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花榮:A股第一代操盤手唯一倖存者


花榮:A股第一代操盤手唯一倖存者

老魚財經-散戶之友,讓我們一起成長!

微信公號日更每日分享:價投心得、熱點關注、企業價值。


花榮:A股第一代操盤手唯一倖存者


花榮,原名餘鄭華,滬深股市第一代職業操盤手,為第一代職業操盤手中目前唯一職業倖存者。


1964年出生,1987年畢業於南京郵電學院通信工程系。1993年起曾先後就職於河南證券交易中心,河南中原租賃集團(全國第一次期貨大戰策動者)、廣東融通集團、海南置地集團、中國銀河證券等實力機構任職。先後為君安證券、海通證券、河南國投、華融信託、深特證券大客戶買賣輔導師等。(本文據新浪財經,不代表老魚財經觀點)


在花榮近20年的股海生涯中,曾經有散戶、大戶、機構等多種傳奇性經歷,經歷了證券市場所有最高點和最低點的花榮開創了獨樹一幟的“盲點套利”、“最優投資”、“底牌投機”等實戰理論,被職業機構奉為中國股市的孫子兵法。 他還著有實戰經典書籍《獵莊狐狸》《套利狐狸》《百戰狐狸》等系列炒股圖書,另有內功智謀書籍《操盤手》《超限戰》《人生72變》等,深受讀者歡迎。


花榮偏愛的投資風格是盲點套利,追求快樂投資,他認為,做股票要先會做人。保持良好的心態是最重要的。同時,在市場中一定要堅持有目的性的投資,而不是隨機性的賭博。


一,筆名緣由

看過水滸的人對花榮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90年代的花榮還是證券類媒體的專欄作者,當時的股評作家都必須有筆名,當時有一家媒體把全國44家券商諮詢機構對同一只股票的點評進行排名,花榮獲第一。水滸傳裡的花榮射箭射得準,而他選股選得準,再考慮到當時在華容信託(銀河證券的前身),所以,花榮的筆名就此誕生了。


二,結緣股市

早在90年代初,花榮就知道了股票的存在,當時他從郵電大學畢業後分在郵電系統工作,喜歡集郵的他週末經常去郵票交易比較集中的市場,由於很多進行郵票交易的人都是中國第一批老股民,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花榮也就接觸到了股票。那時候,股票對於人們來說還是個新鮮事物。


接觸股票沒多久,花榮就順利的進入了證券公司,並去上交所接受了系統的培訓。花榮用痴迷兩個字來形容最初接觸股票的自己,“有點兒像阿里巴巴發現了財寶了一樣”,“認為自己發現了人生另外一條路”。花榮表示早期的投資者對股票的鑽研比現在投資者投入的要大。


“那時候,並沒有系統的技術分析理論,股價報單不像現在由電腦信息傳送,早期的時候就是在證券公司寫在黑板上的,剛開始的時候股票很少,上海真正可能還不到八家,但投資者隊伍一直在擴容,股票沒有擴容,只要買進就可以賺錢。”


三,生存之道

作為第一代職業操盤手的唯一倖存者,花榮之所以能夠一路走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與自己的努力分不開的,“我感覺運氣也非常重要”。


花榮進入證券公司之後,一直就位於操盤的第一線,直接在實戰當中經受磨鍊。當時他所在的電腦部必須參加上交所的培訓,包括交易制度,一些財務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像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和一些法規的培訓。通過培訓,花榮對證券有了很深的瞭解,雖然在現在看來還是非常淺的,但是在那個時代的話已經是比較尖端的武器了。


他曾經在不同的機構工作過,比如信託、券商、租賃公司、期貨公司等,這些經歷也大大豐富了他對於證券市場中各個機構的瞭解,對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花榮坦言,當時他在學習上下的功夫是非常大的,“投入和高考是相當的”。


除了自己的努力,花榮認為運氣在人生中也是非常重要的。“93年的時候我們在上交所參加培訓的時候照了一張像,裡面有30多個人,現在還能買賣股票的人就我一個了,其他人要麼不做股票了,要麼做股票坐牢了,要麼做股票跑到國外去了,要麼現在就不知道幹什麼去了,所以我覺得這個運氣,人生當中的運氣也非常的重要。”


花榮表示,自己能在這條道路上順利的走到現在,談不上有什麼法寶,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在市場中一定要堅持有目的性的投資,而不是隨機性的賭博。進入股市投資,首先就必須瞭解中國股市的本質,花榮認為,中國的股市就是政策市、消息市、主題市。只有把本質研究透徹了,才能有效的實施投資方案並防範風險。他認為市場中大多數投資者對股市的瞭解得並不是很深,而僅僅是把書本上的知識或者說自己想像的一些東西當做事實,這樣就無法有的放矢,即便偶爾因為運氣的因素成功一次的話,也沒辦法持續的成功,而在證券市場中操盤手特別是期貨操盤手,一次失敗可能就是永遠地失敗,以後就再沒有機會了。


從跟花榮的交流中可以看出,雖然他把自己成功的生存之道部分歸功於運氣,但是最大的因素還是因為他自身的努力以及對市場的深刻把握。厚積才能薄發。

花榮:A股第一代操盤手唯一倖存者

  

四,三大投資理念

盲點套利、順勢而為和把握市場每個階段的關鍵點,這是花榮投資理念核心的三大要素。


盲點套利是花榮獨創的一套理論。所謂盲點,就是大家難以看見,但是能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盲點套利它的概念非常簡單,就是在大家沒有注意的地方進行套利,或者說在大家沒有注意的地方,擁有價值的地方進行套利,盲點應該是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由於知識積累的不夠,導致明明有機會,但是看不到甚至看反了;第二方面是有些機會雖然明顯,但是大家熟視無睹或者產生了一些糊塗的看法,這就是盲點。”花榮表示,要進行盲點套利,必須要遵循三個基本的要素。首先,進行套利活動的話是應該沒風險或者低風險的。第二,利潤和時間是可控的。第三,有盲點變熱點的可能性。成功運用盲點套利,就可以實現弱市中拿明利,牛市當中獲暴利。


花榮舉了一個曾經操作股票的例子日照港,在去年大盤由6000點下跌的時候,日照港擬進行融資,方案裡包含權證,根據交易所的交易法規規定,發行權證的上市公司必須有30億的市值規模要求,但是由於大盤的下跌,在某個階段日照港的市值只有20幾個億,若達到30個億的要求其股價要大概在13.06元左右,當時再融資已經經過證監會的批准,而公司股價一度跌到11塊錢,這個時候就存在了低風險的套利機會,因為日照港如果想完成再融資,股價必須回到13.06元以上,也就是說其中有將近20%的低風險。那麼,為什麼在牛市當中可以拿暴利呢?日照港正好是在大盤由6000點跌到4700點後展開反彈的過程中進行再融資,因為有再融資的題材漲了50%,事實上獲利不只50%,因為它還有免費送給投資者的權證,而且權證的漲幅比股票的漲幅大。也就是說在牛市當中你可以獲得放大的槓槓利潤。


在談到現階段的關鍵點時,花榮表示,維穩就是現在市場的關鍵點。對於投資者對於市場在維穩聲中還如此表現,花榮笑稱,真正的機會正是存在於目前這種維穩但是還未穩定的市場環境中,“穩定了就沒機會了”。


五,《操盤手》:記錄二級市場交易史


談到《操盤手》,花榮說當時寫這本書有兩個出發點,一是,中國股市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了,但是沒有人寫過二級市場的交易史,所以就萌發了一個想法,想把這十幾年二級市場的交易史給記錄下來。二是為一個電視臺的朋友提供拍電視的素材。


花榮最希望讀者能從中真正瞭解二級市場,真正瞭解市場中股價波動背後的一些因素,從而對自己進行投資起到一定的幫助。他覺得很多投資者進入股市以後,對很多情況特別是機構操盤的情況一點都不瞭解,都是瞎猜,與事實差距特別遠,包括有很多的媒體對市場中的機構和操盤手的真實情況也不是很瞭解,都是猜測。因此他希望能通過這本書讓大家瞭解在市場中,一些機構的操盤手真實的情況。此外,他發現有時候普通投資者會把操盤手和莊家結合在一起,認為操盤手是壞的,因此也想通過這本書讓投資者有一個真正的瞭解。花榮表示,中國的操盤手特別是第一代第二代的操盤手,在人格上,在道德水準上都是非常突出的。


六,投資心態最重要


叱詫股市的花榮有著自己獨特的花式幽默,他認為良好的投資心態是獲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之一。他坦言,保持一個好的心態也不是很容易的,自己90年代的時候心態也不是很好。


花榮表示,把握自己的心態時,投資者大都會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剛剛進入股市時,無知者無畏,有錢就買,剩了一分錢也想辦法多買一點。第二個階段,投資上吃過一些虧之後,無知者有畏。第三個階段,有知者有畏。第四個階段就是有知者無畏。他把自己歸為有知者無畏,體現在現實中就是近期大盤特別弱的時候,他操作的攀鋼鋼釩,雖然市場的評論很多,但是他在買股票的時候心中很有數,所以儘管股價短期出現了一些不理想的走勢,但是他並不感到害怕,最後結果也還是比較理想的。


箴言:

在人生當中有兩件事情使人的智力下降特別多,一個是談戀愛,一個就是股票。很多人在其他行業當中都非常精明,但是一進股市就犯傻。進入股市必然犯傻,被套必然愚蠢,這個時候只能找沒被套的人多聽聽意見,而且這個人必須是在道德水準上不錯的人。


在市場用永遠不要裝作是內行。不要明明是外行非要裝作內行,明明是失敗者但是又固執的自以為是。


一句話總結:

儘量去通過一切的努力做到有知者無畏。


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風險責任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