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郯城:“親土種植”悄然興起

眼下,正是齊魯大地大田作物春耕春管的關鍵時節,然而,山東省郯城縣馬頭鎮農民徐祗光,卻已忙活著為即將上市的蜜桃做預售了。“去年,咱用‘親土1號’改良了土壤,發展起生態種植。今年一開春,就陸續收到客商的電話,高價預定咱的蜜桃。”徐祗光笑言,“俺今年這15個大棚,每畝至少增產500斤,種出來的桃子口感也好,估摸著一個棚就能比去年多賺1萬元以上。”

老徐用大棚種植春雪蜜桃已近十年,過去,給桃園施肥是老徐最頭疼的事。施得少了,產量上不去,施得多了,土壤板結酸化,種出來的桃子口感又不好。以往,一到蜜桃收穫季,老徐就犯愁,怕客商不來上門收購。沒想到,今年第一次試用“親土種植”,自己就成了客商爭搶貨源的對象。

徐祗光“親土種植”的辦法,是施用了金正大集團推出的新型土壤改良產品——“親土1號”。據金正大山東中部大區臨沭分公司總經理李吉慶介紹,“親土1號”是金正大集團聯合美國富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應用AST活土技術、BST生物增效技術、MOIS協同增效技術等,著力研發的“土壤健康管理專家”品牌。

山東省臨沂市農科院高級農藝師芮文利說,從在臨沂的生產實踐看,“親土1號”體現出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激活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提高磷、氮利用效率,疏鬆活化土壤;二是促進植物根系生長,刺激作物對養分的吸收,增強植物自身的免疫力;三是緩解土壤板結,優化土壤微生物區系,培肥地力,提高作物的抗逆性。“這樣,就實現了對土地的邊種邊養,能優化水肥利用效率,改善土壤健康狀況,提升作物的品質與產量,發揮了‘既養土、又富民’的作用。”芮文利說。

當前,我國過量使用化肥問題突出,導致土壤不堪重負。“今年,農業農村部提出了‘農業質量年’的發展戰略,金正大集團作為肥料龍頭企業,一直致力於謀求農業健康發展。”李吉慶說,“金正大於今年3月份啟動了‘親土種植百千億行動’,邀請百名專家、百名機構,在一千個縣推廣親土種植活動,修復損傷的土壤,推廣生態種植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