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BAT AI芯片佈局盤點 誰是“中國芯”新希望?

AI芯片在科技領域到底有多熱門?如果高通、英特爾、英偉達這些傳統芯片巨頭都已開始製造AI芯片還不夠證明其熱度,那麼電商巨頭亞馬遜、社交巨頭Facbook、軟件巨頭微軟等也都開始自主研發AI芯片不僅能說明AI芯片到底有多受關注,更能證明其重要性。

相比美國的科技巨頭,國內三大科技巨頭BAT的腳步似乎並沒有那麼快。在中興通訊事件再次引發全民對中國缺乏高端芯討論的背景下,一部分人將中國芯發展的希望寄託於不缺錢的BAT。那麼,BAT已經完成的芯片佈局有哪些? 都有何關注重點?

BAT AI芯片佈局盤點 誰是“中國芯”新希望?

中美科技巨頭的芯片差距

據雷鋒網瞭解,目前人工智能芯片廠商中實力比較強的是美國。數量上,據不完全統計,美國有33家芯片廠商,中國有12家。美國的廠商中其中既有谷歌、英特爾、IBM這樣的科技巨頭,也有高通、英偉達、AMD、賽靈思這類在各自領域中有絕對優勢的大公司,還有一些發展良好的中等規模公司和活躍的初創企業,中國則主要以中小公司為主。

芯片類別上看,美國廠商遍佈人工智能芯片CPU、GPU、FPGA、ASIC的四大流派,IC設計環節的產業結構也十分均衡,並在GPU和FPGA領域完全壟斷的。而中國企業只能FPGA編譯、ASIC和類腦芯片方面略有作為。

另外,AI 芯片的創新涉及到人工智能算法、編程語言、計算機體系結構、集成電路技術、半導體工藝等方面。因此人才也十分重要,2017年數據顯示,美國1078家人工智能企業有約78700名員工,中國592家公司中有約39200位員工,僅為美國的50%。

可以看到,在過去十年裡諸多科技企業都試圖進入AI芯片領域,但由於較高的專利技術壁壘、市場規模偏小、競爭激烈、較長的投資週期使許多科技企業以失敗收場。

不過,AI 芯片作為人工智能產業的核心,也是技術要求和附加值最高的環節,產業價值和戰略地位遠大於應用層。這也是社交、軟件、電商等科技巨頭以及各國注重AI芯片佈局的重要原因。

BAT爭相佈局AI芯片 阿里略勝一籌

既然美國科技巨頭都已經紛紛開始佈局AI芯片,並且谷歌、英偉達等廠商的人工智能芯片都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國內的科技巨頭進展如何?

阿里傾心投資AI芯片企業 自研Ali-NPU新鮮曝光

BAT AI芯片佈局盤點 誰是“中國芯”新希望?

阿里一直都在加碼AI,除了最近向AI獨角獸公司商湯科技投資15億人民幣引來的無數圍觀外,其實阿里在海內外已經完成了多項AI投資,垂直領域涉及區塊鏈、邊緣計算、新型存儲、量子計算等。其中,在阿里的“投資履歷”中,阿里及阿里系表現出了對AI芯片公司的傾心。

中天微系統

2015年,阿里與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簡稱中天微系統)進行深度合作,面向物聯網各細分領域開發雲芯片架構。中天微系統以32位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CPU、芯片架構授權為核心業務,針對各種嵌入式應用場景的CPU業務線,開發的7款嵌入式CPU覆蓋高中低嵌入式應用,包括物聯網、數字音視頻、信息安全、網絡和通信、工業控制、以及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2016年 1月阿里成為其第一大股東,2017 年 6 月,阿里又向中天微系統注資 5 億,正式跨入芯片基礎架構設計領域,2018年4月,阿里全資收購中天微系統。

Barefoot Networks

2016年 11月,阿里與騰訊一起領投了可編程芯片公司Barefoot Networks。Barefoot Networks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可編程芯片,能以每秒6.5兆的速度處理網絡數據包。有消息指出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加入成功將Barefoot的C輪融資推到了8000萬美元高峰。

寒武紀

2017年8月,阿里投資了被稱為全球第一個成功流片並擁有成熟產品的中國AI芯片公司寒武紀(Cambric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mited)。寒武紀擁有終端AI處理器IP和雲端高性能AI芯片兩條產品線。2016年發佈的寒武紀1A處理器是首款商用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面向智能手機、安防監控、無人機、可穿戴設備以及智能駕駛等各類終端設備。目前寒武紀終端處理器IP產品已衍生出1A、1H等多個型號。

深鑑科技

2017年10月,阿里旗下的重要投資部門螞蟻金服投資部投資了深鑑科技。據瞭解,深鑑科技由清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頂尖深度學習硬件加速研究者於2016年創立,在2017年的發佈會上布了深度神經網絡開發套件“DNNDK”,旨在簡化和加速深度學習應用程序的開發,大大縮短算法部署到硬件的週期。

耐能

2017年11月,阿里又領投耐能(Kneron)。耐能的定位是終端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商,核心競爭力在於輕量級NPU,專注終端市場。相關數據顯示其M4、M5等級芯片功耗可降低到毫瓦級別,所需體積可以縮小至主流神經網絡芯片的1/40。目前已經針對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手機等提供客製化的解決方案。

自研Ali-NPU神經網絡芯片

2018年4月19日,阿里巴巴宣佈達摩院正在研發一款名為Ali-NPU的神經網絡芯片,按照設計,阿里巴巴Ali-NPU性能將是現在市面上主流CPU、GPU架構AI芯片的10倍,製造成本和功耗僅為一半,性價比超40倍。Ali-NPU芯片主要是為解決圖像、視頻識別、雲計算等商業場景的AI推理運算問題,提升運算效率、降低成本。

總體來看,從阿里巴巴的AI投資圖譜可以發現其傾心AI芯片公司,涵蓋多個領域,包括手機、安防、智能家居等。至於背後的原因,可以理解為阿里希望通過芯片的投資幫其打通並保證“操作系統(yunOS)+處理器芯片或應用芯片+算法+終端+應用+雲”這樣一條通道的順暢無阻。

自研芯片方面,阿里巴巴自主研發的Ali-NPU主要針對視頻和圖像處理兩個場景的AI推理,去年成立的達摩院是其強大的支持。阿里巴巴戰略投資部中天微項目負責人宋曄表示,未來阿里將繼續在芯片領域進行不斷的資源投入。

百度鍾情FPGA 重點佈局智能語音與自動駕駛

BAT AI芯片佈局盤點 誰是“中國芯”新希望?

DuerOS智慧芯片

相比阿里,百度通過與其他廠商的合作更早發佈了AI芯片。

2017年3月,百度發佈DuerOS智慧芯片。DuerOS智慧芯片將 DuerOS 集成到紫光展銳芯片中,使芯片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的特點,並提供豐富的 IO 接口,支持 Wi-Fi/藍牙多種連接模式。同時,該芯片採用ARM mbed OS 內核及其安全網絡協議棧,實現與雲端的安全連接,降低設備商應用開發門檻。物聯網方案服務商漢楓科技也基於該芯片推出 WiFi 模組,集成DuerOS 智能語音交互功能。

XPU

2017年加州Hot Chips大會上,百度發佈XPU,XPU是一款256核、基於FPGA的雲計算加速芯片,合作伙伴是賽思靈(Xilinx)。另據雷鋒網瞭解,百度設計的芯片架構突出多樣性,著重於計算密集型、基於規則的任務,同時確保效率、性能和靈活性的最大化。

百度研究員歐陽劍稱:“在百度,我們使用FPGA已有多年時間。我們的數據中心、雲計算平臺和自動駕駛項目中有大量FPGA,非常瞭解FPGA的優缺點以及如何優化。憑藉XPU的大型核心,我們專注於多樣化的計算任務。如果XPU被證明可以用於AI、數據分析、雲計算和無人駕駛,那麼百度可能需要用ASIC技術去開發XPU。XPU的目標是在性能和效率之間實現平衡,並處理多樣化的計算任務。”

Lightelligence

2018年2月,百度風投和美國半導體高管財團領投美國初創公司Lightelligence。Lightelligence主要利用基於光學新技術加速人工智能的工作負載,通過所謂光子電路的新興技術來加速信息處理,光子電路是電子電路更有效的替代方案,進行計算的不是電子而是光子。

與阿里偏愛投資AI芯片公司並且還未正式發佈自主研發的AI芯片不同,百度已經發布了DuerOS智慧芯片體積與賽思靈合作的FPGA加速芯片,投資的AI芯片工資包括Lightelligence。雖然投資的AI芯片公司不多,但百度在2016年9月設立了專門操刀投資AI項目的機構,命名為百度風投(BV),BV投資的項目超過30個,包括虛擬建模技術公司8i、FPGA加速技術公司Falcon、無人機飛控和地圖平臺Airmap、智能零售店方案提供商YI Tunnel以及智能教育公司作業盒子等在內的多家企業。

從百度的AI佈局中,不難發現百度似乎更鐘情於FPGA,目前也將重心放在自動駕駛和智能語音領域。

騰訊AI芯片佈局最少 投資主要注入智能醫療

BAT AI芯片佈局盤點 誰是“中國芯”新希望?

騰訊是BAT梯隊中佈局人工智能最晚的,除了上面已經提到的與阿里一起的對Barefoot Networks芯片的投資,目前騰訊還沒有其他公開的AI芯片方面的投資,也沒有騰訊自主研發AI芯片的消息曝光。

不過在AI投資上,騰訊偏好行業覆蓋性的戰略方針,例如VoxelCloud(體素科技)、碳雲智能是智能醫療領域的代表;真時科技主要涉運動算法;蔚來汽車則直接指向無人駕駛;樂聚智能屬於家庭娛樂人形機器人的研發企業。目前來看,騰訊資本注入力度較大主要在智能醫療領域。

通過雷鋒網的整理,不難發現阿里傾心投資AI芯片公司,並且在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禁令的時期宣佈了其正在自主研發Ali-NPU芯片,從公開信息來看,阿里也是BAT中AI芯片領域的佈局更加全面的,涉及的領域也十分豐富。百度主要通過多方合作佈局AI芯片,也更加偏愛FPGA,關注的重心主要是智能語音與智能駕駛。騰訊則是三者中AI芯片佈局最少的,當然其通過投資在AI領域的佈局並不少。

那麼,你認為中國三大科技巨頭BAT誰最有可能拯救缺芯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