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战“疫”先锋】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张立洁 —— 抗击疫情中的爱心姐姐


【战“疫”先锋】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张立洁 —— 抗击疫情中的爱心姐姐

张立洁,金葫芦(内蒙古)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园创始人,呼和浩特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战疫爱心分队副队长、心理分队队长。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主动请缨,全力筹集物资,价值25万元;陆续编写《恐慌情绪的疏导》等10余篇心理干预文章,制作视频18个,接打心理咨询电话60多个,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万能的朋友圈,戴口罩过敏了怎么办?”这是1月28日张立洁在微信上给大家留言。在这疫情到来的非常时期,过年我们都“宅”在家里,各个地方都不上班,她戴口罩是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过敏呢?原来在1月24日大家还在观望武汉疫情的时候,她就果断和协会副秘书长王智开始筹措了一批物资。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等,做到了未雨绸缪。其实这就是多年来处理应急事务的经验,更是多年来拥军在部队,养成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素质体现。她深知这次疫情因为范围广,人员流动大,所以比2003年非典的抗疫形势要严峻,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她这样费心的筹措防护用品是为什么?中间又有什么故事呢?

【战“疫”先锋】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张立洁 —— 抗击疫情中的爱心姐姐

左一张立洁

1月29日开始,全国的“N95口罩”“医用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全部告急,厂家大量生产仅供应武汉及全国的医疗机构。即使以前有存货,但是因为供小于求,各个地方的需求远远不够。而在基层一线从事安保工作的人员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如果单单是捐款,这个时候任何的资金都不如一件“防护用品”实在。于是张立洁和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决策层商量,大家一致认为不捐钱,只为一线工作人员购买防护用品。时任秘书长的张立洁说“钱谁都能拿出来,关键的时候,防护用品是拿钱买不到的。我们实打实的把所有的用具用自己的心去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这样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她会提前着手准备各类防护用品的原因。但是防护用品需求量太大了怎么办?于是她又和她的团队在网上扫货,“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邮寄回内蒙,他们货比三家,谁的质量好就用谁的。职业的操守造就了他们对每一件防护用品做到了认真查看,保证质量。她的小团队分两拨人,都在网上趴着,只要任何一家电商有防护服,就会第一时间下单抢购。为了抢50件防护服,他们一等就到了凌晨。就这样50件、100件、150件、200件这些防护用品虽然生产厂家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向一个地方去汇聚,源源不断的运到了关爱军人协会。

【战“疫”先锋】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张立洁 —— 抗击疫情中的爱心姐姐

左四张立洁

运到协会以后任务更加的繁杂与沉重。因为个人魅力,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所以跟随她的人才济济,一呼百应。可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她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因为是去给一线捐赠防护用品与生活物资,不给任何献爱心的人被感染的机会,于是她身先士卒,用自己的车一次次的把防护用品从“金葫芦”退役军人就业园区拉到了呼和浩特城区的各个一线的地方: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上到政府疫情指挥中心,下到各个街道办事处。她的身影永远与一线工作人员在一起。1月31日以来,新城区政协、回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回民区政府防疫指挥中心、回民区红十字会、玉泉区西菜园、等十多个单位收到张立洁源源不断送来的套防护服、消毒液、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就这样一点点的爱心,一幕幕细致的工作,让一线的工作人员踏实安心的工作。截至现在,在她的带动下,呼和浩特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和“金葫芦”创业就业园区共捐赠护目镜600个,口罩14310个,姜茶30盒,手套10020付,防护服260套,烧麦513盒,消毒液17桶,方便面45箱,作训大衣30件,作训靴30双,纯牛奶20箱,现金5000元,八宝粥7箱,酒精10桶。进基层15次,进社区50余次。由于有的时候收取快递都是她自己亲力亲为,收发快递的小哥都认识了她,好多次货到付款都是攒到一起去结账,这是同志间的信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她的带领下王宝平、王智、田玲、董少洋等一批批的退伍军人投身到抗击疫情的一线中来,大家深信用自己的努力终究有一天会驱散瘟疫,“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战“疫”先锋】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张立洁 —— 抗击疫情中的爱心姐姐

左二张立洁

当然人不是铁打的,张立洁因为协调的事情太多,嗓子喊哑了。“草珊瑚”含片成了她必带的东西,听说金银花可以治疗咽喉肿痛,所以她的杯子里永远都是满满的一大杯。内蒙古过年这几天天气干冷干冷的,她因为基本上每天下一线,双腿被冻得生疼,回了家两条腿就像灌了铅,得用暖水袋热敷。如果说一次两次外出戴口罩没什么,可是要经常外出给一线送防护用品,长时间带口罩,皮肤因为口罩带儿紧蹦,水汽散发不出去,产生局部过敏使得脸又红又肿,每天晚上回家夜风一吹,脸上钻心的疼。因为非常时期,也没有办法去医院,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求助朋友圈。还好,大家知道张姐的故事以后,送药,送面膜,送偏方,想尽一切办法想让我们可亲可敬的姐姐尽快的恢复健康。因为大家离不开他!协会离不开她!抗击疫情离不开她!

【战“疫”先锋】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张立洁 —— 抗击疫情中的爱心姐姐

左三 张立洁

2月7日,呼和浩特退役军人事务局应疫情需要,在冯局长的领导下成立“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张立洁女士主动请战,担任战“疫”心理分队队长分赴战“疫”一线。在她的带领下,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战“疫”心理分队,针对疫情一线人员和长期宅在家的人员,撰写《战“疫”心理调适》系列栏目,自2月15日至2月27日,共完成十二期文章、视频的编写供稿。利用微信,网络,自媒体等平台,发布所有完成的消息。其中第一至四期栏目主要针对于“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心理调适、一线工作人员的心理调适、密切接触者的心理调适、宅在家中的人心理调适”,第五至七期栏目为“中老年人的心理调适、青少年的心理调适、儿童的心理调适”将心理调适人群更加细分化。第八期和第九期为“防治新冠肺炎饮食指南、如果做好身心防护”建议人们疫情期间不仅要调适心理更要注重饮食规律和身心健康。第十期至十二期是“疫情中工作员工容易出现什么心理问题、复工后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复工后应注重什么?”主要应对于疫情后期面临全面复工复产的心理调适联系。从最基础的开始为社会上全体人员提供心理学保障。

【战“疫”先锋】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张立洁 —— 抗击疫情中的爱心姐姐

左二张立洁

在疫情到来的时候,任何饭店都不开门,如何让一线工作人员吃上一口不凑合的热饭,让张立洁陷入了深思。在她的号召下,烧麦老店普凤轩的负责人白俊杰也加入到了抗击疫情为一线人员服务的行列中来。从选材,到包烧麦,蒸烧麦,送烧麦,都是绝对的食品安全,运输安全一条龙服务。当一线工作人员每次吃到热气腾腾的烧麦时,找张立洁这些送烧麦的同志表示感谢,却发现他们因为送的一线人员多,烧麦供不应求,送烧麦的他们却躲在一旁啃着香肠,吃着方便面。张立洁常说“我们多送点,你们一线工作人员多吃点,这样就可以有力气多在一线为我们保障了。都是吃的,我们吃这点方便面没啥”一句没啥,关爱军人协会和普凤轩就送出了烧麦513盒。

【战“疫”先锋】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张立洁 —— 抗击疫情中的爱心姐姐

张立洁

“夜半三更呦盼天明,寒冬腊月呦盼春风”耳畔又一次响起了《映山红》的旋律。“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张立洁这样一个拥军模范,看着自己身边的退伍军人和自己一样的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会心的笑了。她带动了一群人,一批人纷纷的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来了,在她的眼中,病魔在逐渐的退去,瘟疫即将被战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