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拉脫維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Artinna-Lau


可能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樣,拉脫維亞人並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我有一個交往了十多年的拉脫維亞朋友,普通媽媽(在職),每年帶薪休假,帶著孩子和老公幾乎遊遍了歐洲,還到過中國。

每年她還在家裡招待各國去旅遊度假的朋友。

拉脫維亞北面是愛沙尼亞,南面是立陶宛,東面是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西面是與與瑞典隔海相望。

拉脫維亞有人口近兩百一十萬,領土面積64,589平方公里。氣候溫和怡人。

最大城市是里加;官方語言為拉脫維亞語。1991年8月21日獨立。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人均GDP三萬美元。

拉脫維亞是一個民主共和國,根據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它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

首都里加於2014年成為歐洲文化之都。 拉脫維亞小小的國家,劃為了119個行政區劃,其中110個是縣,9個是市。

拉脫維亞人是拉脫維亞的原著居民。 拉脫維亞語和立陶宛語是現存的僅有的兩種波羅的海語言。

儘管從13世紀到20世紀這個國家都被外國統治,但拉脫維亞國家通過語言和民族音樂的傳承,一直保持不變。

由於幾個世紀的俄羅斯統治(1710-1918,拉脫維亞擁有大量的俄羅斯族人(佔26.9%),其中一些人根本沒有公民身份。

這就是真實的拉脫維亞,人民生活衣食無憂,社會保障健全,帶薪休假是慣例。媒體炒作“俄羅斯威脅”,老百姓生活沒有任何影響。


閒看秋風999


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拉脫維亞應該是一個比較小眾的國家,關注的人比較少,去的中國遊客也不多。

我在八年前曾有幸去過拉脫維亞,在他們的首都里加呆過幾天,還和他們的斯特拉京什大學的教授做過學術交流。對於那一段的經歷,至今仍念念不忘。

拉脫維亞的人很好客,經濟消費水平也不高。人們都很友善。八年前,拉脫維亞還有自己的獨立貨幣,我家裡還保存著幾個拉脫維亞的硬幣。後來拉脫維亞加入了歐元區,獨立的貨幣也就沒有了。

拉脫維亞的綠化特別好,綠樹到處都是。我印象特別深的時,由於那裡的天氣特別藍,導致我想拍拍藍天時,照相機始終無法自動對焦,因為藍的都幾乎沒有色差。

拉脫維亞的美女也特別多,可能因為長期多民族雜交的原因,這裡的女孩子很多,男孩子較少。女孩子很不容易找對象。不過絕大多數女子結婚後,就徹底變成了俄羅斯大媽,水桶腰,慘不忍睹,完全失去了原來的風采。


倪說歷史


位於波羅的海東岸的波羅的海三國非常有名,從北往南分別是面積4.53萬平方公里的愛沙尼亞(首都塔林),面積6.45萬平方公里的拉脫維亞(首都里加),面積6.53萬平方公里的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波羅的海三國原是蘇聯的加盟國,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脫離蘇聯獨立。當然,三國至今仍認為他們是被蘇聯吞併的,而不是“和平加入蘇聯”。如果從1940年開始算起,蘇聯控制波羅的海三國五十年,三國對蘇聯,以及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反感是非常強烈的。因為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看來,蘇聯和二戰時期的德國沒什麼區別。

而在反感俄羅斯的波羅的海三國中,形勢最不利的,應該是三國居中的拉脫維亞。為什麼這麼說呢?先看地圖,三國最北的是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在面積1709.82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面前,就像是一個“小不點”。但是,有兩點,決定了愛沙尼亞“防俄”具有一定的地理優勢。
一,愛沙尼亞位於波羅的海以東,東、西狹長的芬蘭灣以南。芬蘭灣是俄羅斯最大港口兼舊都聖彼得堡(原列寧格勒)唯一的出海口(不包括運河之類的其他出海通道),聖彼得堡的船隻(包括軍艦)要進入大西洋,必須要經過愛沙尼亞以北的芬蘭灣海域。雖說俄羅斯船隻走的是公海,但由於公海距離愛沙尼亞實在太近,美國在愛沙尼亞的海域,有足夠的能力給俄羅斯的船隻製造麻煩,只要形勢需要。

二,愛沙尼亞的東邊與俄羅斯的列寧格勒州、普斯科夫州接壤。但是,愛沙尼亞與俄羅斯邊界的北部是納爾瓦河。愛沙尼亞與俄羅斯邊界中段佩普西湖(也稱楚德湖),而納瓦爾河是佩普西湖(楚德湖)進入芬蘭灣的主要水道。佩普西湖(楚德湖)以南還有一個普斯科夫湖,從納爾瓦河到普斯科夫湖,愛沙尼亞與俄羅斯都在水上劃界,普斯科夫湖以南才是愛沙尼亞與俄羅斯的陸地邊界。
這樣的地理條件,決定了俄羅斯軍隊要進入愛沙尼亞,雖說不至於千難萬險,但軍隊過河流湖泊,總會放慢速度。
再說波羅的海三國中位置最南的立陶宛。立陶宛實際上是不與俄羅斯本土接壤的,兩國之間夾著一個白俄羅斯。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的關係相對親密,但總歸是兩個國家,俄羅斯要跨越白俄羅斯進攻立陶宛,是非常不方便的。立陶宛的西南部,與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原德國的柯尼斯堡)相鄰。加里寧格勒州面積1.51萬平方公里,戰略空間相對有限,俄羅斯很難從加里寧格勒州進攻立陶宛。

圖-道加瓦河風景
再者,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與立陶宛的邊界,大部分都是水上邊界。加里寧格勒州以北,以內穆納斯河(涅曼河)與立陶宛為界,以東,以內穆納斯河的支流為界。只有最南邊一點,是兩國的陸地邊界。這樣的地形條件,讓俄羅斯進攻立陶宛同樣非常不便。
拉脫維亞的“抗俄防線”,相對愛沙尼亞與立陶宛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首先,拉脫維亞與俄羅斯的邊界,沒有大河與大湖為界。兩國的邊界多是陸地邊界。拉脫維亞的西部有維澤梅高地(或稱利沃尼亞高地),以及維澤梅高地以東的丘陵地帶。但是,這些高地和丘陵實際上並沒有多高,地圖上標出來的蓋津納山,海拔也不過311米(或312米),這已是維澤梅高地的“最高點”。俄羅斯的機械化部隊趟過這樣的地形,應該不是很困難。

當然,這些都是理論上的假設。以現在的形勢,這樣的極端情況很有可能不會出現。俄羅斯的經濟條件,似乎並不能支撐他們打一場持久作戰。克里米亞畢竟與波羅三國的情況完全不同的,克里米亞以俄族人為主,對俄羅斯有天然的親切感。誇張一點講,在波羅的海三國(非俄族),能找出幾個不恨俄羅斯的人都難。但對美國來說,在戰略博弈上,波羅的海三國是美國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的重要武器。美軍曾在愛沙尼亞最東部與俄羅斯的邊界城市納爾瓦進行訓練,與俄羅斯隔河相望,讓俄羅斯非常緊張。
波羅的海三國對俄羅斯的恨,不用再多介紹了。但是,在波羅的海三國,還有很多的俄族人。其中,拉脫維亞的俄族人最多。拉脫維亞人口約200萬,俄族人就近27%。而在九十年代中期,拉脫維亞的俄族人比例達到33%,82.25萬人。

圖-拉脫維亞人
可能是由於自己與俄羅斯博弈中的戰略劣勢明顯(綜上所述),波羅的海三國中,與俄羅斯關係最不好的就是拉脫維亞。在拉脫維亞的俄族成了“二等公民”,比如拉脫維亞限制俄語的使用,導致俄族人抗議,但抗議無效。獨立之初,三國都想加入北約,以制約俄羅斯。但三國中對加入北約最為迫切的還是拉脫維亞,這可能是拉脫維亞“防俄”形勢最不利導致的心理緊張,急切需要拉美國來對付俄羅斯。

地圖帝


拉脫維亞,歐洲,與愛沙尼亞和立淘腕共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所以有機會這三個國家可以同期轉一轉,其實三個國家都不算大,所以一趟線路十天或十二天,十五天皆可好好遊玩一番。

拉脫維亞,國旗子紅白紅三道槓,拉脫維亞族佔百分之六十一,俄羅斯族佔百分之二十七,還有其他白羅斯,波蘭族,立淘宛,猶太等民族。所以這裡的人除了會說官方語言拉脫維亞語,百分之95%的人懂俄語,另還通用英語,一部分人還會德語。

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雖說里加是首都卻也不大,乍一看有點像薩拉熱窩,但好像又比薩拉熱窩的規模更龐大一些。初到這裡感覺這裡的人似乎有點冷冷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似乎很遠,或許這是個慢熱的城市,你慢慢的行走其中,才會發現它的美。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有一條歐洲保存最完整的新藝術群建築街道,各種文藝復興式,洛可可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不同風格的建築,走進去,不一會就眼花撩亂的了,走到哪裡都會想要停留不停的按手中的快門。

走入中世紀古城彷彿穿越一般,除了那些非常有藝術特色的小店可你讓你淘到獨一無二的飾品或是藝術品,一定要找一定古老的餐廳,吃一餐地道的中世紀餐,當然,在歐洲,一個美美的下午茶也是要體驗的,有一家叫做QUEEN的咖啡館相當的贊,推薦噢。


程詩然


拉脫維亞是個苦難小國,現在是一個議會制國家,外交上積極“迴歸”歐洲,親美仇俄。

歷史上,拉脫維亞自18世紀開始就受到長期受俄國控制,在一戰後的1918年獲得獨立,又在1940年被蘇聯再次吞併,並對拉脫維亞遷入大量的俄羅斯人,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煎熬,終於在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

獨立後的拉脫維亞政治上實行議會制,議員選舉產生,不同於英美的兩院制,拉脫維亞議會實行一院制。總統不是由全民普選,而是由議會選舉產生,類似英王,只具有象徵意義但是沒有實權。總統任命總理,由議會表決通過,總理握有實際行政權,類似英日兩國的首相。

在外交上,拉脫維亞91年獨立後,執行一條“迴歸”歐洲大家庭的外交路線,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上向歐洲看齊,目前已經是歐盟成員國。同時在安全上依靠美國及其主導的北約,成為美國遏制俄國的前沿。由於歷史恩怨,拉脫維亞十分反俄,害怕俄羅斯有朝一日再次吞併拉脫維亞,所以更加向歐美靠攏。除此之外,由於蘇聯時期大量俄羅斯族的遷入,除了這些人的國籍問題也引發了拉俄外交爭端。

總之,拉脫維亞目前以及成功迴歸歐洲,可惜處於美俄博弈的前沿,未來不知道會不會成為美俄爭鬥的犧牲品。


北玄武


拉脫維亞位於東歐平原西部,地形以平原、低地和低矮丘陵相間,境內有很多湖泊,氣候屬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中間類型,屬溫帶闊葉林氣候。可能因為氣候原因或者水土養人,所以拉脫維亞美女特別多。

首都里加被稱為“波羅的海跳動的心臟”和“北方巴黎”,里加是波羅的海國家中最大的城市,同時里加老城也是聯合國認定的世界遺產,被看作是歐洲最精美的"新藝術"建築風格的中心,其新藝術風格建築無論量與質皆堪稱歐洲之最,也是里加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重要原因。它不但有精美的建築,也有現代化的餐廳和咖啡館,更有很多精美絕倫的路邊小店,每個小店門口都有自己別具匠心的設計品。

拉脫維亞還有極具特色的“黑藥酒”,這種藥酒是根據18世紀藥物學家的古老配方製備而成的純草本藥酒,藥酒味道苦中帶甜,據說有極強的驅寒功效。是當地人喝到最傳統最有味道的黑藥酒。聽名字就充滿了黑魔法的味道,也因此吸引著無數人。

這裡還有很多有名的景點:黑頭宮是里加最最靚麗風景線, 也是里加地區最華麗的建築之一,每天都會吸引遊客流連忘返。倫達爾宮曾經是庫爾蘭和瑟米利亞公國的君主躲避炎炎夏日的行宮,宮殿內部裝潢華麗精緻,房間裡掛著數不勝數的油畫、雕刻等工藝品,傢俱、餐具、壁毯等裝飾物也精華無比,這些家裝工藝品在如今具有非常高的歷史價值。除此之外,老城的二手古董店也很值得一逛,在這裡的古董店就是白菜價,一般人也能買得起。手繪圖案的風鈴就很有獨特性,對於喜歡收藏各地特色紀念品的人來說很有紀念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