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導語:

公元前16世紀時埃及是一個橫跨跨西亞北非的帝國,軍隊在埃及帝國建立和存在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龐大的帝國軍隊中,有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那就是外邦軍隊。外邦軍隊的來源最早是被抓獲的戰俘。戰俘作為古埃及社會的重要戰利品,一部分被編入軍隊,一部分被獻給神廟或獎勵給官員作為勞動力,接受他們成為埃及社會中的一員並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價值,為古埃及文明的繁榮做出不可忽視的貢獻。

但是大規模外邦人的湧入,越來越多的外邦人加入到古埃及的軍隊行列,甚至出現了僱傭軍,為古埃及的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但也成為新王國末期社會動亂的一個重要原因,併為日後外邦統治埃及埋下伏筆。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一、外邦軍隊產生的歷史條件

1.優越的自然環境

埃及一直以優越的自然環境享譽世界,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尼羅河,它定期氾濫的河水為埃及培育了肥沃的土壤,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區也是天然的優質牧場。同時埃及境內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石材。充足的水源和優良的土壤使埃及不需要精耕細作就可以獲得大豐收。優越環境不僅造就了埃及安逸的農耕生活,也帶給埃及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

與埃及相反的是,周邊地區的自然環境十分惡劣,政局也較為混亂。所以埃及周邊的大批遊牧民和外邦人被埃及富庶的生活、穩定的政局所吸引,來此定居。在古代社會,尤其是農業文明時期,土地是人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外邦人為了獲取埃及的土地,便以加入埃及軍隊的形式,依靠獲得戰功來得到法老獎賞的土地,拿到埃及的“綠卡”。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2.埃及文化的包容性

古埃及人民因為富裕安定的生活而具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和自豪感,也正因為埃及人對自己的文化和生活狀況非常自信,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他們並不擔心外邦人的滲入會對埃及產生影響。從古王國時期起陸續的有外邦人向埃及遷徙,到後期埃及時就有大量外邦人居住在埃及了。這些外邦人逐漸被埃及文化同化,只要他們信奉埃及的神,接受埃及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只是改成埃及姓氏,他們就會被看作是埃及人,可以在埃及擔任官職。

另外,埃及的宗教觀念中也具有較強的包容性。在埃及被信奉的神數以千計,其中不乏一些從其他地區傳入的神。埃及文化對外邦人和外邦文化的寬容,使外邦人更願意也更容易在埃及定居與生活,統治者不僅允許外邦人擔任高級官員職位,而且也能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這為外邦軍隊的產生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文化條件。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3.國際競爭的需要

埃及處在亞非兩洲的交界處,是古代近東文明發展的中心地區。公元前16世紀以來,埃及在驅逐希克索斯入侵者後逐漸融入近東世界之中,建立起了一個地跨西亞、北非的大帝國。為了維持這個龐大帝國,新王國時期埃及與亞洲的多個國家爆發了數次戰鬥和衝突。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埃及一方面需要保障本國的穩定和領土完整,另一方面也要繼續開疆拓土,建立起自己的帝國。因此,建立一支武裝精良,戰鬥力強的軍隊是埃及軍事發展的必然要求與結果。

埃及邊疆地區的自然屏障雖然能幫助埃及抵禦外來侵犯,但也阻礙了埃及武器的改良和軍事技術的發展。裝備落後和缺乏職業軍人是埃及在國際舞臺上不佔優勢的主要原因。因此統治者認為招募作戰勇敢,武器先進的外邦軍隊為埃及服務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因此,外邦軍隊在古代埃及社會的出現並不是偶然事件,它是在埃及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的必然產物。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二、外邦軍隊的職能

1.保衛國王及王公貴族的安全

外邦軍隊最早可能是由戰俘組成的。戰爭過後,一部分俘虜中在像金字塔這樣的公共工程以及礦場從事艱苦的工作和社會生產,一部分被捐贈給神廟從事勞動,還有一部分成為了埃及宮廷護衛人員和國王的侍從。所以外邦士兵從一開始就被充入埃及國王以及貴族軍事核心集團之中,擔當重要的護衛作用,這一方面表現了外邦人的臣服,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埃及國王和貴族對外邦士兵的重視。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2.參與國內外戰爭

埃及利用外邦軍隊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把他們投入作戰中擔任步兵,也有少量用於海軍。在埃及,無論是中央對地方,還是地方勢力之間的混戰,經常可以見到外邦軍隊的身影,他們加入到作戰雙方隊伍中,為國王或地方貴族的利益服務。在第一中間期時埃及地方貴族長期混戰中,外邦軍隊就活躍在地方軍中。這也反映了外邦軍隊成為地方貴族的輔助力量,參與埃及王權的爭奪活動。

此外,埃及人也經常徵募外邦軍隊發動對外戰爭。古王國時期埃及國王就曾經從努比亞各部落和利比亞部落中徵募士兵,與埃及士兵一起組成部隊去進攻亞洲的貝都因人。新王國時期外邦舍爾丹人組成禁衛軍加入拉美西斯二世的軍隊,在與赫梯國王進行的卡疊什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這些對外戰爭中不難看出,埃及法老是有目的的利用外邦軍隊來抵禦外族人的進攻。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3.維持社會秩序和守衛邊疆

外邦人除了充當國王和地方貴族的護衛隊,還有一部分加入了準軍事性質的警察隊伍,這支隊伍主要由努比亞的瑪佐伊人組成,他們在保障公共安全和秩序方面功勞顯著。他們從中王國時期起就在埃及負責保護農田、武力征稅和協助官員徵募士兵,他們還負責在西底比斯守衛王室墳墓、監督和規範工人的工作,維護秩序穩定。

除了這些護衛隊和警察隊伍,古埃及徵募的外邦軍隊往往還從事於半軍事化的礦山開採、運輸和遠征活動,在採石場的岩石上常可以看到軍隊官員留下的記錄,有時他們也被要求幫助官方運送石塊。承擔這些任務的人員很多,有努比亞人、利比亞人、西部綠洲民、亞洲人等。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外邦軍隊還協同埃及軍隊駐紮於埃及邊境地區的堡壘之中,他們主要集中在北方的三角洲和南方的努比亞地區。他們擔任守衛邊疆和防範外敵侵略的職責,同時負責定期巡邏邊境和監視當地人以及遊牧民的活動。埃及在亞洲帝國和努比亞地區也部署了少量外邦駐軍,用於維護地區秩序和推行帝國的政令。

組成外邦軍隊的人員複雜,不僅有周邊地區民族、亞洲人還有海上的民族,他們出現在埃及的時間和服務方式各不相同。但在埃及軍事領域,無論是擔任統治階級的親衛部隊,還是征戰於國內外戰場,又或者是在擔當警察維持國內的穩定和秩序等方面,外邦軍隊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三、外邦軍隊的發展特徵

在埃及國家形成到法老王朝終結的漫長曆史過程中,外邦人源源不斷遷徙到埃及,他們在埃及紮根,從事經濟生產,參加政治與軍事活動。他們成為了埃及外邦軍隊的重要來源。然而,就像所有新興事物一樣,外邦軍隊的形成也必須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漫長的發展變化,並在埃及社會中不斷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影響力。

1.外邦軍隊萌芽時期的特點

早王朝和古王國時期,外邦軍隊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外邦戰俘作為個體加入國王護衛隊,接受埃及人的管理,成為國王的士兵,靠依附於國王而生存。(2)埃及在需要時從外邦地區徵募作戰部隊。戰爭結束後,被徵募的外邦士兵可以在首領的帶領下返回家鄉。埃及古王國時期戰爭不頻繁,所以並不需要長期供養一支龐大的軍隊,戰時徵募制可以節約國庫支出。(3)雙重性質的外邦勞動隊的出現。除了單個外邦士兵和偶然出現的外邦軍隊外,還有不少直接受埃及官員領導和管理的外邦人組成的勞動隊。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2.外邦軍隊興起時期的特點

在古王國時期就有不少外邦人遷徙到埃及,到了中王國時期隨著對外戰爭和貿易的頻繁,外邦軍隊就不僅僅存在於國王的軍隊之中,也擴大到了地方貴族的軍隊中。這一時期外邦軍隊就已經形成了類似埃及軍隊編制的戰鬥兵團。

中王國時期埃及政治形勢的嚴峻使統治者採取了培養軍事人員的政策。外邦人可以通過英勇的作戰獲得包括土地、牛羊和穀物在內的生活資料。擁有土地從事農耕是埃及人主要的生活方式,這表明外邦人已經開始像埃及人一樣生活,而且給予外邦軍隊土地,能夠使埃及國王對他們進行更有效的控制。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3.外邦軍隊大發展時期的特點

等到新王國時期,經過古王國、中王國時期的積累,埃及的外邦人不僅在數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長,在服務方式和地位上都與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舍爾丹人加入埃及軍隊且成為重要的軍事力量。舍爾丹人是地中海世界令人聞風喪膽的海盜,經常攻擊從埃及海岸遠航的船隻。拉美西斯二世抓獲舍爾丹人成為俘虜。憑藉著先進的鐵劍、頭盔和優良的戰鬥技能,舍爾丹人得到了法老的青睞被編入軍隊之中。在新王國職業軍隊中,舍爾丹人與其他外邦士兵一起,被統治者單獨組成重裝步兵,在戰鬥中主要與敵人進行肉博戰。

外邦軍人在埃及的地位顯著提升。新王國時期統治者採取了新的徵兵政策,即服務於埃及軍隊的士兵,在退役後可以得到一塊免稅的土地。當然,得到並想保有土地是有代價的,如果外邦人想保有土地,家族內就必須有男子在軍隊中服役。當這個政策推行之後,法老就獲得了穩定而又忠誠的兵源。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4、外邦軍隊強大時期的特點

後埃及時期外邦軍隊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出現了僱傭兵。僱傭兵是指那些通過僱傭形式服兵役者的人。這個定義主要強調了僱傭兵的職業化、需要物質報償性以及不隸屬於交戰國任意一方的特徵。最早的僱傭兵是隨著26王朝的普撒美提克一世來到埃及的。努比亞王朝結束後,埃及處於亞述的強權統治之下,時任阿特里畢斯總督的普撒美提克一世不甘於屈居人下,因此組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其成員中不僅有定居在本國的埃及人,還出現了從國外徵募來的愛奧尼亞人、卡利亞人、呂底亞人等僱傭軍。憑藉這支軍隊,普撒美提克一將亞述人驅趕至巴勒斯坦地區,並趁巴比倫王國興起時徹底解除了亞述人的威脅。

僱傭軍成為法老主要依靠的軍事力量。從普撒美提克一世依靠希臘僱傭軍成功擊敗了埃及以利比亞軍隊為主力的地方勢力後,埃及法老的軍事活動中幾乎都出現了外邦僱傭軍的身影。法老的對僱傭軍的重視激發了廣泛的社會矛盾。在阿普里斯統治時期,埃及人就在阿瑪西斯將軍的率領下發動一場兵變,並最終奪得了統治權。新王阿瑪西斯上位後,力圖摒棄對外邦僱傭軍,特別是希臘僱傭軍的依賴,希望更多地依靠本族軍隊。但現實卻是阿瑪西斯不得不與僱傭軍建立更加密切的關係。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四、法老對外邦軍隊的政策

外邦軍隊之所以能夠在埃及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與統治者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埃及法老制訂並實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在充分發揮外邦軍隊優勢的同時,也對他們產生了一定的制約力。具體來說,埃及法老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1.對內守衛,海外駐防

法老運用外邦軍隊的方式之一就是將他們用於國內守衛,,他們不僅存在於王宮和貴族的護衛隊中,也用於國家內部安全。外邦士兵通常駐紮於首都附近,這是統治者一方面依靠外邦軍隊維護政治穩定和統治秩序,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此來壓制外邦士兵,控制和約束外邦士兵的活動範圍和權力。

新王國時期埃及對海外帝國的管理方法就是在戰略要地修建堡壘和派駐軍隊,但埃及的駐軍並不多,維持秩序主要依靠當地徵募的人員。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2.以夷制夷,擔當先鋒

埃及法老大量吸納外邦軍隊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有埃及士兵所不具備的優勢。他們不僅擁有當時先進的作戰武器和裝備,也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因此在面對強敵時,法老會選用一些與敵軍實力相當的外邦軍隊來抵禦侵略,獲得勝利。

在作戰中,法老主要讓外邦軍隊擔當先鋒部隊。這也是法老利用外邦軍隊的基本方法。埃及對外邦軍隊的政策是以實用為根本前提,即根據不同的入侵者,選取最具針對性的外邦軍隊進行抵抗和反擊,同時,將外邦軍隊置於隊伍最前列,也有力於保障埃及本族士兵的安全。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3.分別管理,有效監督

外邦軍隊作為獨立力量服務於法老是從新王國時期開始的。統治者為了保持其作戰特性,把他們與埃及人組成的軍隊分開管理,由專門的人員負責指揮他們。除了與本土埃及人相分離,法老也將駐軍與邊疆人民隔離,以防他們聯合發動叛亂。同時法老也設置了額外的軍事人員對駐紮在埃及堡壘中的外邦軍隊進行監督和牽制。

隨著外邦軍隊在埃及社會越來越重要,外邦人的社會地位也發生著變化,從奴隸發展為自由民。外邦人在軍隊中也由個體士兵發展為獨立作戰集團,由起初承擔埃及軍隊的輔助力量發展為國家主要依靠的軍事力量。法老通過一系列的政策規範外邦軍隊,在充分發揮外邦軍隊保家衛國和爭奪霸權的作用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限制外邦軍隊的過度發展。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五、外邦軍隊的歷史影響

1.促進軍事變革

早期埃及對外發動軍事活動的對象一般是生活方式相對落後的部落民和沙漠遊牧者,雖然埃及軍隊作戰的武器只是簡單的棍棒、戰斧和小弓箭,但由於埃及經濟發展階段更高,在戰鬥中仍然佔據優勢地位。然而在面臨同等文明程度或者更高文明,具有優秀戰鬥素質和武器的民族侵襲時,埃及軍事的劣勢則顯露無遺,並很快被外邦人統治。直到埃及統治者對能征善戰、裝備精良的外邦軍隊進行徵募,才給埃及軍事帶來了技術方面的革新。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2.影響經濟生活

外邦軍隊在埃及的服務,也深刻影響了埃及的經濟生活。土地是埃及人基本的生活資料,由於埃及全部可耕地都集中在尼羅河兩岸的狹長地帶上,所佔比例並不高,因此從這些地區土地上徵收稅金就成為國庫的主要財產來源。而法老給予外邦軍人的土地正處於這為數不多的可耕地範圍之內,改變土地經營性質就剝奪了土地的生產能力,這間接的減少了從土地上所獲得的財富。因此,維持軍隊使埃及的國庫入不敷出。

另外,大量希臘僱傭軍的存在破壞了埃及原有的經濟分配方式。僱傭軍隊並不像努比亞人、利比亞人那樣滿足於國王提供的土地、牲畜等其他生活資料,而是以錢幣作為軍事服務的報酬。鉅額的軍晌不僅耗費了埃及財富,也導致神廟階層和普通百姓的不滿。維持這些僱傭軍不僅加重了農民的負擔,也加速了埃及國庫的損耗,嚴重阻礙了埃及的經濟發展。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3.激化社會矛盾

外邦軍隊在埃及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埃及社會提供的優越環境,但外邦軍隊在保衛埃及社會繁榮穩定的同時,也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在埃及社會發展上升的時候,外邦軍隊協助埃及軍隊在鞏固王權、維持社會秩序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然而,當埃及社會出現動盪或者政局不穩固時,強大的外邦軍隊卻會加劇激化社會矛盾,使埃及帝國不斷走向崩潰的邊緣。

同時,由於後埃及時期統治者過度依賴僱傭軍,給外邦軍隊提供的財富和地位要遠遠高於本族軍隊,因此激起了本族軍官的不滿。再加上為了支付僱傭軍的軍餉,統治者不惜犧牲普通百姓和神廟階級的利益,這也招致下層人民與祭司階層的反感。多重因素加劇了埃及社會的不穩定傾向,致使埃及帝國岌岌可危,最終被亞歷山大所征服。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結語:

外邦軍隊在埃及的出現並非是孤立、偶然的、無條件的,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古代埃及社會處於不斷變動的近東世界,大國之間的交鋒集中體現在文明的發展階段和軍事實力的強弱上。外邦軍隊的出現既滿足了埃及社會提高軍事技術和水平的需要,也滿足了農業文明世界傳播的客觀要求。因此,外邦軍隊在埃及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

外邦軍隊在埃及的出現和發展為埃及社會帶來一定的歷史影響。他們推動了埃及軍事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埃及軍事的落後狀態,有力地保障了埃及國家的統一和海外帝國的維持,但是他們卻破壞了埃及帝國的經濟生活,嚴重阻礙了埃及經濟的發展。統治者過分依賴外邦軍隊也激起了深刻的社會矛盾,一旦國家面臨危機,外邦軍隊就成為國家分裂的催化劑,加速了埃及王權的衰落。

外邦軍隊:從戰俘到僱傭軍,一支讓古埃及人又愛又痛的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