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如何写出好的风格?

写作应该优雅、清晰、简洁、连贯。


如何写出好的风格?


最初了解到史蒂芬·平克的《The Sense of Style》这本书,是通过李翔商业内参。从亚马逊买回了英文版,在家中书架放置整整两年,至今未读。真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安人心智集团董事长阳志平在这这本书的中文版序言中,总结了书中的8个写作原则。我在这8个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认识:

1. 节制使用元话语。元话语即是抽象概念的逻辑堆叠,比如“第一章讨论引起名字流行程度上升和下降的因素”。作者建议使用提问代替元话语,比如“一个名字流行或者不流行的原因是什么”。善于调动读者的期待心理,而不是简单设置一些路标(这些路标往往成为阅读的障碍)。

2. 放弃专家腔,更自然地对话。对话比主题更重要,要向读者解释一些重要的主题,而不是告诉读者这主题有多难,或者背后的学术争议有多复杂。以交流对话的姿态写作,而不是卖弄自己的知识和想法。

3. 写作清晰有力,少用模糊词汇。模糊词是什么?其中一些是“显然”“似乎”“某种程度上”,虽然有时这样表述是必要的,但未免有些无聊乏味。有些时候还会产生负面的暗示,使得读者产生对于作者的疑惑。另一些词如“非常”“十分”“特别”等词语,多数时候会产生过犹不及的效果,反而使读者产生怀疑。因为对不加修饰的形容词和名词,人们更愿意接受二元对立的理解,要么诚实,要么不。而“特别诚实”有多诚实呢?

4. 不要陈词滥调。要表达得新鲜、言简意赅。读者阅读的过程就像看戏,陈词滥调容易让人出戏。一个又一个暗淡乏味的词,会关闭阅读的视听想象。即使道理就只有那么多,好的作家仍然会重新包装旧的东西,写出新意。

5. 避免不必要的抽象。一类如“性、度、力”,一类如“问题、模式、水平、观点”。尽量避免,尽量具体。

6. 去掉僵尸名词。使用直接的动词表达,而不是使用名词化的句子。比如“确认”而不是“做出确认”,“决定辞职”而不是“做出辞职的决定”。保持鲜活的力量,强化动作发起者和动作的关联。

7. 采用互动和主动的风格。站在读者角度,强调读者可以获得的收益。使用主动语态而不是被动语态。

8. 偶尔使用被动语态。目的是将读者注意力吸引到需要突出的事物上,主动语态强调动作,被动语态强调主体(或客体)。


我是kkw,邀你一起写出好风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