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老人因偏心无人养老,让5个儿女轮流平摊,合理吗?

傲世宝宝


网友,你提的问题我现在就答复你。根据你的叙述。你的父母偏心。现在轮流赡养,合理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权益保护法。你的父母。偏向你兄弟姐妹中不行的子女。害怕他们吃不上饭。生活有困难,父母的眼中是很有数的。优秀的子女。不用父母帮衬。就混的很好。现在你的父母老了。需要人赡养照顾了。你现在在总结你父母的错误。轮流赡养合理吗?合理。根据国家法律。你的父母把你抚养到18周岁。就已经完成任务了。他们供你上学。给你娶妻抱子。你的良心何在?现在还在总结他们的错误。如果你不赡养你的父母。派出所,法院会管的。重的判遗弃罪。輕的拘留。如果你不赡养你的父母。国家会对你进行制裁。你的儿女也会笑话你,不赡养你的。有一句话叫上行下学,上梁不正下梁歪。还是好好孝顺你的父母吧。











山东农村那些事


偏疼儿女不得纪。我家也这样。我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就我一个女孩。我退休了。做销售工资不非。但是,爸爸个性大,和那个儿媳妇都不行。我接来6年了,还要给老儿子攒钱💰,当时他们不养他,还把他们贷款(用我爸爸楼房贷款20万买车)留给我爸爸还,每月还贷款2200元,当时,我爸爸气的够呛,现在还是偏向他们,今年我爸爸90岁了。在我家。别人不养他,哥哥孝顺,嫂子不行。所以这个问题我有绝对的发言权。老人都这样😊。千万别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有好多时候,儿子孝顺,媳妇不行,不能难为老人。百善孝为先



茉莉55505


老人即使偏心别的孩子,不是也把你养大了吗?生的孩子多了,哪个老人能没点偏爱,要是非要计较这个,天下老人都没人养老了。

做人各凭良心,管别人干嘛,五个孩子都不养老,连被偏爱的也无所表示,说明没有一个孝顺的,谁也别说谁委屈。

我姥姥非常偏心我舅舅,经常跟我妈我姨抠抠上贴补俩儿子,可是我俩舅舅看见她就够了,根本没有因为得到偏爱而变得孝顺。以前我姥姥自己做的吃,现在生活不能自理了,让他俩一人管一个月饭都不乐意,现在管了一年多了,两个人的意见别提有多大,恨不得比窦娥还冤,我妈我姨就活该出钱出力,老人的零花钱,零食,衣服被褥洗漱全是我妈我姨来管,家产自然没份分的,我妈我姨也常气的哭,但从没想过不管老人。如果我妈我姨也那么计较,我姥姥只有受死的份了。

我婆婆严重的重男轻女,可是四个大姑姐,一个比一个孝顺,不但孝顺老人,对弟弟们也是十分疼爱。

说到底孝顺老人都是各凭良心,你不管老人是你自己的事情,别找理由。谁都有老的时候,兄弟不和可以,你要是因为他不管老人,你就也不管,这个没道理。

善待老人,终有一天命运会善待你,老天爷有眼。


紫豆蔻zidoukou


在老人身上,就别计较合不合理了。我岳母把家都给了儿子,有病卧床,趴在我家8年了。她儿子也不看她,她也不要儿子的,说姑娘养是应该的。养着她她还不同情我们,我和老伴都快60岁了,也没退休金,老伴伺候她出不去,靠我一人打工维持生活,还得养她,她农村老太太,一点钱都没有。一个月尿不湿就得400多元,打针吃药就更多了。还天天躺床上想着吃,不和我们吃一样的。想起来啥吃的就要。我累得病了她也不问一句,就是惦记儿子。还嫌我不去帮她儿子干活。挨累憋气又窝火。没办法碰到这样的老人咋办?也不能把她扔出去。凭良心吧!


用户2284556559560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虽然老人偏心,对子女有薄有厚,但绝不可以此为借口,不愿付出不愿去赡养。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我有一个同学的邻居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最小,他们对四个女儿刻薄,吃最差的,家里的所有事都由她们做,四个女儿个个都聪明能干,因家庭条件较差,四个女儿初中毕业就要去打工,现在个个都小有成就。小儿子娇生惯养,横草不拈直草不拿,读书从小就逃学上网、抽烟、收毒、打架斗殴,结果被判入狱十年。去年爸爸去世,母亲则病重卧床不起,四个女儿争先恐后照顾母亲那怕放下工作也不委屈母亲,但母亲毫不领情,经常骂几个女儿,还怪四个女儿没有关照好弟弟,让弟弟受苦了。在这种情况下四个女儿任劳任怨,不离不弃照顾老人。虽然是义务也令人感动。

所以说无论是什么情况,不管老人做错了什么事,赡养老老人是后辈责任,也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义务。这里的赡养,是指赡养人为被赡养的老年人在物质和经济上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并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关心、扶助和照料老年人。

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下去,我们每个也会老去,你的行为会影响到你的孩子,你现在怎能做,孩子将也会这样做,让我们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潇洒糊涂虫


合理合法但却令人不服,虽然内心不服,但也不得不从。我婆婆的心眼那是偏到大马路上了,老二一家是她的心尖尖,老二家的儿子更是她眼里传宗接代的重要人物,就好像他们家有皇位要继承一样😡结果公公一去世,还不是三个儿子平摊赡养义务?一个儿子买菜一个月,雷打不动。得了享受的老二一家,却并没有因为占尽便宜而多尽一天孝😔(儿子被公婆倒贴钱带到十八岁,两口子一年四季在公婆家吃饭,从来没有交过一分钱,公婆的存款还被老二两口子借走了四万九千块,根本没有还,结果公公一去世,婆婆就红口白牙地胡说八道,说老二两口子已经把钱全部还给她了,哼,鬼才相信😡😠)反而千方百计地编造理由躲避赡养,可惜老太婆还是一如既往地偏心眼,天天刻意强调说老二一家是如何如何地孝顺……对于这一切,我老公心知肚明,但是他依然认真尽孝,做着自己份内的事情,不能因为自己的妈妈偏心眼而不孝顺噻!要知道,那是要遭雷打的。


凤146983974


孝敬是可以传承的,我老公爷爷活九十三岁才走,我婆婆家公对老爷子真的好!没有牙齿吃不动肉,家婆用刀砍细给他吃,饭煮得很软,年轻人刚开始真是吃不惯,可他们一大家子都是这样吃的,我嫁过去大半年才慢慢习惯,吃鱼的时候我也给老爷爷理鱼刺,对他很尊重!我老公说我们以后都会老,不要嫌弃老人家,我老公、老公姑爷都是政法部门的领导,其他人都有很好单位,家里人都不嫌弃老爷爷,所以我现在自己的妈妈九十岁了住在我家,我也是跟我家婆一样做,菜叶给妈吃,我吃菜梗,肉撕开给她吃,我也不嫌弃我妈妈的很多缺点。我孩子们对她也是很好!


马蓝4


轮流赡养是对的,不管怎样,老人也养大了你们。我妈的堂姐和我们是一个村的,她姑娘也嫁的一个村的,嫁的这一家弟兄6个一个女儿,老太太去世后老头6个儿子轮流一家一个月吃住,我这个姐是老三,她和老四媳妇不和,等她伺候完一月后老四家不接,就一直在我姐家住着,又过了一个月该老五家接了,老四媳妇就跟老五媳妇说:你不许去老三家接,我不接你就不许接,老五媳妇也不去接了,就一直在我姐家住着,老头也没办法。我姐说:没事,人家一个儿子就不养老人了?就当一个儿子。楼主说的这家这情况和我姐家估计差不多吧!


云彩139423797


我觉得父母偏心不能和善养父母化等号。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五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边齐呢,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不听话的孩子,父母会操心多一些,这让我们这些听话的孩子感觉父母对我们关心少。我们家就这样,我哥哥和我弟弟从小就没少让父母操心,我和妹妹基本上没让父母操什么心。我们结婚后,我母亲只给儿子看孩子,母亲认为只有,儿子,儿媳,孙子是自家的。有一次,我妹妹去母亲家,看到母亲一个人满头大汗在烧茄子,我嫂子在吹着电扇吃西瓜,妹子生气的对母亲说,大热天,吃什么烧茄子,什么省事吃什么!母亲却说,你少管我们家的事!妹子哭着走了。母亲一辈子没看过病,去逝前住了8天医院,在这8天里,我嫂子没给我母亲挮过一杯水。哥哥和弟弟照顾母亲不方便,都是我们姐妹们照顾。我看出来了,母亲去逝前非常伤心,她好后悔。有同感的兄弟姐妹们,不要愿恨父母,必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


4620015823248


看题主问题,老人因偏心无人养老,看来他偏心的五个儿女其中的一位或几位,也不愿意给他养老呀!

首先来看看,老人为什么会偏心呢?

1.大家庭内部沟通不良。

我曾经看过一个新闻,有位老人得拆迁款30万,最初给小儿子保管,小儿子把30万做了理财。大儿子愤愤不平,老人自己钱不在身边也有点焦虑,闹到后头,小儿子愿意把钱拿出来但表示以后不愿意管她了,女儿也表示不想再管,大儿子信誓旦旦却满口都是那30万,要求把30万存入自己名下。这看似老人偏心小儿子引起的家庭纷争吧,我觉得实质还是大家庭内部的沟通问题。像这种情况,老人事先开个家庭会议,安排所得拆迁款的处理问题,也不至于她在擅自给小儿子保管后引起一系列的猜疑和误会。对于其他子女来说,这30万能跑啊?为这个事情闹只能说格局胸襟太小。

2. “会叫的孩子有糖吃”

人无完人。特别对于老人,孤独,缺少陪伴,与年轻人的世界脱节。虽有儿有女,但总会抱有焦虑感。在儿女面前,越来越老的他们显得弱势起来。如果某个儿女稍微嘴甜些,贴心点,他们会比较开怀,所谓“会叫的孩子有糖吃”,说父母偏心的,都是偏心那“会叫的孩子”了。就像《都挺好》里面的苏明成,受母亲偏爱,原于他会说会哄会陪伴啊!

3. 某个子女生活境况差

我周围就有很多老人,对家庭条件差的子女进行补贴,心疼他们生活困难。

结合以上三点,看题主问题,五个子女都不愿养老,很可能是第一种情况,大家庭内部沟通不良。建议家里的儿女们还是开诚布公的把情况沟通透彻,老人养老的事情不能犹犹豫豫,否则会使老人寒了心,也会使兄弟姐妹们产生嫌隙误会。另外一方面,年轻人还是胸襟大些,无论怎样,老人都是自己的生命源头,没有他哪有你们呢?就像《都挺好》里面苏明成说的“难道你们喝西北风长大的?”。赡养老人不要推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觉得都挺好的。

如果是上面第二第三种偏心,我觉得也能理解吧。毕竟有人给了老人陪伴与欢乐,老人偏爱他一些也是正常的心理趋势吧!如果兄弟姐妹有谁的日子特别困难,不说老人,其他条件好点的不也应该是尽量帮忙么?兄弟姐妹能互帮互助,我觉得这是特别荣耀的一件事。

所以,子女平摊,当然可行,灵活一点的话,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必争来争去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