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康有为流亡海外时,为什么还能住豪华酒店吃大餐?他哪来那么多的钱?

进而读史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如此,在中国历史中,清朝也是为数不多的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清政府统治期间,出现了不少的圣明君主,比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他们励精图治,带领中国走向了康乾盛世。

不过,清政府的统治终归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就让清朝在末期尝到了苦头。本以为能够拯救清朝的维新变法可以顺利开展,却没有想到还是成了泡沫。不仅如此,主张维新变法的人们竟然还受到了不应该有的惩罚。康有为就是这些被惩罚的人之一,但是逃亡海外的他生活质量却没有下降。

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开始逃亡。

清朝末期,在西方国家大肆发展工业,建立海外殖民地的时候,清朝的统治者却还沉浸在“物产丰富、自给自足”的美梦中。终于,西方列强的魔爪伸向了中国。鸦片战争炮火的开始,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巨龙,但是中国终究是落后了好多,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当时即使有非常多的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呼吁改革,却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这些变法中,维新变法最为著名,康有为就是倡导维新变法的人之一。

虽然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但是当时国家权力大多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这场变法最终因为保守派的阻挠没有成功。甚至参与变法的戊戌六君子全部丧命,不过康有为和梁启超则逃到了国外。逃到国外的康有为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相反他的生活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康有为依靠演讲和投资获得收入。

历史上对康有为的描述并不少,大多数都是讲述他呼吁改革,倡导维新变法。不得不说,在当时封闭落后的清朝能够有这样的思想也是不容易的。康有为本人也是学富五车,同样受到很多人的尊崇,而他就借着自己的名声到处讲学,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他的这些演讲活动有光绪皇帝的支持。所以活动中的所有经费都由光绪皇帝负责。

不仅如此,康有为深得光绪皇帝的信任,因此还有很多奖赏,这就为他积累了不少财富。在维新变法失败之后,他开始逃亡,但是在逃亡的过程中依然继续着他的演讲。

不过,他除了宣传新思想,还借着“保全皇帝,拯救国家”的理由受到了非常多的海外华人华侨的额捐。同时,康有为还创建了“保皇会”,并且规定“入会交费”,这样一来,他既能够宣传维新思想,也能够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不得不说,具有新思想的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会有多种方法。康有为还用手里积攒下来的资金购买了不少国外的房产,而这些房产在一段时间之后增值不少,为他带来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旧时楼台月


身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康有为,却也有另一桩出名大事:他流亡海外的十六年里,那惊掉多少围观群众眼球的奢靡生活。

所谓“住豪华酒店”“吃大餐”的描述,在康有为当时的海外生活里,只是个起步价。人家“流亡”这一路,单豪华地产都买了一票。还在瑞典干脆买了个小岛,当时取名叫“北海草堂”,现在被当地人称为“康有为岛”,年年给瑞典旅游业火热创收。

晚年的康有为,还曾刻印炫耀一番:“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他在旅途里写的相关游记,今天还是研究西方近代社会的宝贵资料,当然字里行间,满是烧钱。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作为一个变法失败的流亡者,逃到国外的康有为,却仿佛一夜暴富,过起了土豪生活。第一个原因,就因为康有为手里,有一棵十分管用的“摇钱树”——光绪皇帝载湉。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海外,光绪皇帝也被慈禧太后软禁,二人相隔万里,怎么还能做得了摇钱树?人家康有为有办法呢——离得远又如何?照样拿来打感情牌。

比如康有为流亡到加拿大时,正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次年,闻讯赶来见康有为的加拿大华侨,竟一口气聚集了数千人。看着这些背井离乡却依然担忧国家命运的同胞,康有为立刻拿光绪皇帝扯起了话题,先说光绪皇帝在皇宫里过得苦,苦到“索鸡粥不得”,听得现场的同胞们也心疼不已,各个泪流满面。接着康有为又话锋一转,鼓励华侨们“愿齐心发奋救中国否”。果然激得大家群情激奋,纷纷掏腰包捐钱。

于是,流亡海外的最初几个月里,康有为就这样举办了多次演说活动,每次都把光绪皇帝搬出来“卖惨”,现场效果也十分震撼,基本都能“卖”的盆满钵满。不过康有为也明白,“卖惨”也不是长久之计。既然光绪皇帝这棵“摇钱树”这么好使,那不妨把他升升级,变成一个长期“提款机”:保皇会!

保皇会,是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成立的一个著名的“保皇组织”,当然这个组织的全称,今天就相对低调了:保救大清皇帝公司。

而从运作看,康有为的这家“保皇会”,确实也更像“公司”:所有的入会者,都要先交两块钱会费。“保皇会”名下的产业也十分丰富,包括了矿山商店报社书店等多个门类。那为什么大家都心甘情愿给他交钱?实在是康有为的话说的太漂亮:“若海外五百万人,扯算计之,每人能以烟酒之余,人捐美洲银五圆……则中国立可救矣!”你们把血汗钱交给我,我还给你们一个强大的中国。

那时在海外勤扒苦做的华人们,哪个没受够洋人的气,又哪个不盼着能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何况康有为更有美好许诺:“苟救得皇上复位,公司中帝党诸臣,必将出力捐款之人,奏请照军功例,破格优奖。”只要帮我把中国救了,你们就等着高官厚禄吧!如此“画大饼”,当然令海外华人们热血澎湃,纷纷慷慨解囊。以康有为学生梁启超的得意炫耀说:“温哥华入会者十而六七”。只一个温哥华,一半以上的华人,都把血汗钱交给了康有为。

而放在整个海外,康有为足迹所过之处,这“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募集到的,当然是惊人的财富。可这钱,真用来“救国”了?别看康有为话说的漂亮,这“公司”,其实成了他个人的小金库,账目长期混乱,连一开始认真辅佐他救国的美国人荷马李,都对他彻底失望,一怒投奔了孙中山。康有为却不管这个,单说他每次旅游,动辄就是十几万美元的数额,从“公司”账目上提款,气的他的助手徐勤都忍够,多次警告他“勿乱提款”。

那些海外华人们,满怀希望的血汗钱,绝大多数,都被康有为这么挥霍。

而第二个原因,就是康有为的投资所得。

康有为“挥霍公司资金”不假,但他其实也颇有赚钱手段。“保救大清皇帝公司”金库里的钱,也常被他挪用做生意。1906年,他曾经砸钱在墨西哥炒地皮,果然运气不错,地价一口气上涨了好几倍。仅此一项,他就赚了十多万墨西哥银元。

所以,说康有为的海外奢靡生活,都是挥霍“公司”的钱?这也不尽然,也确实有他借鸡生蛋,投资后的“劳动所得”。

但是好景不长,康有为做生意,虽说是有眼光,但他经常面铺的太大,简直是“今日提东,明日提西,今日办某店,明日办某店”,这可是做生意的大忌讳,就算手里有金山银山,也禁不住这么糟蹋。比如在墨西哥的投资,就是因为他头脑发热,赚了些钱后,最终赔的血本无归。

而他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也可想而知,账目混乱外加乱投资,到了辛亥革命钱,资金链也基本断裂。赔的血本无归的康有为,也在辛亥革命后回国,也幸亏广东革命政府发还了他清末时被抄没的家产,才叫他到底有了归处,能够继续回国安身。流亡海外十多年,骂“革命党”骂了十多年,却最终还是“革命党”,解决了康有为的生计。

以这段历史说,“戊戌变法”为什么成为悲剧,看康有为就明白。

参考资料:《康有为大传》、《康有为的流亡史》


我们爱历史


康有为,晚清举足轻重的人物,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戊戌变法都离不开他的策划。


但是这位知名度很高的历史人物评价却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巨人”,也有人说他是“矮子”。其实学术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其评价不高,他尊孔复古,帝制复辟等确实做的不对,但是他倡导维新也起到了历史的推动作用。总之,康有为是一个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

回到主题,为何流亡海外的康有为还能住豪华酒店,大吃大喝呢?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可谓经历丰富,他可以说在流亡的这小二十年里去了不少国家,去过高达四十二个国家和地区,如果能给他再加个身份的话,环球旅行家非他莫属。



虽然说是流亡海外,但康有为可是不缺钱,还非常有生意头脑。


康有为辗转多地,在加拿大他遇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他以光绪皇帝为背书,从而博得华侨们的支持。后来创立了一个组织,就是“保皇会”后来这个组织会员高达百万人。康有为承诺:苟救得皇上复位,公司中帝党诸臣,必将出力捐款之人,奏请照军功例,破格优奖。”“凡救驾有功者,布衣可至将相。”从而大批的华侨给这个组织捐款。1903,康有为又发起成立了名为中国商务公司的股份制公司。这个公司后来也开了很多分公司。

所以康有为有光绪帝作为品牌背书的保皇会和中国商务公司,其经济实力自然雄厚,所以流亡海外住酒店吃大餐就不算什么了,人家可是连北极都去过的人。

望题主采纳,感谢🙏


有趣的历史段子


《走向共和》中辜鸿铭认为康有为是“爱国贼”,是这么评价的:

说到爱国,我倒愿意把约翰逊博士的一句名言翻译给康先生:爱国主义是恶棍的最后避难所;换言之,假爱国主义之旗号,恶棍们就可以肆无忌惮了。

辜鸿铭被称为清末怪杰,虽然留学西方,前半生接触西方文化,但30岁之后回到中国,后半生便为了发扬真正传统中国文化而努力,先后将《中庸》《论语》《大学》翻译为英文,在国外刊行。

可以说辜鸿铭是真正的“中国人”,确切的说是传统中国人,而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作为新生力量,自然为其所鄙视。但《走向共和》中辜鸿铭评价康有为为“爱国贼、恶棍”并非是因为立场不同,而是辜鸿铭看透了本质,事实上康有为在逃亡中的确是打着“爱国主义”的名号行一己之私。

百日维新,康有为作为公车上书的发起者,谭嗣同、梁启超都可以说是其学生但变法失败后,戊戌六君子被砍头,谭嗣同放弃逃生的机会,慷慨赴死,而康有为却流亡海外过着奢华的土豪生活,这就是康最令后人诟病的事迹了。

长大后,发现历史人物非历史人物

在教科书中,康有为绝对是“超级正面”的思想家、革命者,公车上书的发起者,维新变法的核心力量,以一己孱弱之身,和偌大的封建正统相对抗,称其为“清朝队长”也不为过。

但是变法失败后,书中仅仅是介绍了“康有为流亡海外”,对其后半生的生活却只字未提。实际上,康有为流亡海外之后,自称是帝师,拥有光绪皇帝的密诏,可以自行分封大臣,却从未示人。凭借着西方媒体中对于“清国维新变法”的寥寥记录,康有为名气本身就极大,是西方人都知道的东方政客,所以很快赢得了海外华人的好感。

康有为是凭借什么来获取华人的关注呢?那就是他引以为傲的本事:演讲。虽然在今人看来其实就是“忽悠”,但对于“康有为”这个标签来讲,演讲确实有用。

康有为被逐出日本国之后,辗转来到加拿大,当时被一位友人安排在旅馆中。随后“康有为来到加拿大”的消息被传播出去,三日之内,千余人来到康有为住处听其演讲。很快,康有为就被请到了华人会馆,在这里有更多漂泊异国、饱受外人欺凌的中国人聚集一堂,康有为更是如鱼得水,当即演讲了四个钟头,打了一个头彩。

随后康有为游历加拿大,所到之处受到当地华人追捧,同年便联合当地华侨成立了“保皇会”,又名中国维新会,意在联合海外500万华人,共襄盛举。在“保皇会”的条例中明确规定,入会者每人每年需缴会费2元,这奠定了康有为奢侈生活的基础。

随后,康有为及其会员骨干游历世界各地,共建立了国家级总会11个,分会103个,登记在册的会员近百万人。在后来的庚子勤王运动中,保皇会为其捐款30余万元,足见保皇会财大气粗。

再次回国后的康有为仍然宛如一位政治领袖,受到袁世凯、张勋的喜欢,随后民国十二年(1923年),康有为迁居青岛汇泉湾畔,购宅居住,题其宅为“天游园”。

更加讽刺的是,康有为年轻时倡导一夫一妻制,自己却娶了6房妻子,更有“移植大猩猩睾丸于自身,试图焕发第二春”的野记杂文,可以说是打脸的最高级别了。

细想后,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人物

世人都道平凡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一生日夕苦追求,一死却埋泉下了。

人在对“名利”的追逐中度过了一生,所求的都是“一己之私”,正如苏秦所言“使我洛阳有二顷良田,安能佩六国相印”。

历史人物终究也是平常人,虽有鸿鹄之志,却逃不过人性使然。

尽管如此,康有为依然是谈起改革必谈之人物,只不过在老百姓心中康有为的名气则远不如其学生梁启超和谭嗣同了,一个坚持本心,一个慷慨赴死,这是康有为所不及的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史味人生


看到这个疑问,我当时就笑了,“什么,康有为流亡过程居然还有钱吃大餐?哈哈,吃大餐算个什么啊,人家康有为干的事情还真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像——娶有六位妻妾,集齐了中美日三国女子;上海景点游存庐、杭州景点一天园、上海景点莹园、青岛景点天游园都是他家宅子;雇佣的仆人、厨师就达四五十人,单单工资就要一年两万块的银元,豪富程度,可见一斑!”

那么问题来了,康有为哪来的这么多钱啊?嘿嘿,这就要说道说道康有为特殊的身份了,众所周知,康有为曾经利用ps技术伪造过和光绪皇帝的合影照片,此外他也曾经参与过戊戌变法,这些东西成为他的摇财树——这成为康有为敛财的天然优势,利用海外广大关心中国发展的华裔富商,大肆宣传自己在皇帝身边的“地位”,吸引这些富商前来投资支援。

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康有为通过成立“保救大清皇帝公司”这类敛财的空壳投资公司,打着这家公司是为中国的兴旺做贡献的旗号和打着这家公司是为了皇帝改革做贡献的旗号,广泛的吸收华裔富商的加盟,按照这类公司严格规定,华裔富商要想加入投资,必然要缴纳费用,之后还必须要拉亲朋好友加盟,加盟费当然不菲,足足达到五美元之多。

那个时候的五美元本身就很值钱了,更何况这个仅仅是加盟费,以后还要你叫上亲朋好友都来加盟呢!再往后,叫你投资起来,那更是许多大头,所以通过这一招,康有为迅速在海外建立起来了人数超越百万的“保皇”力量,这股力量给予康有为数以千万的真金白银,康有为拿到钱后,马不停蹄的奔走呼号,在160多个城市建立了分公司,就像滚雪球一样,让自己的财富利益集团越滚越大。

这些富商难道都是呆子吗?当然不是,他们之所以尽心尽力的把钱都给康有为,除了想要救亡图存之外,他们也是有大量私心的,就如同现代社会当中非法集资的犯罪分子总会拉大旗作虎皮,或者就像今天的传销组织一样,总喜欢画一个超级大的饼来迷惑人。

康有为就是用的这一招——许诺一旦事成,凡是赞助过的人,都会得到光绪皇帝的嘉奖,升官发财不在话下,至于之前投资的钱,不但会如数奉还,还会有高额补贴和报酬,比高利贷还高利贷。康有为言之凿凿,配合光绪皇帝和他的合影照片,顿时让华裔们智商集体下线,这哪是投资啊,这是真正的捡钱啊!于是上钩。

康有为虽然政治才能一般,但他投资理财手段实在是令人窒息——有了钱后,他去美国开设银行、饭店、组建帮派,跑墨西哥炒房地产、收购铁路和轮船公司,再溜到香港开设酒店、购买地产进行投资、创办实业企业等等业务,被他敛财技术骗走钱的许多富商后来眼看血本无归,经过各种调查,很快发现了康有为挪用公款用于各种私人投资,身价百倍之后,这些人才恍然大悟,恍然大悟之下,联合起来发起多次讨康行动。

其中被骗得最惨的是美洲华侨富商叶恩,这个人几乎把全部身家都捐给了康有为,自己用了两代人的积蓄,只是为了投资中国发展,没想到康有为却是这么一个皮包公司,只顾着给自己谋福利,完全没有任何回报自己的地方,于是痛责康有为妄自骄贵,生活奢侈,“拟于欧美帝王”,甚至“吞并公款、私图生意”。并抖落出康有为居然还用公款买下了瑞典境内小岛“家具及装饰等极其豪华”。

按理来说这么一来康有为就该身败名裂了吧,确实是这样,尤其是他的丑恶行径甚至登上了《中国日报》,成了天下笑柄。这些对康有为生意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康有为大举投资,涉足房地产、电车、银行等的许多大项目影响极为大,用他自己话来说就是“筹款无术,四面交迫。”

但是吧,毕竟康有为钱已经落袋子里了,大不了再回中国呗,事实上,康有为回到中国之后四处置业,买房买地,四处出击寻找美女,的确是过着花天酒地的舒坦日子,至于他的名声,已经彻底臭了。


无笔


民国以后,康有为回国,专门请著名篆刻家吴昌硕为他刻了一枚朱文小字印章,别开生面地写道: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一国,行六十万里。

如果放在今天,康有为先生这种大V,光是在网上写游记或者发旅行图片视频,也够吃喝不愁的。

当然,康先生的流亡生活远远不止旅游这么单调,无论是娶妻生子,还是筹款保国,亦或是经商赚钱,康先生都所向披靡,生活十分精彩。

1898年9月20日,康有为在得到慈禧太后抓他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脚底抹油溜走,当年十月,康有为从香港到达日本,其时孙大炮正在日本招兵买马,日本人希望促成保皇派与革命派的合作,而孙中山也想拉康有为入伙,提升革命党影响力,为此多次拉着梁启超、陈少白拜会康有为,但都被康有为以“不能忘记今上”拒绝。

1899年康有为成立“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为了招募人员,扩大影响力,康有为开始四处奔走,美国、加拿大、印度以及欧洲诸国,他曾七赴法国,八游英国,十一次出入德国,还游历了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希腊等国。

在此过程中,康有为频繁入驻豪华酒店,还多次娶妻生子,日子过得不亦乐乎,那么他的钱财都是哪来的呢?

康有为刚跑出去那会,曾短暂避难印度,弟子梁启超担心师父安危,一次就给他汇去银元1800块,放在今天约合13万RMB,1898年,康梁二人又以“保皇会”的名义向港澳华人北美和大洋洲华侨集资,创办广智书局和后来的“新民丛报社”,梁启超以提供文稿作为技术股的方式占有三分之一的股份,仅1902-1903年就分红近万银元,约合人民币70余万。

1906年康有为访问墨西哥,当时墨西哥城正筹款修筑有轨电车,康有为敏锐的发现这是个投资的好机会,于是他利用当地华侨捐款购买地有轨电车沿路房地产,电车修通后,地产升值,康有为大赚一笔。据说仅此一项,康有为就入袋十余万墨西哥银元。

1913年康有为回国,广东省军政府不仅归还了康有为的房产,还划拨转款补偿康有为的损失,康有为又小赚一笔。

如此这般,自然要过好日子,哪里为经费发愁!



日慕乡关


康有为,因为戊戌变法而名声大震;因为变法失败,而流亡海外。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总是住豪华酒店、吃高档大餐。他哪来那么多钱?

有人认为他家是大地主,多的是钱;也有人认为他创办报刊赚了很多钱。

当康有为流亡海外的时候,这些钱都没有价值,因为带不出国,即使带出国也用不了。

在海外,康有为的钱主要靠“衣带诏”。一是获得所在国政府支持;二是赢取当地华人资助。

一、获得所在国政府支持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软禁了光绪皇帝,杀害了戊戌六君子。

康有为辗转外逃,到达日本。

在日本,康有为宣传:幽禁光绪帝是罪大恶极;自己尊奉皇上诏书、到国外请求援救。

康有为还恬不知耻提出“中日合邦”,以求日本容留、资助自己。

康有为还写信请求日本同文会领导人:我接受了皇帝的“衣带诏”,远航万里,向你们泣血求救。

日本政府为谋求在中国利益最大化,既从慈禧那里获取利益;又为以后利用皇帝奠定基础;还希望建立“中日合邦”,所以出资支持康有为。

日本同文会为收集更多中国资料,也愿意付出资金赞助康有为。

这些资金供给康有为住宿高档酒店当然不成问题。

1899年,清政府强烈要求日本驱逐康有为。

为了缓解清政府的怨恨,日本外务省赠送了一大笔旅费给康有为,并为康有为安排好行程,直抵加拿大。

早前经过香港时,康有为准备到英国去,与英国方面有过联系,提出与在日本同样的主张,获得英国支持。

经过英国斡旋后,加拿大政府为康有为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赞助大量资金。

二、赢取海外华人资助

在加拿大,康有为与李福基等人合作创立保皇会,又称为中国维新会。

康有为以皇上“衣带诏”为旗帜,宣传保救光绪皇帝、排除慈禧太后等顽固派的宗旨。

保皇会宣传:用变法拯救中国黄种。

康有为把“忠君”与“救国”紧密联系起来,把光绪与变法紧密联系起来,在海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

康有为利用海外华人的爱国思想,发展保皇会会员。会员入会必须缴纳一笔不菲的会员费。

康有为扛着保皇会的大旗,在加拿大、欧、美等各地宣传,寻求海外华人给予资金支持。

很多爱国华侨都捐出大量金钱赞助,康有为因此获得了巨额资金。

康有为住高档酒店、吃豪华大餐所用经费,与外国政府支持的资金、海外华人赞助的金钱相比,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随着清政府无力控制政局,康有为在国外获取的这些钱财,都转移到国内,康有为也就成为国内的大富豪了。

三、康有为有钱后生活奢华

康有为拥有大量金钱后,主要做两件事:娶美女、置产业。

康有为原来是反对“一夫多妻制”的,有钱之后,自己放开手脚,大量迎娶美女。康有为娶了6房太太,生养了12个子女。

1919年,61岁的康有为看见年仅18岁的张光,爱慕不已,找人撮合,花费大量金钱,终于将张光娶进家门。

1923年,康有为来到青岛汇泉湾畔,购买了一所大宅,定居下来,为自己豪宅命名并题写“天游园”。

1904年,康有为到达瑞典,因为金钱太多,就在瑞典买了一座岛屿。直到现在,北欧人还叫那座岛屿为“康有为岛”。

四、“衣带诏”究竟是怎么回事?

康有为流亡海外的时候,利用皇上的“衣带诏”,博得很多海外华人、外国政府的支持。

这个“衣带诏”究竟怎么回事啊?

光绪皇帝召见杨锐,写了一个诏书,内容是:“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

后来康有为说自己接受了光绪皇帝的“衣带诏”。因为诏书上提到的几人都已经去世,无法核实。

但是,杨锐被杀后,其儿子杨庆昶为父亲扶柩回川,将诏书缝在黄尚毅的衣领中,带回四川,后来取了出来。

杨庆昶拿出来的确实是光绪皇帝的手书,无法伪造,是铁证。“衣带诏”真相大白于天下。

康有为逃亡到海外,所说的“衣带诏”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光绪皇帝也写了一个诏书给康有为?这些问题有待研究。

不管怎样,康有为利用“衣带诏”赢得了很大支持,也收获了很多金钱。这一点无可置疑。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岳飞的飞


康有为是近代史上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也没干什么值得铭记和称赞的事,只是忽悠着光绪皇帝闹了一场幼稚的“戊戌变法”而已。

这厮用一本《康南海自编年谱》将自己夸成了不世出的天才,将自己夸成了一个为国为民竭心竭力的“圣人”。

不过,章炳麟这位执拗的老先生给康有为的评价最让人痛快:“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章炳麟这一骂,又是妖又是贼的,当时康有为差点气得断气。

1898年,康有为终于说动了光绪皇帝,让光绪下定了变法的决心,让康有为好好地风光了一把。

只不过,康有为也没能得意太久,戊戌变法虽然打着“变法图强”的旗号,可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光绪皇帝是想借变法之名,行夺权之实,康有为也只是以变法之名,行升官发财之实罢了。

如果光绪皇帝和康有为能够老老实实地玩,不破坏游戏规则的话,即使慈禧不出手,他们的变法也会在保守派官员的重重阻击之下破产。

可是,他们偏偏想要破坏游戏规则,想要对慈禧下死手,最后迫使慈禧先对他们下手,抢在他们之前发动了“戊戌政变”,软禁了光绪皇帝,并且逮捕和处决了“戊戌六君子”,光绪皇帝也险些被废。

然而,口号喊得最响,牛皮吹得也最响的康有为却在收到了一点风声之后,急急忙忙地丢下所谓的“康党”,一溜烟跑了。

慈禧一看康有为这厮竟然跑了,心下一怒,让人发布了通缉令,全国范围内通缉康有为。

这下康有为也慌了,国内是不敢再待下去了,赶紧出国避一避吧!

于是,康有为也就离开了中国,流亡海外去了。

可是,让人疑惑的是康有为这厮明明是在海外流亡,怎么生活反倒过得比在国内还滋润,总有花不完的钱,全款买个岛对他来说也不过是小钱,他到底哪来那么多钱呢?

康有为的钱,当然是骗来的了,这厮的骗术确实很高超,骗了一个又一个,却仍然又无数人在翘首以待地让他骗。

为什么呢?

这厮出国后,说自己手上有光绪皇帝交给他的衣带诏,不信?他手上还有一张和光绪皇帝、梁启超一起拍的照片呢!

光绪皇帝当时留了一份密诏给杨锐,提都没提康有为一句,可是经过康有为的手一改,所谓的“衣带诏”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光绪皇帝将康有为视为股肱,并且心心念念地盼着康有为想办法救自己。

虽然他和光绪帝的合照也是假的,可这厮留了一个心眼,将自己的学生梁启超也给弄到照片上去了,让梁启超也给他做了担保。

这一下,看你们还不信?

果然,康有为一手拿着照片,一手拿着衣带诏,骗取了无数人的信任。

康有为成功地骗取了当时心向清朝的人的信任之后,开始忽悠人了,我得回国救皇帝,可我没钱呀,怎么办呢?我成立一个“保皇会”,然后“劝导侨胞,广筹经费”,你们有钱的多出点钱,没钱的也多支持支持我,将来我回国勤王,也得你们出力呀!

于是,钱就哗啦啦地进了康有为自己的口袋。

康有为也着实是一个不知廉耻的厚脸皮小人,他拿到了钱,真去救光绪皇帝了?他才不会傻到冒生命危险去救光绪,钱到了他的手里,当然是他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康有为口口声声地说筹钱救皇帝,可是,筹到了钱,却全部拿来给自己享受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保皇会”认为这是铲除慈禧、营救光绪的最好时机,所以说要组织军队“勤王”,康有为想了想,他虽然不想同意,可是也没理由不同意,所以最后也只能同意了。

于是,唐才常趁着北方局势混乱,慈禧无暇难顾之际,在汉口成立自立军总机关,并且组成了7支自立军,只等康有为、梁启超答应给的钱一到,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便在汉口、安徽、湖南和江西等地同时起兵。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康有为嘴上答应给钱,然而到了给钱的时候却拖了又拖,拖了又拖,反正就是不给。

所以,唐才常失败了,自立军也被摧毁了。

康有为则仍然和几年前坑了光绪皇帝和“戊戌六君子”之后一样,继续心安理得地拿着骗来的钱享受生活,吃点好吃的,再娶几个年轻貌美的小妾,生活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更无耻的是,清朝在1906年迫不得已地颁布了《宣示预备立宪谕》之后,康有为将之视为自己努力的结果,说“今上不危,无待于保”,保皇成功了!

所以,也就用不着浪费钱了,钱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康有为,可谓无耻之极矣。


宁糊涂


康有为的一生,充满着投机和机会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成就了他,最终也毁灭了他。

当初康有为热衷于科举,但是多次没有中举。一怒之下,他便开始招收弟子,宣传变法思想。


那么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来自于哪里呢?答案就是当时的日本,因为当时日本明治维新已经开始,有一些西方的学者,记录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但是即便宣传了变法,康有为依旧是参加科举,并且说是想要变法,就必须融入到这个体制中去。

在此期间,康有为本身也变得离经叛道起来,毕竟读懂变法些许条款,便足以让人狂热向往起来。

而当时的日本,由于明治维新,社会面貌和国力,都在急剧的变化着,康有为此时也开始了新学研究。

这些都是康有为的贡献,然而他毕竟是科举制度下的莘莘学子,他本身思想体系中,便存在巨大的问题。

终究是不断科举,不断失败。直到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康有为才决定投机进入朝堂,也就是开始了大谈变法。

他与他的弟子,集结了不少参加考试的读书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掀开了变法图强的第一步。



然而康有为没有读懂国情,没有读懂朝廷局势,没有读懂光绪。他更没有读懂真正的变法该如何!

于是乎康有为主导变法,一上台便是处处点火,引爆了光绪亲政后的种种矛盾。变法的各项政策,也没能一一深入到各地去。


可以说康有为变法,真是想要朝夕之间便走完人家十几年的路,这样的变法只会是祸国殃民。尤其是这个政权,还是个满人政权。

变法失败,康有为流亡海外,他明白大势已去。然而他却奉出了所谓的“衣带诏”,这成为了他招摇撞骗的手段。

他利用这个衣带诏,哄骗华侨们为其捐款,说是要回去救皇上,继续完成变法大业。

然而这些钱大多被他用来了娶老婆和吃喝玩乐,基本所有钱都入了他私人腰包。

辛亥革命之后,他曾经参与了张勋复辟,当时他已经无钱可用,因为被挥霍完了。想着复辟成功,他继续作为变法大臣。

但形势比人强,这次复辟之后,康有为同溥仪等人,一同被世人所唾弃,被世人所不齿。


小司马迁论史


收入一 讲学所得

早年的康有为在长兴讲学,在当时讲学的费用是很高的,在这段时间他积累了不少的家财资本。从当时的人们对学者的尊重,偶有时间还给讲学者提供衣食住行,使得康有为在当时得到了不菲的讲学资金。

收入二 变法时期的贪污所得

每个时期一旦涉及变法,不免会有不少官员或流放,或贬官。这是就会有人前来疏通光系,上下打赏。作为戊戌变法的主导者,一定有不少人前来贿赂与他。在晚清时期这个官场,如果是完完全全清廉做官,可以说你完全没有出路。康有为如果不加入这个利益团体之中,他的政策很有可能得不到实行,变法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在变法时期康有为与袁世凯来往亲密,老袁为了得到他的支撑而贿赂与他,而康有为极有可能动用当时光绪帝交给他的国库之钱,把军费提高。

收入三 家产地租

康有为家是官宦世家,所谓官宦世家就是家里多代为官。为官多了,土地就多,地租也就越多。又因为家里多代为官,家产积累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大多数清朝的官员大家都懂!


有了以上收入,康有为在逃亡国外之际,变卖了家产(不买就被人抄了),拿着变法时的所得和积蓄,逃亡到国外也是可以滋润的过日子的。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有不足欢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