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品讀秦史05|是什麼偶然事件,讓嬴政回國四年便登上了王座

前251年,秦昭王死,太子柱即位,是為孝文王,孝文王即位僅三天,就突然於前250年十月己亥日死去了。

品讀秦史05|是什麼偶然事件,讓嬴政回國四年便登上了王座


贏政的父親子楚便成為秦國的國君,他就是歷史上的秦莊襄王華陽夫人被尊為太后,莊襄王的生母夏姬被尊為夏太后。祖父的去世,突然間縮短了政與秦國最高權力間的距離,轉瞬之間,他竟成了秦國的太子。可以說,這一偶然事件,為贏政最後登上政治舞臺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

莊襄王即位之後,立刻任命呂不韋為相國。這既是對呂不韋的恩德無與倫比的回報,也是對呂不韋韋無可比擬的信任。

品讀秦史05|是什麼偶然事件,讓嬴政回國四年便登上了王座


呂不韋首先勸莊襄王“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於民”,呂不韋的這一招很高明,說明他具有做政滑家的才能。他深深地懂得政治的基礎是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沒有人心所向,什麼也搞不好,更何況要一番前無古人的大事業呢,所以,他首先從穩定內政人員,緩和階級矛盾,解決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鞏固現有的政權,然後再矛頭向外,統一天下。

在秦國的打擊下,西周滅亡了,最後一個名義上的周天子也隨之死掉了,這時在西周附近苟延殘喘的東周君惶惶不可終日,東周君暗中與東方各國串聯,想再搞一個反秦統一戰線。秦國當然不會讓他們的計劃得逞。前249年,呂不韋在莊襄王的授意下,親率大軍一舉滅掉彈丸小國東周。原屬周的河南(即王城,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北)、金谷園、洛陽、谷城(今河南省新安縣)、平陰(今河南省孟津縣)、偃師(今河南省偃師縣)、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氏(今河南省低師縣猴氏鎮)等城全部歸秦所有,秦國的勢力就像尖刀一樣,插在了三晉地區的心臟上。

品讀秦史05|是什麼偶然事件,讓嬴政回國四年便登上了王座


在呂不韋取得消滅東周的勝利後,莊襄王立刻封他為文信侯,把新佔領的河南洛陽10萬戶作為他的封邑。提高了呂不韋在秦國的政治聲望,鞏固了他在秦國還不十分牢固的政治地位。緊接著秦將蒙率軍攻韓,奪取了韓的成皋(今河南省汜水鎮虎牢關)、滎陽(今河南省滎陽縣)。秦國把原來東、西周的領土連同新取得的韓國的領土合併為三川郡。這使秦國的勢力通近到魏國的都城大梁。

品讀秦史05|是什麼偶然事件,讓嬴政回國四年便登上了王座


呂不韋上臺之後,對外戰爭首戰告捷,消息傳到秦廷,自然是一片歡騰。

呂不韋在取得滅周的勝利後,就確定了下一個攻擊目標,那就是他決心實現白起、范雎乃至於秦昭王都沒能實現的宏願一一消滅趙國。他想如果他真能攻下這個前人未能攻下的戰略目標,他呂不韋肯定會成為秦國名副其實的政治強人,到那時,一統天下的道路就會暢通無阻了。再說,滅趙也是為了滿足莊裹王感情的需要,趙國需要為迫害秦國的君王付出慘痛的代價!

品讀秦史05|是什麼偶然事件,讓嬴政回國四年便登上了王座


前248年,也就是莊襄王二年,呂不韋派大將蒙鷔發動了對趙國的戰爭。蒙驁不負所任,揮軍橫掃太原地區(今山西省北部),順便拿下了上黨地區的魏國高都(今山西省晉城縣)和汲城(今河南省汲縣),然後攻下了太原南部地區的趙國的榆次(今山西省榆次縣)狼孟(今山西省陽曲縣東北)等37座城池。

品讀秦史05|是什麼偶然事件,讓嬴政回國四年便登上了王座

前247年,也就是莊襄王三年,呂不韋再派秦將奪取上黨地區那些還未被秦軍佔領的土地。為了鞏固戰果,秦國把這些新佔領的土地聯成一片,建立了太原郡。這不僅使趙國失去了最後道屏障,而且韓、魏兩國也直接受到秦軍的威脅。

但就在這年夏天五月丙午日,莊襄王突然病死,年僅35歲。究竟是什麼病因突然奪走了他年輕的生命,不得而知。但他的不幸卻再次成全了贏政,使他回國僅四年便登上了王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