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古代的一兩銀子,究竟相當於現在人民幣多少錢呢?

用戶64315238905


銀子自唐朝以來就作為大額生意的貨幣流通,從盛唐時期到現在一千多年以來,銀子一直以貨幣、首飾、物件等形式存在。那麼一千多年前的銀子價值幾何?換算成人民幣相當於多少錢呢?

唐開元盛世,唐朝鼎盛時期,物質豐富,百姓富足,一斗米只賣5文錢,而一兩銀子等於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錢),也就是說可以買200鬥米。

10鬥為一石,即是20石,唐朝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

4130塊錢相當於我們四線小城市,一個普通公務員一個月的工資了,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拼死拼活上一個月班,到唐朝才賺一兩銀子工錢。而唐朝一個普通的七品芝麻官,每月的俸祿都要二兩銀子,相當於8000多塊錢人民幣,白領啊!真想分分鐘穿越時空去唐朝打工。

雖然到了唐朝末期也出現了通貨膨脹的狀況,米價從5文漲到10文錢一斗,那一兩銀子也等於今天的2065元人民幣。通過電視劇我們瞭解到唐朝人民生活富足,出手闊綽,放在今天,原來唐朝人很多都是百萬富翁啊。

到了北宋時期,隨著四川成都的“交子”紙幣的出現,白銀的存量減少,不足以趕上經濟的發展,銀子的價值又開始縮水。宋朝“錢法”混亂,一兩銀子等於多少貫錢不等,從480文到700文,根據地域不同算法不一。

同樣以米價來計算,一兩銀子可以買4~8石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近924—1848元(一說宋石為96斤,就相當於1兩銀子672—1344元)。

蘇軾文集裡曾提到他被貶官黃州,一家數十口(按20人計算)一月開支只有4500錢還能有餘,按當時的銀價計算只有2—4千元人民幣,能養活那麼多口人,看來宋朝的物價和今天也沒法比。

明朝時期,國庫最充盈的時候就是萬曆年間了,那時候整個國庫也只有200萬兩銀子而已。民以食為天,史料記載,在明朝一兩銀子可買大米二石,一石約為九十五公斤,所以明朝的一兩銀子等於600元人民幣左右,購買力較宋朝又縮減很多。

清朝時期,在康乾盛世,在當時一兩銀子能買150斤優質大米,相當於現在450元人民幣。清朝末期,受國外貨幣的衝擊,白銀價格繼續貶值,一兩銀子只能摺合人民幣200元左右。

從唐朝至今已過去一千多年,很多東西已經成為歷史,銀子,從曾經的貨幣到如今的各類裝飾品,也已流傳千年,只是在這一千多年裡它的角色由重到輕,到退出歷史舞臺成為裝飾品,它自身的價值也縮減了一百多倍。

現在的一兩白銀價值大約在一百五六十元左右,已不能作為貨幣流通,根據國際行情可以作為貴金屬進行投資買賣。

白銀歷經千年,身價持續下跌,更不知道若干年後銀價又能幾何?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