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待遇如何?

郭汪旭


輔導員工資待遇如何?這個問題確實很難做出一個確切的判斷,因為輔導員的工資還是與具體的高校相關的。輔導員的工資取決於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職務水平

輔導員系列在高校來講從職務晉升方面是比較快的一個系列。如果將高校行政管理與輔導員相比較的話,目前我們國家制定了輔導員職務晉升的明確的規定,一般是兩年一晉級,也就是說,輔導員一般工作兩年以後,就可以晉升為副科級,4年以後一般可以晉升為正科級。再往上就比較困難了。所以說高校裡面的輔導員待遇一般可以達到科級待遇的水平。以我所在的高校為例,科級待遇一個月大概是5000左右。

第二,職稱水平。

目前國家非常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對輔導員系列也有特殊的政策。目前國家已經制定了特別的輔導員教師晉升職稱的系列,稱為思政教師系列。這個教師系列相比較於其他的教師系列評審條件相對要低一些。特別是對於科研方面,要求要低一些。目前正常來講輔導員到高校一般是碩士學位,根據職稱評審條件,一般碩士畢業兩年就可以評定中級。所以目前大部分輔導員都是中級職稱。當然,部分輔導員如果自己相應的科研教學做得比較好,也是可以晉升副高職稱的,目前還很少正高職稱的輔導員。

第三,附加津貼。

相對來講輔導員工作是比較辛苦的,要隨時與學生保持聯繫,學生有任何事情可能直接想到的就是輔導員。所以,作為輔導員一般都會有津貼,這些津貼主要包括電話費補助,班主任補助,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補助。有些學校還要求輔導員與住在學生宿舍,那麼這樣一些,也有一些專門的補助。

總體上來講,輔導員的工作非常的辛苦,當然也有一些補貼,輔導員的待遇那就要依據輔導員的職務和職稱來決定。


義哥說教育


這個問題要看具體的情況來定。


本人不太瞭解高校老師的編制,但想從自己上大學時情況來說一下輔導員除正常工資外的其它收入。


1、班費:我們班當時79人(原來80人的,有一同學轉專業了),記得每人每學期交100元,一年就200元。除了買掃把和拖把(每年不會超過10把)外,就沒有什麼開支了,從來就沒有搞過什麼活動。畢業時想聚餐,但後來也沒有搞成,說是找不到合適的地方。


2、班級專用教室(也稱為固定教室)星期六、日出租的租金,當時一天好像是800元,一個月按8天計算,就有6400元。我們學校當時教室緊張,很多班級是沒有國定教室,每天自習都要到公共教室找位置的。但我們班較特殊,有班級專用教室(也稱為固定教室),聽說是我們的輔導員資格老(當時50多歲了),去學院爭取來的。這筆費用(租金)是不用上交,學院和學校都不管,全部由輔導員作主的。說是作為班級經費,但我們學生從來也沒有見過。另外,我們每個星期六、日都得自己到公共教室自習。


特別說明,上面所說的情況是我自己90年代上大學時的情況,其它學校有沒有我也不知道,現在的大學還有沒有這種情況,我也不知道。只是把自己當年的情況說出來與大家一起討論。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一下自己上上大學時的情況。


彤彤雅說


大家好,我是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多年專注於高校人事人才工作。

要了解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待遇,首先要了解高校輔導員的崗位定位。高校崗位一般分為三大類——高校教師、其他專業技術和管理三種。輔導員的具體崗位稱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崗位”,因為沾著教師兩個字,所以在高校崗位管理中,參照教師崗位序列執行,即走教授三、四級(一般不會設立一級、二級),副教授一、二、三級,講師一、二、三級和助教一、二級這個序列。但是,由於思政教師的職責與高校教師相差很大,所以,在設計績效工資標準的時候,輔導員又是按照“其他專業技術”序列執行的,一般來說,比高校教師崗低一些,比管理崗略高。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發展情況。應該說,同樣條件的畢業生(一般是碩士研究生)要到高校工作,選擇做輔導員比選擇做管理崗性價比更高。輔導員最大的優勢是“兩條腿走路”,即同時具有職稱和職級,工資待遇就高執行。研究生畢業後擔任輔導員,進校從助教幹起,2年可評講師,而管理崗進校是九級職員,2年轉八級職員或提任副科,工資低於講師三級。輔導員講師5年後,從年限上就可以評副教授了,而管理崗副科3年後提正科,正科最快也要3年才能副處,工資低於副教授。而且,輔導員評副教授的難度比正科提任副處的難度小很多。

最後看看高校輔導員的其他收入組成。高校輔導員除了正常的工資獎金外,還會有一些其他合理收入,當然,都不算很多。一是有的輔導員會承擔就業指導、思政教育、軍事理論等課程,這是有課時費的;二是輔導員會承擔學院的事務性工作,比如兼做黨務秘書工作,在年底學院核算績效時會考慮這部分工作量;三是其他一些兼職收入,看個人能力了,反正我瞭解的輔導員就有在外面與人合夥做生意的。

以上就是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待遇在學校裡面所處的一個地位,不算高,也不算最低,至於具體的數額,還是要看學校的地域、層次、經營情況等等。據我掌握的情況,在東部較發達地區的部屬高校,剛進校輔導員應該能拿到7萬左右,到副教授或者副處就能拿到15萬以上。省屬院校整體要低一些。如果放到整個社會上來看,一般處於同一個城市裡同學歷人才收入的中等位置,跟公務員差不太多,但穩定,也更自由,性價比很高。


高校人才真經


以親身的體驗來告訴你:1、高校輔導員首先待遇非常低,基本工資非常低,很多高校這個崗位都是讓其他老師甚至學生兼職的,可以說是高校裡面比較差的一個崗位!2、高校輔導員的重要性非常大,可以說有關學生的任何事情都離不開輔導員,跟學生最親近,能對學生起作用的也是輔導員,能真正瞭解學生,走進學生心裡的也只有輔導員,從學校的黨工部到學校的後勤保障處,基本所有的部門都和輔導員打交道,可以毫不誇張說一句,沒有輔導員,任何事情都進行不下去!3、尊嚴和地位問題,高校輔導員這個崗位從國家角度講,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和重視,所以就造成了基本所有高校都不重視輔導員。舉個例子,本人在民辦院校做過輔導員,我同學在公辦院校做輔導員,我們共同的感受就是待遇低不說,沒有尊嚴,我曾經親眼看見有些專業課代課教師因上課人數少,在教室門口訓輔導員,而這種事又是司空見慣,學校也不會為輔導員發聲,而且親眼見過學校的後勤保障處也在訓輔導員,親眼看見學校的宿管在訓輔導員,一切只要學生有任何問題,那就一定是輔導員的錯!所以,網上說輔導員“拿著賣白菜的價,幹著非人的活”絕對是事實,而輔導員對一個學校和學生的重要性,只有做過的人才知道!


琴邊衾裡總無緣


在網上流傳一句關於輔導員工作的話:“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XXX的心。”雖然不一定很恰當,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輔導員的情況:工資待遇不高,工作壓力較大。其實還有兩個問題:輔導員工作要求較高,發展前景並不明朗。

按照規定,高校應按照1:200的師生比例配備輔導員,輔導員全程是思想政治輔導員,顧名思義其主要工作職責是思想政治教育,另外還減負學生的日常事務管理工作,比較通俗一點就是,學生的吃喝拉撒睡輔導員都得負責任。

目前高校的輔導員,基本要求碩士研究生以上,(部分高校已經提高到博士)招聘時一般是人事代理制度,簡單說就是沒有編制,有的學校工作幾年考察合格後可以轉編,不過是越來越難,原因在於編制越來越少(以小編所在學校為例,實行退二進一,也就是退休兩人才能有一個人獲得編制),在待遇上跟在編人員倒沒有太大差別,只不過在職級晉升等方面在編人員會有很大優勢。

輔導員的收入,一般分為基本工資,崗位津貼兩部分,這是高校老師都有的,只是按照職級不同而有所區別。雖然同為教師身份,但是老師的課時費,科研經費等輔導員都是沒有的,當然輔導員一般是碩士研究生,而任課老師一般是博士以上,這一點來說這也是正常現象。有的高校會按照人數,適當給予輔導員一定補貼(比如每帶一個學生2-5元每個月,每月能增加幾百到一千元的收入),所以總體上來說,輔導員在高校裡算是低收入人群。但與外面的工作相比,不同學校會有較大不同,好的學校應該能達到同一城市的中等收入水平。

隨著對高校思政教育越來越重視,輔導員的待遇在逐漸改善,首先體現在個人的發展上,很多高校把擔任輔導員作為職級晉升的必要條件;允許輔導員在職攻讀思政類,管理類博士研究生等,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輔導員的出路問題,相應收入等待遇也會逐漸提高。不過目前來說,高校輔導員隊伍較龐大,流動性也比較高,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工作壓力和待遇不十分匹配。


象牙塔裡講故事


歡迎走進文史工作坊!

筆者雖然現在在讀博士,但是有不少同學從事高校輔導員工作,大致瞭解一些情況,但是也不絕對。

在地方省級高校,輔導員的一年能拿到手的大概是10萬左右。年終獎大概是1-2萬。工資裡面還包括思政課的課時費。當然你可以申請校級項目,還有項目費,不過是需要發票報銷的。

實際上輔導員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輔導員崗位不一樣,你拿的工資也不同。如果你能當上一個學院的團委書記的職務,大概工資可以堪比副教授的工資,光學院分給學生活動的經費就已經很多了,這些主要是團委書記負責。

如果你是從事學校黨政工作的輔導員,就很辛苦了。

但是輔導員這個職務很累,很辛苦。不得不說,夾在學生、教授、領導之間是難做好的。數不清的彙報、比賽工作。而且做輔導員的是最擔心學生安全,萬一發生跳樓、傳銷、失蹤等事件,實際上這些事件有的很多和輔導員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是輔導員的晉升之路就要歇一歇了。

所以很多輔導員幹四年,有的面臨轉崗,有的在職讀博。

當然不排除一些萬金油的人,很遊刃有餘,善於處理這些事務,一路飆升,直到高位。


文史工作坊


畢業後,我在民辦高校工作了四年。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大學輔導員是一份比較輕鬆的工作,那麼下面我從四個方面來談談大學輔導員的薪資待遇怎麼樣吧。

1、因為大學輔導員主要是和學生打交道,所以工作比較單純也比較輕鬆,而且還有寒暑假,是目前很多女孩子都比較嚮往的工作。

2、大學輔導員一般有固定的薪資,一般是五千到六千的樣子,很多人利用輔導員作為跳板,做的好的話還可以去比較好的大學給教授做助教,以獲得更好的發展。

3、當然,大學輔導員剛開始的工資和老師的工資是無法比較的,但隨著管理能力的不斷提高,管理的班級不斷增多,輔導員的薪資也不斷增多。

4、大學輔導員的薪資還與地區和學校知名度有關聯,沿海地區的同一層次的學校的輔導員薪資普遍要比內陸輔導員高,高校輔導員的薪資也要比普通學校的輔導員薪資高。希望我的建議對您有幫助。





喵之屋


要了解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待遇,首先要了解高校輔導員的崗位定位。高校崗位一般分為三大類——高校教師、其他專業技術和管理三種。輔導員的具體崗位稱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崗位”,因為沾著教師兩個字,所以在高校崗位管理中,參照教師崗位序列執行,即走教授三、四級(一般不會設立一級、二級),副教授一、二、三級,講師一、二、三級和助教一、二級這個序列。但是,由於思政教師的職責與高校教師相差很大,所以,在設計績效工資標準的時候,輔導員又是按照“其他專業技術”序列執行的,一般來說,比高校教師崗低一些,比管理崗略高。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發展情況。應該說,同樣條件的畢業生(一般是碩士研究生)要到高校工作,選擇做輔導員比選擇做管理崗性價比更高。輔導員最大的優勢是“兩條腿走路”,即同時具有職稱和職級,工資待遇就高執行。研究生畢業後擔任輔導員,進校從助教幹起,2年可評講師,而管理崗進校是九級職員,2年轉八級職員或提任副科,工資低於講師三級。輔導員講師5年後,從年限上就可以評副教授了,而管理崗副科3年後提正科,正科最快也要3年才能副處,工資低於副教授。而且,輔導員評副教授的難度比正科提任副處的難度小很多。

最後看看高校輔導員的其他收入組成。高校輔導員除了正常的工資獎金外,還會有一些其他合理收入,當然,都不算很多。一是有的輔導員會承擔就業指導、思政教育、軍事理論等課程,這是有課時費的;二是輔導員會承擔學院的事務性工作,比如兼做黨務秘書工作,在年底學院核算績效時會考慮這部分工作量;三是其他一些兼職收入,看個人能力了,反正我瞭解的輔導員就有在外面與人合夥做生意的。

以上就是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待遇在學校裡面所處的一個地位,不算高,也不算最低,至於具體的數額,還是要看學校的地域、層次、經營情況等等。據我掌握的情況,在東部較發達地區的部屬高校,剛進校輔導員應該能拿到7萬左右,到副教授或者副處就能拿到15萬以上。省屬院校整體要低一些。如果放到整個社會上來看,一般處於同一個城市裡同學歷人才收入的中等位置,跟公務員差不太多,但穩定,也更自由,性價比很高。


李工程師告訴你職場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非常的繁忙,而且,說白了就是大學生的“大保姆”,做的事情特別多,不僅僅是在思想政治和教育方面,還有他們的生活都需要操心。

關於輔導員的工作待遇,這就需要看學校了,如果學校的福利特別好的話,那麼在高校裡面做輔導員還是可以的,不過,輔導員也是吃青春飯的,如果年紀大了還得考博轉教師崗。


假如是一般學校的話,那麼,從開始到工作多年之後,待遇也是很一般的,工資不是特別的高,如果想當大學輔導員的話,那要受得起這份清苦。輔導員工作也特別勞累,有些學校會要求輔導員在工作日期間住校,來保障學生的安全。

而且,手機需要24小時開機,如果有什麼問題的話,就馬上去處理,所以說,工作方面會比教師崗位忙碌和操心很多。但是,工資待遇肯定不是特別的高,因此,輔導員只適合年輕人去做,年紀稍微大一點的話,很多人都選擇了轉崗。
但是轉崗的前提是你要有相應的博士學位。所以,如果想進大學當輔導員的話,要做一個很好的規劃,因為這畢竟是年輕的時候才適合做的工作。


LoveEduction


看看西安某高校招聘輔導員待遇,博士,年薪10萬,這還是一個三本的私立學校都給這麼少,真是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