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周伯通为何能够自创七十二路空明拳和双手互搏?

雪乃千寻92921


关于周伯通的实力,在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应该是明显第一五绝的,但是究竟有多低,有人认为是和裘千仞一个水平,纵横认为,五绝和世俗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就像华山一样,五绝在华山之巅,而世俗的武功则在山下,中间并不存在什么中层人物。

所以,关于周伯通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时候的实力还是很难界定的,如果,黄药师在诓骗周伯通九阴真经的时候说,王重阳死了,欧阳锋被废,世间能与你我二人为敌的不过南帝北丐,实际等于没说。但是,至少周伯通是比五绝低很多的。

因为后来周伯通在桃花岛上被黄药师打折了双腿,并且囚禁十五年。

很多人说周伯通被黄药师囚禁十五年的原因,一,不是周伯通打不过黄药师,而是周伯通不想走,纵横反驳:周伯通那么一个爱玩的人,在桃花岛上都要跟王八玩了,会不想走;二,黄药师的五行八卦阵太厉害,周伯通破不了,纵横反驳:如果周伯通胜过黄药师,黄药师会拦着他,黄药师对于实力超过他的人,是很佩服的。

当周伯通学会七十二路空明拳和左右互搏后,才打得过黄药师,也就是说,在七十二路空明拳和左右互搏的加持下,周伯通可以跻身新五绝。

可见,这两套武功是很厉害的存在,那么,周伯通在桃花岛上是如何自创出来这两套神奇的武功的呢?

史论纵横通过对金庸武侠的了解发现,大部分创造绝世武功的人,除了自身悟性极高之外,还是有一些道家或者佛家经典加持,比如九阴真经就是来自道家经典。

而周伯通在桃花岛上创立空明拳和双手互搏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书籍,只有《九阴真经》上册经文,在周伯通自创武功的同时,他也在看九阴真经,也就是说,周伯通很可能是受到了九阴真经的影响,所以才创立了空明拳和双手互搏。

空明拳是天下间至阴至柔的拳术,以虚击实,以不足胜有馀,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双手互搏是临敌之时,分身双击,那便等于以一人之力,发两人之威,武功是陡然间增强一倍,内息运气也能左右分别、各不相涉。

从这里面其实可以看出,空明拳和双手互搏,其实和九阴真经是一脉相承,都是讲究均衡,讲究阴阳互补,完全符合“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种变化。

所以,纵横认为周伯通能够自创空明拳和双手互搏,完全是受到九阴真经的影响。

郭靖学会空明拳后和左右互搏后,没几个月就学会了九阴真经,这个速度是惊人的,原因就是在此之前,郭靖在和周伯通拜把子时,学会了空明拳和双手互搏,在这两套武功的基础上,学习九阴真经自然是水到渠成。

郭靖在后来也只用九阴真经而从来不用空明拳和双手互搏,而周伯通后来只用空明拳而不用双手互搏。

王重阳生前怕周伯通误入歧途,不让周伯通练九阴真经,周伯通透过九阴真经自创七十二路空明拳(比如源自葵花宝典的七十二路辟邪剑法)和双手互搏,此后,周伯通也不用九阴真经,这也算不违背王重阳的遗愿了。

后来,郭靖和黄蓉夫妇在襄阳城破时将降龙十八掌和九阴真经都留下来,而没有留空明拳和双手互搏,在郭靖看来,也就是空明拳、左右互搏其实和九阴真经差不多,没必要再单独学了。


史论纵横


自创武功这件事,既要机缘,又要天资。

金庸笔下有几个著名的武痴形象,比如欧阳锋,比如鸠摩智,还有就是周伯通。欧阳锋跟鸠摩智虽然痴迷武学,最终的目的却是天下第一、扬名立万,武学只是一个手段,为此他们可以巧取豪夺,不择手段。而周伯通却不同,他是极少数天真烂漫心无渣滓之人,武学在他本身就是目的。他对武学的痴迷是发自肺腑的,不参杂任何杂念的。

周伯通既然是武痴,那他武学天分就一定很高。书中写他的时候说到,他觉得天底下再也没有比练武更有趣更让人快乐的事情了。想想看,如果一个人不是极其擅长某事,又怎么会觉得它是天底下最有趣的事情呢。就好像现在有人觉得数学特别有趣,那他一定有极高的数学天赋才能乐在其中。周伯通对武学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



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时期,周伯通的武功是逊于五绝的,但相差也不太大,可以跟西毒拆个几十招。周伯通自己也说,如果不是他破了童子身,王重阳有几样厉害武功没法练,他未必会比其他几人差。在武学素养方面,他除了五绝,几乎就是天下第一了。

这个时候,有着极高武学基础的他被黄药师打败软禁起来,他能干嘛呢。本来周伯通的个性是天真烂漫爱热闹的,现在他与世隔绝,唯一可以琢磨的就是武学了。本来他的全真派心法就是玄门正宗,按照他的说法,是没有止境的。他天赋极高,又有天下第一王重阳做指点,为何他当年功夫不如其他四绝呢,其实按照老顽童的说法,是他当年性子与王重阳的功夫并不十分贴合,王重阳重道不重武,要的是淡泊率性,又要有救世济人的胸襟,而老顽童当年一心向武,痴迷武学而无道心,与王重阳的武功宗旨不合,尽管他练武天赋极高,也难以到达王重阳水准。而这些道理,是周伯通在岛上苦修十多年才想通的道理,这些道理想通了,凭借他的天赋,武学当然突飞猛进。全真教内功讲究空、柔,以虚击实,以不足胜有余,周伯通想通了这些道理,又是一个人在参悟,创出空明拳不足为奇,其实空明拳是脱胎于全真教功夫,经周伯通修习参悟凝练而成。

而左右互搏呢,我倒觉得是金庸老先生偏爱周伯通,赐予他绝技的神来之笔。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纯真的人虽然少但总归还有一些,但是聪明又天真烂漫,这样的人太难得了。周伯通恰恰是这样的人,可以心无旁骛,分心二用,又喜欢胡闹,耐不住寂寞,想出了自己打自己这样的妙招。所以一个人创造了这样天下独一无二的奇功。

周伯通创造了空明拳和左右互搏,即使没有九阴真经,也有了问鼎天下第一的资格,何况后来他又练就了九阴真经。不过是不是天下第一,对周伯通来说根本不重要了,沉浸在武学海洋里对他才是最重要的。


一览众河小


周伯通能够自创七十二路空明拳和双手互博要感谢黄药师!

周伯通是老顽童,喜欢各种稀奇古怪之事,虽然后来也是武痴了!但之前却未必,所以他的武功在前期要弱于五绝!但是在桃花岛被困住的十几年,他实在是没事可干,像正常人恐怕要被逼疯的!但是周伯通虽然好玩,却天性单纯,加上和王重阳学习道法,有无为的心态!所以他乐于自己找事做!在这十多年里,从道家理念中创造了空明拳,实在是太无聊了!又想出了左手和右手打架的好玩事情,所以创出了左右互博!


浮萍谈文史


周伯通能创出空明拳和双手互搏,我觉得有以下原因:\r

1.有全真派武学为根基,而全真派的武功暗含“空、柔”的道理,自然而然就领悟了空明拳。\r

2.十五年来,心无杂念琢磨武功,很多之前没有明白的道理随着实践而通透。\r

3.明知武功大有长进,却无人试招,无奈只能左右手打架,再加上全真教内功可以“一神守内,一神游外”的特性创出左右互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