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巨頭大舉進莊!石家莊本土房企整不動了?

巨頭大舉進莊!石家莊本土房企整不動了?

去年以來,石家莊樓市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就是項目併購不斷湧現。而保利、恆大、碧桂園、榮盛等大房企扮演了主角。

很有意思的共性,這些大房企進駐石家莊的首個項目均是通過土地招拍掛市場,之後大多轉為二級市場拿地。原因很簡單,一級市場大多為補證,純新地塊很少同時競爭異常激烈,拿地成本太高。

而2016年,石家莊房地產將進入一個併購“大年”。大房企進入石家莊的方式更簡單,乾脆不走一級市場,直接通過項目併購。綠地集團便是如此,通過收購中迪地產,獲得青鳥中山華府10萬平米左右的地塊,用於開發綠地中山公館。

覬覦併購進莊的不止綠地集團。據消息人士透露,融創也已經落戶裕華區,遠洋地產也在和某房企談判,意圖借項目併購的方式進駐石家莊。

併購,成為大房企在莊裡拿地的主要方式。對於他們而言,這是遠比拍“地王”更划算的一筆買賣。

在大房企風光無限、大舉進莊的同時,也折射出本土房企的生存困境。

本土房企整不動了?

2015年對於不少本土房企而言,可能還心存餘悸。

自2013年開始的樓市整頓,對於大量證件不全的項目而言,無疑是致命打擊。拆遷停滯、工程叫停、不敢銷售、難以回款。在多重壓力夾擊之下,本土房企資金鍊持續惡化。

事實上,每個開發商拿地背後都沒那麼簡單,都付出了巨大成本,不到迫不得已,誰也不願意出售即將產蛋的金雞。為了“保命”,不得已通過股權出售的方式,以換取現金流。

被大房企併購,對於那些僅靠自己已很難上岸的本土房企而言,或許已是最好的結果。

比如東五里城中村改造項目。欣綠集團運作了這個項目多年,一直遲遲無法動工,資金鍊已非常緊張,房價也不過賣到6000多元。榮盛收購項目後,房價飆升到9000元以上,短短數月已近售罄,其品牌溢價能力可見一斑。仍為股東的欣綠集團也將從中受益。

如果沒有2016年以來這波樓市急速回暖,大大緩解了很多項目的資金困境,相信併購潮將更加猛烈。即便如此,有消息顯示,一些開發商也在積極尋求金主,有的已經悄悄漲價,希望在談判桌上能多分一杯羹。

當然,對於本土一些實力較強的品牌房企而言也意味著機會,這兩年也在通過項目併購開疆拓土,比如中宏地產、天海地產,等等。

大房企揀了大便宜

本土中小房企在資金實力、品牌影響力、開發能力面臨著較大困境,這對於大型品牌房企而言,恰好是機會所在。

與一級市場相比,二級市場拿地的好處不言而喻。不但能拿到一級市場上難以出現的優質項目,規避土地市場溢價率較高的風險,而且併購週期大多能夠控制在半年內,再花上幾個月時間調整策略和優化產品,就可以直接上市銷售。無論是出於控制成本,還是降低風險考慮,併購項目都更具優勢。

比如阿爾卡迪亞榮盛城,緊鄰二環、1.8容積率、小高和洋房,這樣的位置和規劃條件,不可能在公開市場出現。如果現在這樣條件的一宗地塊公開出讓,地價會拍出多高?

像綠地中山公館,4月份才完成項目收購,現在已經開始接受諮詢,預計六七月份將會開盤銷售,綠地的資金成本將大大降低。如此短的時間內,綠地集團如何將品牌和產品理念植入項目值得期待。

到拿真功夫的時候了

不僅是石家莊,整個房地產未來趨勢就是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這意味著“寡頭時代”即將到來,中小企業將越來越難以生存,退出市場不是個例。

這些年以來,由於石家莊市場普遍運作不規範,於是形成一個規律,就是對於大房企的膜拜:只要是大房企開發的項目,必然會受到莊民們的追捧。

但實際情況是,大房企開發的項目未見得均好,一些好產品也並沒有拿到石家莊。只不過與本土很多房企相比,品牌優勢明顯,證件、形象更靠譜。

那麼,到了寡頭時代,都是一線品牌,都是大房企,購房者將習慣於品牌消費,那該為誰買單呢?

大房企也該拿出真功夫了。

近年大房企併購一覽:

恆大地產併購項目:恆大雅苑、恆大綠洲、恆大名都、恆大御景半島、恆大林溪郡。

保利地產併購項目:保利拉菲公館、保利西悅春天、保利西山林語、保利茉莉公館沁香園。

榮盛地產併購項目:阿爾卡迪亞榮盛城、榮盛錦繡學府。

碧桂園併購項目:小安舍城中村改造項目。

綠地集團併購項目:綠地中山公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