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黔西南州坡桑桑蠶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再造百餘畝桑田 助推桑蠶產業發展


黔西南州坡桑桑蠶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再造百餘畝桑田 助推桑蠶產業發展

工人在修剪桑樹苗


近日,位於義龍新區德臥鎮團山堡村的黔西南州坡桑桑蠶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發展壯大桑蠶產業,再造150畝桑田,帶動更多農戶就業增收。

來到德臥鎮團山堡村七組,記者看到,連片的田地已經覆膜結束,工人們正在忙著修剪桑樹苗、修枝、扦插桑樹枝等。


黔西南州坡桑桑蠶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再造百餘畝桑田 助推桑蠶產業發展

工人在修枝


“我們做得五六天了,活路比較輕鬆,每天90塊錢,帶動人多,離家也近,他們大多都是喊這些寨鄰來做。”家住德臥鎮團山堡村坡桑一組的村民黃小歡一邊扦插桑樹枝一邊說。

“春天來了,我們已經流轉的所有土地的地膜鋪結束了,這幾天都在抓緊時間把桑苗剪好,把枝修好了拿去扦插,在春天前把桑樹種下去。今年好多農戶看到我們效益還不錯,都積極報名參加我們合作社,都來養蠶。”黔西南州坡桑桑蠶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黃妍說。


黔西南州坡桑桑蠶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再造百餘畝桑田 助推桑蠶產業發展

工人正在扦插桑樹枝


“去年我家也種了10多畝桑樹,種桑養蠶還是可以的,去年也得了兩三萬元的收入,在農村這個收入也算可以的,比種玉米、水稻這些好得多,今年我家也打算繼續跟著合作社發展種桑養蠶產業。”德臥鎮團山堡村村民韋文會農閒時也經常來合作社幹活,又多了一份額外的經濟收入。

種桑養蠶是一項短、平、快的產業,風險小,市場相對穩定,經濟效益高。據悉,德臥鎮團山堡村2019年採取“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發展種桑養蠶產業,該產業由黔西南州坡桑桑蠶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髮展。今年該合作社準備擴大桑樹種植規模,修建專門的養蠶基地,帶動更多村民積極參與,努力將種桑養蠶發展成為德臥鎮團山堡村群眾脫貧致富特色產業之一。

“我們今年打算把桑蠶產業擴大,發展桑葉養雞、桑葉養豬,帶動更多村民就業,同時把我們優質的蠶絲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認識坡桑桑蠶。”黃妍如是說。(文/圖 韋堂敏 鄧 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