以上可以看出,曹操为自己制定了称帝的流程:封魏公、加九锡、封魏王、汉天子禅位(称帝)。就差最后禅位了。这之后发生了什么呢。

建安二十三年,耿纪等政变、刘备进军阳平关、侯音起事;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占领汉中,称汉中王,关羽北伐曹魏,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同年,陈群等人劝曹操称帝,曹操回答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意思是说,即使代汉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自己也不称帝,而是像周文一样,让自己的儿子去做皇帝。

当然,曹操不称帝,也有身体原因,曹操的头痛症已经到晚期了,预感到自己的寿命。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在洛阳。他同年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


朱君看史


之所以曹操不当皇帝,因为他是真聪明人,他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他也是拥有超高政治手段的人,曹操称帝是在其死后。

因为他很明白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自己当皇帝不如“挟天子以令诸侯”痛快!不到皇帝,他是有种种顾忌的:

1、社会阶层不允许:

曹操本身就不是望族,而且他的出身被大多数的名门望族看不起,而且当时是一个士族政治的社会,大多数的士族还是很支持汉室王朝的。与其冒险,不如把握实权重要。

2、怕孙权和刘备联盟:

当时,狡猾的孙权给曹操建议,让曹操废掉汉室自己当皇帝,明面上为了获得曹操的信任,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而曹操很明白,一旦孙权和刘备暗中达成某种协议从而结盟,对他来说,会造成腹背受敌的局面。

3、年龄不允许:

此时的曹操已经六十五岁了,所谓岁月不饶人。与其折腾不如,给子孙创造机会,所以,他把称帝机会留给了自己儿子曹丕。由于老爹的创造出的这些条件,所以曹丕真正的做到了笼络士族政治。

公元220年12月11日,曹丕称帝,改元黄初,史称魏文帝。曹操也完成了称帝的道路,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综上所述,曹操是个真聪明人!


从小爱历史


曹操之所以甘当权臣也不做皇帝,不是不敢而是不能。为什么不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曹操的祖上世代做汉朝官僚,食汉禄自当思忠君报国。因此即便是曹操想要代汉自立,也要顾忌到家族的名誉。

其次,曹操虽为权臣,但他的最高政治理想却是扫平群雄安定天下。位极人臣的曹操曾经说过:孤愿以汉将军之号刻于墓碑之上,于愿足矣。曹操这话是否口不应心不重要,但它足以表明曹操并无纂汉自立之心。对于曹操这样的汉臣来说,他所背负的道义负担还是很重的,他还是得顾及到自己的名誉。反观其子曹丕就没有那么多道义负担了,故而曹丕能代汉自立曹操却不能这样做!

最后汉未的形势也不允许曹操代汉自立,这主要是因为曹操不能授人以柄,自己主动爬到风口浪尖上,成为反对派势力竟相攻击的靶子!此外如果曹操能称帝,那么汉室宗亲刘备当然就更能称帝了,而孙权当然也会当仁不让,即便不称帝也会称王。

如此一来曹操苦心经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便会因此而化为乌有!到了那时曹操若再想讨伐孙刘,便不能再借用汉朝中央的名义,打着讨伐叛逆的旗号,因其光明正大而争取天下人的支持了!而且一旦三国鼎立,将会出现曹、刘、孙三家因名位相当而分庭抗礼的局面!届时曹操再要对孙刘用兵,便成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这对占据着政治优势的曹操是没有好处的!

因此曹操才会对那些劝他代汉自立的人说:“若天命在孤,孤愿为周文王。”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曹操没有称帝是正确的!因为正是在东汉朝廷这个合法的外衣的掩护下,曹操才能逐渐扫平北方群雄,占据了天下十分之七、八的地盘。倘若曹操也像袁术那样悍然纂汉自立,早就成了众矢之的,恐怕他也就没有了扫平北方群雄的可能了!


北疆同心侃历史


我建议从曹操自己本人的著作中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有关于他的故事传说,小说戏剧和影视作品可谓洋洋大观,看都看不完。 可是如果我们想了解他本人的思想来解答这个问题,其实研究一本书就够了,那就是中华书局的这本《曹操集》。

中华书局简体字版的《曹操集》

《曹操集》中的作品主要分成三个部分,我会从每个部分中找到回答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


第一部分是作为诗人的曹操,收录了传世(有几首作者还待存疑考证)的近二十首四言和五言诗。读完所有的诗,我能感受到能写出这样诗歌的曹操,一定是具备了豁达的心胸和宽广的视野,对战乱中百姓痛苦的深度理解,对“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的太平盛世极度向往,对“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这样现象的切齿痛恨。


第二部分是作为政治家的曹操,收录在了散落在史书和其他古籍中的曹操文章共三卷,几乎都是书信,奏表,政令,军令,表彰,序等短小精悍的实用文章。《卷二》中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就是他的自己写的一部微型自传。在这部微型自传中,有三个地方特别引起了我的兴趣,很好地说明了曹操为什么对做皇帝不敢兴趣。


1、年轻时,他的志向是“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所以他在济南期间,雷厉风行,敢直接与违法的太监对抗,丝毫不计后果。


2、中年时,他的志向是”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所以他将一个个企图自立为祸国家的诸侯铲除,如果他不做这些事,“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3、到了晚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极,意望已过矣”,他以战国时乐毅不愿图谋燕王,秦国时蒙恬临死也不愿背叛秦王为例,”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第三部分是从《孙子》十家注中抽取出来的曹操注。历代给《孙子》做注者其实大多数没有实战经验。曹操就不同了,他大半生都是在征战中度过,而且亲自指挥过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大规模战役。 他的军事经历,眼界和格局要比其他注家丰富和开阔许多。所以读他的注有一种特别过瘾的感觉,因为这是一位顶级实践者给顶级理论家写的说明书。曹操对《孙子》的最大评价是”审计重举,明画深图“,意思是周密思考,慎重行动,谋划明确而深刻。其实,曹操本人就具备这样强大的战略思考和战略行动力,退一万步来说,他不会不懂得在当时的情况下,直接取代汉室的巨大战略风险。


总而言之,从曹操的性情(从他的诗作来看)、志向(从他的文集来看)和战略能力(从他为《孙子》做注来看)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他不当皇帝是必然的。


一点研究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这个问题从古到今一直被提起,是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曹操的粉丝是何其之多,很多人都把他视为男神级别的存在。当然,一部三国演义也让很多人憎恨曹操,国贼一般的存在。

借用一句话表达我心中的曹操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确实,后期的三国鼎立,说实在的并不严谨。魏国之于吴国和蜀国实力要强劲的多,无论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或是幅员之辽阔。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曹操打下的基础。那么,他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有当皇帝呢?个人觉得有如下原因:

1.从易中天先生的品读中,我们能够发现,曹孟德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将士,至少他年轻时候是的。他有一腔热血,兴复汉室也曾是他的理想。所以他很多时候也很矛盾

2.谋士毛玠为他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让他享尽了政策红利。尊奉天子用来号令那些不服从朝廷的臣子,为曹操招来了众多人才贤士,这些人当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是为汉室而来,是为皇帝而来。如果自己改朝换代,他也怕失去了民心,引起天下人才的不满。

3.朝廷大臣的反对,这里我们都知道的贤臣荀彧,以他为代表的一批老臣都是供奉汉室忠于汉献帝的,曹操想要称帝也要考虑这些人的感受,贸然从事只会适得其反。

4.曹操认为,一旦他自己称帝,天下便会多出几个皇帝。刘备早有称帝之心,更何况一直以“皇叔”自居。孙权也会称帝,到那个时候曹操自己就是那个出头鸟,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军事干预,自己将会处于两难的处境,就像是似曾相识的赤壁之战,所以这也是他所担心的。

5.当然,还有一点,个人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曹操在世时,一直在打压士族阶级。当时社会的门阀士族,绝对是拥有很多社会话语权的,就相当于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团。

而曹操深知这些士族阶级的厉害,所以一边重用他们,一边打压他们,搞得这些人十分痛苦。而这些人便抓住曹操称帝的想法,以期望达到自己的政治利益,双方的利益不能得到交换,所以称帝一事曹操在世时无法实现。

而到了曹丕时代,曹丕为了皇帝位置,与士族门阀交换利益,通过官员的任免权利以换得士族阶级对于自己称帝的支持。而结果我们显而易见,由于过于放纵士族门阀阶级,曹魏政权很轻松的过渡到了司马政权,曹魏就此跌落了政治神坛,司马家族开始绽放!



历史及格线


我是向日葵,我来回答,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势力都忙于称帝,称王,诸如袁绍袁术兄弟,但是,实力上最强大,最有威望的曹操却一直对汉献帝俯首称臣,直到自己生命到了最后也不敢谋朝篡位。

当时,曹操已经位极人臣,挟天子令诸候,汉献帝只是沦为了一个傀儡,但是曹操却一直没有将其废除,自己取而代之,这后人不时提出疑问,为什么曹操不当皇帝那,他在怕什么那?笔者认为可以用七个“害怕”,一个“让”,来解析这个问题。

一,害怕重蹈刺史王芬篡逆的老路,事未成,败露而自杀。

在曹操隐居乡野期间,冀州刺史王芬,许攸等人便想废掉灵帝,诛杀宦官,自立为王,由于曹操和许攸较为熟悉,因此就想拉拢赋闲在家的曹操,以确保政变成功。


曹操接到许攸的密函后,立即态度鲜明地拒绝了他们的邀请,曹操阐述自己的观点,告诫他们说:“现在,东汉政权虽然腐败无能,却仍然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若以冀州一州之力来反抗汉庭,这岂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曹操的苦口婆心没有劝住他们,最后这些人的筹谋还未实施就夭折了,最后众人死的死,逃的逃的,谋朝篡位成了一场闹剧。

刺史王芬因篡逆未成,败露自杀,使的曹操今后处事小心谨慎,不要向别人轻易表露自己的心机。

《三国志》: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馀万,天下骚动。

二,害怕像董卓一样作为权臣,专政,乱政,以至于天怒人怨,身死人手

汉灵帝死后,何进和宦官势力火拼,以致于双方全部消亡殆尽,董卓趁机上位,控制汉庭,但是出身卑微的董卓,为了能够提高的自己的声望,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废长立幼,杀死少帝,另立献帝为帝。就这样董卓挟天子,令诸候的时代就开始了,

《三国志》:徵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董卓专政之后,紧随其后的就是乱政,迁都长安,焚毁洛阳,杀戮百姓,偷盗皇帝陵墓。这一系列天怒人怨的的事全是董卓的“杰作”,董卓因此走向了不归路,士族大臣,豪强诸侯纷纷群起而攻之,不到三年董卓就死于吕布之手。

董卓作为权臣,专政,乱政的行为以致于自己身死人手,也告诫后来的权臣曹操可以专政,不能乱政。

三,害怕像袁术一样,称帝之路成为穷途末路。

袁术作为一方诸侯,早早就有称帝称王的野心,袁术更是依丈传国玉玺在寿春正式称帝,当时,汉室虽然名存实亡,皇帝也只是一个摆设,但是,各路军阀诸侯都有野心称霸天下,都不愿意寄人于篱下,此时的袁术称帝,打破平衡,成为了众矢之的,最终袁术众叛亲离,称帝之路成为穷途末路。而后不久被曹操击败,忧郁而终。

《三国志》:兴平二年冬,天子败于曹阳。术会群下谓曰:“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众莫敢对。主簿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术嘿然不悦。用河内张炯之符命,遂僭号。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馀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术前为吕布所破,后为太祖所败,奔其部曲雷薄、陈兰于灊山,复为所拒,忧惧不知所出。

袁术作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有勇气去做皇帝,但却没有实力做的长久,这也是在无形的告诫曹操,皇帝不是谁都能做的。

四,害怕自己谋臣的反对,失去自己专政的根基。

荀彧虽然是曹操帐下最得力的幕僚,为其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作为士人,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忠君爱国理念牢固,在感觉到曹操有称帝称王的野心后,就极力开始反对曹操。

曹操虽然爱才,但是他得知荀彧对他称帝称王表示反对后,就开始极力疏远荀彧,当曹操领兵进军的时候,荀彧在寿春留守,心怀歹意的曹操就命人给荀彧送去了一个空盒子,荀彧一看,当即就明白曹操的用意,曹操这是在告诉他,这大汉朝已经气数已尽,这里没有荀彧吃饭的地方了,荀彧长叹一声,即刻饮毒酒自尽,至此,荀彧死了,曹操也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

《魏氏春秋》: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

荀彧之死,虽然没有阻止曹操称为魏王,但是曹操最终还是怕失去自己专政的根基,即谋臣的人心,没有盲目的去称帝。

五,害怕天下群臣,诸侯联合起来对抗他。

曹操如果废帝自立,外围的各路诸侯便会联合起来对抗他,如荆州的刘备,东吴的孙权等,远的不说,就在稍早的时候,就有马超和韩遂就领兵前来征讨过曹操,而且还差点活捉曹操,使的曹操心有余悸。


《三国志》: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

在内廷里。汉献帝虽然软弱,但是也不甘心受人摆弄,汉献帝就积极联合各方势力,反对曹操,尤其是以董承为首的反曹势力,多次想要铲除曹操,但最后都功亏一篑。

建安二十三年,汉庭大臣金炜和耿济在许都发动了拥护汉室反对曹操的叛乱,同年,在邺城还发生了“魏讽阴谋反曹事件”,使的曹操感受到了前所未来的压力,以至于曹操基本放弃了称帝的愿望。

六,曹操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害怕自己盲目称帝,会带来万劫不复的后果。

曹操在初登政坛时,以匡扶大汉江山为己任,并为此了付出了青春岁月,等到曹操壮年的时候,经历了董卓专政,群雄逐鹿中原之后,他的理想便成了一个“愿景”,随后,曹操开始转变,挟天子,令诸侯,随着自己统一中原地区,曹操位极人臣,曹操逐渐产生了不臣不心。

随着曹操逐步封王拜相,时机已经成熟,但这时候的曹操也已经年老体弱,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如果自己强行称帝,必定会受到政敌和外部势力的反对和攻击,自己也有可能在晚年落个身死人手的下场。所以,年迈的曹操没有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兵行险招”,盲目称帝。

七,害怕自己名誉受损,并且自己虽无皇帝之实,但却有皇帝之权,何必去给自己“招黑”。

曹操深知,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携天子令诸侯,要比称帝讨伐,更加名正言顺,如果自己贸然行动,就会和袁术这”傻小子”一样身败名裂。

曹操爱护自己的名誉就如同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他也希望自己名存千古,有个好的名声。当东吴的孙权上书曹操,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室,自立为帝的时候,曹操断然拒绝了之,并拿着孙权来书传给群臣看,一向朝廷表忠心,二是证实自己也是一个要名誉的人。

《魏略》: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侍中陈群、尚书桓阶奏曰:“汉自安帝已来,政去公室,国统数绝,至於今者,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期运久已尽,历数久已终,非适今日也。是以桓、灵之间,诸明图纬者,皆言‘汉行气尽,黄家当兴’。殿下应期,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汉,群生注望,,遐迩怨叹,是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臣愚以为虞、夏不以谦辞,殷、周不吝诛放,畏天知命,无所与让也。”

曹操在汉庭后期,掌握军事大权,享受着天子出行的待遇,并且可以乘坐六驾金银车出行,曹操虽然不是皇帝,但却胜似皇帝,所以说曹操不会为了皇帝之位而冒天下之大不韪,给自己“招黑”。

除了上面的七个“害怕”以外,还有一个“让”字能够解释曹操为什么不做皇帝。

曹操效仿周文王,“让”自己的儿子曹丕来当皇帝。

曹操坚持不称帝,不做皇帝有两个目的:

  1. 曹操爱惜自己的名誉,把自己从“谋朝篡位”,“逆臣”,这些“词里”切割出来,而把这些不好的称谓留给自己的儿子,这个“锅”由自己的儿子曹丕来背,身后骂名也由儿子来承受。

  2. 曹操坚持不称帝实际上是为让自己的儿子曹丕统一天下做准备,果不其然,曹丕在曹操死后不久,便取代汉献帝,自立为王。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

总结:曹操登上政治舞台到他病逝于洛阳,历时四十七年,在这期间从一小吏坐到位极人臣的魏王,彰显了曹操卓越的政治才能,作为一个把持朝政数十载的权臣,却始终不肯称帝。这也是他与袁术袁绍等鼠目寸光之辈的天嚷之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