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人工腦幹技術,為不能植入耳蝸的聽損患者提供了一個新方案

我們知道,人工耳蝸可以用於那些極重度耳聾及佩戴助聽器無效的兒童與及成人。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植入人工耳蝸,對於有嚴重聽覺神經疾病或內耳嚴重壞損的人,比如聽神經功能缺失,就是人工耳蝸植入的一個禁忌證。那麼,這部分無法進行人工耳蝸植入的患者有可能重獲聽覺嗎?還是隻能利用別的溝通方式—例如手語或者唇讀了呢?剛剛結束的亞太人工耳蝸大會APSCI關於聽覺腦幹植入(ABI)的結論是:聽覺腦幹植入(ABI)可以用於耳蝸神經受損甚至神經功能完全喪失的患者,目前聽覺腦幹植入(ABI)效果普遍差於人工耳蝸(CI),但對於無法植入人工耳蝸的人來說,人工腦幹幾乎是他們重返有聲世界的唯一出路。

1979年,ABI裝置有了第一例植入案例,科學家發現可以產生有效聽覺。自從2000年10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對12歲及以上的神經纖維瘤病II型(NF2)為特徵的遺傳性疾病的罹腦瘤(或稱為聽神經瘤)進行聽覺腦幹植入(ABI)以來,對於許多ABI用戶來說,聽覺腦幹植入裝置是一個奇蹟。

人工腦幹技術,為不能植入耳蝸的聽損患者提供了一個新方案

助聽器和人工耳蝸固然可以讓許多有聽力障礙的人重返有聲世界,但對於有嚴重聽覺神經疾病或內耳嚴重壞損的人來說,仍然不能很好的對使用者發揮聽力輔助作用。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開始著手發明出一種新的技術來解決這一難題,這就是聽覺腦幹植入,原理是完全繞過耳蝸和聽覺神經組織,將聲音刺激直接傳送到腦幹聽覺中心。

自從這一技術出現以來,醫學界就圍繞其效果和風險有不斷的爭論,近年來,Vittorio Colletti博士對這一技術在兒童上進行了多次驗證,然而效果不一。

2014年,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USC)和洛杉磯兒童醫院(CHLA),亨廷頓醫學研究所(HMRI)等機構對這一裝置的效果和風險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據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USC)的Laurie S. Eisenberg博士統計,美國每年大約有30—100名潛在的人工腦幹(ABI)植入者,而Robert V. Shannon博士直言,部分孩子可能無法從人工腦幹(ABI)獲益,根據嚴格的人工腦幹(ABI)植入者排查標準,一些孩子的認知障礙可能無法進行術後語言訓練。這說明人工腦幹(ABI)使用者必須積極且嚴格參加術後的語言和聽力訓練項目,對於目前的人工腦幹(ABI)研究實驗來說,患者的反饋是最關鍵的實驗報告信息。

目前人工腦幹(ABI)的實驗研究招收2到6歲的兒童,這些孩子能提供有價值的反饋嗎?研究小組解釋說,有經驗的兒科聽力學專家甚至可以從聽障孩子最細微的行為變化了解需要的信息。研究團隊有著多年的經驗,實際上,他們甚至希望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能批准更小的孩子進行人工腦幹(ABI)實驗,這樣他們可以在更小的時候接受聲音刺激,以便於他們更好的言語發育。

對於幼兒植入人工腦幹(ABI),醫生們必須考慮手術的風險,這與傳統的人工耳蝸手術不同,人工腦幹(ABI)手術是腦部手術,我們知道腦幹在嬰幼兒出生後會持續增長到2歲左右,所以手術醫師必須特別精確地確定裝置的電極位置。正是基於兒童頭部的發育,腦幹的增長還有麻醉技術及行為認知程度問題等考慮,研究小組認為人工腦幹(ABI)手術的年齡不能低於2歲。

人工腦幹(ABI)手術一般由最少兩或三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協作完成的,即最少需要神經外科和耳科醫生。每位專家都不可或缺,整個手術過程比普通手術過程更加複雜,甚至聽神經瘤的位置也會影響植入手術。通常聽神經瘤的大小和位置狀態是決定是否繼續實施手術的重要前提,然而現有的技術往往在手術過程中才知道這些信息。電極的放置也是手術的難點和風險所在,由於電極位置放置不正確而壓迫周圍神經結構,容易導致異常電刺激而產生的非聽覺反應,嚴重的會造成面部或腦神經損傷。目前的數據統計這類風險的發生率仍然較高。

從目前的人工腦幹(ABI)技術來看,人工腦幹(ABI)用戶術後的言語和聽力情況仍差於人工耳蝸用戶,但是對於無法植入人工耳蝸的聽障者來說,人工腦幹(ABI)幾乎是唯一的聽力解決方案。所以,這一技術的繼續研究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通過實驗反饋來觀察效果和風險,以便於更好的提升使用者的舒適度和控制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