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餘情的朋友圈“曬”出一張照片:醫療隊駐地文化牆最新一期,圖文並茂展示了凝結隊員們智慧的“金點子”。說起為何會評選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金點子”獎,餘情表示,“中山醫院黨委自2007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全院的‘金點子’獎評選,前線隊員在特殊時期創新了很多有用的做法,何不將這個獎項也在醫療隊中進行評選呢?”在領隊朱疇文副院長的大力支持下,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積極策劃探討在前線開展“金點子”獎項目評選的可行性與流程。短短几天內,就徵集到了22個武漢前線源自醫療護理實踐中“頭腦風暴”迸發出的“金點子”,涵蓋醫療流程管理、人員業務培訓、開展有效防護、關愛員工與患者等領域。
怎樣利用有限的資源更好地開展醫療工作?隊員們從方方面面進行了創意改造。由100名護士組成的中山援鄂護理組通過一名護理部副主任、兩名病區護士長,以及七名護士長搭建了管理框架,對每一項工作都安排得細緻入微,包括資源的調配,以及每名護士的上崗前後培訓工作;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2個病區是臨時改造的,隔離區內沒有電腦信息系統,如何能一目瞭然病人的相關信息?20病區護理組想出了貼紙條的“原始方法”,這樣,病人的信息明晰了,將他們按病情輕重分類管理也就有了依據。每天的護理交接班都是一個重要環節,22病區護理組引入SBAR交接班模式,即上一班護理人員闡述患者病情的全方位信息,並將重點護理要點交接給下一班以保障護理工作的連續性;而交接班時在病房玻璃門上用記號筆寫下病人的病情,便於快速瞭解病人信息;為快速適應病房工作流程,小夥伴自建了各類抗疫期間的“中山標準”,規範收治病人、檢查申請和有創治療流程,在完善診療操作的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汙染區開展工作,有時一個人有三頭六臂也不夠,那就發明一個多口袋的腰包,醫務人員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腰包內,需要時再取,真正解放了雙手。
醫務人員的首要任務是救治患者,怎麼讓他們更快地康復出院是擺在他們面前的第一大課題。長期不下床活動的危重症和高凝狀態患者容易形成深靜脈血栓,會拉長康復週期,借鑑中山醫院總部ERAS(加速康復外科)的理念與做法,在隔離病房標記出一塊區域,鼓勵有能力的患者每天在室內運動1000米,不僅增加了肺活量,又能有效降低DVT(深靜脈血栓形成);給患者下達醫囑後,需經過較長時間才能收到藥品,為了省去領藥環節,小夥伴們在藥品櫃裡設置了備用藥品專櫃,及時提前補貨,大大提高了用藥時效。
赴前線參與醫療工作,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新冠病毒會造成患者呼吸系統遠端和終末氣道被大量的粘稠分泌物所阻塞,霧化吸入是一種可促進氣道分泌物分解排出的有效方案,但傳統霧化吸入裝置的排氣裝置直接與外界大氣相通,會增加傳播風險,醫療隊員構思設計了一種適用於呼吸系統傳染病患者使用的霧化面罩,它能防止飛沫噴濺,從而降低醫務人員在救治病人時的感染風險,“這個裝置已有了設計初稿,期待它能產品化的那天。”長時間佩戴醫用口罩,耳朵周圍的皮膚等部位除了有疼痛感,更易磨破,增加感染可能性,小夥伴將口罩與防護帽的佩戴順序進行調整,即戴帽子時先把耳朵包裹起來,再戴口罩,可減輕壓力性損傷,保護自己的耳朵;長期佩戴的護目鏡容易起霧影響視線,用保鮮膜把鏡片包裹起來,護目鏡的起霧時間就可延遲。
從上海到武漢,很多生活方式都被迫改變。將廢舊的紙箱改造為簡易的鞋盒,這波“變廢為寶”的操作讓原本無序堆放的工作鞋有了分類擺放的場所;去年在上海試點的垃圾分類差點把上海市民逼“瘋”,在武漢駐地雖然沒有實行,看著整理垃圾的清潔工人每天做分類十分辛苦,有些不忍心,醫療隊員提出,在駐地自行分類垃圾,並將樓底下的大垃圾桶分成幹垃圾、溼垃圾和醫用垃圾,每個人舉手之勞的垃圾分類,給清潔工人帶來的是幾個小時的便利。
與病毒的抗爭是場拉鋸戰,醫務人員長時間在如此高強度的壓力下工作,難免會身心俱疲。中山醫院總部自2009年起便設立了“巴林特小組”活動,活動以多種形式讓醫務工作者有機會坦露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壓力,通過與組員們的互動和交流,疏解職業壓力。前線救治任務重,更需要這種“巴林特”式的關懷,醫療隊員們決定不定期開展“巴林特小組”活動,由有巴林特內訓師經驗的隊員坐鎮,適時給予心理疏導,而在上海本部的大後方,中山醫院建立了“疫情應急心理關愛巴林特輔導組”,心理醫學專科的醫生提供專業諮詢與建議;在駐地酒店,行政保障組想著怎麼更好地服務一線隊員們,他們開設了一個“共產主義小超市”,超市在每天晚飯時開放,擺放著從後方中山醫院和當地愛心企業捐贈的物品,隨時供隊員們自助領取。上夜班的醫護人員回來晚了怎麼辦?別擔心,還有“夜班醫護食品補給站”,每天晚上9點到次日凌晨7點都開放。
為醫療隊員提供各式各樣的關愛是“最佳僱主”中山醫院的一貫做法,那病患的心聲該向誰來傾訴?中山醫療隊接管的2個重症病區的病人,住在病房裡已好久沒和家裡人接觸了,內心的孤獨與無助暫且不說,連帶來的住院生活用品都已用得差不多了,就這樣,醫療隊員們開始做起了“快遞員”的工作,患者們想要的生活用品,拖鞋、肥皂、洗髮水、衛生紙……能採購到的物資,醫療隊都免費送到病人手中,小夥伴還想著能不能有個愛心小貨車,在相對輕症病人的病房裡流動,患者看到有需要的物品能自取。醫務人員還會協助患者與外界親屬溝通,有時親友間的短暫溝通給患者帶來的是非同凡響的效果,他們精神狀態好了,對抗病毒就更有信心了。 評選活動讓所有隊員們都積極投身頭腦風暴中。申報者不僅專注自己的項目,對其他人的項目有時也會給出些建設性意見。“‘從臨床出發,為病人服務’是前線醫療隊創新的動力,啟動‘金點子’獎評選活動,是肯定隊員們勤于思考、樂於創新的做法,在增強員工服務意識的同時,優化醫療服務流程。”中山醫療隊領隊朱疇文副院長說。 作者:上海電臺通訊員金曉璐 編輯:山巍 責任編輯:金曉英
閱讀更多 話匣子FM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