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散文」難忘的一次革命老區單縣之旅(作者:文士)


「散文」難忘的一次革命老區單縣之旅(作者:文士)

難忘的一次革命老區單縣之旅(散文)

2011年,來鄭州的工作要點告一段落,計劃4月30日乘飛機回烏魯木齊與家人團聚。詢問航空公司,旅遊旺季價格高得出奇。心想,離了張屠戶還吃連毛豬不成,我與航空公司叫開了板,直奔鄭州火車站。俗話說,無巧不成書。在火車站廣場意外地見到了的小妹劉亞莉。在數千裡之外能碰見家鄉的人,況且還是好朋友,不能不說是一件快事。一陣興奮寒暄之後,她告訴我說,這次是專程送老母親回老家山東單縣,5月2號返回烏魯木齊。當她知道我也要回烏魯木齊時,說:“我們一起回如何?”我當然高興了,可謂正合我意。一路上有美女相陪豈不美哉,再說,坐火車回新疆幾天的枯燥、寂寞也真是不好受。

沒想到的是,火車票同樣難買。近幾天都沒有臥鋪票,就連硬座票稍一猶豫就可能變成站票。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之後,新一輪到新疆淘金者絡繹不絕。喜的是,人流的湧進帶動了新疆經濟的發展,作為新疆人這是件可喜之事;憂的是,坐車回家竟成了一件難事。好在小妹事先買好了一張返程臥鋪車票,我只好買了一張硬座票,等到了火車上補票碰運氣。於是,我和小妹約定五一先去單縣革命老區旅遊,然後結伴回新疆。

從鄭州到單縣約300公里,司機告訴我大概要行駛4個小時。與我鄰座的是一位在單縣文化館工作的老鄉。一談起單縣,他口若懸河,津津樂道。他說,素有“中原鎖鑰,四省通衢”之稱的單縣,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豐厚。早在原始社會後期,人們就在這裡勞動生息。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推行郡縣制,改單父邑為單父縣,至今已2226年。單縣歷史上曾5次為國,4次為州,一次為府,2次置軍,3次置專署,終以縣至今,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縣”。單縣是著名的武術之鄉,戲曲之鄉,書畫之鄉,是儒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單縣”這個地名詞語和單縣境內的聚落地名群,都是在單縣地域文化的環境中形成、演變和發展的,從而造就了“單縣”語詞及其地名群的語源特徵和文化內涵。同時,單縣地名語詞文化為我們瞭解和研究單縣地域文化提供了線索。

  他說,單縣是早期共產黨人革命的搖籃。早在1929年,單縣就有了中國共產黨的活動,1934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單縣中學建立了單縣第一個黨支部,1936年又在單縣城關、張寨、潘莊等地相繼成立中共黨支部,革命烽火從此在湖西大地上熊熊燃燒,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英勇鬥爭,用熱血和汗水譜寫出一曲曲悲壯動人的樂章,鋪就了一條中國革命的勝利之路。

  他還告訴我說,單縣最出名的就是羊肉湯。他似乎害怕我瞭解不夠,索性講起羊肉湯的由來:玉和單縣羊肉湯是由善縣[三義和]羊肉湯創新發展而來,已有幾百多年的歷史,日常飲食對湯類情有獨鍾,在單縣經商時,對[三義和]單縣羊肉湯有多研究,隨得真傳。於一八八六年開起了羊肉湯館,由於家裡經商商號[玉和],隨後玉和單縣羊肉湯廣泛傳開。 後其長子王顯芝,少年得志,邊做官邊經商,繼承父志。對羊肉湯的製作方法上進行了改進,並加入了十幾味中藥,使湯色香味具佳,鮮而不羶,可口宜人。不僅是一道適口的美食,還有許多藥膳功能,具有溫中散熱,健脾和胃,助消化,增加抗病能力等作用。

  在與這位老鄉的攀談中,班車鳴笛開進了單縣汽車站。一路上幾個小時的顛簸,一點都沒感覺到累,這要得益於單縣老鄉。他對家鄉的熱愛,對家鄉的熟知令人肅然起敬。

  小妹的老家位於縣城的西南角,一座優雅的庭院坐落在高樓林立之中。才走進院子,羊肉湯的香味就撲鼻而來,看起來,單縣羊肉湯果然名不虛傳。一碗羊肉湯,一個燒餅,讓我喝得酣暢淋漓,一路的辛苦隨汗流失。

  和我們一起吃飯的還有一位百歲老人,差不多與我吃的一樣多。一位百歲老人還能有如此飯量著實驚人,她就是小妹的姥姥,單縣第一個黨支部創始人之一徐英才的遺孀。這位百歲老人耳不聾眼不花,說起早期與愛人鬧革命的情景時,思路清晰,敘事有序。她說:“我和愛人開展活動時,都穿破爛衣服,偽裝成要飯的。這樣一來是和老百姓容易接觸,二來不容易引起敵人的懷疑。”“我孃家富裕,大大也喜歡這個女婿。所以,我愛人的活動經費一緊張都向我大大要。”說起當年鬧革命的細節來,老人家記憶猶新。當談到愛人犧牲的情節時,老人家充滿了懊悔。她說:“愛人以前搞活動時,他走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打掩護。最後一次,我因為要回鄉下生孩子,沒有跟著他,結果被敵人抓住了。要是當時有我在,可能就不會被抓--。”說到這兒,老人家眼圈紅了。為了免於老人家傷心,我好奇的問她:“姥姥,當時你不怕抓嗎?”她微笑一下說:“我穿的和要飯的一樣,敵人一來,當地的群眾就掩護我。”從姥姥的話語中,我們不難了解到,徐英才烈士,當初開展革命工作時,是如此的艱苦,又如此地殘酷。老婆作掩護,在老丈人家謀集活動經費,可謂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5月2日上午,我們驅車100多公里前往商丘乘火車站返鄉。也許是心急的結果,到商丘後,離發車時間還早,小妹提出到市區轉轉。一位退休的老師傅,開著小電瓶車拉著我們在城裡兜風。一路上不停地給我們介紹沿途的景點。這時候,我發現小妹看著我不停地笑,我還以出了什麼問題,忙問:“怎麼了?”“我覺得坐著這樣的小車特別的有意思,比奔馳寶馬都有情調。”小妹調侃道。當來到一尊大型毛主席雕塑時,我讓開車師傅停下車,幫我們在主席像前合個影。老師傅的攝影技術實在是不敢恭維,五次三番都沒能攝一張構圖好的。也就在攝影的同時,我們又一次感覺到毛澤東主席的偉大,因為我們出生在毛澤東時代,對毛主席有無比深厚的感情。當要離開毛主席像時,我和小妹神情嚴肅地行注目禮。

  登車還算順利,小妹放下行李慌忙去補臥鋪。列車長告訴她,現在都是全國聯網售票,在車上補票根本不可能。我一聽就傻了眼,趕忙安慰小妹,你在臥鋪車廂,我去硬座堅守。人是天,飯是鋼。我們帶著許多無奈向餐廳走去。在餐廳吃晚飯時,我打聽到了一則消息,說是交30元錢就可以在餐廳休息。小妹巡視了一下餐廳,說:“在這裡應該比硬座車廂裡舒服些。”於是,我們要了一瓶酒,點了四個菜,決定在餐廳打持久戰。大約在深夜12點,事情有了轉機。值班列車長告訴小妹,說是到西安能給我們補一張臥鋪票,不過,要等到凌晨兩點。小妹一聽欣喜若狂,搓著手說:“沒事,沒事,我們等。”說完,連聲對列車長致謝。我舉著滿滿地一杯酒一飲而盡,情緒失控道:“真是老天開眼。”說完話鋒一轉,對小妹戲噓說:“看起來,就連老天爺也要厚待紅顏,”

  從商丘到烏魯木齊的運行時間是48個小時,以往總覺得漫長,今天到是顯得時間不夠長。這時,我突然想起“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諺語來。幾天的勞頓,說不累那是瞎話,只是,這樣的辛苦被慢慢地轉化成了動力。臨下車,小妹扶著腰告訴我,要是再有半天可能就堅持不下來了。此言一出我陡然一陣心酸,似乎覺得自己忽略什麼。誠然,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要感謝小妹一路上的關心、照顧,讓我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


「散文」難忘的一次革命老區單縣之旅(作者:文士)

「散文」難忘的一次革命老區單縣之旅(作者:文士)

作者簡介:崔超群,筆名,文士,生於1962年6月19日。中共黨員,退伍軍人,在職研究生學歷。曾在新聞媒體工作幾十年,主任記者。愛好文學,擅長散文,創辦了新疆兵團軍墾文學藝術院和新疆儒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組織策劃了多起文學作品、攝影作品、書畫作品等藝術作品的交流、座談、展覽會。


「散文」難忘的一次革命老區單縣之旅(作者:文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