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用一个《红楼梦》中的人物来描述你,你会是谁?为何?

梦中话红楼


窗外,雨声依旧"嘀嗒”、“嘀嗒”下个不停………屋内,时钟也在“嘀嗒”、“嘀嗒”转个不停。这不,仿佛一会就到了黄昏。也到了我自觉回答悟空问题的时侯了。今天依旧流连大观园,依旧让我来回答关于《红楼梦》的问题吧。用一个《红楼梦》中的人物描述你,你会是谁?我会是谁?其实,这个问题许多年前,一个著名作家就曾提问过,而且根据你的回答,还可以推断出你今后的职业、事业颇有现代流行的心理测试的味道,记得年少的我选择答案是:我选做贾探春。

出乎意料吧,居然是这么个答案,居然不是我欣赏的薛宝钗,也不是别人认为的林黛玉(有人读我写过的一些网络散文,猜测我多愁善感),也不是和我性情有几分相似约史湘云,也不是我喜欢的晴雯而是贾探春。而且记得当时得知选这个答案的人将来可以经商或可以在金融、经济类领域取得成就……具体答案已忘得差不多了,记得的大概也就这么多了吧。且先不说,这个测试准确度高不高,先说说为什么选做贾探春。

愿做贾探春,首先,喜欢她的相貌。且看书中描写:“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观之忘俗”这么个相貌虽说不上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但温厚大气和宝钗也不相上下,贵在不俗。而且女子这般端庄沉稳也可以省却不少的麻烦,那些好色之徒估计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敢靠近,这真的好,可以静心做人,做事,读书,写字……

其次,喜欢贾探春的性格。记得书中贾探春是有“玫瑰花”的绰号的。抄捡大观园,探春令丫环秉烛开门,严阵以待;王善保家欺负她庶出,对她动手动脚,她当场一巴掌扇了一巴掌;她一声令下,丫头即出面抵挡,颇有大将风度:她也有管理才能,对贾府的危机也有感触,她用"兴利除弊“”的改革来挽救,在宝钗的帮助下也有一些成效。真正优秀的人都是雌雄同体,女儿身,男儿志。探春便如此。

再次,探春的孝顺。探春远嫁的那首歌,似手也唱出了她对亲人的深情与不舍。且听《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好个深情的姑娘,我喜欢,念亲恩,父母恩最该报啊。

………

综上所述,喜欢探春,愿做探春,那真是毫不犹豫的,年少时如此,今在也如此,其实,我觉得自己真的和探春挺相似的,不过,也许没探春这么理性、能干、泼辣……不过,大致还是相同的。











千叶书院祝秀老师


这么说吧,我是怎么知道红楼梦的呢?是因为很早有人告诉我,你太像林黛玉了……小时候是因为我很爱哭,又爱使小性子,爱吃醋,一点儿小事儿都可能让我生气,哭鼻子。有点才情,又爱哭,很多人自然就想到用她来讽刺我了。

但后来逐渐发现,我和黛玉岂止相像这一表象?身世,都是寄人篱下……性格都是敏感多疑,爱哭也是断不了的,多愁善感,身体也是病歪歪的。可能是相似的家庭背景造就的吧……当然,我家不是富贵之家,但也属书香之家。

如果真到了红楼梦中,我还是愿意做那个和我很像的黛玉,因为,她比我更不受牵绊,她比我更洒脱,她可以专心爱一个同样爱她的人,可以为他倾尽一切泪水,连命都不要,受到他无尽的宠爱……没有家庭的牵绊,没有世俗之事的干扰,即使没有与所爱之人结成连理,也无遗憾。她知道早已倾尽一切,宝玉心中也无二人,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在理想状态下,假若真的有人似宝玉对黛玉这般对我,情分足够,我就是把所有的泪还他又如何?!心甘情愿……

只可惜现实不允许我这样做,最近终于知道心病是种什么……思虑过度,忧伤,担心,无奈,每当不陪着家人的时候,也就是不必强颜欢笑之时,就会暗暗心痛,暗自垂泪。因为在我心中,再短的情,只要真诚,足够,美好,即使一辈子都还不尽,死又何妨?!

其实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不考虑影视化,从曹公的各种正面侧面描写,就可以知道黛玉的颜值是拔尖中的拔尖了。曹公先通过宝玉的眼睛,把黛玉的外貌描写出来: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不过这更多是对黛玉的气质和形态上的描写,我通过这段描写能想象出来的,是一个笼在烟雾中的女子,神态哀伤,体格纤弱,看不清五官,却默认是个美人。不过这段不算是正面描写黛玉的外貌(不过这已经是最正面的外貌描写),纵观全文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貌描写。还有一个侧面描写是薛蟠第一次见到林妹妹时的侧面描写: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哈哈哈哈薛蟠眼光还挺高)。其他的就是通过其他人的语言,侧面突出林黛玉是个美人胚子,比如薛宝琴见到林黛玉后,“见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这个出类拔萃应该是指的各方面,包括颜值。还有一段,我找不到具体是在哪里了,就是点明宝玉自幼混在姐妹们中间,见黛玉在各方面都出挑,自存了一段心事在心里,只是不好说出来巴拉巴拉的,点明宝玉对黛玉是爱情的那种感情。有人会觉得可能我自己故意向黛玉靠拢,被暗示了,我的确承认会这一点,但人人多少都会受这样理想中的人物的形象,然而,自己的价值观随着这样了,这也成了自己的追求。自己感觉活得舒服,付出值得就好,希望自己能保持这种深情,到生命最后一刻。






往事不再从来


哈哈!与大家都不一样,我不像林黛玉,也不像薛宝钗,更不想王熙凤,我想用李嬷嬷来描述我。

李嬷嬷,贾宝玉的乳母,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不讨人喜欢的“老货”,没有眼色,不知进退,不懂顺应贾宝玉的心意,总带着倚老卖老的架子,实在令人讨厌。我多次读过《红楼梦》,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个人物。

直到今年,孩子到了叛逆期,又因为开学一再延期,学校让孩子“停课不停学,宅家不误学”,超长的假期里,我一直在家看着孩子上网课,每天与这个神兽斗智斗勇、相爱相杀,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与心境下, 我突然开始对李嬷嬷有了新的看法,觉得自己就是我家孩子的李嬷嬷。

我每天把熬夜不睡的孩子赶上床,浑然不顾他正刷剧刷得兴致勃勃;每天早上又吵他一直昏睡不醒,该起来干点儿正事。我做这些事儿时非常固执迂腐,没有一点眼色,就跟《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李嬷嬷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贾宝玉喝酒一样。

孩子嫌我每天唠叨得人神共愤,我嫌他不听我的话,跟我说话的时候语气没有体现出“孝道”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偶尔他接同学一个电话,我听不出来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但是他的全然没有跟我说话时的强硬和戾气,语气温和而友好,我一听就醋意盎然,直接开撕,觉得他对同学比对自己的亲妈好,简直天理不容!我生气的样子,就跟《红楼梦》中第19回李嬷嬷跟袭人等好几个丫头开撕一样,并不是阻止他交朋友,也不是摆架子耍威风,而是想在孩子那么获得存在感,想得到他的肯定和尊重,让他承认我对他所做的奉献!

但是,有一天孩子咳嗽发烧了,我每隔五分钟去摸一下他的额头,每隔十分钟去督促他喝热水,各种各样的中药西药轮番送上,生怕他难受、受罪。我那个焦灼的样子,就跟《红楼梦》第57回李嬷嬷一样。李嬷嬷看到宝玉生病之后,又是“放声大哭”、又是“捶床捣枕”,一到危急时刻,李嬷嬷对宝玉的慈母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哎,在孩子眼里,我就是这么一个讨厌的人,用他的话说就是:“哪儿都有你,什么事儿都要管,任何时候都嘴碎得宇宙一流、人神俱怕!”

做母亲做成了李嬷嬷,真是一种失败!

终有一天,等他经历了风雨沧桑,看懂了人情冷暖,他会明白,我这个李嬷嬷是世界上最好最温暖的人,我对他的唠叨是人世间最动听的声音,我对他的纠缠是人世间最慈爱最神奇的一种力量。

朋友,你觉得,我的想法对吗?






丰文丰语


林黛玉,初读红楼时就觉得性格很像林黛玉。每每听到别人评价黛玉矫情、小气、孤僻、无中生有时我就会默默地不开心。因为我觉得他们不懂林黛玉,在我眼里黛玉是个幽默风趣,温柔大方。内心善良到睹物生情,这绝对不是矫情,因为黛玉自幼父母双亡,她内心表达很会趋向于自我抒情,对着一朵花都能看半天,把自己心事默默地而又无声地传达出去,这也是自己内心的释放。时而与姐妹谈论诗词会忘我嬉笑,时而与宝玉生闷气,时而忧虑自己以后事情。给人感觉是莫名其妙,实则是心里没有安全感,又寄人篱下很会产生自卑感。这些感情的交杂黛玉就会呈现出别人口中的那样。其不然他们没有经历黛玉的苦、悲,又怎知黛玉为何这样,他们只看到其表却从未见过其里。我与黛玉相像原因不是经历一样而是大致相同,从小我也是寄人篱下,很少跟父母在一起,年近三十,待在一起的日子加起来不过一两年的时间。所以我很了解黛玉,性格也大径相同。我倒觉得黛玉是个真性情的女子。




甄尹仕


我想我会是宝玉,也许最开始爱的是黛玉,但最后我真的与宝钗相守一生。

少时读《红楼梦》,最伤感得不是林妹妹焚稿段痴情,是看到黛玉死后,那宝玉心里虽不顺遂,见宝钗举动温柔,也就渐渐将爱慕黛玉的心略移到宝玉身上,原来从深爱一个人到移爱另一个人,转换过程竟是如此轻巧,宝姐姐不是不好,不是不值得爱,是所谓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传奇本身,太令人失望。

后来知道,后四十回是续书,心中大慰,肯定是高鹗胡写八道,曹公遗嘱,必定是林妹妹仙去,宝哥哥直接剃度了,践行:你死了,我做和尚的诺言。根本不可能有宝玉与宝钗的“如鱼得水,恩爱缠绵,”至于“雨腻云香,氤氲调畅”,更是高鹗毁人不卷。

内心深处,人们都不愿宝玉接受现实,移爱她人,会辜负那么纯真,那么美好,那么两心如一,全心投入的一段爱情。黛玉对宝玉而言,应该是无可替代的啊,只是这世界上真的有无可替代的人和事吗?

很年轻得时候,你会相信,只有一个人,他符合你对爱情所有得期待和要求,跟他连接在一起得词汇,是唯一,是永恒,是不变。只是,茫茫人海,有许多人会与你擦肩而过,那些说要一辈子爱你,跟你永远得人,是有把你一键删除得本事得,连黛玉都不是不可替代得,不愿放弃,不忍轻弃,已是世人所不能抵达得境界。



燕子楼春


林黛玉。虽然前人对她的评价都是所谓的多愁善感执拗清高之类,但如果真正去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她在其中其实也是比较开朗的从诗社开始,到跟众姐妹玩笑打闹,都没有耍小性子这么一说。她所谓的多愁善感只是因为她的家世背景让她比别人多心而已,只是感怀心情而已。史湘云她敢爱敢恨,热情,开朗,有朝气,有才气.针织女工,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并且,人漂亮,"醉卧花阴"千古有余香





隔壁李佛爷


我只能是王熙凤了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不亦快哉


王熙凤,有能力有魄力,而且具有领导能力,在哪个男权时代丝毫不比任何一个男人差,尽管也做过一些丧尽天良的事,可是又有哪一个女人会面对自己的丈夫寻花问柳无动于衷呢?


用户2033537556266


贾宝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常识别号


我一个以不是,有谁愿意去做一个悲惨结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