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有的人學習很努力,成績卻一直上不去?

用戶3772754621


有些孩子,學習看上去很努力,但成績平平,原因有這幾個方面:

一是學習的方法不對,不會找竅門、抓要點學習。舉個例子,同樣背誦一篇文章,會學習的孩子會抓關鍵詞、關鍵句,會用思維導圖等形式幫助,可能半個小時就背過了。有的孩子只會大水漫灌,一遍遍讀,可能一個小時也背不過。

二是努力的方向不對。我教過一個孩子,哪位老師也表揚能幹,但就是成績上不去,後來反覆觀察發觀,他在“假努力″,聽課看上去專心實則“身在曹營心在漢″,作業按時交實則應付完成,他的心思全集中在研究遊戲上了。

三是智商問題,人的智商差別不大,但不得不承認有差別。同一問題,有的孩子一點即通,有的講三五遍也搞不明白。



月色溶溶


後臺提問的同學很多,繼上次“老師,我不知道怎麼學習,怎麼辦?”之後,我們有收到了以為小夥伴的問題:“老師,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依舊學不好?”


聽到這句話,老師也很無奈。這是很多同學的通病,其實,悄悄告訴你們,其實老師當年也問過這個問題,後來收到一些高人的指點,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經過了一番歷練,形成了自己獨特學習方法。所以現在也是在用自身經歷幫助大家~

相信看過12月1日的“2019護考通關攻略直播”的同學已經掌握了很多關於護考重難點,考題類型方面的知識,除此之外,大多數同學還記得南城老師送給大家的一句話:成功不一定有捷徑,但成功一定有方法!


01
識別重點

先瀏覽,到精彩部分時再細讀,不僅可以對書的大概有一個瞭解,而且時間長了之後可以自然找到重點。瀏覽的過程建議大家先翻看書的目錄,先看第一級標題,再看第二級標題。一般的書籍的一級標題是“章”,比如你打開了護士資格考試的一本書,發現第一章有131頁,第二章有78頁,那麼通過這個簡單的比較就可以看出:在這本書中,第一章與第二章相比,第一章更加重要。當然,識別重點的階段比較費時間的,我們的護理考試,我們就可以買一些手冊(比如:星考點·核心考點速記手冊)來快速跳過這一步驟,迅速Get到全書的重點。


02
分解任務

當你順利成功識別重點之後,恭喜你,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但是,不要過度高興,因為這時,你還沒真正開始學習,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分解學習任務。一本書,四個月要學習完,怎麼分解,四個月120天,假如一本書有120頁,一天學習一頁就可以達成目標了。但是你要知道,作為護生120頁的書是不存在的。


03
學練用結合

護士考試相較於其他考試的不同之處在於,護士考試的實操性更加顯然更多,我們平時實習其實完全可以鞏固一下課本的知識,比如你的病房來了一個誤食了樂果的患者,這是就可以回憶一下課本的知識,樂果是用什麼來洗胃來著?這時,護士長說:快拿2%到4%的碳酸氫鈉來!這時你就Get到了樂果的洗胃藥,這叫學用結合。

而考試作為一個令人捉急的全是問題的奇葩的存在,光靠平時的知識點還是不行的,為什麼?知識點不固定,題目會千變萬化,而且,稍微變一下你的固定的知識點就用不上了。所以平時需要多加練習考題,真正考試時才能以不變應萬變。這叫學練結合。

現在奇點護考正好有這個機會,每天第一篇發佈的文章,是核心考題,現在打卡5天全對還有獎品。你確定不要這個機會?


04
巧用口訣

相信大家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一定學習過這樣一個口訣:j q x,有禮貌,見了小魚要摘帽。

嗯嗯,這是在講我們j q x的特殊使用規則,但是,這樣一個順口溜式的小小的口訣,就馬上讓我們記住啦。當然,護理考試的知識點相比J Q X要更難更多,那麼既然很難,為什麼不用一些口訣的記憶方法呢?


本文由奇點護考原創,各位大俠,轉載留名


另外,歡迎各位同學繼續提問

你的問題,我來幫你。


奇點護考


其實你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惑我很多年。


當年我身邊的很多同學跟你描述得很像,天天趴那裡學習,讓我很困惑:就那麼些知識,還用得著用這麼多時間?作業一會兒就做完了啊。而且,那些特別用功的,雖然不是倒數,但一般是不會很靠前。所以,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可能他們比較笨吧。

到了大學,又有這麼一個同學:天天去上自習,熄燈才回來,可每次掛科最多的必有他。這就更令我困惑了,因為我們學校當年高考錄取分數理科中僅次於清北,笨學生是考不進來的。

後來關係好了,實在忍不住,就私下請教他,他回答地很直接:我去了自習室,打開書我開始走神,也不知道在想些啥,反正就沒想學習。


後來,教了學生,才發現這個原因還真不是一個原因能說明的。一般會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上課效率低,沒聽懂,做作業就很慢,所以看上去就很用功,但是因為沒聽明白,作業效果就比較差,成績就不會好。

二、假裝努力。看上去是一直在學習,但其實在心猿意馬,不知想啥。書打開著可能目光散漫,沒聚焦到內容上,半天不翻一頁。表現在做作業上,就是拖拉。

三、接受能力差,也就是看上去有點笨。不一定是智力低,也可能是基礎差,導致聽不懂,學不會。

四、不會學,全靠死記硬背多練習,不總結不歸納,學成一鍋粥,知識條理性差,記住了不會用。所以考試不會好。

學習要優異,智商、態度、方法、努力都很重要。現在孩子智商都差不多,所以首要是態度,然後是方法和努力。不怕學不會,就怕不想學。


小學奧數時光老師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的中學時代,就碰到過很多這樣的人。甚至,我一度認為自己也是這樣的人。

先說說我的同學吧。

我上初中的時候,有個同學,看起來真的是很努力。你知道他是怎麼努力的麼?我上初中的時候是九十年代,那個時候缺參考書。我的這個同學也不知道從哪裡借來一本英語複習書,就開始一頁一頁地抄題。是的,把所有的選擇題都抄在了本子上。抄了整整一本子。可是最後呢?他的成績也沒能上去,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同學光抄題了,根本就沒有做啊。你說這不是在做無用功麼?

再說說我的另外一個同學。是高中同學。也是特別地能學期。她下課從來不玩,就是寫作業,就是看書。可是,會考的時候,竟然四門都沒有過,最後連參加高考的機會都沒有。我真的好奇怪啊。後來我明白,她的努力,她的用功真的只是看起來很用功。比如看書,她看書走心了麼?我不由地又想起來一件事。兩個學生學習如何下圍棋,可是一個認真聽講,另一個貌似也認真聽講了,可是心思卻不在圍棋上,這結果自然就是兩個樣子了。

再說說我自己。曾經有一陣子,我努力學習寫書評。可是我真的很不喜歡看那些燒腦的書啊。你說,連書都看不進去,如何能寫好書評呢?

不錯,人的智商確實不一樣,但是,一個智力正常的人,如果真正走心了,且按照重複學習的方法,按照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確實認真記憶了,你說,成績能一直差下去麼?

所以說,很多人的努力,只是看起來努力,是沒有走心的努力,那麼成績自然是上不去了。

我是頭條卜玉霞,謝謝關注,歡迎評論轉發,麼麼噠!

卜玉霞


看到這個問題,想到了曾經的自己

努力這兩字,打我讀書開始父母就經常說,要努力讀書,將來怎麼怎麼樣。我們只聽到了要努力,卻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去努力



在高三那年,我那時候的狀態就是這樣子,明明自己挑燈夜戰的去努力做習題,聽英語聽力,可是一到週考月考成績和努力總是走向相反地帶,那時候的自己一看到成績,心裡不斷有兩個聲音在打架,一個,再努力一點,一個,你那麼努力,還是我看不到一點起色,要麼放棄吧。說實話,那時候,放棄心裡應該佔有8層吧


後來和姐姐聊天,我說我很想放棄,真的太痛苦了,你知道,那種付出了很多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成就,心裡是痛苦 難受更多的是放棄。姐姐就推薦我去閱讀一些勵志的書籍

讀了好幾本那時候,從那些勵志故事裡似乎找到自己的樣子,原來不是我一個人有這種痛苦的時刻,那些奮戰過高考的人都有啊!心裡似乎得到了慰藉


我也從書裡找到了努力了那麼久看不到成績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讀書的方法有問題,一個人只有先學會讀書,才能讀好書

成功路上方法永遠比努力重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是成績起色的關鍵所在

謝謝,希望對你有幫助


傾誠時光情感


作為一個成績從來都是處於中游的前學生,我感覺自己應該很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學習這件事嘛,當年是真的很想學好的,也實實在在也做過一些努力,但是成績卻一直不溫不火。我是文科生,高中時候最輝煌也就是考了個班級第九。再往上?沒體驗過。


仔細回想自己的學習經驗,我覺得主要有這些因素:


1、懶

懶也不是真的懶,就是不勤奮。具體體現在:感覺一個題難到要花一個小時才能搞定,那就會選擇不做;做英語閱讀如果遇到課本里沒見過的生詞超過5個,很大可能就懶得再去查了;至於背課文,那真的就是很佛繫了……

但你要說我不努力?不啊,我從來不遲到不早退,逃課更是沒有的!晚自習從來都是認認真真埋首在書本里一直到放學。每節課的筆記都很認真記,課本後的單詞表都滾瓜爛熟,政治歷史的要點我全都知道。


2、三分鐘熱度

也真的下過一些狠心要把缺漏補起來,把不會做的題全都掃光。我是個很有儀式感的人,每次行動之前都會制定嚴密的作戰計劃,按照計劃走,用不了一個學期的時間至少高中課程能做到掌握完美。

如此認真對待學習的人,你能說我不努力?但你也猜到後果了,計劃只是計劃罷了,執行三五天後計劃就成了廢紙。


3、注重形式

家裡長輩送過我一本學習方法的書,認真看過以後深以為然,覺得自己確實是不會學習才成績不好的!你看聽課也有學問、記筆記也有學問、複習也有學問……

於是學了方法的我就開始籌備起來。但做了一段時間以後才發現,自己只是有樣學樣。那些學霸的學習方法是很好,可我只關注到買什麼樣的筆記本、怎樣做筆記更科學……其餘的,早就丟到腦後了。

但在旁人看來,那個姑娘認真聽課、認真做筆記、認真複習……很努力啊!


記得有本書叫《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我還沒看過,但我猜它說的大概就是我這種人。不過現在我認識到問題所在了,學習就是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下去的。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完成的任務有很多種,別撿簡單的做,那些難的任務才會讓我們進步。


要相信,真正用了心的努力,一定會有收穫的!


馥兔


學習很努力,但是成績上不去,這樣事情很常見。最關鍵的就是方法不對!

舉個例子你就懂了。比如記英語單詞這件事,有些孩子每天都規定自己記多少單詞,天天如此從不中斷。照理來講,英語成績應該是非常好的了,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那麼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原來他們只知道往前記,根本不抽時間複習。結果記住後面的前面的又忘記了,在做作業的時候遇見以前學過的單詞,仍然就像沒有見過一樣。於是他們要從頭開始記,不斷的反覆。就這樣,一遍記一遍忘一遍記一邊忘,根本沒有什麼效果。

他們確確實實的是每天下了很多的功夫,但是效果卻很不理想。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是在所學的知識全部忘記之後再來重新記,所以即使下了很大的功夫,收效仍然不大。

然而有的學生,你看他並不是人非常的努力,但是他們的成績卻非常好,這又是為什麼呢?主要就是因為他們的方法比較好。還拿記英語單詞做例子吧。他們是記住之後,很快的利用一些時間及時複習,從而加深印象,鞏固成果。這樣他們所記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做起題目來就會得心應手了。

所以關鍵還是方法的問題。方法對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對,事倍功半。


教育無處不在


六年級,努力學習卻不出成績?我相信孩子不傻不笨,肯定是方法不對和學習效率不行!



學習就像做市場,我們工作中跑市場的要把產品賣出去,需要客戶。那麼怎麼樣才能找到客戶並且讓客戶買單?這個問題和你這個問題很貼近。關鍵在於找對人用對方法,再才是產品硬。

你孩子是屬於認真學習的,成績有上升空間卻不見上升效果。

方法:不要什麼都去學

時間有限,孩子精力有限,而考試的重點就是那麼些,擺在面前。咋們抓住重點學習,再穩固基礎不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了嗎,良好差不多了。在往上,試卷總有一小部分拉分提,也就是難題,在做好前面2點後想要很優秀,那就攻克難題嘍。

效率:專注你正在做的事情

不用一天24小時學習,你也做不到,即使做到了也沒有性價比。當你決定玩的時候就別去管學習,輕輕鬆鬆的去玩,別有負擔,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學習的時候就認真學習,想其他的,做好眼前的事情。



作為家長,分析一下孩子平日精神狀態怎麼樣,有沒有身在曹營心在漢,或者是“假認真”。結合孩子性格,和孩子談話,以朋友的身份。


故事有你更完美


這個題目說得不太清楚哈,具體是怎麼樣的我們也不太清楚,那我就聊聊我身邊有看似很努力,但成績就是上不去的例子,僅供參考下哈。

對,我說的是看似很努力。有些人,你看他好像一直在看書,很努力在學習,但是事實上,他只是人在心沒在。我有個表妹,人很機靈,學習成績總是不太理想。她很苦惱,她問我,表姐呀,為什麼我天天這麼努力了,可是考試的時候,就是考不好呢?

那天我就跟她一起來複習。我們一起復習背一遍古詩。讀了三遍後,基本上我感覺就記得差不多了,然後問她記得怎麼樣了,她說還差點就可以了。然後就再讀了二次。她說覺得可以了。於是開始背。可是一開口,就背錯了。後面的完全想不起來了。一般來講,初中生背個古詩應該讀二遍差不多就可以背下來了,怎麼讀了這麼多次,她硬是一句都背不全呢?

原來,她讀的時候,嘴巴是張得很大,聲音也很洪亮,可是腦子根本沒有在記,用我們老家的話說是冷水澆鴨背,根本留不下任何東西。所以就算她多讀再多次,都很難把這詩給背下來。我就建議她,邊讀的時候,邊想每句古詩的意思是什麼,儘量把腦子用起來。這樣她全心投入後,果然很快就把詩背下來了。

表妹最後笑著說,還是表姐聰明,我怎麼那麼笨。唉!其實不是我聰明,她笨,只是她沒有做到專心專注,沒有沉下心來學習。所以學習努力與否,不在於你花了多少時間,而是你用了多少心。


悅讀會


先說一個身邊的例子吧。高中時在後桌有一位女生,對於語文、政治等文科科目上課時看上去都很專心,筆記刷拉拉地記,密密麻麻,下課了呢,經常跑去問老師,包括來問我問題。但是一到考試,成績卻總是中等,平常。所以那個時候我和另一位男同學經常挖苦她。

可是,到了大學後,是職業院校,她經常參加社團活動,後來竟然成了學生會主席,現在也自己開店,賺的盆滿缽滿。在金錢上早就超越我們了。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

1.有些人確實不適合讀書,至少是某些科目;

2.雖然不適合讀書,但人家多問,說明那個時候就勇於表達自己,社交能力強,所以到了大學就一閃一閃發光彩了。

所以當你讀書怎麼也讀不好時,其實上帝早已經給你開好另一扇門。喊著你過去呢。

3.現在來看,她當初成績不好一個原因是沒有把老師把書本上的知識點變成自己的,沒有去進行歸納,整理,只是被動地接收,記錄。這樣的知識點是死的。一到考試,題目一靈活,自然就看不到好成績。

所以,強調一下一定要去自我歸納整理,一開始會慢一點,但行成自己體系後會事半功倍。

(我是江水,熱愛文學,略懂教育,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