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新冠肺炎遺體解剖醫生:我們活著的人,都欠他們一個鞠躬

前幾天,解剖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的教授,接受了媒體採訪,並且向社會披露了一些關鍵的信息。

之所以說是“關鍵信息”,是因為這些信息可以讓醫護人員挽救更多的新冠肺炎患者。尤其對於新發現的感染者來說,這些信息更是福音。

知道了這些信息,他們或許不再容易變得呼吸衰竭,這也就代表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活下去。

那遺體解剖到底發現了什麼關鍵信息呢?今天,我就給你深入解讀一下這件事。

· 01 ·

見到遺體,我先要鞠一躬

我們先來說說那位負責解剖遺體的專家,他的名字叫劉良,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的一位教授。

新冠肺炎遺體解剖醫生:我們活著的人,都欠他們一個鞠躬

顧名思義,劉教授是一位法醫專家,專業就是解剖遺體。然而,解剖新冠肺炎感染者的遺體,即使對這樣一位專家,也絕對是一個非常高危的舉動。

劉教授告訴我們:“呼吸道傳染病人的搶救中,僅僅是氣管切割,都會導致大量病毒噴出。”而解剖新冠肺炎患者遺體,剖開的可不是氣管,而是肺部——新冠病毒在人體滋生的大本營。

一旦切開肺部,有多少病毒噴湧而出,誰也拿不準,何況解剖室還是一個不通風的環境。

換句話說,近距離、體液接觸、環境密閉——有利於新冠病毒傳染的三個因素,在那個小小的解剖室裡都佔全了。

新冠肺炎遺體解剖醫生:我們活著的人,都欠他們一個鞠躬

當我們都在極力躲著新冠病毒的時候,劉良和他手下的年輕人,幾乎把腦袋伸到了一團病毒當中。記者問他們怕不怕,他們都說“怕”。

但多虧了這些人的冒險,2月28日,世界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報告正式公佈。

截止到現在,中國累計已經對12具新冠肺炎逝者的遺體,進行了病理檢驗方向的解剖工作,而其中的9例都是由劉良教授的團隊完成的。

記者問:進了解剖室,您的團隊第一步要做什麼?

劉良出人意料地回答說:先要給遺體鞠躬,這是規矩。

新冠肺炎遺體解剖醫生:我們活著的人,都欠他們一個鞠躬

· 02 ·

駭人的黏稠液體,在病人的肺裡

等到劉良把遺體的肺部打開之後,他大吃一驚。

一些死者的肺部切面上,能看到有特殊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呈現出“黏液性”,不僅非常黏稠,而且位於較深的氣道里。

這跟他們之前的想象不太一樣。

我們可以跟普通的呼吸道感染比較一下。比如人們平常得了感冒,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分泌物是“清鼻涕”,這種“清鼻涕”並不會堵塞呼吸道,更不會堵塞肺部。

但是,新冠肺炎引起的黏稠分泌物,可就不一樣了。這種黏稠的分泌物會堵塞呼吸道,而且進入肺部。

正常人的肺部,是像海綿一樣的,是蓬鬆的;被這些黏稠分泌物充滿之後,人的肺部就變得比較硬,肺泡也失去功能了。所以病人會呼吸衰竭。

在解剖室裡,劉良用手捏了一下病變之後的肺部,他的感覺是:“這個肺已經不是肺了,裡面被別的東西取代了”。

新冠肺炎遺體解剖醫生:我們活著的人,都欠他們一個鞠躬

▲ 《柳葉刀》上發表的新冠肺炎重症病例肺部病理表現圖片

這個重要的發現,也驗證了一個人的猜測。這個人就是鍾南山

院士。

早在大約1個月前,他就猜測:重症患者的肺裡面,或許有非常黏稠的分泌物。現在一看,果然如此。

以前,由於一直缺乏系統屍體解剖提供的完整病理學資料,研究人員對疾病的發病機制、器官損害等影響,始終無法確切做出判斷。

現在,這個謎團終於解開了。

新冠肺炎遺體解剖醫生:我們活著的人,都欠他們一個鞠躬

▲ 劉良和他的團隊

· 03 ·

什麼是缺失的“關鍵的中間因素” ?

發現了大量黏稠分泌物充滿肺部這個現象,醫學專家們實際上找到了一個“關鍵的中間因素”

這是什麼意思呢?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因果推理演算法專家朱迪亞·珀尓(Judea Pearl),曾經在一本名叫《為什麼》(The Book of Why)的書裡,提到這樣一個觀點:想要構建一個完整的因果關係,我們需要找到那個“關鍵的中間因素”。

新冠肺炎遺體解剖醫生:我們活著的人,都欠他們一個鞠躬

所謂的“因果關係”,就是一個東西引起了另一個東西,前者是“因”,後者是“果”;“因”直接引起了“果”,而“果”肯定是這個“因”引起的。這就構成了一個因果關係。

我們拿新冠肺炎為例解釋一下。新冠病毒是那個“因”,它引起了病變,造成人呼吸衰竭甚至死亡,這就是那個“果”。

但是,這個因果關係還不夠完整,中間缺了一環。缺的那一環就是“關鍵的中間因素”。

“關鍵的中間因素”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它既是結果,同時也是原因。

新發現的那種黏稠的分泌物,就是這樣的一個“關鍵的中間因素”:對於新冠病毒來說,它是“結果”——病人肺部裡黏稠的分泌物是病毒導致的;但是它又是原因——正是因為這些分泌物,肺部的功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甚至失去了呼吸功能,造成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新冠肺炎遺體解剖醫生:我們活著的人,都欠他們一個鞠躬

死者遺體解剖的最大意義,就是幫助我們找到因果關係當中缺失的那個“關鍵的中間因素”。找到了這個“關鍵的中間因素”,新冠肺炎的整個因果關係,就更加完整了。

找到了它,就可以救很多人的命。

· 04 ·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以前醫生髮現病人呼吸衰竭的時候,主要的辦法是“通氣”。但是,如果肺部都被黏稠分泌物堵住了,通氣不光不能治病,反倒會“適得其反”,加重病人的病情。

打個比方,這就像交通擁堵,路面都快要被堵住了,還要往那個路段派汽車,那肯定是越派車越堵,到最後就“堵死”了,誰也走不了。

辦法是什麼呢?用劉良教授的話說就是,“連路都被堵住了,要趕快把道路鬆開”。

因此,從今往後在救治輕症感染者的時候,醫護人員可能會使用新的方式——不僅僅是給病人“通氣”,輔助病人呼吸,還要儘可能把黏稠的分泌物稀釋、溶解、消除,保證病人肺部的功能正常。

這樣,哪怕病人的肺部已經被感染一部分,只要還有能正常工作的部分,就不至於有生命危險。再給他們“通氣”,就能起到效果。

新冠肺炎遺體解剖醫生:我們活著的人,都欠他們一個鞠躬

現在我們可以看出,找到那個“關鍵的中間因素”是多麼的重要。它不光是一個因果關係是否完善的問題,它關乎很多人的生命。

然而,新冠肺炎背後的“因果關係”,不止這麼簡單。

現在,假如我把整個邏輯顛倒過來,不是從“得病”的角度去看新冠肺炎背後的因果關係,而是從“治病”的角度去看這個因果關係,會是怎麼樣的情況呢?

從“治病”這個角度上看,弄清病理是“因”,而治好疾病是“果”。

但是,這中間還有一個“關鍵的中間因素”,那就是怎麼才能有效控制病人身上正在發生的病情。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做屍檢。

正是為了這個“關鍵的中間因素”,以鍾南山院士和劉良教授為代表的專家們,一直在強調屍檢的重要性。

但是,如果沒有病人本人和家屬的同意,沒有他們完全奉獻出自己,又談何屍檢呢?

這也是為什麼,除了那些“白衣天使”,我們還要對那些同意捐獻遺體的人和他們的家人,致以極高的敬意。

他們用自己的身體,從病魔那裡“偷聽”到了一些消息;又用自己的身體,把那些消息傳給了我們。

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用自己被病毒侵害的身體,為我們揭開了“關鍵的中間因素”的秘密。

那些人,可能比身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更加“無名”,他們只不過是手機新聞裡的一串數字,或許誰也不會記住他們。

但是,今天我想說:

這些“無名者”,為人類健康、為子孫後代、為我們的未來,給出了他們最後擁有的東西,做出了他們最後能做的貢獻。

我們所有活著的人,都欠他們一個鞠躬。

請你把這篇文章轉發給更多的人,就當作是我們對他們的一句“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