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永遠也看不厭的一篇股市成交量交易文章!

為什麼股票市場中只有少數人賺錢?這個無法破除的魔咒其實是由摧殘、鍛鍊心志的各種考驗構成,最終可以通過種種考驗的寥寥無幾。

一、選擇太多從而沒有選擇。

初進市場的人會不由自主地被技術分析和價值投資兩大派系以及財務分析、行業研究、道氏理論、江恩理論、波浪理論、易學、星象學等等堂口爭奪的四分五裂,面對五花八門的功夫多半他只有一頭霧水而沒有選擇也不會選擇。

二、深入研究卻誤入歧途。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和煎熬開始對某一或若干理論進行深入研究。這標誌著正式開始和股票談戀愛了,不過這個戀愛季節充滿了痛苦卻鮮有甜蜜,往往陷入研究→實踐虧損→再研究→再虧損的怪圈。形成這樣的根本原因其實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用僵化的理論去應對變化的市場,沒有將理論的主幹和對市場的應變有機結合形成系統性的操作體系。在這個階段是虧損最嚴重的時期,常常表現為不及時止損卻大幅割肉或者頻繁追高殺低。

三、正心正見之後才發現巔峰之上是人性的挑戰。

又經過一段時間殘酷的愛情長跑和不斷的頓悟逐漸走上了正軌,明白了止損、等待和空倉的重要性。這個時期其實是處於操作體系建立的過程中,表現為可以比較清晰的認知市場的風險,操作中妄動的次數減少了很多,大多數是經過較為詳盡的分析才操作的,止損做的很好。不盡如人意的是不夠自信,面對小級別進場信號不敢相信自己特別容易受自己崇拜大師的言論左右,面對重大進場信號時下定決心後又看了看大師的言論導致不敢重倉,而且經常不執行自己擬訂的出場信號,出場時要麼左顧右盼要麼不分青紅皂白。這個階段的操作業績即使在大盤大跌或大漲背景下也往往表現為小虧或小贏的狀態。這就是對人性的挑戰,成敗就在一念之間。

四、反璞歸真、大道至簡、順勢為王。

洗盡鉛華之後,完成了從趨勢確認到進出場點的把握再到資金的管理以及選股的理念,整個操作系統趨於完善。這個階段不再為短期的套牢和踏空而煩惱,也不再為日間波動而操心,不追求買到最低賣到最高堅定追隨趨勢同時明白交易的本質是對趨勢的買賣,同時心態也做到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這個階段是真正進入了少數人的行列,也是業績穩定增長的時期,即使少有虧損也是瑕不掩瑜。

五、精雕細琢、隨心所欲,極盡人之能事終成獨孤九劍。

這種狀態是即使已經在少數人隊伍中的市場贏家也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是真正絕頂高手獨有的風景。買到最低賣到最高是常有的事,連續飈升的黑馬就像自家的養馬,特立獨行、無招便是招,只要自己喜歡逆大勢照樣盈利。這樣的奇才可以說是交易群體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但是在其光芒的背後也隱藏著極大的危險:極度狂妄而陷入執迷不悟最終被市場擊垮或者因為太貼近太瞭解市場而產生空虛最終抑鬱,都是這類高手的最後命門,這就是陽盡而陰生的道理。如果有人真正達到這樣的境界惟有以德馭之方可練完獨孤九劍而得以善終。

永遠也看不厭的一篇股市成交量交易文章!

成交量和交易量

例如,某隻股票成交量顯示為1000股,這是表示以買賣雙方意願達成的,即:買方買進了1000股,同時賣方賣出了1000股。在計算時成交量是1000股。但如果計算交易量,則雙邊計算,買方1000股加買方1000股,計為2000股。因此,成交量與交易量是有區別的。

平均每筆成交法與尋找潛力股

平均每筆成交在證券時報上作為公開信息已經發布長時間了,然而在實戰中發現,很少有投資者包括股評文章提及通過研究股票平均每筆成交尋找潛力黑馬的方法---通過數字說明問題,依其索驥,其實能夠洞察成交量背後的莊家真面目。下面詳細介紹這種方法的使用技巧:

一、平均每筆成交=成交總股數/成交總手數當今的股市,廣大散戶才是市場資金的主流,但是散戶投資者受個人資金量限制,很難有單筆數千股甚至數萬、數十萬股以上的成交,一般3、500股到1000 股的成交最為多見。而大資金運作一隻股票,不可能總是幾百股地成交,其每筆成交股數必然較大。那麼,觀察一隻股票如果在數天以上的交易時間裡,平均每筆成交均呈現較大值"例如在1000股以上",那麼說明該股票必然有較大資金在運作。這樣,根據該股的其他信息綜合分析,即可尋找到莊家正在建倉或已高度控盤的黑馬。

二、實戰手筋

1、莊家在建倉時,連續大手筆地吃進某股票,平均每筆成交會不斷呈現較大值,一般在700--1500之間。

2、莊家高度控盤的股票,由於市場浮籌較少,平均每筆成交也必然經常呈現較大值,一般在1000以上。很多莊家喜歡在拉昇一段後整理較長時間,這段時間內,成交量時常極度萎縮,尾市常常出現拉昇互盤動作。結合平均每筆成交分析,可跟蹤莊家的行蹤。

3、莊家出貨的股票,由於大單子甩下來,砸在眾多散戶手裡,分成多筆成交,其平均每筆成交隨著莊家出貨的進程必然呈現越來越小的狀態,最後出貨完畢,股價隨波逐流,呈現散戶行情。

三、補充說明

1、平均每筆成交法對於尋找價位在15元以下,流通盤不大的黑馬最為適用。再結合股票成交量、基本面等情況綜合分析,抓住莊家正在建倉的黑馬的成功率極高。該方法對於大盤股同樣適用,只是由於盤大參與者眾,莊家的行蹤往往會被較大的成交額所淹沒;而高價股一般都是由低價位炒上來的,此時只能跟蹤莊家控盤狀態,存在相對價格風險。

2、一般來說,當某隻股票當日換手率較高,而平均每筆成交也較大時,該數值的參考性較高,說明莊家實力非同小可。但對於放量滯漲,大拋單不斷出現的股票則要當心。

3、平均每筆成交法對於不同價位、不同流通盤的股票要區別對待。因為10元的股票平均每筆成交是1000,與20元的股票平均每筆成交是500反映了相同的資金實力; 同樣,一樣的平均每筆成交,而流通盤較大的股票的主力資金實力必然更強。

4、平均每筆成交法對於尋找黑馬相當有效,而對於判斷拉昇後的股票是否出貨,則應密切結合成交量來判斷。因為莊家出貨手法眾多,有時候採用高臺跳水法,幾天內即出貨完畢,該指標來不及提前反映。一般來說,若股票漲幅不是很大時(最低點起算小於50%),中線可繼續守倉;若漲幅已翻倍甚至更多時,縮量沿5日均線或強勢橫盤時可繼續持有,但連續放量時則宜拋出。

量比道破個股天機

在觀察成交量方面,卓有成效的分析工具是量比,它將某隻股票在某個時點上的成交量與一段時間的成交量平均值進行比較,排除了因股本不同造成的不可比情況,是發現成交量異動的重要指標。在時間參數上,多使用10日平均量,也有使用5日平均值的。在大盤處於活躍的情況下,適宜用較短期的時間參數,而在大盤處於熊市或縮量調整階段宜用稍長的時間參數。

一般來說,若某日量比為0.8-1.5倍,則說明成交量處於正常水平;量比在1.5-2.5倍之間則為溫和放量,如果股價也處於溫和緩升狀態,則升勢相對健康,可繼續持股,若股價下跌,則可認定跌勢難以在短期內結束,從量的方面判斷應可考慮停損退出;量比在2.5-5倍,則為明顯放量,若股價相應地突破重要支撐或阻力位置,則突破有效的幾率頗高,可以相應地採取行動;量比達5-10倍,則為劇烈放量,如果是在個股處於長期低位出現劇烈放量突破,漲勢的後續空間巨大,是“錢”途無量的象徵,東方集團、樂山電力在5月份突然啟動之時,量比之高令人訝異。但是,如果在個股已有巨大漲幅的情況下出現如此劇烈的放量,則值得高度警惕。

某日量比達到10倍以上的股票,一般可以考慮反向操作。在漲勢中出現這種情形,說明見頂的可能性壓倒一切,即使不是徹底反轉,至少漲勢會休整相當長一段時間。在股票處於綿綿陰跌的後期,突然出現的巨大量比,說明該股在目前位置徹底釋放了下跌動能。

量比達到20倍以上的情形基本上每天都有一兩單,是極端放量的一種表現,這種情況的反轉意義特別強烈,如果在連續的上漲之後,成交量極端放大,但股價出現“滯漲”現象,則是漲勢行將死亡的強烈信號。當某隻股票在跌勢中出現極端放量,則是建倉的大好時機。

量比在0.5倍以下的縮量情形也值得好好關注,其實嚴重縮量不僅顯示了交易不活躍的表象,同時也暗藏著一定的市場機會。縮量創新高的股票多數是長莊股,縮量能創出新高,說明莊家控盤程度相當高,而且可以排除拉高出貨的可能。縮量調整的股票,特別是放量突破某個重要阻力位之後縮量回調的個股,常常是不可多得的買入對象。

漲停板時量比在1倍以下的股票,上漲空間無可限量,第二天開盤即封漲停的可能性極高。在今年春節後的一波網絡股行情中,上海梅林、ST海虹、綜藝股份都是在縮量甚至於接近無量的情形下連拉漲停的。在跌停板的情況下,量比越小則說明殺跌動能未能得到有效宣洩,後市仍有巨大下跌空間。

運用週期均量組合 準確判斷底部區域

股民在炒作股票過程中,往往因為很難找到大盤和股票的底部區域而被套牢,我們介紹一套判斷大盤和股票底部的公式讓股民能準確地找到大盤和股票的底部區域。

本套公式使股民降低了被套牢的風險,使股市投資更專業、更成功,成為真正的理性投資者。在今後的炒作中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堅定了投資的信心,清楚地認識大勢,及時捕捉市場熱點,波段性操作。在判斷個股和大盤底部區域後,個股和大盤能否進入拉昇,我們將採取10種技術指標組合判斷。如何用10種技術指標組合判斷個股和大盤進入拉昇,我們將在以後向股民一一介紹。

股民操作過程中,往往只看股票的日K線,但只看日K線在邏輯上是一種反向操作。股市中月K線相當於我們通常說的小時,周K線相當於我們通常說的分鐘,日K線相當於我們通常說的秒鐘,我們說的時候也是先從小時到分鐘和秒鐘,而投資者在股市中把這個順序給顛倒了,投資者只看日K線,也就是說只知道幾秒鐘,不知道小時和分鐘,我們應該先看小時,把握好股票的大趨勢,也就是月K線,再從周K線和日K線找底,這樣才能準確把握股票和大盤的底部。

我們要求看月、周、日的均量,條件有三點:

1.月K線在本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後五月均量小於十月均量。

2.周K線在本週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後五週均量小於十週均量。

3.K線在日收盤後五日均量小於十日均量。以上三個條件必須同時都符合要求,條件才成立。

關注底部“堆量”

投資者多選擇底部形態完美的個股介入。但在一個強勢市場中,強者恆強,介入底部形態完美的個股,經常賺指數不賺錢。而要抓住不但底部形態完美也可以快速獲取收益的個股,底部堆量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底部堆量概念屬底部放量範疇之內,具體來講就是一隻個股在長期盤底之後,成交量突破出現一個類似於"小山堆"一樣的放量形態,這種放量形態,可稱作"堆量"。這是一個股票價格上行的先行信號,即"堆量"。

個股出現底部的堆量現象,證明有實力機構介入,但不意味著投資者馬上可以介入。成交量形態要同股價形態結合看,一般股價在底部出現堆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量縮時股價可以適量調整,但是,如果出現大幅的股價調整說明該股市場拋壓仍然較大。如果該主力進行堆量後發現市場拋壓大,往往採取以下方式:

1、持股不動等待時機。

2、認賠出局。

所以對投資者來說,“堆量”之後一定要注意股價是否出現大幅調整,不要盲目介入。一般在堆量之後股價出現強勢調整,後市強勢上揚的機會較大。


成交著眼識察莊股

莊股有些什麼特點?如何才能發現莊家的身影?要辨清莊股的真偽,比較可靠的還是做大量的跟蹤分析,尤其是在成交量的研判方面。

如果說莊家有什麼狐狸尾巴能被抓住的話,那麼他暴露出來最大的尾巴就是成交量。有人根據莊家經常做大筆對倒認為現在成交量也騙人,在某種意義上這樣說也不算錯。但須知即使是對倒,也是成交量的一種反映———雖然它扭曲了的反映,但一樣反映了莊家的意圖,一樣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只不過需要我們作深一層的分析,而不要輕易被它迷惑罷了。作為股市最重要的分析手段,成交量永遠不會騙人。

凡做莊必先收集籌碼,若收集籌碼成交量就會有反映。有的靜悄悄地借股價下挫或橫盤的機會收,這樣收的時間較長,也較難察覺。有的則大張旗鼓、轟轟烈烈地收,謂之“直筒式建倉”———邊拉高邊吃貨,這樣收的時間較短———莊家之所以採取這種成本較高的建倉方式,往往是政策上出了重大利好,莊家毫無準備,只好這樣吃貨。有時,亦和所籌資金的運用期限較短有關。

吸納籌碼階段與其後的推升階段完成後,股價被進入拉高階段。在拉高階段前的成交量與換手率,可以作為我們判斷莊家實力(倉位與持倉成本)的重要依據。看盤時,如發現長期調整的個股在縮量後成交日增,並有加速傾向,而換手率也累積到流通股本的1/3以至1/2的數值時(實際上並非所有的換手交易都由莊家發生,有時也有散戶的成交,但可忽略不計),這個股就多半有戲了。與此同步的是該股在此期間可能利空迭出,其實是莊家欲騙取便宜貨的手腕。

如能在莊家建倉時介入,自然是先知先覺者。但推升或拉高前介入,亦不算遲。在這之前的換手率的高低,則成為測量莊家大小與吸貨期持倉較重的標準。一般來說,吸貨期越長莊家持股量越大,但這與股本數量與市場所處階段,行情是否火爆有關。

拉昇期的成交量、換手率與大筆成交是幫助我們確認個股有無莊家、是強莊還是弱莊的有力工具。特別是大筆成交,不管是否莊家對倒,都是莊家“廬山真面目”的亮相。故此這個時期要下功夫耐心地收集這方面的數據,包括每日的平均每筆成交股數。但要注意的是:在拉昇後期由於莊家已高度控盤,成交可能日趨減縮,不要因此而得出無莊或莊家已離場的輕率結論。這時候技術指標往往極度超買及多頂背馳,但股價就是不跌。這正是強莊在內的標誌。

只要高位不放量,就可以肯定莊家尚未功成身退。但在反覆振盪形成頂部的情況下,要警惕莊家借多次衝頂分批出貨完成規模派發的結局,信號是縮量下跌,再無護盤使者,而且反彈無量。

用"跌減漲增量"法買股票

做為股價漲跌動力的成交量,在股票買賣點研判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實際投資中根據成交量的變化捕捉最佳買賣點?我的體會是,在周線中根據成交量的增減慣性來尋找最佳買賣點效果非常理想。

所謂“跌減漲增量”是指,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下跌後出現反彈,然後再次回調探底,此時成交量明顯減少,低於前一次探底時的成交量水平,即出現成交量的慣性減少;隨後,股價再次反彈,並且反彈時成交量明顯放大,高於前一次反彈時的成交量水平,即出現成交量的慣性增長。簡而言之,“跌減漲增量”就是指二次探底時縮量,二次反彈時放量。

“跌減漲增量”買入技巧要點:

1.衡量二次探底時成交量萎縮的標準是比較兩次探底出現的地量水平,並不一定必須統計底部期所有成交量。只要二次探底時出現的地量水平低於前一次探底時出現的地量水平,就算符合我們講的慣性減量。所謂二次放量,指的是二次反彈的初始量大於前一次反彈過程中的最大量。

2.二次探底時如果沒有創出新低效果最好。

3.出現慣性減量時只能表明下跌動力不足。股價基本止跌,但還不能馬上買入。只有當出現二次反彈明顯放量,並且股價站穩21周或30日移動平均線時,才可以及時跟進,這樣做持股時間短、獲利快。

用成交量判斷多空頭

股諺雲:“股市上什麼都能騙人,唯有成交量不能騙人。”成交量是一個重要的信號但較難掌握,而有經驗的投資者才能辨別。

成交量是股市的元氣,股價則不過是它的表面現象而已。成交量通常比股價先行,股市上有"先見量後見價"之說。

股價突破盤整,成交量大增,而股價仍繼續上漲是多頭市場來臨的徵兆,也是抄底買進的信號。多頭市場結束前,成交量也會有信號暗示股價即將會下跌。

而空頭市場成交量的特徵,就是股價下跌導致買盤不積極,成交量隨股價創新低而萎縮,無法萎縮時就容易出現反彈,這樣一波一波地往下跌,出現新的低價,直到成交量再也無法萎縮時,下跌行情就結束。 空頭市場行情的初期,由於投資者的看法不一,成交量依然是巨大的,直到出現大跌,交易逐步停滯,而股價遠離大成交量聚集的價位,股價繼續下跌,這就是空頭市場來臨的徵兆,也是賣出的信號。

空頭市場結束轉為多頭市場前,成交量也會發出信號。空頭市場的尾聲成交量都已萎縮,隨後成交量有放大的跡象,股價有時會升,有時依然橫盤或縮量下跌。但上漲的種子已經埋下,漲勢勢在必行。

可見,多空市場的成交量始終在輪換,由低到高、由高到低。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可看"線能量能(PVEL)",它很直觀。該指標主要以K線搭配成交量來觀察價量彼此的關係,具有很實用的參考價值,用它抄底逃頂少有騙線。在高價圈,K線下跌量能下降,表示是跌勢初期;在低價圈時,表示股價跌勢已屆末期,K線下跌量能上升,屬於量價背離現象,意味著低檔接手積極,股價近谷底;高價圈時表示主力大戶出貨。

當前市場走勢若要出現翻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量化的幾個指標:

1、首先看是否有地量出現。常言道"地量見地價"。當前的地價應該主要參照上海市場。前期,上海市場成交量曾徘徊在30億多一點,可以講是最近幾年來的地量,有好多個股每天成交才幾十手,這是市場人氣極度低迷的表現,與此同時,滬市也徘徊在1300點年內新低的位置。

2、但僅以此並不能使股指翻轉向上,滬深兩個市場成交總和必須達到100億之上,而且必須連續3天以上保持100億以上交投活躍的成交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說明市場人氣重新活躍,場外增量資金開始介入股市,市場機會開始增多。

3、在有成交量放出的前提下,還需要有號召力的至少兩個以上的板塊熱點輪番活躍市場,每個板塊至少有一個頗具潛力和影響力的頭羊股引領。

4、兩週周線收盤收於5周線上。

以上是針對大盤的關於成交量的一點使用技巧介紹。個股也大同小異,也需要有成交量的徵兆。若要掌握抄底逃頂的技巧,必須關注成交量的變化特徵。

暴漲股的量能特徵

一般來說,價升量增、價跌量縮是大盤或個股運行的正常形態。指數或價格處於上升階段時成交量往往很大;股指見頂時成交量便極度萎縮。而黑馬的出現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它會在低位時大幅放量,甚至超過前期築頭時的成交量,這種情況被稱為"巨量過頂",表明該股後市看好。

這種形態的特徵為∶

1、前期築頭(一年起以內的頂部)時帶著較大的成交量。

2、前期一直處於下降通道中,目前有止跌回穩態勢,並且在近日某相對低位放出巨量,單日成交量超過築頂時的成交量,一般換手率超過10%。此時底部放大量,可斷定為主力大舉進場的一個標誌。同時底部的量超過頭部的量,極有利於化解頭部的阻力。

3、放出巨量後股價繼續保持企穩狀態,並能很快展開升勢。這通常表明股價的根基紮實,後市還有較大的空間,此時可以及時跟進。

有些黑馬在主力吸納時往往能在量上找出跡象,而有些主力則喜歡悄無生息的吸納,在低位時並無明顯的放量現象。這些個股上升過程中明顯的特徵是成交萎縮,甚至越往上漲成交量越小。主力用少量成交即可推升股價,從而透露出這樣可靠的信息:1、主力已經完全控盤,籌碼高度集中,要拉多高由主力決定;

2、上升縮量,說明主力無派發的可能及意願,後市仍將看漲。未出現明顯的頭部特徵時不妨長期持有。

什麼樣的成交量才算縮量漲升呢?這又可分為幾種情況:

1、股價越往上漲,成交反而比前期減少;隨著股價升高,願意拋售的人反而減少,反映出市場強烈的惜售心理。

2、換手率較低,日換手率一般不超過10%,以極少的成交量即保持持續升勢,說明上升趨勢一時難以改變。

3、上升時成交量保持平穩,一段時間內每天的成交量比較接近,無大起大落現象.進入頂部階段之時盤中表現為:上升過程中放出大量,換手率一般達到30%以上,主力減倉跡象極為明顯。


連續縮量莊家建倉

建倉作為做莊三部曲中的第一步,手段多種多樣:有按計劃主動建倉的,有耐住性子慢慢吸籌的,有按約定倒倉接貨的,有拉高快速主動建倉的……由於第一種建倉方式通常是大資金蓄謀已久、有備而來,因此,我們有必要來對其仔細探討一下。

股諺雲:“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也沒有隻跌不漲的股票。”一隻股票如果跌得久了,籌碼往往就會很分散,表現在行情上,往往就是成交清淡,無人問津。而大資金在進場之前,顯然得首先考慮其資金的安全性,介入的價位是否合適,等等。於是,在其真正建倉之前,一般要有一個試盤動作,在確認盤子很輕、場內沒有其他莊家的情況下,往往還要借勢打壓股價。在股價跌無可跌、成交極其清淡的情況下,方才開始緩緩建倉。表現在K線圖上,一般是陰陽相間,成交量溫和放大,股價重心不斷上移,但漲幅有限——這便是“從縮量到放量”的過程。

經過一段時間(一般約在三個月以上)的建倉,莊家基本上吃夠了一定籌碼,而此時股價亦有了一定漲幅,成交也漸趨活躍起來。此時,為了阻止散戶搶籌,也為了清除一部分已獲利的籌碼,該股往往在攻擊形態極佳之時,突然掉頭向下,一路振盪走低,股價連連擊穿眾多“支撐”。由於多數籌碼在莊家手中,而散戶又不可能齊心做多,於是,莊家僅需犧牲少量籌碼,便可打壓股價;因此,隨著意志不堅定分子的不斷出局,成交量日漸稀少,最後,在連續數日持續萎縮之後,股價漸漸止跌——這便是“從放量至縮量”的過程。

成交量組合的使用技巧(一)

定義及使用注意事項

“搭下中小陽增後陰”成交量組合,它與廣泛流行的K線組合的相互配合使用,效果很好。

1、五日成交量均線在上,十日成交量均線在下,五日成交量均線自上向下搭,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2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

3、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大多數情況下此日量比趨近交叉日量小。

4、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次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

5、出現在橫盤整理末期、大幅拉昇前夕。

6、K線上相對應的往往是莊家震倉、洗盤過程。

7、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時,允許有百分之十以內的正負誤差,二者越接近越好。

8、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9、成交量組合出現同時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只股票股價上漲概率更大。

10、按此方法買入股票且股價上漲一段後,如果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中四個賣出法則之一出現,應出脫持股。

成交量組合背景

莊家在低位吸足籌碼以後,下一步就要大規模拉昇股價,快速脫離其吸貨成本區。為了便於在高位出貨,莊家在中低價位要強制洗盤震倉,將意志不堅定者驅趕出局。在莊家洗盤震倉期間,接手的投資者通常都是堅定看好後市的,不會在莊家拉昇途中拋貨砸盤,這樣莊家在高位就可以順利出貨。“搭下中小陽增後陰”成交量組合就是莊家在洗盤震倉時的成交量表現形態。K線表現形態通常是3-4根中小陽線加1-2根陰線。K線平均線形態通常是多頭排列或即將形成多頭排列。趨勢為上升態勢初期或橫盤整理末期。

“搭下中小陽增後陰”成交量組合出現後,只要K線平均線支持,趨勢支持,則投資者即時跟進買入,同時設好止損,回報應相當豐厚。

成交量組合的使用技巧(二)

上叉陰增”成交量組合。

定義及使用注意事項:

1、 5日成交量均線在下,10日成交量均線在上,5日成交量均線自下向上,與10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5日成交均量與10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2、 5日成交量均線與10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

3、 5日成交量均線與10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但趨近交叉前一日,量比趨近交叉日量小。

4、5日成交均量與10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時,允許有10%以內的正負誤差,兩者越接近越好。

5、出現在橫盤整理末期,波段整理末期,下跌末期。

6、K線平均線(5日、10日、30日)多數情況下呈現為空頭排列狀態。

7、此成交量組合出現後,K線一般構築簡單的小平底,有時甚至是陡峭的V形底,隨即快速反轉向上拉昇。

8、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9、成交量組合出現同時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只股票股價上漲概率更大。

10、按此方法買入股票且股價上漲一段後,如果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中四個賣出法則之一出現,應出脫持股。

在較長一段時間的下跌之後,股價出現了跌不下去而盤整的現象。在橫盤整理末期,如果成交量緩步放大,同時,伴隨股價同步上漲,就表示在低位承接買盤踴躍,買氣強烈。此時,投資者即可確信底部已經確立,5日成交均量向10日成交均量靠攏,微觀地說明了此一時期買方力量在有計劃地逢低吸納。多空雙方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多空雙方平衡點已向多方傾斜,行情反轉即將發生,指日可待了。

成交量組合的使用技巧(三)

搭下陽後小陽成交量組合

定義及使用注意事項

1、五日成交量均線在上,十日成交量均線在下,五日成交量均線自上向下搭,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2、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

3、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次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但趨近交叉次日量比趨近交叉日量小。

4、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

5、K線形態上,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次日股價,通常被趨近交叉日股價所包容。既使有時不被包容,但趨近交叉次日股價往往也只比趨近交叉日股價略高一點點兒。

6、出現在小幅上漲末期、橫盤整理末期、上漲半途中。

7、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時,允許有百分之十以內的正負誤差,二者越接近越好。

8、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9、成交量組合出現同時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只股票股價上漲概率更大。

10、按此方法買入股票且股價上漲一段後,如果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中四個賣出法則之一出現,應出脫持股。

成交量組合出現背景

“搭下陽後小陽”成交量組合主要出現在小幅上漲末期和上漲半途中,尤其出現在上漲半途中居多。這通常是莊家在把股價向上拉昇一段後,為了在高位便於出貨,而在上漲途中進行的短暫強制洗盤。洗盤時間通常只有一天,且以低開的小陽線、很小的小陽量形式出現。莊家在股價上漲半途中洗盤的目的主要是讓那些在低位吃進籌碼的投資者,在莊家將股價拉昇至高位出貨前,在中間價位區強制換手,以墊高平均持倉成本,防止在莊家拉高出貨時,普通投資者由於獲利豐厚而拋貨砸盤。平均持倉成本墊高之後,普通投資者在莊家出貨時,由於獲利微薄,所以一般不願出貨,這樣,莊家就能“勝利大逃亡”。

成交量組合的使用技巧(四)

“上叉陽後陰”成交量組合

定義及使用注意事項:

1、五日成交量均線在下,十日成交量均線在上,五日成交量均線自下向上叉,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2、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

3、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次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

4、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

5、出現在小幅上漲末期、橫盤整理末期,有時出現在短暫強勢整理末期。

6、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時,允許有10%以內的正負誤差,二者越接近越好。

7、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中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8、成交量組合出現同時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只股票股價上漲概率更大。

9、按此方法買入股票且股價上漲一段後,如果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中,四個賣出法則之一出現,應出脫持股。

成交量組合出現背景:

股價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在低位呈窄幅波動,每日起伏不大,且成交量很小,呈豆粒狀分佈時,如果中短期K線平均線相互間距離非常接近,且形成多頭排列或即將形成多頭排列時,往往孕育著大行情的產生。投資者一定要密切關住,尤其是當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大致持平時,意味著五日與十日的平均持倉量趨於一致,大幅拉昇即將開始。在拉昇之前,莊家通常照例要向下打壓震倉,將意志不堅者驅趕出局。有時,由於買氣過於強烈,莊家打壓震倉時陰線的收盤價甚至高於前一日陽線的收盤價,同時伴隨短期均線上揚,這是一個強烈的買入信號,表明股價大漲在即。投資者在設好止損的前提下,應立即跟進買入。

成交量組合的使用技巧(五)

“搭下陽減”成交量組合

本文所選成交量日期參數,適用於短線操作,投資者據此入市操作,快速進出為宜。

定義及使用注意事項

1、五日成交量均線在上,十日成交量均線在下,五日成交量均線自上向下搭,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2、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

3、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但趨近交叉前一日量比趨近交叉日量大。

4、通常出現在上漲中段。莊家進行短暫強勢調整後,很快會繼續上攻。

5、K線形態上,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的股價往往被趨近交叉前一日的股價所包容。有時,即使不被包容,但交叉當日的股價也僅僅比交叉前一日的股價最高價高出一點點兒。

6、五日成交量與十日成交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時,允許有百分之十以內的正負誤差,二者越接近越好。

7、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8、成交量組合出現同時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只股票股價上漲概率更大。

9、按此方法買入股票股價上漲一段後,如果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中四個賣出法則之一出現,應賣出股票。

成交量組合出現背景

“搭下陽減” 成交量組合出現時,K線形態上往往是莊家的震倉洗盤行為過程。莊家震倉洗盤行為方式通常有四種:一為一次性打壓式,二為往復震盪式,三為混合式,四為強勢整理式。 “搭下陽減” 成交量組合在K線上的表現形式即為強勢整理式莊家震倉洗盤行為。這種洗盤震倉的特點是:短促而有力,持續時間只有一天,K線通常為低開的小陽線,且股價往往被前一天的股價所包容。這表示經過前一階段的拉抬之後,莊家要短暫地休息一下,擠出短線獲利盤,充分進行籌碼換手,提高平均持倉成本,便於莊家繼續將股價拉昇至高位時出貨。

成交量組合的使用技巧(六)

上叉陽減後陰”成交量組合

本文所選成交量日期參數,適用於短線操作,投資者據此入市操作,快速進出為宜。

定義及使用注意事項:

1、五日成交量均線在下,十日成交量均線在上。五日成交量均線自下向上叉,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2、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

3、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但趨近交叉前一日的量比趨近交叉日量大。

4、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次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

5、通常出現在小幅上漲後期,大幅拉昇前夕。

6、K線形態上往往對應著莊家的震倉洗盤過程,莊家進行短暫洗盤震倉後,隨即會展開上攻行情。

7、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時,允許有百分之十以內的正負誤差,二者越接近越好。

8、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9、成交量組合出現同時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只股票股價上漲概率更大。

10、按此方法買入股票且股價上漲一段後,如果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中四個賣出法則之一出現,應賣出股票。

11、成交量組合都是短線選買點的,投資者宜在成交量組合出現後的次日,逢低買入。

成交量組合出現背景:

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之後,當下跌動力不足時,通常會止跌回穩。此時,表明該股投資價值已顯現,投資者可逢低吸納。當大多數股票受大盤影響,陸陸續續都發出止跌回穩信號時,如何從眾多股票中判斷出哪些股票會產生大行情,哪些股票產生小行情,就成為了投資者首先考慮的問題。“上叉陽減後陰”成交量組合的出現,可以有效地幫助投資者發現即將產生大行情的股票。該成交量組合在K線形態上通常顯示的是莊家的震倉洗盤行為過程。按照慣例,在莊家震倉洗盤之後,隨後發生的往往是股價的大幅飈升。因此,投資者如在“上叉陽減後陰”成交量組合出現的次日買入該股,即可以享受坐轎的樂趣。


成交量組合的使用技巧(七)

“搭下陽後陰”

本文所選成交量日期參數,適用於短線操作,投資者據此入市操作,快速進出為宜。

定義及使用注意事項

1、五日成交量均線在上,十日成交量均線在下,五日成交量均線自上向下搭,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2、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

3、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次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

4、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

5、出現在小幅上漲末期或橫盤整理末期,有時出現在短暫強勢整理末期。

6、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時,允許有百分之十以內的正負誤差,二者越接近越好。

7、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8、成交量組合出現同時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只股票股價上漲概率更大。

9、按此方法買入股票且股價上漲一段後,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中四個賣出法則之一出現,應賣出股票。

10、投資者宜在成交量組合出現後的次日,逢低買入或逢高賣出。

成交量組合出現背景

股價在從底部向上爬起初段,由於投資者剛從被套的驚悸中緩過勁來,因此解套盤拋壓不斷,阻滯了股價的上行速度。另外,莊家為了能在日後的大幅拉昇中減少拋壓,從而降低拉昇成本,往往也有意無意地壓制股價的上行速度,使得意志薄弱的持倉盤在低位換手。尤其是當股價緩慢爬升至前期高點時,莊家更是要在此強制洗盤,使得成交量逐步減少,造成M頭的假象出現。隨著某日成交量的突然增加,導致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莊家最終完成了前一頂部區域的洗盤,作好了向上大幅拉昇的準備。在大幅拉昇之前,莊家還不忘最後打壓一下,於是“搭下陽後陰”成交量組合出現了。

“上叉陰減”成交量組合 ———成交量組合的使用技巧(八)

本文所選成交量日期參數,適用於短線操作,投資者據此入市操作,快速進出為宜。

定義及使用注意事項

1、五日成交量均線在下,十日成交量均線在上,即五日成交均量低於十日成交均量,五日成交量均線自下向上叉,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2、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

3、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但趨近交叉前一日量比趨近交叉日量大。

4、出現在橫盤整理末期、下跌末期。

5、中短期K線平均線(5日、10日、30日)呈現空頭排列時居多。

6、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時,允許有百分之十以內的正負誤差,二者越接近越好。

7、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8、成交量組合出現同時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只股票股價上漲概率更大。

9、按此方法買入股票且股價上漲一段後,如果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中四個賣出法則之一出現,應賣出股票。

成交量組合出現背景

股價走勢處於盤跌之中時,怎樣準確地判明底部的出現是每一個投資者時刻關心的問題。有些投資者因在下跌半途中吃貨,結果慘遭被套,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真正判明底部就進場了。其實,底部的判斷有一定的規律,只要掌握了規律,底部並不難抓到。以本圖為例,3月25日的成交量有效放大,伴隨股價下跌,表明底部承接有力,意味著主力已開始悄然進場,邊打壓,邊入貨。3月26日,成交量減少伴隨一根小陰線,且小陰線被前一日中陰線所包容,形成“陰線孕育陰線”K線組合,表明在低位,投資者普通惜售,拋壓極輕。如果再結合RSI技術指標來看,則連續底背離現象已出現。至此,成交量、K線等技術指標均給出了明確的底部信號,投資者趁此機會入市,就抄到了此輪行情的大底。

“搭下微陽”成交量組合 ———成交量組合的使用技巧(九)

本文所選成交量日期參數,適用於短線操作,投資者據此入市操作,快速進出為宜。

定義及使用注意事項:

1、五日成交量均線在上,十日成交量均線在下,五日成交量均線自上向下搭,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2、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此陽量小於五日成交均量或十日成交均量。

3、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

4、出現在下跌末期、橫盤整理末期、大幅拉昇前夕;

5、中短期K線平均線(5日、10日、30日)既可呈現為多頭排列狀態,也可呈現為空頭排列狀態;

6、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時,允許有百分之十以內的正負誤差;二者越接近越好;

7、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8、成交量組合出現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只股票股價上漲概率更大;

9、按此買入股票且股價上漲一段後,如果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賣出法則之一出現,應賣出股票。

成交量組合出現背景:

股價經過下跌或橫盤整理之後,在下跌或橫盤末期,由於買盤的進入導致開始放量。在放量時,5日成交量均線被抬高,此放量通常為莊家的試盤行為,之後,莊家為測試盤子輕重要進行數日的強制調整,在調整期間,成交量明顯減少,使得5日成交量均線自上向下搭。莊家覺得拋壓已輕後,會再向上攻擊,當發現只用很少的量就能將K線打成陽線後,明白了持股者惜售的心情,莊家的大幅拉昇馬上就會開始。因此,投資者一發現“搭下微陽”成交量組合出現,應立即以市價買入該股,等待享受拉昇的快樂。

上叉陽增成交量組合 ———成交量組合的使用技巧(十)

本文所選成交量日期參數,適用於短線操作,投資者據此入市操作,快速進出為宜。

定義及使用注意事項

1、五日成交量均線在下,十日成交量均線在上,即最近五日成交均量小於十日成交均量。五日成交量均線自下向上叉,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2、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

3、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但此日成交量小於趨近交叉日的成交量。

4、通常出現在橫盤整理末期,小幅上漲末期,或大幅拉昇初段。

5、如K線平均線呈多頭排列,則後市出現大行情概率極大。

6、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時,允許有百分之十以內的正負誤差,兩者越接近越好。

7、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8、成交量組合出現同時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只股票股價上漲概率更大。

9、按此方法買入股票且股價上漲一段後,如果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中四個賣出法則之一出現,應賣出股票。

成交量組合出現背景

大眾投資者普遍都有追漲殺跌的習慣,對這種習慣,要分別看待。股價在高位時,追漲為不明智行為,但當股價在低位緩步上升時,尤其當股價與成交量同步上升時,絕佳的買點往往在此時出現,投資者應即時跟進買入。在大行情的初段參與並且一路持有,二、三十個甚至四、五十個交易日後,投資者可獲得超乎想象的利潤。原理就在於:量價同步緩慢齊升且K線平均線呈多頭排列時,後市必有大行情出現。

“上叉微陽”成交量組合 ———成交量組合的使用技巧(十一)

本文所選成交量日期參數,適用於短線操作,投資者據此入市操作,快速進出為宜。

定義及使用注意事項:

1、五日成交量均線在下,十日成交量均線在上,即最近五日成交均量小於十日成交均量,五日成交量均線自下向上叉,與十日成勻量均線趨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2、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陽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陽量,此陽量小於五日成交均量或十日成交均量。

3、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

4、出現在橫盤整理末期,大幅拉昇初段,大幅拉昇前夕。

5、中短期K線平均線(5日、10日、30日)既可呈現為多頭排列狀態,也可呈現為空頭排列狀態,但呈現為多頭排列居多。

6、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時,允許有百分之十以內的正負誤差,二者越接近越好。

7、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8、本成交量組合出現同時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預示股價即將上漲的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只股票股價上漲概率更大。

9、按此方法買入股票且股價上漲一段後,如果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賣出法則之一出現,或預示股價即將下跌的成交量組合出現,應賣出股票。

成交量組合出現背景:

股價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後,出現了跌不下去而橫盤整理的情形。在橫盤期間,成交量逐步縮減,隨著成交量的逐步減少,五日成交量均線下移至十日成交量均線下方。當空方力量耗盡後,多方主力開始轉守為攻搶奪最後的便宜籌碼,並將股價逐級抬高。由於主力搶吃籌碼,促使成交量有效放大,使得五日成交量均線逐步上移,最終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這意味著十日內的均量與五日內的均量趨於一致。如果此時K線平均線也調整到位的話,那麼,一輪大規模上攻準備工作即告完成,大幅拉昇已近在眼前,投資者應抓緊時機吃貨,等待拉昇。

永遠也看不厭的一篇股市成交量交易文章!

經典的股市投資或投機的理論都認為成交量是不會騙人的。成交量的大小與股價的上升或下跌成正比關係,具體歸納一下,就是1、量增才能價漲;2、成交量萎縮則股價就不會大幅下跌;3、長時間盤整的股票帶量突破盤局向上漲升時,意味著莊家要拉高;4、股價在高位放巨量後股價一定還會創新高。這些觀點有時是正確的,但在許多情況下是片面的,甚至完全是錯誤的。老愚在投資實踐中也把股票成交量的變化作為重要的觀察對象,並一度按照經典的量價理論進行操作,結果發現成交量不僅會騙人,而且是莊家設置陷阱的最佳辦法,它對一些多少了解一些量價關係,對技術分析似懂非懂的人一騙一個準,使許多人深受其害。莊家是如何在成交量方面設置陷阱,中小投資者應該怎樣防備呢?

陷阱一:久盤後突然放量突破。這裡說的久盤有時是指股價在炒高了相當大的幅度後的高位盤整,有的是炒高後再送配股票除權後的盤整,還有的是中報或年報公告前不久的盤整。所謂盤整是指在一個時期內(如兩個月、三個月,甚至半年等)股票在一個相對窄小的價格區間進行波動,上行無力,下跌無量,交投極不活躍,不被市場人士關注。這種股票有時候會在某一天的開盤後發現掛有大量的買單或賣單,擺出一幅向上拉昇的架式。開盤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內,大量的買單層層疊疊地封掛在買一、買二、買三的價位上,同樣,賣單也大批大批地掛在賣一至賣三各價位上。成交量急劇上升,推動股價上漲。投資者會立即發現它的成交量異常變化,不少人甚至會試探性地買入。但是由於買單已經塞得滿滿的,要想確保成交,只能直接按市場賣出價買進。正是因為這種市場買入的人增多,儘管拋單沉重,股價還是會不斷上升,更進一步增強了買入的信心,併產生該股將突破盤局帶量上升,展開新一輪升勢的聯想。一小時左右,股價可能勁升至8%左右,有的甚至以大量買單短時間封漲停。但不久後又被大量賣單打開漲停,回調到漲幅7-8%左右盤整。盤整時買二、買三的掛單很多,買一的掛單相對少一些。但賣一至賣三的三個價位的賣單並不多,然而成交量卻不少,顯然是有賣盤按市價在買一的價位拋出。直到當天收盤時,大部分股票都在7-8%的漲幅一帶成交。第二天,該股可能略為低開,然後快速推高,上漲至5-7%一帶。也有的乾脆高開高走,大有形成突破缺口的架式。當許多人看到該股突破盤局而追漲時,該股在漲到5-7%左右會突然掉頭下跌,大量的拋單拋向那些早上掛單追漲而未能成交而又沒有撤單的中小散戶。雖然隨後還會反覆拉昇,但往上的主動買單減少,而往下的拋單卻不斷,股價逐漸走低,到收市前半小時甚至跌到前天的收盤價以下。隨後的日子,該股成交量萎縮,股價很快跌破前次的起漲點,並一路陰跌不止。如果投資者不及時止損,股價還會加速下跌,跌到難以相信的程度,使投資者深度套牢。

仔細研究一下,為什麼該股會在突然放量往上突破時又調頭向下,甚至加速下跌呢?這就是莊家利用成交量設置的陷阱。通常的情況是,莊家在久盤以後知道強行上攻難以見效,如果長期盤整下去又找不到做多題材,甚至還有潛在的利空消息已經被莊家知道。為了趕快脫身,莊家在久盤後,採取滾打自己籌碼的方式,造成成交量放大的假象,引起短線炒手關注,誘使人們盲目跟進。這時,莊家只是在啟動時滾打了自己的股票,在推高的過程中,許多追漲的人接下了莊家的大量賣單。那些在追漲時沒有買到股票,然後就將買單掛在那裡的人更加強了買盤的力量,併為莊家出貨提供了機會。莊家就是這樣利用量增價升這一普遍被人認可的原則,製造了假象,達到出貨的目的。

以“經緯紡機”為例,該股於1997年6月24日職工股上市前幾天,莊家造成了幾根小陽線,做出吸貨的模樣,24日,壓低開盤後,成交量迅速放大,股價幾乎拉到漲停。當天成交量高達1500多萬股,但隨後卻連連陰跌不止,跌幅高達50%以上。顯然24日那天莊家拉昇出貨。類似的情況還有1998年4月 20日的“廣東福地”(0828),1998年8月6日的“武漢實業”(600168)等股,其操作手法如出一轍。對於這種技術騙線不容易提防,但值得特別提醒的是,一旦股價跌破它帶量上攻的那一天的開盤價,就應該止損出場,以防吃大虧。

陷阱二:中報或年報公告前,個股成交量突然放大。

中報或年報公佈前,許多企業的業績已經做出來了。因此,公司董事會、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以及發表中報或年報的新聞媒體都會領先一步知道消息。因此股價在中報或年報公佈前會因消息的洩漏而出現異常波動。業績好的公司,其經營狀況早就在各券商和大機構的調研之中,其經營業績也早有可能被預測出來。因而莊家早就入主其中,將股價做到了很高的位置盤整,等待利好公佈出貨。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保密工作做得好,直到消息公佈前幾天才在有關環節洩露出來。這時,莊家要在低價位收集籌碼已經來不及了,可是優秀的業績又確實是做短線的機會。因此,一些資金會迅速進入這些股票,能買多少買多少,股價也不急不火地上升,成交量溫和放大。待消息公佈時,投資者一致認同該股值得買入時,該股會在漲停板位置高開。然後,先期獲得消息的人會將股票全部拋出,做一個漂亮的短線投機。

報表公佈前,還有一種情況是,某隻股票本來一直陰跌不止,形成下降通道。但中報公佈前的某一天,該股突然以壓低開盤,或在盤中狠狠地打壓,造成股價異常波動,以吸引市場人士關注。隨後,該股會有大量的買單或者賣單同時出現。成交量猛增,股價也在不斷推高。這時,廣大投資者認為該股中報或年報一定會公佈業績有重大改善,於是,想搏一下該股的報表,作一次短線炒作,在當天大膽跟進。豈料第二天,該股放量不漲,有的甚至縮量盤跌,隨後更是一路加速下降。待公佈業績時,該股業績大滑坡,股價無量下跌,有的甚至連連跌停,使投資者深度套牢。例如99年瀘州老窖(0568)於7月29日以前一直在一條下降通道中盤跌,成交量萎縮。但是,8月3日那天,該股在16.10元開盤後,迅速打壓至15元。然後大量拋單和買單出現,將股價推升,最高達17.70元,當天震幅達2.7元。許多人依據成交量放大跟進的原則,在當天買入該股。沒想到第二天該股不漲反跌,隨後一路陰跌不止,到8月13日公佈中報,每股只有0.1元的收益,與去年年終報表相比,業績大幅下降。隨後該股連跌三個跌停板,一直跌到11.30元。短短几天,跌幅高達6元多,使許多人在放量上漲的那天買入後高位套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老愚認為,該股先前已有部分機構被套,但考慮到該股一直業績不錯,希望中期報表公佈前有些表現。但實際上,市場上關於該股業績滑坡早有傳言,因而無新的主力介入。越是臨近中報公佈,被套莊家也知道該股業績不好,解套無望,只好反手做空,以降低持籌的成本。於是,莊家利用報表公佈前許多短線炒手搏消息的愛好製造假象,以滾打的方式在開盤時造成成交量放大的陷阱。自己實際上在推升股價的過程中出得多進得少,且戰且走,減少籌碼。第二天仍有可能勉強推高,但因出得多進得少,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甚至量縮,引起市場人士警惕。買盤減少,有的甚至平倉離場。這時候,莊家又利用手中剩下的籌碼,反手做空。特別是在業績滑坡的消息公佈後,投資者恐慌,出現多殺多的現象,莊家乾脆以連連跌停的方式封殺股價,殺得一些投資者失去理智,在連連跌停後仍然在跌停板上掛出賣單。這時候,莊家見做空成功,又會低價位加倍買入股票,攤平成本,以圖在下一輪行情中獲利。

歸納一下,中報或年報公佈前股票走勢行情,有以下三種:

一、股價一直長時間在上升通道中運行,股價大幅漲升,有的甚至翻番,該股一般業績優秀,一定有長莊入住。待優良的業績公佈後,通常伴有高送配消息。復牌後,會放出巨大的成交量,莊家借利好出貨。

二、股價在報表公佈前,一直作窄幅盤整,但是於某一天溫和放量,股價穩步推高。該股通常業績不錯,但無長線莊家炒作。業績公佈後復牌,成交量放大為短線炒手出貨。

三、報表公佈前,股價一直在下降通道中,業績報表在所有報表截止日前幾天還遲遲不露面,但股價卻於某一天突然放量。這通常是被套莊家反多為空,製造成交量放大的陷阱。這種陷阱是最值得防範的。

有的股友似乎覺得有些道理,他們告訴我,他們正是按照量增價漲的原則買進股票,但後來還是套牢了。他們不明白,那麼大的成交量,難道都是散戶買了嗎?如果是莊家滾打自己的股票,他們不是也要支付相當大的成本嗎?

情況確實如此,莊家在滾打股價時要付出不少的成本。但是,莊家滾打自己的股票,往往是在開盤不久和收盤之前進行。開盤不久,許多人不知道某隻股票會漲,很少掛出賣單,所以莊家只要很少的資金就能將掛在賣盤上的股票吃進,並同時吃進自己掛出的股票。一旦市場上有人跟進,莊家只要在買一至買三的價位上掛上大量的買單,造成有人想大量買入的印象,就會使一些追漲的人以市價的方式買入掛在賣盤上的股票。而莊家自己真正買入的股票非常的少。莊家不僅買入少,還會將自己的股票拋給那些掛單買入的人,誰要就給誰,一旦沒有人掛單,莊家又掛買單推高,使股價再上一個臺階,又誘使別人跟進。雖然莊家在推高的過程中,買入不少自己掛出的股票,但拋出去的會更多。同樣,在離當天收盤前十分鐘左右,有的莊家會突然以對倒的方式將股價拉昇,有的甚至拉到漲停的位置收盤,造成價升量增的假想。第二天的傳媒和股評人士也能會提醒投資者關注此股。第二天開盤,該股通常還會快速拉昇,然後,見有買單跟進,毫不猶豫地出貨。

莊家利用成交量製造陷阱必須選擇時機,通常這個時機是短線投資者期望的時期。久盤之後的突破,業績報表公佈前,都是極容易製造假象,使投資者產生幻覺的時期。下面再談談其它的陷阱。

陷阱三高送配除權後的成交量放大

莊股炒作的一條鐵的規律是該股一定有大比例的送配消息。在大比例送紅股、用公積金轉送和配股消息公佈前,莊股通常都炒得很高了。這時候,一般稍有買賣股票經驗的人都不會在高位買進。而股價大幅上升後,莊家拉抬也沒有什麼意義。所以股價要在高位企穩一段時間,等待送紅股或公積金轉送的消息。一旦消息公佈,炒高了的股票大幅除權,使價位降到很低,30元的股票,10送10就只有15元了。這時候,莊家利用廣大中小散戶追漲的心理,在除權日大幅拉抬股價,造成巨大的成交量。道理和手法和上述兩個陷阱設置時如出一轍。當散戶幻想填權行情到來時,莊家卻乘機大肆出貨。

通常這種行情只有兩三天。以“廈新電子”為例,該股今年曾從12元左右炒到41元以上。7月17日公佈中期業績,莊家乘利好出貨,走了一部分隨後一直在高位震盪,沒有人追高。8月24日,該股10股送紅股5股,另公積金轉贈2股。除權後,莊家在開盤後有明顯的滾打行為,成交量放大,許多人跟進,使莊家獲得絕好的出貨機會。第二天,該股繼續出貨,隨後進入盤整。

許多股票大幅除權後,的確會有填權行情,但要具體對待。一般來說,除權前股價翻了一番、兩番甚至三番的股票很難立即填權。此外,除權後股本擴大到9000萬股,甚至上億股的股票,除權後也難以填權。只有那些在除權前莊家吸納很久,正準備大幅拉昇的股票在除權後才有可能填權。

值得指出的是,莊家利用除權後的成交量放大製造陷阱,有可能在除權當天進行,也可能要過幾天,要根據當時的大局而定。有的一次出貨不盡,就在除權後多次震盪,設置各種看似築底成功的假象,在放量上攻途中出貨。以“萬東醫療”(600055)為例,該股1995年上半年從15元左右炒到了27元。4月6 日該股每股送、轉10股,除權後,莊家分別在4月15日、16日和6月1日製造了帶量上攻,製造填權的假象,但真正的目的是出貨。

對於大幅除權後的股票,投資者要仔細研究其股本擴張速度是否能和業績增長保持同步。還要考察除權後流通股數量的大小及有無後續炒作題材。切不可見放量就跟,見價漲就追。

陷阱四 逆大勢下跌而放量上攻

有些股票可能長時期在一個平臺或一個箱形內盤整。但是,有一天在大勢放量下跌,個股紛紛翻綠,市場一片衰嘆之時,該股逆勢飄紅,放量上攻,造成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市場效果。這時候,許多人會認為,該股敢逆勢而為,一定是有潛在的利好待公佈,或者有大量新資金入駐其中,於是大膽跟進。誰料該股往往只有一兩天的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使許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進的人套牢。以“ST南洋”為例,該股1997年7月開始,從6元多一直炒到16元以上。11月28日,該股每10股送、轉5股,除權後該股一直沒有什麼表現。到 1998年4月8日,該股成交量從以往的二三百萬股,放大到1300多萬股,4月9日、10日,深市見頂回調,大多數股票大幅下跌,但該股逆市上揚,成交量居高不下,吸引許多短線炒手追漲。但4月14日後,該股卻縮量下跌,而且一波比一波跌得狠,一直在下降通道中運行。到1998年8月31日,整整跌了4 個多月,股價從除權後的10.50元左右一直跌到4.80元。跌得慘不忍睹,使許多追漲的人深度套牢。顯然,該股的莊家利用了人們反向操作的心理,在大勢下跌時逆勢而為,吸引市場廣泛的關注,然後在拉抬之中達到出貨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莊家常常是孤注一擲,拼死一搏,設下陷阱,而許多短線炒手正好也想孤注一擲,捨命追高,正好符合了莊家的心願。老實說這種陷阱很容易使那些頗有短線炒作實踐經驗的人上當受騙。

莊家在吸籌的時候,成交量不要多大,只要有耐心,在底部多盤整一段時間就行。莊家要出貨的時候,由於手中籌碼太多,總得想方設法,設置成交量的陷阱。因此,我們在研究量價關係時,應全面考察一隻股票長時間(半年或一年以上)的運行軌跡,瞭解它所處的價位和它的業績之間的關係,摸清莊家的活動跡象及其規律,以避免在莊家放量出貨時盲目跟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