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彎曲膝蓋抱著“睡”——神祕的屈肢葬

屈肢葬是古代一種獨特的喪葬形式,也是文化史上的一個奇特現象。與土葬中最為常見的正面平躺入葬方式不同的是,被屈肢葬的墓主們不論是仰身、側身還是俯身,都會以不同程度彎曲腿部。有時彎曲的角度非常之大,使得死者大腿正面非常貼近腹部了,恐怕需要在死者身體僵硬之前用布條或者皮繩等對屍體加以捆綁,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彎曲膝蓋抱著“睡”——神秘的屈肢葬

屈肢葬


人們為什麼要屈肢葬?

這是個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有人從“事死如生”角度出發,覺得這是大多數人日常睡眠中最放鬆自然的姿勢,選擇這個姿勢下葬可以助死者舒適的長眠;有人認為這是靈魂輪迴的信仰,人們出生前在母體內最常保持的就是這個姿勢,怎麼來到人間就怎麼離開人間,可以讓死者儘快投胎轉世;有人認為這是約束靈魂,防止作祟的儀式,屈扎屍體表示不得搗亂,速速離開……

神秘的屈肢葬在我國延續的歷史很長,廣泛分佈於各個地域,因此在每個時間段或不同地區代表的含義都可能不同,也引發考古學者們不斷的探索討論。

中國最早的屈肢葬出現於華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廣西北部等地),之後在南方(約公元前1萬年至公元前1900年)、北方(約公元前6000年至前1世紀)和西北方(約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9世紀)以及日本列島(繩文時代)都成為過主流葬式,但最後都被直肢葬

(維持死者自然平直體態)取代。這種變化一般由戰爭,社會動盪導致的大規模人口遷徙或文化整合導致。


彎曲膝蓋抱著“睡”——神秘的屈肢葬

西安地區秦墓中的各式屈肢葬


以西北地區的秦人為例,屈肢葬在關中地區秦文化中曾經佔有重要地位。據資料顯示,在所有解放後於陝西、甘肅地區發掘的春秋戰國墓中,屈肢葬的比率高達70%。除了明顯的高比例外,更有學者留意到:這一時期的大型秦墓,葬式均為直肢葬;中型秦墓中直肢葬和屈肢葬兼而有之;而小型秦墓幾乎均為屈肢葬。

比如,在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大墓(秦人的西垂陵區)中,發現有漆木棺和小型禮器的7位殉人隨墓主人全部直肢葬,而墓道填土中生殉或殺殉的12個殉葬人就都是屈肢葬。

因而,不少學者認為葬式的差別與秦人社會等級高下相關,只有貴族奴隸主才能直著下葬。也有學者認為“秦墓中的直肢葬和屈肢葬既有等級高下之分,可能又有族群方面的含義,即社會上層和下層各有不同的來源”(梁雲《從秦墓葬俗看秦文化的形成》),意思是秦國的大貴族階層原是中原的“商奄之民”(“ 周武王既克殷,乃設三監於殷。武王陟,商邑興反……成王伐商奄,殺飛廉,西遷商奄之民與邾圄,以御奴徂之戎,是秦先人”《清華楚簡.系年》),尊崇的是周文化;而秦社會的底層人民極有可能是當地的戎人,沿用的是戎狄文化,兩撥人葬式差異來源於文化差異。

彎曲膝蓋抱著“睡”——神秘的屈肢葬

禮縣秦公大墓出土黃金飾片


在這個例子中,屈肢葬是源於當時秦國禮制的上下區分?還是由某個當地原始部族在融合時,帶入了原有的習俗?為了找到答案,除了田野考古提供的資料,我們更需要如體質人類學之類的其他學科提供協助,通過勘測區域內大量人骨資料建立數據庫並最終確定各族群的來源地。

有趣的是,在法國、意大利、俄羅斯、肯尼亞等地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發現的主要葬式也是屈肢葬,與中國出現屈肢葬的時間大致相符,難道這是人類共同遵守一個大傳統?看來除了中國境內的大量未解之疑,我們也需要放眼世界,思考全人類共同留下的謎題。


彎曲膝蓋抱著“睡”——神秘的屈肢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