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高考本科分数线怎样定?

慈小姐


高考录取分数的本科线有两个,一个是地方录取控制线,一个是大学录取调档线。当地录取控制线是根据考生分数和当年各高校投放计划来划定的,这两个数据不是相等的,一般多于计划数来划定录取控制线,这个比例不会太大,大致不会超过1.2倍。当地录取控制线的分数绝对可能是一个考生,以北京2017年为例,当年本科一本控制线是537分,而该同一分数的有160多人,该线上考生累计16000多人,高校投放一本计划人数16000多人。

高校的调档线是根据填报志愿人数来划定的,在投档时,有的高校会设定调档比例,如105%,有的是100%,根据高校在某地的投放计划,最后一名投档的考生,即为当年调档控制线。注意的是,高校是有调档比例的,调档线不是最终的录取线。有的大学承诺调档不退档,有的大学没有承诺,会有考生退档的。


编外教育参谋



这个问题相信有很多家长都很关心,到底本省的本科分数线是怎么“定”出来的呢?其实每个省(市)的各批次分数线是由省招生办,根据本省(市)全体考生当年的高考成绩,以及在本地区各批次中招生高校的总体招生计划,来确定各批次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标准(这是某个批次的投档资格)。


下图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2018年发生本科批次合并),来进行说明:


(上图中的内容指的是普通类文理科考生)


下面详细解释本科分数线如何制定


首先,辽宁省考试院会将全体考生按照文科、理科,从最高分到最低分排成“两大纵队”,在此过程中也会顺带着“产出”文理科的一分一段表。


然后,考试院计算本科批次所有招生高校的招生名额总数(假设本科批次有100所高校参与招生,就统计这100所高校合计的招生人数)。比如上图中,辽宁省本科提前批的招生计划总人数用“a”表示,普通本科批的招生计划总人数用“b”表示。则整个本科批次的招生总人数为“a+b”人。


最后,考试院根据统计好的整个批次的招生人数(a+b人),乘以一个划线比例(比如120%)作为整个本科批次的计划投档人数,并将相应位次的考生的高考成绩作为本科分数线(如:某地理科本科批次计划投档人数为5万人,理科全省排位50000名的考生成绩是480分,那么480分就是理科的本科线)。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助您了解分数线的由来:),感谢阅读!


高考同期声


高考本科分数线分为省控线和校控线。可以进入达人教育网www.darenjy.com“志愿咨询”栏目,“填报要领”专题进行详细查看。

省控线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控制的分数线,主要有资格线、控制线、投档线。

第一(二)阶段填报志愿的资格线

有“资格”填志愿的分数线是省考试院按照当年第一、二阶段高校招生计划数,再放宽一定的比例(一般在120%以内),根据文、理科考生的语、数、外三门总分,分别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就是第一、二阶段填报志愿的资格线;资格线通常比批次控制线低10分。

批次控制线

就是省考试院根据文、理科各不同录取批次高校招生计划数,再放宽一定的比例(一般在120%以内),将考生的语、数、外三门总分,分别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分别划定各批次录取人数,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就是各批次控制线;批次控制线通常比批次资格线高10分。

投档线

就是省考试院根据各高校分别在文、理科招生对选科等级要求,按照各高校文、理科招生计划数,依照各高校提出的一定的进档比例,分别得到文、理科应投档人数,再分别按照各批次控制线线上全体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向院校的文、理类分别进行投档,文、理各类投进考生的最后一名的语、数、外三门总分,就形成了高校文、理科的投档线。

校控线

各高校控制的分数线,主要有进档线、调(提)档线、录取线。

进档线:各高校进档线一般等于省考试院对各高校给出的投档线;

调(提)档线:各高校调(提)档线一般高于或等于省考试院对各高校给出的投档线;

录取线:各高校录取线一般高于或等于省考试院对各高校给出的投档线。


达人教育网


高考本科分数线的确定是由各省市的招办来完成和发布的,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这样进行的:

1.根据各院校本科批次在本省文理科招生计划数,分别确定文理本科招生计划总数;

2.按照一定比例(1:1.1或::1.2),即招生计划总数乘以相应比例,确定进入本科批次人数;

3.进入本科批次人数即为省位次,省位次对应分数就是本科分数线;

4.原则上只有进入本科分数线的考生才能填写本科批次志愿,省招办才可能对其投档,本科批次的院校才可能提档录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